谈对儿童诗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002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性阅读是儿童诗教学的特质。本文笔者从儿童诗的整体诗性特征为切入点,对如何导入、过渡、交流与拓展各个环节作了诗性化的深入探究。诗性阅读对儿童今后的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儿童诗诗性阅读探究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有许多璀璨、精美的儿童诗。这些极具审美价值的诗作能浸润人生,启迪思想,指引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语文教师应摈弃一般文本教学的窠臼,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儿童诗教学的新路子,丰厚学生文化底蕴,为其今后的健康成长积淀富裕的精神“食粮”。笔者认为,儿童诗的阅读教学应具有以下特质:它是诗性的,而非逻辑的;它是具体、感性的,而非抽象、冷静的。它的整体诗性特征,所派生出的各个教学环节也应服从于主旨,是诗性的,无痕的。它所激发的情感,是润物于无声,是内在的、发酵的,而非灌输的,指教的。鉴于以上思考,笔者认为,诗性阅读教学应主要由以下三块组成:一、整体教学的诗性化阅读构思。二、各环节的诗性化处理。三、各环节的诗性化链接。教者如何做到诗性阅读的浑然天成、不着痕迹?首先,教师应根据儿童诗作者的创作主旨,结合编者意图、文中关键词句、文本画面勾勒出一幅诗情画面的图面。然后对导入、过度、交流、延伸等环节作出细致的审美规化,使整个课堂始终笼罩在“美”的气氛中。让美感因子浸润着儿童的心灵,让儿童在丝丝春雨般的滋润中,舒枝展叶,自由快乐地成长。具体来讲诗性阅读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诗化以下环节。
  1、导入——铺设诗性化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内驱力的促使下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儿童诗教学情境的设置则显得尤为重要,犹如外界事物对诗人的刺激一样:花红柳绿,月明星稀,秋风飒飒都可以引起诗人或喜或悲或怜的情愫。一个恰当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则为整首诗的审美定下了基调,涂抹了底色。情境创设的形式很多,其中教师的语言描述在众多情境的展示中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描述必须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要求教师既吃透文本,又跳出文本,像儿童一样思绪飞扬,或情满枫山,思接千古,或化身于万物,倾听他们的浅吟低唱。如《大海睡了》的导入语词可设计为:大海是个调皮的大男孩,白天他蹦呀跳呀,热得满身是汗。船儿被他颠簸得摇来摇去,海鸥被他惊吓得展翅高飞,鱼儿被他揉搓得窜来窜去……折腾了一天,这个大男孩终于疲倦了,安静了。渐渐地,他睡着了,可还是不老实,睡觉时还抱着月亮,背着星星,生怕梦里没有玩耍的伙伴,海风大姐姐生怕惊醒了他,不知躲哪儿去了,大海睡得真熟呀!你听……(课文配乐起)
  2、过渡——锤炼诗性化的教学语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的语言过渡,学生每一次活动都需要教师语言评价。所以,过渡语言对每一个环节起着“链接”作用。“链接”是一门学问。处理不当,会显得机械、生硬,甚至会“断裂”。处理好了,会使各环节浑然一体,形成一幅精美的“艺术品”。儿童诗的语言“链接”要求更高,要用诗性化的语言去包装、美化。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一文第2~3自然段的链接可设计为:盲婆婆接过小巧精致的蝈蝈笼子,用长满双茧的手轻轻抚摸着,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蝈蝈”“蝈蝈”那清脆悦耳的鸣叫声,越过小溪,穿过草地,跃上林梢,在明媚的阳光里回荡……婆婆,婆婆,你在想什么?(这里,教者用细致入微的描写,大胆跳跃的想象,自然而然地把儿童带到了盲婆婆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示给学生发挥想象的一把“金钥匙”)
  3、交流——渲染诗性化的交融画面
  交流是一门教学艺术,可分为“无序交流”、“有序交流”和“无痕交流”。“无序交流”表面热热闹闹,实则缺乏教师的有效组织引导,是低效教学。“有序教学”是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下,为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教学活动。它功利性强,强调步调的一致性、目标的达成性,是目前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无痕教学”则为交流活动的较高组织形式,相当于武术界的“无招”境界。它艺术地处理了“矛盾的生发”、“矛盾的冲突”与“矛盾的化解”,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思想与思想的呼唤,既解决了“技”的问题,又达到了“道”的水准。儿童诗教学中的交流应属于后者。在交流中,教师要机智灵活地把相似的问题汇聚成一条思想的长河,描绘成一幅多彩的画卷;在交流中,教师要善于把“交响乐”中不和谐的音符艺术地筛选、修订,再精心编织成一个令人惊喜的花环。所以,每一次交流就是一幅优美的小画,不断编织,绘成了一册装帧精美的画卷;每一次交流就是一朵欢腾奔跃的浪花,不断积聚,汇成了山涧川川不息的小溪。
  4、拓展——授予写作的点金拐杖
  当一幅儿童诗教学的艺术品即将完成之际,教者应深深知道:我们已在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文学的诗的种子!种子的萌发还需要雨水的滋润,空气的呵护,土壤的温度。这就要求教者在读写结合的环节上,赐孩子一副点金的拐杖。当孩子还沉浸在诗的教化时,趁热打铁,授予方法,传与技巧,激发兴致。如在教学《一株紫丁香》的读写结合环节时,可以先提出写话的具体要求——模仿本课比喻、拟人、排比、对仗、押韵的写法,写一首小诗,再出示多首与要求密切相关的儿童诗进行阅读。儿童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后,激发了强烈的说写欲望,出现了一些颇具童趣的小诗:
  妈妈,妈妈
  我是闪闪的星星
  你是蓝蓝的天
  我在你的摇篮里快乐地眨眼。
  外婆,外婆
  你是大树
  我是小鸟
  我在你温暖的窝巢里撒娇。
  ……
  裴斯泰洛奇曾说:“理想的教育犹如栽在河边的一棵树,那是一棵什么树呢?它的根、它的干、它的粗枝、細枝和它的果实都是从哪来的呢?你在地上种一粒极小的种子,那种子蕴藏着树的全部属性。”想必“诗性阅读”这颗极小的种子定会升华出最佳的儿童诗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rigidum 瑞士黑麦草)是南澳大利亚小麦田的一种主要杂草。近二三十年来选择性除草剂已被广泛用来减少其造成的小麦产量损失。利用除草剂防除杂草使得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的功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注重营造创新思维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学生以创新思维的空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喜欢乐、爱贪玩,但怕拘束是儿童的天性。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儿童的这种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的空间
摘要 本文是作者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论述了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以及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布料、浇注,并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和措施作了专门的论述。  关键词 超高層建筑,质量控制,模板工程  1.工程施工条件及特点:  该工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15mm,边长≤1/15000;基础放线偏差≤±10mm;轴线竖向偏差≤30mm;标高竖向放线偏差≤±30mm;模板
期刊
提出一种局部遮挡目标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边形近似方法将目标轮廓分段,抽取目标轮廓每一小段的不变矩作特征,利用动态规划技术在段间距离表中寻找最佳路径,确定所有的匹配
从人们的实际需要、认识源泉以及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关系看,认识源泉所产生的只能是作为活动结果的认识,即有关客观事物的信息,而非作为活动过程的认识。
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是一座跨越分汊河流的桥梁,桥址处理地质条件较差,水文条件复杂,且航运繁忙.本文着重介绍了桥式方案布设对防洪、通航的考虑,主桥斜拉桥的设计构思及对大
新教学模式中的教学评价理论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从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  以学
会议
目前我国使用的桥涵设规,仅仅考虑简支双对称工字型梁受纯弯时的弹性总体稳定,没有考虑不同支承情况、加载形式及几何缺陷(包括残余应力)对其影响,也没有考虑非细长梁在保证不发生
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的发展,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口语交流中,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怎样让学生大胆地说话呢?  一、让学生敢于说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学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办法,稳定学生情绪,与学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导、鼓励他们把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