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配戴RGPCL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改变

来源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圆锥角膜患者配戴1年以上RGPCL后的角膜形态、角膜厚度和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变化。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诊断为中、重度圆锥角膜患者15例(30眼),平均球镜度为(-9.53±3.60)D,平均散光度为(-3.42±2.13)D。为患眼验配RGPCL,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初诊和戴镜1年后球镜度和散光度,角膜平坦K值和陡峭K值,角膜厚度值及角膜黏滞性(CH)值和角膜阻力因子(CRF)值的差异。

结果

戴镜1年以上,患眼角膜陡峭K值从(49.21±4.06)D降低至(47.95±3.16)D(t=3.156,P<0.05),角膜规则指数(SRI)及角膜不规则指数(SAI)分别从戴镜前的0.47±0.15和0.49±0.16降低至0.36±0.14和0.38±0.19(t=2.314、2.253,P<0.05)。角膜散光度由(-3.42±2.13)D减小至(-2.63±1.57)D(t=-5.270,P<0.01)。角膜厚度未见明显改变。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指标CH及CRF值分别由(8.26±0.39)mmHg和(7.53±0.56)mmHg上升至(10.23±0.49)mmHg和(9.05±0.58) mmHg(t=-5.954、-5.340,P<0.01)。

结论

中、重度圆锥角膜配戴RGPCL 1年后角膜生物力学性能指标随角膜形态规则化改变而升高。角膜生物力学性能可作为圆锥角膜配戴RGPCL后疗效及病情转归的重要判定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远用近视矫正眼镜对近视少年儿童阅读姿势的影响。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对148例屈光度为-0.50~-6.50 D,散光度小于-0.75 D的少年儿童开展调查,以照相机拍摄的方式记录阅读姿势,并测量其不戴镜与戴镜状态下远、近距离阅读时头眼转动幅度,以探讨戴镜与否对近视儿童阅读的影响。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处理。结果①近视是否矫正影响阅读时的头、眼位置,配戴矫正眼镜可以减小阅
目的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分析手机阅读对大学生泪膜及调节力的影响,并分析屈光度与泪膜及调节力的关系。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使用OQAS分别检测并比较53例在校大学生(共106眼)手机阅读1 h前后的泪膜稳定性(OSI值)及调节力。指标前后对照采用配对t检验,成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手机阅读1h后泪膜稳定性及调节力均发生了改变,OSI值升高(泪膜稳定
目的观察RGPCL对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及角膜前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期为KK2期的圆锥角膜眼,有效配戴RGPCL者22例(28眼)作为实验组,无效配戴RGPCL者8例(9眼)作为对照组,均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观察配戴RGPCL 1年后的矫正视力及配戴前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学参数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配戴RGPCL 1年
目的通过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对早期圆锥角膜进行屈光重建和治疗,探讨该方法在早期圆锥角膜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早期圆锥角膜患者18例(31眼),采用Epi-LASIK联合紫外线核黄素角膜交联术进行治疗,应用方差分析对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UCVA、BCVA、角膜地形图参数进行比较。结果31眼术前UCVA(logMAR)0.
目的分析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定位技术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行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定位技术的Epi-LASIK手术的患者37例(73眼),按等效球镜度(SE)不同分为低中度近视组(SE<-6.00 D,30眼)和高度近视组(SE≥-6.00 D,43眼)。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UCVA、BCVA、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眼压、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
治疗AMD的主要方法是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但其最大的缺点是费用高、需要重复注药,一方面使经济困难的患者丧失了治疗机会,另一方面,反复眼内注射也增加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因此,如何减少注药次数是该治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有抗炎、抗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NSAID辅助抗VEGF药物治疗AMD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抗VEGF药物玻璃体腔
期刊
目的总结球内异物伤的临床特点,为隐匿性球内异物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分析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取出球内异物的病例141例(143眼)。结果磁性金属异物46眼;非磁性金属异物62眼;植物异物5眼;稳定性异物(玻璃、陶瓷、塑料)19眼;土质异物(石块、煤渣、火药、铅笔芯)11眼。其中,眼球内异物无反应的占11.2%,前房出血7.0%,白内障60.1%,玻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伴随许多脉络膜视网膜病的疾病进程,尤其常见于AMD。了解AMD并发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发病机制以及脱离类型,不仅有助于预测疾病进程,更可以帮助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目的探索累及后节的开放性眼外伤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最佳时机。方法系列病例研究。截至2009年12月,共有32例(32眼)眼球穿通伤开放Ⅲ区的病例从眼外伤玻璃体手术(EIVS)病例数据库中选定。根据外伤发生至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间隔时间(简称伤-术时间)分为3组:4~14 d组(12眼),15~28 d组(11眼),≥29 d组(9眼)。评估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预后分为满意的视力预后(>4/200)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