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文化建设之我见

来源 :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z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的班主任,对全班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负直接责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我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应该把班集体的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工作,让班集体的文化建设触动学生的心弦,让班集体的文化深入学生心田。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措施。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比如文学、艺术、教育等等。我们所说的班集体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班集体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作为社会群体的班集体,它的所有成员或部分成员所共有的信息、价值观、态度构成班集体文化。
   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个性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下面就如何打造班级文化建设,谈一些粗浅认识。
   一、优化班级物质文化环境——让班级焕发生命活力
   优美的班级环境,合理的教学设施具有“桃李不言”的作用,可以使学生产生“蓝天更蓝,天地更宽”之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感染,并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包括教室墙壁布置、标语口号的拟定、桌椅的摆放、环境卫生的打扫与保持等等。一个班级就是几十名学生共同的家,把教室布置打扮成一个温馨的家,是班级所有成员共同的心愿。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感情、陶冶情操,给人以教育启迪。有些教师认为,何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去把教室打扮得花花绿绿,教室里没有这些布置,不是照样上课?但从我的观察了解来看:整洁明丽、布置精巧的班级,它的班风学风好,正气足,而那些班风学风不好的班级,教室里基本上没有什么布置。怎样让学生在整洁舒心的班级文化氛围中张扬个性呢?
   1.班级有“花香”
   植物是生命,有了红花绿叶,教室充满生机。每个学生爱护着自己的、同学的“宠物”(宠爱的植物),仿佛那些“宠物”就是他们的化身,他们在比试着美丽,比试着旺盛,比试着顽强。
   也许,你会觉得:一个班级有这些东西,太繁琐了,学生若把花碰翻了,班主任凭空又多出好些事来。可这恰恰能够约束学生们的行为,同时吸引每个人为班级贡献一些个人的资源,吸引每个人为班级倾注更多的心血,从而培养他对班级这个“家”的更深刻的情感。
   养花开头容易,坚持下去却不容易,班主任要分阶段地加以提醒、评比,相信这会成为班级中每个学生最引以为骄傲的风景。在养花的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在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也在养心——善心、恒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引导学生的成长就从引导他们养花开始吧!
   2.班级有“书香”
   设立一个“图书角”,让学生和老师的好书在这里汇集,让学生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与圣贤交流;班级再订上一两种报刊杂志,让学生的思想和更多美好高尚的思想在这里碰撞;还可以来个“读书竞赛”,给学生的读书热情“火上浇油”;偶尔将家长会变成“亲子读书会”,让阅读的热情蔓延到每一个家庭;不妨联合其他班级搞个“读书征文”,让学生找到读书的真正乐趣,使学生越来越喜欢读书,乐于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在书的世界里陶醉……有些老师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即有强烈的表现欲,利用学习园地,创立“读书角”,让学生自编读书手抄报或写“一日寄语”等,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相互的沟通。
   有位名人曾说过: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让我们带着学生一起去品味吧。
   3.班级有“心语”
   黑板、墙壁是“心语”的开发地。
   黑板留言——格言警句。在黑板的固定角落,每天由一位学生写上一句名人名言、哲理警句。魏书生说:“我觉得格言警句,像一盏盏心灯,倘在学生心灵中点燃,会有利于学生选择正确的道路,朝着自己理想的高峰攀登。”天天点亮“心灯”,这一盏盏思想的明灯,将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墙壁留言——写满快乐与自信。可以是班级活动剪影;可以是学生引以为自豪的图画作品、手工制作、书法笔墨;可以开辟一块“优乐园”,把所有学生的照片和优点卡贴在里面,卡上的优点还可以不断增加,让学生在班级里快乐地成长,自信地微笑。
   也许,角落里,还有“心语”的开发地,利用“心语贴吧”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靠门的墙上一句温馨的提醒:“今天你笑了没有?”右边上边有一个很夸张的脸的漫画,下边有几个小字:“小嘴巴,翘一翘,对着镜子笑一笑”。后面的学习园地在随时更换着:如有展示学生行为表现的“成长记录台”,有展示学生特长的“最美的作业”,有展示学生习作的“小荷露角”、“初显身手”……
   教室虽小,可它处处有宝,关键还要看我们如何利用。如果我们能使班级的各种物化的东西都体现班级的个性,都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发奋向上的感觉,那么,班级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师一样,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
   4.班级有“歌声”
   学生总是站在流行音乐的最前沿。这个爱唱张杰的, 那个爱唱邓紫棋的;今天爱听摇滚,明天爱听乡村音乐……不妨让他们放开喉咙歌唱,让班级充满歌声,形成班级特有的精神文化。
   老师和学生集体创作“班歌”,使班级的精神文化更积极更高昂。当我们召开班会、队会的时候,唱起它;当我们参加学校各种集体活动的时候,唱起它;当我们获得荣誉的时候,唱起它;当我们不够自信的时候,唱起它……班级的凝聚力更强,这样的班级更阳光。
   二、创建班级制度文化环境——让班级协力共勉共进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的好坏、合理与否,是班级文化程度高低的标志,同时也反映了班主任的文化素质与班级管理水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能使学生保持不断进步的心理预期和自我教育的动力。它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必要前提。    班集体制度文化,既是师生意识与观念形态的反映,又由一定物质形式所构成,是塑造精神文化的主要机制和载体,它保证班集体文化得以贯彻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各方面行为文化建设的成败。班集体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讲究科学,切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意见,才能真正发挥其正面教育效应。
   1.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公约
   作为一个班集体,明确的目标是指引学生言论行为的导向,合理的行为准则是班级进步的保证。班级公约是全班同学共同信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等几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指南。班级公约不能“自上而下”由班主任强加给学生,而应该“自下而上”由学生讨论产生,让他们感到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他们是制定者,也是执行者,维护者。因此,在制定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全班民主表决形成定案。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可,从而内化为他们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2.确立师生工作制度化
   明确的工作制度是师生工作的量表,也是工作的导向,它既可促进师生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又可有效检测师生工作的执行情况、完成力度。班级师生工作制度的确立,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符合特色班集体的建设要求,顺应学生的心理需求,适应学校教育的需要。根据我们班建设体育特色班发展计划,这学期确立每周三午间谈话时间为体育信息交流平台,每月开展一次班级体育文化活动,一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以体育为主题的班会,出一期宣传体育精神的黑板报。 在班集体文化建设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工作态度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身正为范”。因而,教师在制定工作制度的时候,由学生当参谋,受学生监督。这学期,师生共同商议决定:每周一次进行周小结,每周一次召开班干部会议,每天两次值日工作评分,每月一次评比规范生,一周考评一次班干部,半学期改选班干部,两周一次师生民主例会……这样,班级工作循序渐进,向更深化程度发展。
   三、营造班级精神文化环境——让班级扬起希望风帆
   1.组织班级擂台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成功
   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的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活动是班级精神文化的载体,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有助于活跃班级文化生活,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能积极向上,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特点都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在“文明礼仪知识问答赛”中,学生的表现也绝不比电视上的选手逊色,他们先给自己小组取了响亮的名字: “梦之队”、“猛虎队”,还有什么“明星队”,呼喊的口号也很有声势:“猛虎猛虎,生龙活虎”,“梦之队,超越梦想一起飞”……挑战的场面紧张激烈,也令大家受益无穷。每过一关,学生们都会兴奋地大叫“耶”,他们在比赛过程中获得了肯定,树立了信心,体验了成功之乐。
   2.搭建展示平台,让班集体焕发生命活力
   在班级管理中,如果学生之间不团结、老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那么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必然会被动。因而,在班级中,我们要力争不让一个孩子成为旁观者,让学生个个成为班集体中的主人,在这个集体中发现新的自我。在班级中,我尝试着“一事一评”,分阶段推出班内多种“明星”,可以是写字、表演、关心同学、进步明显等各方面的明星,这样形成“星光灿烂”和积极向上的局面。从被表扬的同学角度看,积极的行为得到了肯定,增强了自信;从未被表扬的同学角度看,形成积极发现别人长处的习惯,知道可以从多种角度使自己也變得出色,产生自我激励的作用。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在发现他人优点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从而有效改变了人际关系。
   每学期,我班组织开展的才艺表演中,学生尽显其才,可谓人才辈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在表演中,大家始终情绪高涨,他们在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发展了能力,增强了责任感,活动也充分焕发了他们的生命激情。
   教育的本质是陶冶,良好的班级文化就像一个大磁场,以巨大的磁力吸引着学生;又像一个感情场,产生一条条情感链,形成一股股强烈的情感流,流向每个学生的心田。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学生就会产生自主、自求、自得、自乐的强烈愿望和具体行动。所以班主任要耐心细致地抓好班集体特色文化建设,细水长流,润物无声,学生才能在生活的田野里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选考科目如何确定,是当下不少高中生面临的困惑。文章认为,高中生不宜考虑得过于复杂,需主要考虑三个因素:兴趣、能力和政策。考虑兴趣因素,应注意是对老师的兴趣,还是对学科的兴趣;是对部分内容的兴趣,还是对学科总体的兴趣;是眼前短时的兴趣,还是长远持久的兴趣。考虑能力因素,需重点考虑学科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应对考试能力。考虑政策因素,要主要侧重高校的要求、考试的实施和学校的落实。在这三个因素中,兴趣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只有个性方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21世纪是一个尊重个性、展示个性乃至塑造个性的时代。要培养具有个性的、富有创造精神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个性的教师。教师的个性表现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而且可以充分展示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态度与创新能力也大有益处。只有具有了独立的批判精神和鲜明个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个性的学生。
期刊
乡愁是一份沉重的爱。离开故土的游子,默默将爱收藏在心底。在异乡打拼,心里异常孤独,对着城市的钢筋水泥,对着那些永远都不可能与之说心里话的人,心中充满惆怅。在寂寞的时候,对着荷塘月色,想起故乡的袅袅炊烟,想起脸上堆满皱纹的阿爸阿妈,想起故乡的那条清澈的小河,想起儿时的玩伴,心中不由泛起甜蜜而酸涩的涟漪。  乡愁是一份深沉的爱。想起余光中的一首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
期刊
在面积不大但很雅致的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校园里,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藏族老人拖着行动不便的双腿,步履缓慢地行走在藏族学生宿舍楼、西藏班教学楼。她熟悉每一届每一名藏族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学院青年教师都愿意和她谈心交流。   丁向真,这位年近八旬的藏族老教师,被藏族学生亲切称为“奶奶老师”,同事们称赞她是“一朵永不褪色的雪莲花”。   她关心着每一名藏族学生   丁向真长期工作在河北
期刊
日落 是暮年的时分 像一位老人  红霞染了绿水 少了些柔丽凄迷 的气氛  船上的摆渡人 渡两岸众生  他谈论人生 口吻却不像在诵读经文  河边的杨柳 似乎 都在等一个人  像从前的你 于拱桥碼头 挥泪饮恨  此时 何处飞来一曲箫笙 嚣声都遁入空门  八月的黄昏 老去的青春 让我觉得  这一副 江南小镇  墨色又入木了 好几分
期刊
传统的音乐教育活动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而小学这一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不易直接感知的抽象形象,因此给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要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媒体是最佳的选择。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大大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以及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  一、
期刊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人类自从在劳动中诞生美之后,就寻找着美,追求着美,创造着美——既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客观世界,也孜孜不倦地用美的规律塑造着自身。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美术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高尚的人格,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创造美好的人生,事实上每一种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如此,只是美育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最有效
期刊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体现强化立德树人观念,强化目标意识,将学科核心素养渗透于学习目标中;着眼教师课程设计能力、课程整合、综合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提倡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践;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与社会、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能力等。本文从课堂教学开展的角度谈谈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问题。  一、恰当制定目标,明确培养方向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
期刊
教材分析  《祖父的园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该课节选自作家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主要回忆了作者童年时期在祖父园子里看到的各种美好景物及作者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文章语言朴实、率真,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一篇适合对学生进行微写作训练的范本。  设计理念  贯彻以“以生为本”和“能力为本的”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必须给够学生充分自读和交流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
期刊
1993年,小个子还在离二中很远的山区小学上六年级,加上班上另外两个同学,三个山里娃跟着当时全校最牛的语文老师—罗老师,到二中去参加全县小学生语文知识竞赛。这是小个子第一次有机会接触二中,心里既激动又紧张。  一路上,罗老师一边走一边给三个娃娃交代要注意的知识点。不知不觉走过了小村河,翻过西村坡,七八公里山路就被几个娃娃简单地走过。来到毗雄江边,滚滚的毗雄江上有一座既是水闸又当桥的水泥过道,罗老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