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花开的声音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ay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的学生蒋春音兴冲冲跑过来捧上一叠散发着墨香的书稿清样,邀我为她新出版的紫砂壶艺雅集写个序,看着她在紫砂艺苑渐渐结出硕果,我感到非常高兴,当面应允。
  紫砂女蒋春音,有着现代年轻人少有的沉静和纯真。从儿时的玩泥巴到成长后的爱壶执陶,不为俗世的眼光牵绊,她始终忠于内心的感受和艺术向往。
  这个纤细、聪慧的小女孩,对于手工技艺却表现出了内柔外刚的气度。她经常是一人一桌一椅,专心致志,埋首苦练于泥凳旁,那一丝不苟的神情像是个在做作业的孩子,看了叫人欣慰。记得当时看她练习过久,劝她休息时,她却满眼带笑,一脸顽皮地回答:“老师你忘了我从小就爱玩泥的了吗?这哪会累啊!难道是老师担心我玩过头?嘻嘻……”连许多男子都认为苦差事的练习,她却以之为乐,最终掌握了一手扎实的基本功,各种类型的紫砂壶皆能手到擒来。
  自小喝江南太湖水滋润长大与紫砂结缘的蒋春音,心中对于紫砂艺术的特质早就有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正式学艺之后,心性恬静的她从多方面入手研讨紫砂文化的历史以及历代名人名壶,从文化的角度出发,摸索当代紫砂发展的道路,力求融古汇今,推陈出新。年纪轻轻的她早就捧得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不得不让人欣慰也!
  做壶如做人,人有千般面貌,壶也有万般变化。春音的创作,看重的并非仅是新奇的造型,而是文化与艺术合一并重。她娴熟的技艺,严谨的制作,让她的作品都拥有自己的思想,散发独特的气质。
  创新,是她做得最多的努力。例如她的作品“龙腾盛世”对壶,选用一圆一方的壶形,切合了传统文化“天圆地方”的学说。红色的壶体充溢着喜庆的寓意,凸显了此壶的创作意图。两把壶的壶嘴都呈龙头形态,壶把皆由龙身圈成。其中的圆形龙壶,壶身为扁圆柱体,上部收成壶颈,下部敛成壶底,使得壶的造型趋于变化沉稳却不呆滞,且上下对称,具有整体美感。另一把方形龙壶,壶体是上窄下宽的梯形,气度饱满、稳重大气。壶身的棱角和线条润泽柔和,显得刚柔相济,匀称淳厚。
  爱好与人的性格相关,为人简单、崇尚自然的蒋春音一直就偏好素雅的紫砂光器,那种淡然的美感,能让她的艺术意念产生美的共鸣。
  紫砂光器的制作,造型简单,叫人一目了然,是最考验作者制作功底的壶器。在长久的磨练和对艺术的追逐中,蒋春音已经能够从点、线、面的协调组合中,掌控紫砂壶的外表散发出来的气韵,展现艺术的风采。
  她的壶艺新作《春晖》是一件简洁与创意元素相结合的作品,壶钮上的六片花蕾与壶盖上的六片花瓣两两相合、与壶肩上的装饰效果协调处理,更显韵色,将光器的柔美展现得分外清澈。《春之曦》,整个壶体圆润柔和,如同青春的少女,又似春日的娇花,清新淡雅,气韵悠远。单看那壶嘴却是与众不同的方体,方圆结合的造型,透出几许朗硬的风骨。壶口的设计更是显示出她的风格特征,似花瓣,又似流水,将女子的优美姿态和似水柔情表露无遗。壶身雕饰的春意图,和主旨相辅相成,同时也使这带着现代审美元素的紫砂壶,更加深蕴文化的古典气息。
  在紫砂象牙塔内从艺多年,蒋春音的壶艺造诣日趋成熟,用壶倾述心事,逐渐成为了她的习惯。可能紫砂女素来钟情花器的制作,在春音那数量不多的紫砂花器中,梅花却是她使用最广泛的题材。《梅花三弄对壶》,一把提梁壶,一把圈把壶,以松竹梅岁寒三友表述了对忠贞情感的赞叹。用全新的设计,表现古典的文意。《牡丹花开》整体局布富有节奏和韵律的动感,显示出活泼灵动的气质。两朵牡丹竞相开放与淡雅的壶身相连,更具吸引力。
  满腹诗书人自华,多年来,春音的努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她在紫砂艺苑取得的骄人业绩也让我们老一辈的紫砂人倍感欣慰,古老的紫砂艺术,有了新的传人,在她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紫砂艺术新的生命旅程正悄然开启。
其他文献
所谓铜镜就是用铜、锡、铅等三元合金材料铸造而成的,形体扁平或微凸,表面光亮用于照容的器物,《说文》“镜,取景之器”就已点明了它的用途。中国的青铜镜文化源远流长,齐家文化就已出现,在玻璃镜普及以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中国青铜器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铜镜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出现过几次兴盛的时期,战国、两汉、唐代是三个最重要的时期,尤其唐代是中国铜镜快速发
期刊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皆以实现“福、禄、寿、喜、财”为幸福生活的最高境界,并谓之为“五福”,且又有“五福之中,以寿为先”的说法。它道出了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化中,人们珍爱生命、期盼长寿的理想和追求,体现了热爱生活的中华儿女滋生、发展出特有的“中国寿文化”。而华夏的古瓷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其中就派生出了一类“中国寿文化”寓意祈求健康长寿的古瓷。它们用瓷艺中的造型和绘画,表达了人们对幸福长寿、平安
期刊
带钩的称呼由来已久,古时称带钩常用一个“钩”字,在古文献上出土的钩铭和遣册上都有明确的记载。唐代成玄英注疏中说得非常肯定,“钩,腰带钩也”。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楚简就直呼带钩为钩,“一组带,一革,皆有钩”。江苏丹阳东汉墓出土的带钩自铭“永元十三年五月丙午日钩”。其他《左传》《国语》等书也都提到带钩,最为人熟知的是《淮南子·说林训》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带钩,在当时就是身份和时
期刊
一白的人物画作品立意新颖、情感真挚。他利用不同的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展现出画家心灵深处对现实的关注和对浪漫情怀的向往;他用柔和的笔触勾勒出宁静、淡雅的人文情怀,在给观者美好视觉享受的同时,又带给观者最朴素的生活情感。  刘立军(字一白)是当代中国水墨人物画艺术领域一位非常有影响的中青年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很多,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都有涉及,但我最喜欢他的写意人物画。无论是具有当代情怀的现实主
期刊
笔名一白,别署西金道人、一弘、云峰、紫云真人、雪原、倚天照雪等。  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导师、教授,兼教学部导师工作室教学督导,中国古代壁画研究学会研究员。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完成硕士、博士学业。作品多次参加全国重要美术展览并获奖,作品《大潮》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选送作品展,《香草》入选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风狭云墨暗长天》荣获第四届全
期刊
艺名佳依。青年紫砂艺术家、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年度提名奖得主。1982年生于陶都宜兴,祖上世袭承陶,师承紫砂艺术大师何道洪先生,现为江苏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省紫砂器具收藏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工艺美术师、徐悲鸿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  多次参加京、广、沪等地的紫砂艺术展览,作品相继被近百家国内外报纸、杂志、网站等媒体争相报道,多件紫砂艺术作品被中国现代文学馆、广东省博物馆、重庆博物
期刊
在七月的江阴,并不很热,这是一个极为宁静的江南之夜,而我的心却因为感动而变得火热,感动我的是含蓄、内向、儒雅的画家李成及他笔下的“人间美景”。  作为一个收藏圈子里的人,画家见得很多,画作见得就更多了,来江阴之前,只知道江阴有一个华西村,根本没有想到在江阴会有幸见到这样一位不俗的画家。  李成的山水画,给我的总体印象是“诗意朦胧,淡雅自然”,他的画清爽、秀美、质朴、宁静;他笔下的山水不追求雄浑厚重
期刊
《收藏界》2015年第1期-12期目录  总编视线  静下来,想一想,再出发 董 凡 1-3  迷失在消费时代 董 凡 2-3  “锱铢必较”与“一掷千金” 董 凡 3-5  我们应该向西方收藏家学什么? 董 凡 4-5  五月,祝你出行愉快! 董 凡 5-9  取舍之道 方寸之间 董 凡 6-5  常识才是真知 董 凡 7-5  得鱼固可喜,无鱼亦欣然 董 凡 8-7  收藏这点事儿 董 凡 9
期刊
“笔墨”是国画的精粹,它不仅是视赏形式和技术规范,还承载着中国画的人文精神。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里说:“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山水悉从笔墨而成。”黄宾虹先生也说,“国画艺术之粗精,高下之分,就在笔墨变化之中,既是笔笔分明,又能浑成一气。”因此,千百年来多少国画大师都在“笔墨功夫”上苦心揣摩,都梦寐以求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可以说,一部国画史,其实就是一部“笔墨史”。远的不说,就是近现代也有
期刊
在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以后,在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夏代的史料缺乏,一般认为其活动中心在山西、河南等地;夏之后是商,其统治中心在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陕西商文化遗址全省各地多有发现,但玉器发现不多;陕西是周人的发祥地,又是西周建都之地,所以出土玉器非常丰富。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玉器艺术的成长期,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首先是神权和礼仪特征。商周玉器是在原始社会及夏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