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生命里都有一条老街。少时记忆里的,长辈口中的,清晰或模糊。老街上的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那条街,去到繁华的都市,渐渐学会很多事,忍耐很多事,咬牙去做很多事。那条街就成了一座纯真博物馆,所有发生过的事,仿佛加了滤镜,加了回不去的诅咒,从此存放在青春的角落。
我找到了差不多六条叫米格尔的街,可是哪条街上都没有我家的房子。
——《米格尔街》,维·苏·奈保尔
关于老街的文学作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处女作《米格尔街》。它像是一部由17个独立又关联的情景喜剧组成的舞台剧,用一种“不阐发、不解释”的方式,把殖民、童年、底层、社区等沉重复杂的元素相互交杂着呈现出来。效果却是那么轻松,那么简洁,让人几乎可以笑着看过去。
米格尔街的街坊身上带着各异的色彩,有小毛病、小秘密,有被众人耻笑的丑闻,也有被口耳相传的传奇。他们亦庄亦谐,品质中兼具崇高和低劣,故而显得味道刺激,嚼劲十足。我们寻找每个人身上的笑点,末了又感到些许心酸。喜剧的内核往往充满了悲剧的色彩,阅读的乐趣和挑战也在其中。这是我当上教师的第一年,选择这本书来和中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的原因。同学们能被书中的陌生街道激起热情、好奇和尊重,也愈发验证了选择的正确性。
奈保尔用《米格尔街》奠定了他“街头生活作家”的名声,他努力地重塑一个过去的世界,而我们也在努力感知和进入那个世界。当一代一代读者渐渐熟悉和融入这条街的时候,这条街上的人和事就足以成为永恒。
回到儿时的街道/是不安夹杂心跳/我说你微笑。
——《南拳妈妈的夏天》
2004年夏天,当我还是一个小学毕业生的时候,有一群周杰伦的“小跟班”出了一张模样土土的唱片。封面很奇怪,四个难看的人像,大大的“南拳妈妈”后面跟着小到不起眼的三个字——“的夏天”。夏天就是这么肆无忌惮,冰棍可以一连吃掉五支、毫无偶像气质、唱腔乱七八糟、录音甚至带着玩笑的路人男孩们,也可以出道唱起歌来。
这张唱片充满了对老街的想念:上课睡觉被老师骂,下课冲出去买零食,校门外有卖吧噗的老伯,阿嬷摇着铃在大街小巷里叫卖,冰果室还没有被便利店代替,一条马路上住着几户人家,小孩在哪里上学,邻居都一清二楚。它充满青春朝气,也充满破旧的影子。可是一转眼,
这样稚气的面容现在还有没有
怎么重播如此念旧的镜头
在离开之后
场景人物画面时空都还没变过
那段从前 怎么去捡
老街消亡了,高楼大厦建起来,小孩成了大人,心情从“成绩差是唯一的烦恼”变成“除了成绩什么都能烦恼”。唯有努力和坚持,才能让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于是他们便不免要时时怀念起老街和它从容的生活方式。
在变幻的生命里, 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岁月神偷》,导演罗启锐
2010年,香港有一部電影被认为找回了丧失已久的“港味”。这种“港味”不是腥风血雨的古惑仔,不是男欢女爱的甜蜜蜜,而是一种平平凡凡又实实在在的市井气味。《岁月神偷》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背景的久远而褪去了现实的沉痛,增添一份回首的怅然。
影片的视角固守于一条老字号的永利街上,街尾一户开修鞋铺的四口之家,父勤劳,母精明,兄懂事,弟顽皮,鸡毛蒜皮,油盐酱醋,哭哭笑笑过日子。一开始,朦胧的镜头给人以美好的错觉,兄弟俩的朝气和童趣,更让艰苦的日子显得轻松而有盼头。然而生离死别的出现就像台风一样,不可预料。一家人只能像面对台风时拼命修补残缺的屋顶一样,企图凭运气熬过这一程——台风总会走的,台风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据说《岁月神偷》是导演罗启锐的童年自传,用来追忆自己得白血病早逝的哥哥。也对,不然影片怎么能饱含如此的深情。当我们站在新世纪之初回望时,温情早已超越了残酷。历史如果是条纷繁的银河,星星点点不正是由这些普通的脸上,含笑或哭泣的眼泪所组成的吗?
我找到了差不多六条叫米格尔的街,可是哪条街上都没有我家的房子。
——《米格尔街》,维·苏·奈保尔
关于老街的文学作品,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的处女作《米格尔街》。它像是一部由17个独立又关联的情景喜剧组成的舞台剧,用一种“不阐发、不解释”的方式,把殖民、童年、底层、社区等沉重复杂的元素相互交杂着呈现出来。效果却是那么轻松,那么简洁,让人几乎可以笑着看过去。
米格尔街的街坊身上带着各异的色彩,有小毛病、小秘密,有被众人耻笑的丑闻,也有被口耳相传的传奇。他们亦庄亦谐,品质中兼具崇高和低劣,故而显得味道刺激,嚼劲十足。我们寻找每个人身上的笑点,末了又感到些许心酸。喜剧的内核往往充满了悲剧的色彩,阅读的乐趣和挑战也在其中。这是我当上教师的第一年,选择这本书来和中学生一起在课堂上讨论的原因。同学们能被书中的陌生街道激起热情、好奇和尊重,也愈发验证了选择的正确性。
奈保尔用《米格尔街》奠定了他“街头生活作家”的名声,他努力地重塑一个过去的世界,而我们也在努力感知和进入那个世界。当一代一代读者渐渐熟悉和融入这条街的时候,这条街上的人和事就足以成为永恒。
回到儿时的街道/是不安夹杂心跳/我说你微笑。
——《南拳妈妈的夏天》
2004年夏天,当我还是一个小学毕业生的时候,有一群周杰伦的“小跟班”出了一张模样土土的唱片。封面很奇怪,四个难看的人像,大大的“南拳妈妈”后面跟着小到不起眼的三个字——“的夏天”。夏天就是这么肆无忌惮,冰棍可以一连吃掉五支、毫无偶像气质、唱腔乱七八糟、录音甚至带着玩笑的路人男孩们,也可以出道唱起歌来。
这张唱片充满了对老街的想念:上课睡觉被老师骂,下课冲出去买零食,校门外有卖吧噗的老伯,阿嬷摇着铃在大街小巷里叫卖,冰果室还没有被便利店代替,一条马路上住着几户人家,小孩在哪里上学,邻居都一清二楚。它充满青春朝气,也充满破旧的影子。可是一转眼,
这样稚气的面容现在还有没有
怎么重播如此念旧的镜头
在离开之后
场景人物画面时空都还没变过
那段从前 怎么去捡
老街消亡了,高楼大厦建起来,小孩成了大人,心情从“成绩差是唯一的烦恼”变成“除了成绩什么都能烦恼”。唯有努力和坚持,才能让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于是他们便不免要时时怀念起老街和它从容的生活方式。
在变幻的生命里, 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
——《岁月神偷》,导演罗启锐
2010年,香港有一部電影被认为找回了丧失已久的“港味”。这种“港味”不是腥风血雨的古惑仔,不是男欢女爱的甜蜜蜜,而是一种平平凡凡又实实在在的市井气味。《岁月神偷》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因为背景的久远而褪去了现实的沉痛,增添一份回首的怅然。
影片的视角固守于一条老字号的永利街上,街尾一户开修鞋铺的四口之家,父勤劳,母精明,兄懂事,弟顽皮,鸡毛蒜皮,油盐酱醋,哭哭笑笑过日子。一开始,朦胧的镜头给人以美好的错觉,兄弟俩的朝气和童趣,更让艰苦的日子显得轻松而有盼头。然而生离死别的出现就像台风一样,不可预料。一家人只能像面对台风时拼命修补残缺的屋顶一样,企图凭运气熬过这一程——台风总会走的,台风过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据说《岁月神偷》是导演罗启锐的童年自传,用来追忆自己得白血病早逝的哥哥。也对,不然影片怎么能饱含如此的深情。当我们站在新世纪之初回望时,温情早已超越了残酷。历史如果是条纷繁的银河,星星点点不正是由这些普通的脸上,含笑或哭泣的眼泪所组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