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静脉置入起搏/除颤导线引起的心脏血管慢性病理改变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uz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长期置入起搏/除颤导线相关的慢性病理学改变。

方法

本研究共包括3部分,第一对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38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的患者的83根起搏/除颤导线的病理学观察,第二对1例应用准分子激光消融拔除起搏/除颤导线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第三对10例既往置入起搏/除颤导线后因各种原因死亡患者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

结果

导线在血管内和心腔内可以形成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和粘连。上腔静脉近右心房处常粘连较为严重,且此处较薄弱,外侧为胸膜腔,易穿孔且穿孔后局部不能产生压迫止血作用,是本研究中1例拔出导线致死的原因。导线与三尖瓣和腱索的粘连往往较严重。位于心尖部右心室游离壁的导线尖端离心外膜较近。导线及血管、心腔内壁的血栓较常见,甚至有较大的血栓(尤其心耳内)。

结论

经静脉置入的起搏/除颤导线在血管内和心腔内可形成广泛的纤维结缔组织包裹和粘连,导线和三尖瓣及腱索形成复杂的解剖关系和严重的粘连,有些心室导线的顶端已经进入肌层、接近心外膜,导线及血管、心腔内壁的血栓较常见。上腔静脉近心房处组织薄弱且粘连严重,导线拔出操作可导致透壁性损伤而致患者死亡。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观察肺癌Ⅳ号方配合化疗对兼具"热毒"表现的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0岁以上中晚期NSCLC并兼具"热毒"表现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化疗组39例,化疗+中药组38例,脱落13例(对照组5例,中药组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化疗的基础上,观察患者加用中药后卡氏评分、有效率、中医主症,及治疗前、后第1、56天超敏C反应蛋
目的分析在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指南推荐剂量的普通肝素(UFH)后活化凝血时间(ACT)的达标情况,探讨使用ACT监测UFH抗凝效果的必要性。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协和医院行择期PCI的患者1 06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参照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的P
期刊
目的观察左心室致密化不全受体心脏超微结构和组织学特点,并探讨二者及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6月至2014年6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心脏移植的左心室致密化不全患者11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脏移植术后对受体心脏行肉眼检查、测量和拍照记录,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对病变的意义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1例患者受体心脏大体表现以左心室壁异常粗大的肌小梁和深陷的肌隐窝为特征,小梁层与致密层比值≥2.0
目的探讨血流储备分数(FFR)在肾动脉狭窄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至11月在我院行FFR指导下腔内修复术的9例肾动脉选择性造影诊断中度狭窄(50%~69%)患者的临床资料。肾动脉造影示狭窄程度为中度且患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值,或肾动脉造影结果与术前超声检查不符的患者,行FFR检查。FFR>0.90的患者终止手术,并定期复查;FFR≤0.90或肾动脉狭窄近远端平均压
期刊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通路在高糖诱导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出生1~3 d的SD幼鼠,从其心尖组织中获取第2~4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将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7组,即高渗组、正常糖组、正常糖+氟达拉滨(FLU)组、正常糖+S3I-201组、高糖组、高糖+ FLU组和高糖+S3I-201组。正常糖+FLU组和高糖+FLU组中加入STAT1抑制剂FLU干预,正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