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辛弃疾研究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两个个不同英文译本的比较分析,探讨词的可译性及翻译方法。
【关键词】辛弃疾;《西江月》;英译;对比
一、引言
词在中国和世界诗坛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宋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似乎比唐诗还更深刻,更细致,更微妙[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宋词史上创作最多的作家,辛词不仅在宋代广为传唱,而且在宋代以后的词史上仍然居高临下。他创作出大量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创造出雄奇刚健、深婉典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比他的前人为后世提供了更多的新的东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词人,成为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2]。
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的宋词,其英译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辛弃疾作为南宋词人的巅峰,其词的英译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对比分析《西江月》的英译。
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一首清新俊逸、绰约自然的写景词。上阙写黄沙山道夏夜的景物和作者的感受,首两句将极风、月、鹊、蝉巧妙地组合起来,置于夏夜之中,使其在平常中显得不平常。鸦鹊惊飞不定,引起树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在习习凉风中更显得清幽和悦耳。后两句作者转向对田野的刻画,他从漫山遍野扑面而来的“稻花香”气中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报说丰年的是那“一片蛙声”,构想十分奇妙。在作者的感受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里齐声喧嚷,争报丰年,以蛙声说丰年,是辛词的一大创造。
下阕描摹黄沙道上风云变幻、林密路曲的风景。首两句从“星天”到“雨山”,再树一座峭拔挺峻的天地。漫天的白云里,闪耀七八颗灿烂的星星;起伏的群山前,漂洒过三两点雨滴。这些都照应着上阙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的乡土气息。末尾两句笔锋一转,视野也缩小到山道上:山路一打折,走过一座小桥,乡村林边的社庙和茅草店就意想不到地出现在眼前。
全词将一些看似平常的景物用口语化的语言加以层次化安排,不加雕饰、不用典故,显得朴实自然,平淡中显得淳厚却更见功力。
三、译本分析
(一)韵体翻译法
此种译法的代表人物是许渊冲先生。许渊冲是主张用韵体译诗一派的最重要代表。他提出的“三美论” [3]是汉语古体诗英译的最高标准,使原本极抽象的诗歌之美有了具体的细化、量化标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是译诗传递原诗神韵,不仅有意义、意思,还得有意境、意象;“音美”指译诗押韵,且音有轻重,相间如原诗之平仄,使诗歌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形美”指译诗诗行整齐,悦目耐读。从“三美”论的翻译原则来看,许渊冲主张应首先追求意美,其次求音美,再次求形美,并力求三者统一。许渊冲译诗基本上是每两行押一韵,同时根据原词中每行的字数,相应地调整译诗的音节数,努力达到“三美”要求。
Tune: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Home-going at night from the yellow sand bridge
Startled by magpies leaving the branch in moonlight.
I hear cicadas shrill in the breeze at midnight.
The ricefields’sweet smell promises a bumper year;
Listen, how frogs’croaks please the ear!
Beyond the clouds seven or eight stars twinkle;
Before the hills two or three raindrops sprinkle.
There is an inn beside the village temple. Look!
The winding path leads to the hut beside the brook. [4]
在韵律方面,上阙前两句分别以 moonlight 和 midnight 结尾,后两句分别以 year和 ear 结尾,下阕前两句分别用twinkle和sprinkle结尾,后两句用look和brook结尾,对仗工整亦押韵整齐,不仅内容表达准确,也体现了他所倡导的“三美”翻译理论,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尤其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七八个”对“两三点”,“星”对“雨”,“天外”对“山前”,对仗及其工整。许渊冲的英译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及对仗押韵,是极佳的译作。
(二)自由体翻译法
我国翻译界另一位大家杨宪益是主张用自由体译诗代表。他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强调“忠实”,反对过分强调创造性,认为那不是翻译,而是改写。杨宪益说,要做到“信”和“达”兼备不是容易的事。他翻译的总原则是“对原作的内容,不许增加或减少。”每国文字不同,诗歌的格律自然不同。追求诗歌格律上的“信”,必然造成内容上的不够“信”。“信”和“达”,在翻译是缺一不可。他的译文简单明了,朴实无华又自然流畅,既不受原词格律的束缚,又能注意英诗的节奏。
Xi Jiang Yue
Traveling at Night to Huangsha Ridge
The bright moon startles the crow on the slanting bough,
At midnight the breeze is cool, cicadas shrill;
The fragrance of the paddy foretells a good year
And frogs croak far and wide.
Seven or eight stars at the horizon,
Two or three drops of rain before the hill;
An old thatched inn borders the wood with the local shrine,
And where the road bends a small bridge is suddenly seen. [5]
杨宪益的译文追求译诗简洁明了,但并不主张省略译诗中必要的句法成分,因而他的译诗几乎都是用规范的英语诗句,译文自然地道,忠实于原文内容却也不失美感。例如,标题《西江月》就直接用音译法译为:Xi Jiang Yue;“明月”译为bright moon,“清风”译为the breeze is cool等。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把注意力放在文字表面所传达的信息,注重“忠实”于原文,但却未能译出原文中作者的心情,这点和许渊冲的翻译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每一阙的最后两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及“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翻译,作者采用了直译法,忠实于原文,但体会不到情感的起伏,而许渊冲的译文“Listen”和“Look”两个动词的添加,更能体现词人的喜悦心情。
四、结语
辛词的英译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本文意在通过对比不同译本找到最好的译诗切入点。两位翻译家的译本均为上乘之作,但却也并非处处完美。许渊冲的译本在原文和译文音韵、格式及意象方面达到了极好的平衡,但译者对部分原文创造性的翻译却降低了译文的忠诚度。杨宪益的翻译在原文忠诚度方面做得很完美,理解也很到位,但是在诗词美感方面却显得有些逊色,译者采用自由体翻译法,文笔流畅随意,但却无法传达原词的韵律、节奏之美。尽管有如上缺点,两位大家的译本仍是译作中的极品。中国诗词英译是件十分艰难的工作,我们可以在转换过程中通过替换、添加或删除等方法用目标语言重造原文的艺术气息,最终达到音美、形美、意美,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文之美,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巩本栋.辛弃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76.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59.
[5]杨宪益,戴乃迭.宋词[M].外文出版社,2001.195.
【关键词】辛弃疾;《西江月》;英译;对比
一、引言
词在中国和世界诗坛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宋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时似乎比唐诗还更深刻,更细致,更微妙[1]。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宋词史上创作最多的作家,辛词不仅在宋代广为传唱,而且在宋代以后的词史上仍然居高临下。他创作出大量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创造出雄奇刚健、深婉典雅的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比他的前人为后世提供了更多的新的东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词人,成为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2]。
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的重要桥梁的宋词,其英译本身就具有极大的意义,辛弃疾作为南宋词人的巅峰,其词的英译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将对比分析《西江月》的英译。
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这是一首清新俊逸、绰约自然的写景词。上阙写黄沙山道夏夜的景物和作者的感受,首两句将极风、月、鹊、蝉巧妙地组合起来,置于夏夜之中,使其在平常中显得不平常。鸦鹊惊飞不定,引起树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在习习凉风中更显得清幽和悦耳。后两句作者转向对田野的刻画,他从漫山遍野扑面而来的“稻花香”气中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报说丰年的是那“一片蛙声”,构想十分奇妙。在作者的感受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里齐声喧嚷,争报丰年,以蛙声说丰年,是辛词的一大创造。
下阕描摹黄沙道上风云变幻、林密路曲的风景。首两句从“星天”到“雨山”,再树一座峭拔挺峻的天地。漫天的白云里,闪耀七八颗灿烂的星星;起伏的群山前,漂洒过三两点雨滴。这些都照应着上阙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的乡土气息。末尾两句笔锋一转,视野也缩小到山道上:山路一打折,走过一座小桥,乡村林边的社庙和茅草店就意想不到地出现在眼前。
全词将一些看似平常的景物用口语化的语言加以层次化安排,不加雕饰、不用典故,显得朴实自然,平淡中显得淳厚却更见功力。
三、译本分析
(一)韵体翻译法
此种译法的代表人物是许渊冲先生。许渊冲是主张用韵体译诗一派的最重要代表。他提出的“三美论” [3]是汉语古体诗英译的最高标准,使原本极抽象的诗歌之美有了具体的细化、量化标准。“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是译诗传递原诗神韵,不仅有意义、意思,还得有意境、意象;“音美”指译诗押韵,且音有轻重,相间如原诗之平仄,使诗歌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形美”指译诗诗行整齐,悦目耐读。从“三美”论的翻译原则来看,许渊冲主张应首先追求意美,其次求音美,再次求形美,并力求三者统一。许渊冲译诗基本上是每两行押一韵,同时根据原词中每行的字数,相应地调整译诗的音节数,努力达到“三美”要求。
Tune: The moon over the west river
Home-going at night from the yellow sand bridge
Startled by magpies leaving the branch in moonlight.
I hear cicadas shrill in the breeze at midnight.
The ricefields’sweet smell promises a bumper year;
Listen, how frogs’croaks please the ear!
Beyond the clouds seven or eight stars twinkle;
Before the hills two or three raindrops sprinkle.
There is an inn beside the village temple. Look!
The winding path leads to the hut beside the brook. [4]
在韵律方面,上阙前两句分别以 moonlight 和 midnight 结尾,后两句分别以 year和 ear 结尾,下阕前两句分别用twinkle和sprinkle结尾,后两句用look和brook结尾,对仗工整亦押韵整齐,不仅内容表达准确,也体现了他所倡导的“三美”翻译理论,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尤其是“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七八个”对“两三点”,“星”对“雨”,“天外”对“山前”,对仗及其工整。许渊冲的英译完美地再现了原文的意义及对仗押韵,是极佳的译作。
(二)自由体翻译法
我国翻译界另一位大家杨宪益是主张用自由体译诗代表。他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强调“忠实”,反对过分强调创造性,认为那不是翻译,而是改写。杨宪益说,要做到“信”和“达”兼备不是容易的事。他翻译的总原则是“对原作的内容,不许增加或减少。”每国文字不同,诗歌的格律自然不同。追求诗歌格律上的“信”,必然造成内容上的不够“信”。“信”和“达”,在翻译是缺一不可。他的译文简单明了,朴实无华又自然流畅,既不受原词格律的束缚,又能注意英诗的节奏。
Xi Jiang Yue
Traveling at Night to Huangsha Ridge
The bright moon startles the crow on the slanting bough,
At midnight the breeze is cool, cicadas shrill;
The fragrance of the paddy foretells a good year
And frogs croak far and wide.
Seven or eight stars at the horizon,
Two or three drops of rain before the hill;
An old thatched inn borders the wood with the local shrine,
And where the road bends a small bridge is suddenly seen. [5]
杨宪益的译文追求译诗简洁明了,但并不主张省略译诗中必要的句法成分,因而他的译诗几乎都是用规范的英语诗句,译文自然地道,忠实于原文内容却也不失美感。例如,标题《西江月》就直接用音译法译为:Xi Jiang Yue;“明月”译为bright moon,“清风”译为the breeze is cool等。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把注意力放在文字表面所传达的信息,注重“忠实”于原文,但却未能译出原文中作者的心情,这点和许渊冲的翻译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每一阙的最后两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及“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翻译,作者采用了直译法,忠实于原文,但体会不到情感的起伏,而许渊冲的译文“Listen”和“Look”两个动词的添加,更能体现词人的喜悦心情。
四、结语
辛词的英译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本文意在通过对比不同译本找到最好的译诗切入点。两位翻译家的译本均为上乘之作,但却也并非处处完美。许渊冲的译本在原文和译文音韵、格式及意象方面达到了极好的平衡,但译者对部分原文创造性的翻译却降低了译文的忠诚度。杨宪益的翻译在原文忠诚度方面做得很完美,理解也很到位,但是在诗词美感方面却显得有些逊色,译者采用自由体翻译法,文笔流畅随意,但却无法传达原词的韵律、节奏之美。尽管有如上缺点,两位大家的译本仍是译作中的极品。中国诗词英译是件十分艰难的工作,我们可以在转换过程中通过替换、添加或删除等方法用目标语言重造原文的艺术气息,最终达到音美、形美、意美,最大限度的再现原文之美,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2]巩本栋.辛弃疾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76.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许渊冲.宋词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59.
[5]杨宪益,戴乃迭.宋词[M].外文出版社,200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