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选上策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历史上,每逢遇到关键大事时,当局者也就常面臨一个重大抉择:如何选择“上中下三策”?尤其是叫多少读史者唏嘘的是,每每此时,那些满腹经纶的谋士们,就会脑洞大开,送上思维缜密的“上中下谋略”,其中的“上策”,更往往直叫人拍案叫绝,看上去无比完美的方案,足以让吃瓜群众们生出各种美好畅想。但也往往就在此时,面对“上中下抉择”的当局者——那些“主公”“君王”们,往往大手一挥:不选。
  肉眼可见的“最优上策”,为什么有些“当局者”,哪怕兵败覆灭,也坚决不选?难道身处其中的历史人物们,真的比旁观者“傻”?其实,“不选上策”这事儿,也分各种情况。首先一种情况是:上策很美好,奈何实力不允许。
  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公元1122年,北宋那场堪称神操作的“联金灭辽”之战。
  今天说起北宋“联金灭辽”,大家都会笑北宋蠢。但事实证明,当“大宋名将”童贯率领的“灭辽大军”威风凛凛出征,向着“收复幽燕”的大目标进军时,北宋是仔细做过军事计划的。宋徽宗的“团队成员”们,不但认真思考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还为“灭辽大军”精心准备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大军压境,迫使幽燕军民主动投降。中策是招降镇守幽燕的辽将耶律淳,下策当然是打,不过也要尽量兵不血刃,轻松拿下。
  对这“上中下三策”,当时的“大宋名将”童贯,信心相当爆棚,甚至还给宋徽宗谈起了“激励条件”:等我收复了幽燕,皇上您不用赏我别的,把您身边的俩妃子赏我就行。大军出发后,童贯倒也积极选择了“上策”,不但一路拼命造势,动员幽燕军民投降,还派了两个使臣,吹吹打打去幽州劝降。上策中策全都选,满以为上了双保险,谁知接着就被打了脸。
  先是童贯派去劝降的二位官员,到了幽燕后话都没说利索,就被耶律淳大手一挥砍了头。接着是这支威风凛凛的“灭辽大军”,在宋辽边境招呼了几下,就被辽军杀得落花流水。出兵没一个月,“灭辽大军”就全线崩溃,被刚刚挨了金人大的辽兵摁住了暴揍,从雄州到定州的战线上“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计”,如此惨败,可不止是给大宋现眼,更拉开了接下来几年,北宋从挨揍到亡国的序幕。
  难道是这“上中下三策”有毛病?仔细盘盘,其实真没毛病:此时辽国正连战连败,被金人一路追打,燕云以北的国土几乎都要丢光,正是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时候。北宋如果想趁机捞一票,不管是劝降还是招抚,都有大把好牌能打。但前提是你要有实力:多年文恬武嬉,北宋军力衰退严重,“灭辽大军”往北走了两步,就露出了虚弱的花架子。这样的废柴军团,辽国就算再困难,也不能跟他认怂——丢不起这人。所以,谋略再好,上策再诱人,没有基本实力,那也是镜花水月,不是不选,而是做不到。
  而与“实力不允许”类似的情况,就是“环境不允许”。这一条上十分有发言权的,就是明代大英雄戚继光。
  公元1567年,是39岁的戚继光事业如日中天的一年,他与他亲手打造的戚家军,一洗东南明军多年来孱弱无能的耻辱,以数场“低伤亡团灭倭寇”的经典战役,终于彻底肃清了十几年来窜犯东南的日本倭寇。但此时大明朝的边防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北方的鞑靼、土蛮等部落持续侵扰,作为北京“家门口”的蓟州,也时常被鞑靼骑兵光顾,新即位的隆庆帝忧心如焚,也终于下了决心:调戚继光。
  对于这次工作调动,当时的戚继光也是信心满满。在他看来,所谓镇守北方,击退鞑靼,于他只是个小目标。以他诗作的话说,此去一定要“感恩怀尺疏,直欲捣祁连”,也就是书写汉朝霍去病那样的辉煌功业。
  为这大志向,戚继光也热情饱满,给明朝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给我十万大军,只要我把这十万人练好,不止能防御边关,还能高调北伐,一战定乾坤。中策是给我五万大军,出去北伐不大够,但也能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打出几十年和平。至于下策嘛……给我三万人,我也能把边疆守好。
  以明朝当时的国力,给戚继光十万大军是可以做到的。以戚继光的能力,“直欲捣祁连”的大功业也是指日可待的。但问题是,这个上策,明王朝是绝不会选的。此时的明朝,重文轻武已是风气,武将被猜忌也是常事儿。整个大明朝防武将,比防贼还认真。于是戚继光的“上中下”三策一提出,接着就招来一堆口水,可怜满腔热血的戚继光,进京后一度被闲置在一边儿,别说“捣祁连”,工作都不给安排。
  好在朝中还有张居正、谭纶等明白,在他们的支持下,戚继光先做了蓟辽保定昌平练兵总兵官,而后长期担任蓟镇总兵。虽然“练兵十万”的上策一直没实现,但获得充足支持的戚继光,至少还实现了“下策”——打造了三万多人规模的十二座车营,修起了稳固的长城防线,揍得北方鞑靼部落痛哭流涕求投降,曾经战火纷飞的蓟镇,获得了持久的和平。而戚继光苦心打造的这支铁军,也打出了明朝的军威,撑起了国威军威。
  以这个意义说,在当时的环境下,虽然戚继光最终执行了下策,但以结果来说,也算是超水平发挥。看过这样的下策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戚继光的老友张居正过世后,劳苦功高的戚继光会遭到朝中各位“精英”的围骂:这位一生不败的战神,晚年竟然要靠焚毁自己的诗稿避祸,明明穷困潦倒,却还为“安然退休”庆幸不已。
  所以就更能明白,为什么戚继光穷尽心血打造的戚家军主力,会在戚继光去世后遭尽排挤。其中作为主力的蓟镇南兵,更在一次次为国扬威后,反遭明朝官员设计伏杀。这样的明朝,也在末期时落到兵力孱弱,遭到双线吊打的境地。这个时候,不会再有下一个戚继光挺身而出,献出救国的上中下三策了。就算有,这样的明朝,哪怕“上策”也救不了。
  选自《我们爱历史》
其他文献
人太喜欢追求确定性,所以各种玄学才会大行其道,我的明天会如何?我将来会以什么方式离开人间?我什么时候才会发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发明了各种占卜的方式,其实,这又何必呢?因为我们对未来不确定,人生才有意义,才会精彩,试想,如果一个人出生就知道自己的死亡时间,每个时间点会发生什么都知道,那你活着还有什么劲?不过是在执行确定的电脑程序罢了。我有时候跟儿子的老师聊天,老师说如果孩子现在不好好学习,将
如果关于成事,只能说一点,我会说什么?我非常坦诚地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要成事,如果只有一个原则要遵守——做个老实人,做个老实人,做个老实人,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老实修炼,老实做事,任何时候做个老实人,这是我能给各位提出的惟一的一点。可能你会想,过去讲《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就是打仗就是要出奇兵,就是要尔虞我诈,就是要不讲道德,你才有可能赢。我也看过一些所谓的商战小说,我不得不说,真的不是这样的。
错误会使我们的生命、事业、钱财受到严重损害,所以认识一下我们为什么会犯错,知道一下止错的方法,从而不犯错或少犯错,真的十分重要。那么,人犯错的根源在哪儿呢?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人们现在的活动,人们现在的生活,以及人们发展的历史,就不难得出,人犯错的根源主要有以下方面:缺乏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对自己所办的事一无所知,那你去办这个事,必然犯错。对事物一知半解,凭感觉、拍脑子做事,那也一定犯错。所以,要改造
我至今也还没有书斋,尽管我有自己的房子。那年我离休,在北京郊区买到这所一百八十平米房子的时候,很是“风光”,被学生赞为“和国际接轨”。当时我想,好不容易“倾其所有”有了这样宽绰的房子,我一定要好好享受这从来未有的空间。为此,我买了若干石雕,阿波罗,大卫,维纳斯等等,我特意在阁楼安排了优雅的咖啡座,朋友来了,款待喝一杯热咖啡。当日我扬言:不让书进屋!那时我的想法有点简单,甚至有点犯傻,文人吧,能离开
“毕加索有什么好?他为什么这样画?”这不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西方的错位,和西方的时差。错位,时差,是我们认知西方的一个常态,也是一个困境。不能说困境全是负面作用,因为机会跟着来了:民国可怜,没有西方展览;共和国初期,苏联画展可以来,刚来;1964年左右,中苏又闹翻了……为什么我把讲题叫做“机会与困境”,因为机会来了,但机會提醒了我们的困境。话说回来,西方大部分民众也不懂毕加索,在他
在我刚刚走上社会的那阵子,最为流行的东西是围棋。远的不说,就在我们那一排单身汉的宿舍里头,每一间宿舍都有自己的围棋盘。两三个人,或三四个人,也许正说着话呢,也许正吃着饭呢,其中的一个拿起一颗黑子,“啪”的一下,一盘棋就算开始了。高手的对弈大部分在夜间。在我的记忆里,高手的对弈通常都很枯寂,两个人,一言不发,需要很长的时间才会下出一手棋。他们的对弈很少有人看,即使有人看了,那也是观棋不语的。但大部分
军人爱武装。武装就是一体化,一排队伍踢正步,一个人脚跛一点,或是外八字什么的,就特难看。俗人爱化妆。化妆就要异彩纷呈,就要千姿百态,人们有多少种心思,世上就出多少种美丽。古人是很重视化妆的,朱门大户有梳妆楼,殷实人家有梳妆台,便是平头百姓,女儿出阁的陪送必少不了一个梳头匣子。我很小的时候见过梳头匣子,大小有两块砖那么厚重,外观的颜色多为朱红,正面点缀着些吉祥画,里边分布着几个小抽屉,备放着简单的日
大概凡是一个诗人,必是一个沉浸于恋爱中者。只要把“诗人”二字的头衔加在这个人的姓名上,这个人至少有一页半页的情史,多的也许可以写几大本。这也难怪!因为诗歌的职责,就是写情,情歌居诗歌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诗人就是情人”,这句话已是千真万确的了。东坡既然是个诗人,是个著名的诗人,那么,在他的全段生活史中,至少有若干节是“恋爱生活”。不过,东坡的恋爱生活,和李义山、元微之、杜牧之等人的恋爱生活,完全不同
有一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可是,我们知道,就在这同一章中,孔子曾经对子贡说过,他有一个“道”一以贯之,而这一以贯之的道,曾子曾经明确解释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你所不愿遭遇到的,千万别强加给别人。“忠”呢,是“恕”的积极的一面:你想要的,也要帮助别人达
李白和王昌龄是好哥们,两人从年轻时结识,性格相似,才华相当,不免惺惺相惜。据张起考证,开元十四年,李白从宜昌北上,经南阳,在高凤石门山初识王昌龄。那时王昌龄在嵩山隐居学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王昌龄劝李白:留下吧,咱们一起修道,准备科举。李白要继续追求他的“诗和远方”,没留下。一年后,王昌龄考中了进士,成为公务员,在京城做了校书郎。三年以后,李白第一次进京城长安广泛交友,寻找出头露面的机会。聚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