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只要看一眼……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总是让历史的聚光灯照在毛泽东身上,他甘愿生活在巨人的阴影之下,从不显示自己。中国革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绝对不会点燃熊熊烈焰;但是如果没有周恩来,中国革命就会被烧光,最终只能剩下一片灰烬。
  ——尼克松
  周恩来只要看你一眼,就把你争取过来,要不然就是使你动弹不得。
  ——[美]《时代周刊》
  
  你一定没听说过“烤猪变鸭”吧?周恩来却能如此。
  迪克·威尔逊的笔下,曾生动记载了周恩来的一段趣闻。他这样写道:
  “1940年的一天,周请美国作家白修德在一家饭馆吃饭,主菜是一头金褐色的、肉皮松脆的乳猪。周自豪地拿起筷子,做手势请客人先吃烤猪的脆皮。白修德畏缩着放下了筷子,用流利的中国话解释说,作为犹太人是不能吃猪肉的。对这些未开化的习俗表示惊异的周的助手们为自己的失礼而吓坏了,并且他们非常清楚,他们没有能力换一道可以和这道菜的美味相比的菜了。周拿起筷子再一次邀请客人,他指着桌子上的盘子对客人爽朗地笑着说:“特迪,这里是中国,再看看,你瞧……这看起来像猪,但在中国这不是猪——这是一只鸭。”
  白修德大笑起来,其他人也都笑了。这个美国人把筷子插进去,夹下了一块脆皮。用他自己的话说,‘吃了第一口真正的猪肉,以后就开戒了,但愿我的祖宗能原谅我’。”
  周恩来的这段风趣而又机智的表现只不过是展示其独特的魅力,征服全世界人心的一个小故事。
  拂去历史的尘埃,周恩来的形象所闪现出的光芒或许比他活着的时候更令人目眩。今天,若能从遗忘中唤起人们对他的印象,这样的感觉无疑会更加强烈。用黎民百姓的是非标准来看,“自己人”当然说周恩来的好,自然,“朋友”也一定会说他的好,但可否料到“坏人”也说他不少的好呢?奇也就奇在这儿,即不论“敌”、“我”、“友”,无不给他以极高的评价。换言之,各种类型的人物,对周恩来的评价具有显而易见的认同性。如若信手翻看各类人士留给后人的有关记载,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张国焘、蒋介石看周恩来
  
  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高级领导人,尔后以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身份叛变投敌的张国焘,在论及周恩来时说了句自己内心的看法:周恩来为人和顺,善于结交朋友,从不走极端,总是能使自己适应现状。当年,张国焘从陕甘宁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公干,擅自出走,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曾见过周恩来。周恩来力劝他返回延安,可他却迷途不返,投靠了蒋介石。叛变后,张国焘在军统特务头子戴笠手下做了一名不起眼的特务。
  被称为“人民公敌”的蒋介石,对周恩来可谓又恨又怕又钦佩。说恨呢?他在十年内战时期曾以8万元巨款悬赏周恩来的头颅。说怕呢?他在西安事变时曾心惊胆战地担心周恩来会代表中国共产党,应全国劳苦大众的愿望要了他的命。结果,周恩来却说服发动兵谏的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放了他。说钦佩呢?在1940年圣诞节时,为答谢西安救命之恩,他专设晚宴款待周恩来,并紧握其手异常激动地吐露心里话,称周恩来是他所认识的最有理智的共产党人。
  流落台湾孤岛上的一位国民党高级官员(一份未被证实的资料说此人就是绰号“小诸葛”的白崇禧),对周恩来更是推崇备至。他满带宿命论的伤感叹道:“只要我们在内战中把周恩来弄到自己这边来,今天被放逐到台湾的也许是毛泽东,而我们就会在北京。”
  作为生死不共戴天的政敌们,能给周恩来以如此高的赞誉,这的确让今天的人们惊异不已!
  
  斯大林赞周恩来
  
  如果说,政敌可能口是心非,他们对周恩来的评价不足为凭。那么,作为国共两党内战局外的外国人,对周恩来的评价当属中国俗语所说的“旁观者明”了。
  1949年,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在接待访苏的中共代表团时,曾这样说过:“你们有周恩来这样一位现成的总理,哪儿去找这样一位理想的总理呢?”而正是这位自诩当然的马克思主义正统继承人的苏共总书记,几年前还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用瞧不起的口吻称中国共产党为“山沟里”的非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哩!
  莫洛托夫,算是斯大林手下赫赫有名的外交人民委员(即外交部长)了。西方人没有不说他“令人望而生畏”的。然而,即使是他,在同美国记者谈论周恩来时,也不得不以异常严肃的神情发出警告:“如果你们认为我们是难以对付的,那么,你们就等待着有朝一日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在国际舞台上,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素以妄自尊大著称。他们竟然公开地赞许周恩来,这就完全可以想象周恩来所具有的影响力了。
  最早与周恩来直接打过交道的美国人,恐怕要属闻名于世的《西行漫记》一书的作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6月的一天,刚刚踏上陕北黄土地的斯诺,惊异地发现他所见到的周恩来与原来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他万万没有想到,使蒋介石谈之色变的“难以对付的对手”,竟然是一位清瘦而满脸蓄着浓密胡须的青年人。出巨款悬赏这位文弱书生的头颅,简直让这位美国人难以置信。初次见面,使斯诺更吃惊的是,这位令蒋介石害怕的造反者说出了温文尔雅的英语“Hello”。也正是这句英语,开始了斯诺与周恩来两人具有历史意义的友情。许多年后,斯诺在《西行漫记》中对周恩来的评价依旧深深吸引着众多的美国人,并影响整个世界。关于周恩来,斯诺在这本书中写道:周恩来“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他(周恩来)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周恩来给人的印象是,他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周是伟大的、自由的、温和的、高度文明的、有魅力的、开朗的、坦率的
  
  加拿大著名外交家切斯特·朗宁,在一书中写道:“1945年我再次来到中国,周恩来这个名字其实22年以来我已久闻大名了。1922年在北京上学,我认识的中国同学,特别是那些到欧洲去过的人,都提到周恩来,这位有才气、充满活力、专心致志的革命青年。”“他是一个信心十足又谦虚有礼的人。他的一举一动,几乎完全像个中国固有的君子学者。他讲话用词是直率并且强有力的,没有一点古老中国的装腔作势,又没有恭恭敬敬的陈词滥调。从他身上看不出任何长征时期忍受过的艰苦卓绝的经历,或者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过的艰险生活痕迹。……在宴席上,谁也不会意识到周恩来是刚从刻苦耐劳的延安来的。”
  另一位美国的记者和作家西奥多·怀特(中国名字白修德)写道:“对我来说,周恩来是个有血有肉完整的人,不是像我这新闻记者笔记本里填满了剪报资料用来描绘名人而写出来的那种人物”。“现在看来,过去的周恩来实际上是这样一个人物:他英明又有情,堪与这个世纪共产主义运动造就出来的任何领袖相比。他采取行动无比坚决勇敢,有猫捉老鼠那样敏捷细致的本领。他有使人为之倾倒的风度,知道如何亲切关怀别人,以及好推心置腹那样引导人谈心。我不否认,他完完全全赢得了我的心。”“周有一种本领,没几个政坛人物比得上他。那就是遇到诱人上钩的问题,他会在回答中埋放一个圈套,引你注意一个新的事实。如果提问的人问个不停,周就会引你走入迷途,穷追猛问,直到谈话转到他安排的方向,把他要说的话讲个一清二楚。”“周之所以不同于别人,是因为就教育而论,他是个更有抱负的人;而就气质而论,又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是周恩来起的作用,使毛泽东思想上转变过来,接受他和尼克松一道再一次架起通往美国这座桥梁的。如果这座桥梁平平安安屹立不动,这将是周恩来对中美两个民族所作的最伟大的贡献。”
  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赫赫有名的埃德加·斯诺,在去世前发表的题为《尼克松棋逢对手》的文章中,对晚年的周恩来作了如下评述:“美国总统会发现周恩来是什么样一个人呢?显而易见他将遇到世界上最能干的谈判家之一。长相漂亮,风度迷人,周今年73岁了,可工作起来孜孜不倦。”“他对权力没有私欲,极力避免有追逐之嫌,可是为了国家和革命的权力斗争,总理是不知疲倦的工作者。他的温文尔雅风度掩盖着刚强与柔和相融合的性格。他是贯彻执行政策的能手,对任何事情的细节一竿子抓到底。他个人的接触既广又多。他的行政效能之高,同他的无时不在的活动结合在一起,简直难以令人相信。他的忘我献身精神,使他成为毛的不可缺少的知心助手。”
  英国的著名“红衣主教”——坎特伯雷教区主教休勒特·约翰逊,也谈到对周恩来的看法。他说,“长相漂亮,彬彬有礼,说话文雅——这就是周恩来。他那谦逊的、风度翩翩的外表底下,藏着坚如钢铁的勇气,以及迅速尖锐像把利剑的分析判断能力。”“周先生的面孔,见过一次,永生难忘……十分和蔼可亲的面孔,眼睛正视你的眼睛。很难找到比这更不咄咄逼人,或者更加和蔼可亲的面孔了。在那富于魅力而沉着镇定的外表后面,是十足的自信和驾驭周围环境的意识。”
  另一位英国名人,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前英国首相安东尼·艾登,称赞“周恩来先生在谈判的时候是庄重沉着、坚定不移的,他总是为争取最理想的结果而努力不懈,就是按他国家的标准也是如此。”
  美国著名女记者、作家海伦,福斯特·斯诺给予周恩来极高的评价。她写道:“在周恩来任总理的活跃时期,东西方能够缓和是不使人惊讶的。周是伟大的、自由的、温和的、高度文明的、有魅力的、开朗的、坦率的。”
  他不是亲西方,却值得西方尊敬的一个人。
  世界上被周恩来魅力征服的人,真可谓不计其数。这里无法一一列举,故而仅以英国作家兼广播评论家大卫·劳森于周恩来逝世不久在BBC播出的讲话,作为世界各国人士对周恩来评判的代表吧。
  劳森在无线电广播中是这样说的:
  “在西方世界看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包括毛泽东在内,最著名的人物是周恩来。他不仅经常接见外宾,甚至最近进了医院还是这样,他还曾几次出访东欧和非洲。他的魅力,对世界的了解,以及谈判的高超能力,总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论谈话的对手是一个思想激进的美国学生或者是尼克松总统。”
  “在许多方面,周恩来象征着中国的形象,那正是西方人愿意看到的:坚强而讲道理,有文化修养,不是好战的。”
  “周恩来去世了,中国失去了它影响最大、肯定是最富同情心的领导人之一。他象征了中国革命的一切好的方面。他是一个为了救国而投身革命的知识分子;一个热情洋溢的爱国者;一个坚韧不拔的工作者和组织者;一个才华横溢的外交家和政治家。他决不是亲西方,然而却值得西方尊敬的一个人。”
  反周民必反
  
  对于周恩来,曾受其无条件拥戴着的领袖毛泽东,似乎也从其所作所为中悟出了点什么。两人的关系不论从中国史的角度看,还是从世界史的角度看,都是异乎寻常和罕见的微妙,其中隐含着的玄机甚至值得花上力气写一本专著去研究。尽管毛泽东没有在公开场合直接赞扬过周恩来,但是,当“四人帮”重要角色之一的王洪文乘专机飞往湖南,企图以恶人先告状的把戏在南巡中的领袖面前诋毁周恩来时,毛泽东的反应则是沉默片刻后作出坚毅的叱责。毛泽东说,对周恩来的任何攻击,都必定要遭到人民的反对!
  抱有同感的并非仅毛泽东,甚至外国人中的基辛格也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点。他在回忆录中写道:
  “在1975年末的一次访问中,我向一位年轻的翻译问起周恩来的健康状况;她告诉我他的病情严重,说时泪眼汪汪。他逝世以后,在中国,人们那么沉痛地悼念他,这并不是偶然的;70年代后期,在中国,人们那么异乎寻常地表现出向往更多的自由时,求教他,并赞美他,这也不是偶然的。”
  
  他丝毫没有任何权力的野心
  
  对于周恩来来说,他是从来都不愿意当什么领袖的。在历史的聚光灯下,亦如田中角荣所形容的,周恩来总是把主要位置让给了毛泽东。对此,美国前任驻北京联络处主任、著名职业外交家戴维·布鲁斯深有感触。他在《光辉的品格》一文中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无论用什么标准来衡量,都是当代最了不起的政治家之一。”“他一生忠于毛主席是毫无疑问的,而且他丝毫没有要篡夺他的领导者的任何权力的野心。”
  “当共产党人最后取得了正式统治地位时,周恩来在政府的管理工作中显示出近乎天才的能力。实际上,他掌管了国内经济和政府为他的数以亿计的同胞们所操心的事情,与此同时,(始终在毛泽东同意的情况下)他还指导对外政策。”“除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之外,也许周恩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他那光辉的品格。访问过他的人对他的不可否认的魅力和渊博知识,绝大多数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即使只同他进行短时间的交谈的人也是如此。”
  人人皆谈周恩来的魅力,但将其截然分离剖析,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确实存在,又一切尽在不言中。实哉?虚哉?一位崇拜周恩来的人一语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周恩来只要看你一眼,就把你争取过来,要不然就是使你动弹不得。”这句话被美国《新闻周刊》一篇名为《幸存者之死》的纪念文章所援引,足以见得,周恩来以其领导者身份所产生的魅力,已经完完全全地被整个世界所公认!
  (原载《周恩来的魅力》
  现摘自《关东作家》2003.11)B11
其他文献
1924年,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改造成新三民主义,并提出要实行“耕者有其田”。然而,国民党却是在丢了整个中国大陆败逃到台湾后,才开始认真做这件事。  陈诚铁腕推行土改  台湾的农民太渴望拥有自己的土地了。上世纪40年代末,没有地的佃农们——他们占了台湾农民的四分之三——收获的大部分粮食要向地主缴租,一般租率都在收获总量的50%以上,最高的甚至高达70%。  直接推行台湾
期刊
按道理来说,对传统文化极其注重的蒋介石不能不知道古人所说的“民心向背是成败关键”这样浅显的道理,但抗战胜利之后的中国在蒋氏的统治之下公然置民心民意于不顾而挑起内战。战争加上官僚机构腐败终使民不聊生从而使之失去最为坚实的依托,最后也就只能自取灭亡了。蒋介石兵败退守台湾后检讨自己,说几十年来在治理国家方面最大的失误在于忽视民生。  1947年在这个历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
期刊
唐先生进入这家公司时,由于学历较高、虚心好学、能言善道、跟同事们关系融洽,老板对其印象很好,认为其的确是个管理者的好苗子。  唐先生的上司因故辞职,老板将其提拔为前上司的职位。唐先生很高兴,也很努力,在就职当年便获得了优秀的业绩,后来还随着几位高管一起前往高校深造。这一系列让人惊讶的事情,很容易使才20多岁的唐先生获得了公司同事的一致赞扬。唐先生也感到很是志得意满。然而,在一年后,公司里突然新招来
期刊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日双方除了在正面战场和游击战场对峙鏖战,同时还在极其隐秘的谍报战线展开了殊死搏斗。    1940年10月11日。上海。  报贩们兴冲冲地在街头巷尾奔走着,高喊卖“号外”。居民、行人纷纷争相购买。  “号外”上印着:  “南京政府上海特别市市长傅筱庵,于今晨在虹口斯高脱路私邸中被杀身死。傅身卧床上,头部被砍数刀,血染锦被,枕旁遗有凶刀。当局据报,正
期刊
职业女性在办公室里应该做一个有心人,有些话不能乱讲,否则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1.薪水是你和男同事相处的时候,应该回避的话题。许多公司很忌讳职员之间打听薪水,事实上同事之间工资常常有很大的差别。同工而不同酬是老板惯用的手段,用好了,变成了奖优罚劣的法宝,可是它同样是一把双刃剑。用糟了,就会引发员工之间的矛盾,最终会把矛头直指老板,这无疑是老板所不想看到的,因此对喜欢打听的人往往要格外设防。  2
期刊
“奥巴马新政”才两周,非议之声已经四起。历史是那么惊人的相似,76年前,“罗斯福新政”刚开始时遇到的阻力和非议也非常大。面对那些反对新政的美国大财阀,罗斯福做的只能是一次“恶战”又一次“恶战”。    “如果失败,就是美国的末代总统了”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时,陷入经济大危机四年多的美国已经糟糕得不成样子。大财阀们挤兑了大多数的黄金和货币,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还在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
期刊
◆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  ◆当男人遇见女人,从此只有纪念日,没有独立日。  ◆亲人之间,谈到钱就伤感情;情人之间,谈到感情就伤钱。  ◆在网上碰上一群流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碰上了一堆流氓软件。  ◆现实中用真名说假话,网络中用假名说真话。  ◆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  ◆一张文凭、二国语言(精通英文)、三房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六(落落)大方、七千月薪、
期刊
除了叶群,文化大革命中,林家还有另一个重要人物参政,他就是林彪的儿子林立果。  林立果此人怎么样?对此,笔者曾与鲁珉交谈过。鲁珉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一位出色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打“F—86佩刀式”能手。在抗美援朝中,空军共涌现出六名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他们是:王海、刘玉堤、张积慧、赵宝桐、孙生禄和鲁珉。1969年,鲁珉任空军作战部部长,林立果是副部长。谈起林立果,鲁珉与谈论其他一切事情
期刊
人生一定要幸福,怎么才能做到幸福呢?  第一,要用超越平常的心来看世界。人大概有三个层次:物质跟欲望的满足,文明跟艺术、文化的层次,精神的、宗教的,完全超越物质生活意义的层次。境界越高,视野越宽,困难就越小,也就会越来越感觉幸福。  第二,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平常不平凡,单纯不简单,平常心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境界。我 30岁时已经得到了台湾文学讲坛所有的奖项,大家都觉得我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只有我知道自己
期刊
历史故事常常被浓缩为成语典故,成语典故又反过来警示我们的生活。  1999年,也就是十年前,长安县五席坊小学内所建的教学楼,因楼板质量问题而被拆除。由于拆除缓慢,开学时间一再推迟,致使孩子们焦虑急切地扒在门外。于是我们想到“亡羊补牢”。  某一天,也是在十年前,在距离北川县城仅8公里的曲山镇海光村,一个叫刘汉的老板捐建的“刘汉希望小学”正在施工。一位监理专家现场对施工队大发雷霆,硬是让他们把沙子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