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优化科学课教学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fl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师应该关注到信息技术呈现出的运用价值,将信息技术作为拓展教学空间与丰富教育资源的关键技术,并依托其开展创新性的知识讲解和学科能力的有效培养,在赋予课程教育活力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基于课程教育特色和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意识,本文认为,科学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支持,在丰富教育资源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这样,就能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实施创新性的知识讲解,有利于提升学科能力的培养效果。
  一、通过信息技术制作导学案推动课前预习
  基于课程教育特色与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科学教师应该思考通过哪些方式提升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分析运用哪些辅助技术开展高质量的知识讲解与学科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程度。导学案能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预习思考,在内容整合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符合提升课程教育创新性的发展需求。本文认为,科学教师应立足信息技术制作导学案,推动课前预习的开展,引导小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预习思考和充分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进行“能源的利用与开发”课堂教学时,应改变陈旧的授课思维,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围绕重难点内容制作导学案,借助动态视频或图片的运用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重点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对能源概念、能源利用、能源开发与生态平衡等内容进行预习思考,提升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与情感体验的综合能力。这样,能通过信息技术运用营造全新的預习探索氛围,在技术优势展示基础上提升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程度,在呈现全新面貌的同时强化班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体验程度。因此,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信息技术呈现出的运用特色和实践价值,立足课前预习,提升小学生参与知识学习和精准运用的综合能力,在依托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
  二、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互动探究平台
  科学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技术支持,重视在丰富教育资源基础上强化班级学生的知识体验,利于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知识探索和情感互动中,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优化发展。基于小学生呈现出的学习意识和全面发展需求,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构建互动探究平台,指导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在后续教学中,教师还应在运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彰显课程教育的独特魅力,在知识探索和互动交流中提高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程度。
  以“水污染及其防治”课堂教学为例。科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通过视频让学生掌握水污染的内容与危害,引导学生围绕实际情况思考解决水污染防治的策略。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互动任务,一是分析水污染的概念和实际危害;二是立足教材思考防治水污染的必然性;三是结合生活实际论述科学防治水污染的具体举措。教师要在学生互动交流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让学生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关注生活资源的运用价值,通过互动交流提升班级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程度。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搭建深度学习和互动交流的探究平台,能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推动课堂教学的创新且优化发展,提升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索和灵活运用的综合能力。
  三、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实验教学
  研究认为,科学教师应该关注信息技术呈现出的运用价值,将信息技术作为拓展教学空间与丰富教育资源的关键技术,应发挥技术优势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单一开展理论教学,不仅不能提升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还限制了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精准运用能力的发展,达不到预计的课程能力培养效果。因此,科学教师要将信息技术作为推动课堂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准的知识探究平台,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与情感体验程度。在后续发展中,教师应重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展高水准的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和实践体验效果。
  例如,在“水的三态变化”实验教学时,科学教师要在把握课程内容基础上制订实验教学方案,围绕课程教育目标和班级学生认知情况,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指导,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与结构整合能力。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生动展示水呈现出的三态变化过程与相关的条件,提升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与整合程度;然后指导学生根据相关的知识点或实验猜想进行验证,围绕实验操作过程与现象对实验结论进行思考,综合多种因素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探索与实践运用了解程度。这样,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就能在发挥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体验程度,锻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获得知识体验的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教师应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性的知识讲解,在发挥技术优势基础上提升小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的探索和运用能力,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体验程度。在后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发挥技术优势,拓展知识教育的空间,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结构整合的能力。这样,就能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学习和实践体验的综合能力,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高水准的互动交流平台,推动科学课堂教学优化发展。
其他文献
STEM的教育理念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它更强调学科的融合性。随着STEM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成果。从本质上来看,STEM教育理念使小学科学教学跨越了学科的限制,实现了更为真实的理论教学,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为教学驱动,使学生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使学生更自主地去发现学科知识。随着STEM教育教学效果的凸显
STEM的教育源于美国,1986年,美国首次提出STEM的教育理念,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以跨学科的方式使学生的能力可以在众多学科之中建立良好的连接关系,使学生更为整体地认识世界。随着基础的教育教学课程的发展,STEM的教育教学观念也引起了我国教育部门的关注。在STEM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科融合使学生经历了更为完整的教学历程,从而获得更加直观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学生解决生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并合理运用STEM教育思想,不僅可以显著增强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将STEM教育思想与科学教学有效融合,是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与创新策略,并可以从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等角度为小学生开展融合性教学,以跨学科教学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进入21世纪,人们越发注重对小
小学科学作为学生开启探究性实践类学科的第一门课程,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在现代化的教学指标中,更要求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愈加严格。不同于传统应试教育下对于学生分数的追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旨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实践能力,这与STEM的教育教学观念是相契合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以实际的生活实例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资源被广泛应用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这充分说明信息技术具有优质的教学潜力。教师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体验。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角度来看,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具体实施方法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评估予以选择,以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度。  一、用好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科学教学能够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稳步提升。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实验教学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实验教学法所具有的价值和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开展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小學科学能实现学生科学素养、动手能力的稳步提高,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实验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还能锻炼学生应用
科学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探究式学习”,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探究活动以“实验”为载体,所以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利用尤其重要。本文就创新性实验材料开发的意义、现状分析、实施策略、选择策略展开研究,旨在让创新性实验材料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开拓其眼界,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新性实验材料开发的意义  《小学科
科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和教具,教具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创新改进性能差的教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实验变得轻松有趣,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探究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探究中科学恰当地使用教具,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发现的问题,精心设计改进
如今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视STEM教育理念。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科学思想启蒙的时期,此时学生极具想象力,在对科学课进行学习之前,就已经在脑海之中养成了固定思维模式。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主要是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模式,充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动手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STEM教育理念的运用可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STEM是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
当下,在功利主义、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科学教学片面地成为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人性陶冶。真正的教育应立足于当下,而着眼于未来,兼具科学和人文的融合,为学生终身全面发展奠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现代教育核心理念,其所追求的总体价值境界就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追求真善美为价值核心,以学生有潜力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导向。  科学教学,更需要构建充满人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