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故事

来源 :走近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xiao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春天的一个午后,北京黑桥艺术区的一间工作室里,33岁的青年雕塑家黄彦开始了他的创作。以往他喜欢那些神秘而富于想象力,造型奇特的传统中国题材,而这一次,黄彦将完成一件写实风格的人像作品——蔡伦。
  
  蔡伦的时代已过去近两千年,他的形象无人知晓,唯一能确认的是蔡伦没有胡子,因为他是个宦官,但黄彦要塑造的是他想象中的蔡伦。(图1)
  东汉时代的蔡伦来到一位当代艺术家的头脑中,起因十分偶然。
  雕塑家黄彦说,因为要参加一个展览,我设计了几个方案,其中一个方案就是对世界进程影响比较大的人,我想查一下这些人的资料,网页直接跳出“影响世界的前一百人”,我一看,蔡伦怎么排得这么靠前呢?
  人类文明若按文字出现算起,已有五千年的岁月。50多个世纪,不知有多少显赫人物湮没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
  30多年前,美国学者哈特列出了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个人物,并把他们按照影响范围、大小和时间长短进行了排序。排在前6位的依次为穆罕默德、牛顿、耶稣、释迦牟尼、孔子、圣保罗,他们是人类思想、科学、宗教体系的创始人,而中国造纸术发明者蔡伦排在第7位。
  为什么纸的发明对文明如此重要?或许回到蔡伦之前的时代才能找到答案。
  在纸发明之前,人类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书写材料,在中国,使用最普遍的是简牍。
  制作竹简,要刮去青色竹皮,放在火上烘烤,以防止腐坏。字迹通常写在竹皮的一面。竹简长短不一,短的20厘米左右,长的则有半米。单根的叫简,用麻绳编连起来称为册。
  汉代,文人官吏都有一把书刀,书刀,春秋时称“削”,是文人官吏用来修整简牍,删除字句用的,刀笔并用,以至后人将文职官员称作刀笔吏。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墓葬群,当考古人员打开一个简陋寒酸的墓棺时,发现两片木牍上竟然写着两封来自战场的家书。这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家信。写信的是墓主人的弟弟惊和黑夫。他们正在攻打楚国的秦军部队中服役。
  “母亲身体是否安好?黑夫、惊都平安无恙。前天我们刚刚分别,今天又相会了。”
  “借垣柏的钱已经用尽,假若再不寄钱过来,恐怕就要饿死了,急。急。急。”
  在没有纸张的年代,信件通常写在木牍上。木牍上还需要捆上木板,写上收信人的姓名地址,并且敷上封泥、加盖封印,相当于现在的信封。
  小小的木片所能书写的内容显然有限,封装和传递也不够方便。但相比学者的著书立说,这算不上什么麻烦。
  司马迁写《史记》时曾游历名山大川,遍访胜迹采集史料。如果司马迁将所有这些记在脑子里,回家后再写到简牍上,他需要计算机一样准确、过目不忘的大脑。如果不是这样,当他千里迢迢返回长安时,恐怕需要用牛车来运载他的笔记。
  《史记》洋洋洒洒52万字。如果把这些内容全部写在简牍上,至少有1吨多重。
  中国人使用简牍的时代在将近两千年前就逐渐结束了。很难想象,如果那个时代延续至今,文明史还能否是今天的样子。
  2008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新馆落成,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国家图书馆收藏书籍自2005年起已超过2500万册,是世界第三大图书馆。假如馆藏书籍全部写在竹简上放入新馆中,需要将这栋庞大建筑盖到630公里高才能把所有竹简放进去(图2)
  贵州梵净山脚下的印江合水镇,如今仍保留着古老的造纸工艺。当地人认为他们沿袭了蔡伦的造纸方法,一些蔡姓村民甚至认为自己就是蔡伦的后裔。(图3)
  在合水镇,随处可见废弃的石槽,这是当年用于抄纸的工具。早年间,这里造纸作坊鳞次栉比,造纸业兴旺发达。当地人说,合水镇从元末明初已开始造纸。鼎盛时期曾有几百户人家以此为生,所造纸张行销四川、湖南、广东,甚至东南亚各地。
  清代以来,这里一直保持着一个传统,造纸的人家,通常都要加入一个行会组织——蔡伦古法造纸协会,当地人称之为蔡伦会。
  蔡文举是合水镇蔡伦会会长。16岁跟随父亲学习造纸,从此以造纸谋生。他从父辈那里得知,是他们的先人将蔡伦的造纸术带到合水镇,而且,先人与造纸的祖师爷蔡伦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在他们的香火上,都有蔡伦先师之位。
  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合水镇的蔡姓人家会在“蔡伦先师之位”前加上“先祖”两字。
  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被认为是典型的技术发明,中外学者极为推崇。而蔡伦因为什么发明了纸?他的思路又是从何而来?
  经过反复构思,黄彦想塑造蔡伦的晚年形象,为此他查阅了有关蔡伦的各种文献,发现这位造纸业的鼻祖,在正史中的记载还不够写满一张纸。《后汉书》仅用281个字描述蔡伦,说他在东汉皇宫任宦官,最后升到龙亭侯的高位,他“有才学,做事认真“,为了陈述得失的道理,多次触犯皇帝。
  黄彦是湖南永州人,他的出生地距所传蔡伦的故乡湖南桂阳,今天的耒阳只有120多公里,天然的亲近让他更容易借助地域的因素揣摩蔡伦的长相气质。
  汉朝,在秦以后第一个走过完整生命周期的大帝国。纸在这时出现似乎并非偶然。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的著名诗句。但高祖的继任者发现,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守卫四方的猛士,更需要支撑起国家日常运作和管理的官僚集团。汉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帝国人口空前膨胀,徭役赋税与户籍的记录和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庞杂,对书写材料的需求陡然增加。
  西汉在京师长安设最高学府太学,以五经博士为教官向学生讲授儒家经典,考试及格者授官。到东汉时期,首都洛阳的太学生数目最多时达三万余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高等学府。而大量抄写教材的需求呼唤书写材料的革命。
  在人类早期发明史上,众多伟大的发明都受到更早,更成熟技术的启发。
  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保存着几台古老的丝织机。中国的丝绸织造技术远远早于纸的发明,学者们推测,纺织技术很可能是蔡伦灵感的来源。(图4)
  中国人用绢帛书写历史悠久。蔡伦心目中的纸应该像它一样,但纺织耗工耗时,工时原料加在一起异常昂贵。因此,蔡伦要找到极为廉价的原料,做成一种无需纺织的织物。   我们把一种仿古麻纸放大数倍时,可以清晰地看到无数切短的纤维无规律地交织在一起,而不是像纺织品那样经纬纵横。这就是造纸发明最富于创意的地方。对于两千年前的蔡伦来说,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
  合水镇的工匠们认为,造纸术最难学的是抄纸。抄纸时将纸帘放入纸浆中,当纸帘上漂浮了一层薄薄的纸浆后,便小心翼翼地端起来,这时,纸浆短小的纤维自然纠结在一起,就像不经过纺织而做成的织物,这就是纸。(图5)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纸”这个字的解释是一帘子絮状物,而对另一个与“纸”近似的字则解释为丝的渣滓。
  丝绸由蚕丝织成,蚕茧在锅中蒸煮后,将蚕丝从蚕茧中抽离出来。一些断掉的和短的蚕丝会落到锅底,而蚕茧中的丝胶在蒸煮后也溶在水中。丝本身不会粘结,但有丝胶时,就会互相粘在一起。水干后,沉淀的蚕丝在锅底结成一片,这或许就是蔡伦心目中的纸。他的问题是需要找到一种远比蚕丝廉价的造纸原料。
  汉代,中国人还没有种棉花,富人穿丝绸,而大多数人穿麻织的布。蔡伦选中的原料正是人们废弃的麻布头和渔网。然而蔡伦并不满足,他又找到了资源量更大的天然造纸材料:树皮。
  《大汉舆服志》中记载:“东京(洛阳)有‘蔡侯纸’。用故麻名麻纸,木皮名毂……”毂,就是楮树。
  发现树皮可以做原料是蔡伦的又一大贡献,这为后世工匠们开发更广阔的原料来源、改进纸的质量打开了灵感的大门。
  今天合水镇完整的造纸流程共72道工序。合水镇一些人家的造纸工艺在某种程度上或许真的比较古老,与专家们研究复原的汉代造纸工艺一一对应,确有形影相随,息息相关之处,但在抄纸的技术上,两者却表现出了较大不同。
  合水镇工匠们抄纸,使用的是可以折叠的抄纸帘,可以轻易地让半湿的纸脱离纸帘。而汉代用的抄纸器无法卷曲,只得将纸留在纸帘上在太阳下晒干。
  上世纪初,美国造纸史专家亨特来到中国,在广东佛山拍摄到了这种古老的抄纸帘,收录在他的著作《造纸术——它的历史和远古的技能》中。亨特推测,这可能是抄纸器最早的样子。
  年复一年,造纸术在一代代工匠的手中成熟起来。最终解决湿纸粘连难题的,是后代工匠们发现的用野猕猴桃藤、沙松树根等植物根茎制作出来的液体:“纸药”。
  其实在蔡伦发明纸之前就有一些古老的文明在享用着轻便的书写材料。
  古埃及人一直在莎草片上书写,埃及尼罗河畔长着成片的莎草。将莎草茎剖开压扁,互相交错捶实,莎草茎就粘合成一片。在上面可以书写和绘画,后来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也都用它作为书写材料。欧洲人的“纸”字就来自于古希腊人对埃及莎草片的称呼。
  现在西双版纳的佛寺里,僧人们还在使用一种树叶制成的经书——贝叶经。这种书写材料来自古印度。据考证,玄奘赴印度取回的经文,其中一些就是写在贝叶上。(图6)
  西双版纳傣族村寨几乎都有佛寺,佛寺周围常能见到叫贝叶棕的高大乔木,它原产于印度,后来随佛教移植中国。
  贝叶棕的树叶宽大而柔韧,至少在2500年前就被用来制作经书。在云南傣族聚居地区,这门古老的技艺流传至今。
  僧人们将贝叶放入烧热的淘米水,酸角果实连同枝条也放到锅中,利用酸性物质使贝叶易腐烂的表层脱落。经过24小时蒸煮,贝叶变成淡淡的青白色,晾干压平后就可以用来书写。
  僧人用特制的铁笔,将傣文的佛经逐字刻写上去。
  刻好的贝叶再经过几道工序处理,可以保存数百年而不坏。在纸的文明到来之前,这些贝叶文献,不仅记载了佛教经典,更成为傣族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工具。
  但无论是贝叶还是莎草片,都不能算是纸。纸和它们最根本的区别,纸不是原生态植物,而是一种人造材料。
  农历3月17日,是蔡伦的诞辰日。合水镇蔡伦会每年这一天都要祭祀先师。蔡伦的牌位没有用木牌,而是专门选用当地生产的白皮纸制作。世代造纸谋生的人家,一齐跪拜叩首,感谢蔡伦发明和传授手艺的恩德,祈求一年生意兴隆。
  黄彦创作的蔡伦雕塑已进入尾声,黄彦强调,他不可能还原历史,他的作品是精神上的蔡伦,带有强烈的主观想象色彩,是蔡伦个性和生命历程的写照。(图7)
  《后汉书》记载:蔡伦一生在内廷为宦官,先后侍奉过4个皇帝,投靠过两个皇后,过人的谨慎,使他在残酷的皇室内部倾轧中得以周旋。
  就在蔡伦的权位处于顶峰之际,汉安帝亲政,蔡伦因早前参与迫害汉安帝祖母的案件,皇帝勒令他亲自到司法机关认罪。蔡伦不肯接受这样的羞辱,他沐浴身体,整理好衣冠,饮毒药而死。
  
  时光荏苒,在蔡伦发明造纸术200年后,西晋元康6年,也就是公元296年,出现了一部手抄本《诸佛要集经》,西晋还留给后人一部《平复帖》,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已知最早的写在纸上的手抄本和书法真迹,在200年里,纸这种最终将改变世界的新型书写材料,却还没有替代古老的竹简、木牍和绢帛,难道那时的人们如此地保守,以至于宁愿死抱住沉重的简牍和昂贵的绢帛,而无视纸的优越吗?
  中国西南的丽江,积淀着许多古老的事物,在新东巴传习学校里,学生们使用着东巴纸做成的课本,课本上写的东巴文是世上罕见的至今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东巴纸来自86岁高龄的闵尚群老人的造纸作坊,他的某些技艺似乎可以追溯到说不清的遥远年代。
  老人的抄纸方法非常独特,他把纸浆倒在纸帘上,然后用手指把纸浆弄平。贵州合水镇的抄纸工匠,是在盛纸浆的水槽里轻轻晃动纸帘,让水将纸浆自然均匀地散布在纸帘上,抄出的纸平展光滑。闵尚群老人将水拎干,便揭下纸晾晒,虽然用鹅卵石做过磨平处理,但成品仍比较粗糙、厚硬,很难断定在造纸术发明之初,造纸师傅们都这样抄纸,可以推断,那时的纸似乎还没有完美到让人们趋之若鹜,在造纸术出现200年后的晋代,纸突然开始全面代替简牍。
  1700年后,在北京科技大学的一间实验室里,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的研究员,80岁的王菊华和专家们要对晋代的古纸做显微镜鉴定,他们想弄明白,这些古纸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晋代的纸到底出现了什么变化,让那时的人最终扔掉了使用近千年的古老简牍。(图8)   他们将碘氯化锌染色剂混合到纸样碎片中,显微镜下不同种类的纤维在碘氯化锌的作用下,会呈现不同颜色,在这片晋代古纸上,王菊华看到了酒红色的纤维,说明是用了最古老的造纸原料麻,她还发现了一些颗粒状物质。王菊华说,从纸面观察,它是涂布加工的,涂料里有胶料,也有一些矿物颜料。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纸的纤维之间有缝隙。当墨点上以后,墨汁就钻到缝隙里边去,结果写字就洇。王菊华提到的涂布技术,是将矿物粉末与胶料混合,均匀地涂刷在纸面上,这样的纸结实、平滑,适于书写。使胶以后,缝隙被填住了,写字就不会出现洇的现象。专家们推断,涂布技术的发明应用,抄纸方法的改进,使得纸张表面平滑、紧薄而均匀,终为人们接受。晋代之后的南北朝,是纸第一次大普及的时代。造纸术的传播,很可能取决于工匠们能否在当地找到可以用来造纸的原料,他们一定会将目光投向资源量最大最容易获得的廉价植物。(图9)
  浙江温州的泽雅,气候湿润,山上长满大片竹林。最早对于造纸法碎细地叙述是明末宋应星于1637年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书中《杀青》篇章便有工匠砍竹,为造纸备料的插图,竹子与树皮不同,它坚硬致密,很难将其中的纤维分离出来。
  今天的泽雅人是用石灰来处理竹子的韧性,新鲜竹子被放在石灰水中浸泡3个月,将竹料沤软沤透,经过石灰水长期沤泡,竹料中的木质素被去除。
  2009年3月,在离泽雅不远的浙江富阳,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宋代造纸遗址,在发掘出的抄纸槽舂捣用的石臼旁,专家们发现,这里制造的正是竹纸,于是在宋代造纸遗址、晚六七百年成书的《天工开物》和今天的泽雅之间,我们看到了一个代代相传的技艺。
  古人造纸原料不仅有竹子,还有桑树皮、青檀树皮、野生藤皮,甚至稻草也被用来造纸,凭借着这些重大的技术突破,造纸术得以在中华帝国覆盖着茂密竹林的南方和西南方迅速传播,因地制宜地渗透到每一个适宜造纸的地方。
  西晋时期一位叫左思的文学家,历经10年创造了一部《三都赋》,一时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人们竞相传抄,竟导致纸价上涨,这就是“洛阳纸贵”的出处。可见,在西晋用纸传抄文章、书籍已相当普遍,纸张的普及使造纸成为一门赚钱的行业。后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的一段记述很像今天的电视节目《致富经》:褚树的树皮可以造纸,种植楮树可以直接出售原料,也可以剥了及蒸煮后再卖,这样能多挣钱,如果自己能造纸,就挣得更多。字里行间让人看到,至少在1400多年前,就出现了一条从原料种植到造纸加工、销售分工明确的产业链。蔡伦的造纸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型的书写材料,也创造了一个新兴产业。今天这里的人们,仍以传统方法造纸。造纸季节,漫山遍野铺满金黄的纸张,当地人称这里为纸山。
  当地民众家谱记载,宋末元初,福建北部地区的民众,为避战乱,迁徙到泽雅,泽雅地区山形陡峭平地稀少,靠种植粮食养活家人几乎没有可能,初来乍到的移民,将目光移到当地盛产的竹子上,于是他们重拾在福建老家时的造纸营生。得天独厚的茂盛竹林,加上到处可见的溪水,使得泽雅很快成为一个造纸重镇。鼎盛时期,泽雅造纸人家近十万人,占当地人口的八成。
  在纸张发明之前,中国人使用简牍书写的历史久远,为方便右手写字,竹简从右向左展开,顺着竖放的简书写,这一习惯影响深远,以至于纸张取代简牍之后,人们仍沿袭上下竖行,从右向左的书写传统,竹简上书写的字体,产生于秦代和汉初,被称为篆隶,篆隶风格古雅,却略显拘谨,远没有后来的行书、草书洒脱,也许是因为它们最初被限制在狭窄的竹片上。
  今天的书法家早已不再为书写空间狭小而苦恼,由纸张带来的阔大篇幅,可以任他们尽意挥毫。纸张经过不断改进,其受墨性远远超过竹木等材料,为书法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说,纸,特别是宣纸,跟竹简和绢有很大不同,竹简根本不会升华,墨只能表现出一种色彩,绢比竹简进了一步,但是它仍不能表现出墨的各种变化,只有发明了宣纸以后,墨的浓淡干湿,才能在宣纸上真正表现出来。
  张海的草隶书法作品,将汉隶与行草书等几种书体相互结合,形成草隶书。千百年来书法家们就这样在纸上展现个性,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字体和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已开始青睐纸张,而纸张质量的不断改善,也给了他们更多选择。浙江兰渚山下的兰亭,因为王羲之的《兰亭序》而被尊为书法圣地。王羲之偏爱用纸张创作书法,史记记载:“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纸似革而修也” 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用蚕茧纸书写的324个字,成了后世不可逾越的高峰,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可惜当今的人只能看到摹本,而无法欣赏真迹。痴好《兰亭序》的唐太宗用最极端的方式处置了它:为自己殉葬。和《兰亭序》一起埋入历史的还有蚕茧纸的秘密。(图10)
  王菊华说,史书上有蚕茧纸的记载。蚕茧纸究竟用什么原料和工艺制造,成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因为它代表了晋代书画用纸的演变与进步。后人评价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更无”,是否与蚕茧纸的特性也有一定关系?
  1998年,王菊华有了揭开这个谜题的机会。浙江图书馆刘慎梅老先生珍藏有明朝的蚕茧纸,他邀请王菊华对此做纸样鉴定。经鉴定蚕茧纸并不是蚕丝做的,是构皮纸。它有一层胶衣,成纸后,纸发亮,就像蚕茧一样,是根据形态命名的纸的类型。王羲之生活的晋代,也存在大量构皮纸,构皮就是楮树皮。王菊华由此推测,王羲之《兰亭序》所用的蚕茧纸有可能就是构皮纸。较之普通的皮纸,蚕茧纸对打浆和抄纸环节要求更高。纤维像蚕丝那样细,纸像蚕丝那样白,在这种纸上画画、写字流利自如,又有一定强度,当王羲之酒醉后挥毫书写千古名篇《兰亭序》时,蚕茧纸功不可没。
  而随着技术改进,不同品种的纸张不断被创造出来。潘吉星教授从事造纸史研究50多年,他珍藏着各个时代纸张样本。其中一份经卷对于潘吉星老人,显得尤其珍贵。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刚刚从事造纸史研究的他,一直为无法获得用于实验的古纸样本而苦恼,他便到各地文物商店搜寻,在北京琉璃厂的一个店里,他发现了来自敦煌藏经洞的写经。购买回来的这份卷轴装写经,经鉴定是敦煌藏经洞藏品,年代大概公元7~8世纪,经过分析,纸张是桑皮纸。这件历经1200多年历史的写经,如今墨迹仍旧清晰,纸张光亮如初。   在蔡伦发明纸以后,一代又一代的人为纸张质量的改进而努力,其中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防蛀。经过特殊加工的纸张,被称为黄纸,出现于魏晋时期,染黄所用的染料是中草药中常用的一种药材黄糪,它还有着特殊的功用。黄糪含有一种生物碱,叫小檗碱,有消毒防蛀作用。经过处理的纸张,不仅能够驱虫防蛀,而且不刺眼,适宜长时间阅读。染黄纸普遍用于政府文书和读书人的著书立作,但使用最多的是用来抄写佛经。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统治者大力提倡,传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在长江南北广为流传,寺庙里需要大量抄写佛经。那时,纸本文献的复制只能依靠手工抄写,被称为写本时代,那个时代存在着一个以抄书为生的行业,古人称佣书业,一些贫穷的读书人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这些抄书生普遍有文化而擅长书法,依靠这一技之长养家糊口。这些抄在纸上的抄本,也使得书籍从国家图书馆和少数学者的书斋里走向了更广阔的民间,而这对文明的繁荣至关重要。但纸的黄金时代依旧没有来临。在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收藏着来自中国敦煌藏经洞的纸质文献,其中尤其珍贵的是一部《金刚经》,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印刷品,刻印于公元868年,刀法细腻、图文精美,说明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成熟。(图11)
  黄小建是杭州的雕版印刷专家,在他的手上这种古老的印刷术成为一门精湛技艺,他选了一块质地坚实、纹理细腻的梨木整板,木板上粘贴了带有字迹的薄纸,留下来反向的文字,这是一件细致入微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刻坏,造成整块雕版作废。刻完一张整版,将油墨均匀地涂抹在雕刻面,把宣纸平整地铺上,用软刷在纸背反复刷,一张纸质的雕版印刷品就完成了。在古代的印书铺,一个熟练工匠每天最多能刷到2000页之多,印刷可以大批量复制,不知道比抄写快多少倍,但是刻制雕版却很费成本,印刷一本书往往需要几百块刻板,好几年才能刻完,这种困境直到宋代有了活字印刷才得以解决。活字印刷多了排版的工序,温州瑞安的几位手艺人,掌握着传统活字印刷的全套技艺。他们可以在密密匝匝的字框里,迅速找到想要的那一个。印刷术引发了复制技术的效率革命,宋代纸质书籍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不到20年时间,仅大宋中央政府的出版物就增加了25倍。
  今天的泽雅人依然在沿用古老的动力工具水碓,在传统造纸中,水碓用来推动沉重的舂捣工具,砸碎原料纤维。世界上不同地方的造纸工具,不约而同地使用了它,却很难说清是谁最早用它来造纸的。
  没有资料考证,泽雅人从何时开始使用水碓,在一座水碓作坊的墙壁上,保留着一块清代石碑,碑文用泽雅方言记述了乾隆55年,村中7人合伙建造水碓的事情。水碓是大型的造纸工具,单人独户难以承建。解放初期统计,泽雅共有555座水碓,如此大规模地使用水碓映射出蔡伦留下的产业在离今天不远的时代,还曾在中国大地上繁荣兴旺。
  今天,商店中各种现代雨伞琳琅满目,浙江余杭77岁的老人孙水根,仍在兢兢业业地用祖上传下来的手艺制作油纸伞。用篾条做伞骨,用纸作伞面,在纸上刷上桐油,油纸伞这个纸的附带发明,在上千年里,由中国传遍了世界。
  自纸被发明以来,人们发现纸的用途远不止用来书写绘画。在包装或糊窗户方面,纸的需求量有可能接近书写。纸在不同的人手里,不同的文明中发展出了千百种用途。由于使用年代久远,生活中无处不在,倒让人很难察觉到,它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然而历史地看,我们的生活确实被纸改变了。
  
  82岁的胡继高先生是著名的文物保护专家,对挽救敦煌壁画、马王堆汉墓漆器和银雀山汉墓竹简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画家,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的弟子。跨界身份让他比一般画家更重视对绘画材料的研究,他常常讲到一个故事:古代皇宫要裱糊字画,请来4个裱糊匠,朝廷用葫芦来考验4个人的技艺,命他们将纸裱糊在葫芦的内壁上。4人中只有一人愿意试试。他将一些散碎瓷片放入葫芦里,几番摇晃,得以抛光葫芦内壁。然后将棉纸捣成纸浆注入葫芦内,轻轻摇匀,竟然把纸糊在了葫芦里边。这个故事出自清代杂史《京师偶记》。胡先生经常借用这个故事告诉他的学生,精通材料秉性对文物保护和绘画至关重要。
  胡先生是中国文物界最早培养的留学生,1956年他被选送到波兰哥白尼大学攻读文物保护专业。他在国内上过美专,在波兰继续学习素描、油画、水彩画和版画。 6年后,他获硕士学位回国,拜在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门下学习中国水墨画,从此与毛笔、宣纸相伴一生。
  有时为创作工笔画他也会选择另一种材料绢。在中国历史上,用纸作画较晚,而绢画却源远流长,从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宴图》,再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都是绢本。绢本是绘在绢、绫等丝织物上的书画,绘在纸上的叫纸本。工笔画是中国绘画出现较早的形式,魏晋时期已经有很高的成就,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正是那个时代的作品。(图12)
  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院委托造纸研究专家王菊华所在的研究所,对一幅唐代古画进行科技分析,那幅名为《五牛图》的唐代画作是故宫博物院的重要藏画,被列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它曾流失海外,1950年,周恩来指示文化部,用重金从香港购回,成为故宫的镇库之宝。《五牛图》是唐代画家韩滉的长卷作品,体现了画家很高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五牛图》是现存最早的纸质画作,从某种意义说,它成了中国绘画用纸历史的开篇之作。《五牛图》曾多处受损,于1977年接受修复。修复中掉落的毛屑虽细小却可以揭开大画家韩滉用纸的秘密。显微镜下,《五牛图》画心部分被鉴定为经过涂布处理的桑皮纸,桑皮纸主要原料是桑树皮,它柔韧而易吸水,今天画家很少用它来作画,《五牛图》很可能是一个里程碑,它标志着画家们开始接受纸了。(图13)
  安徽泾县是闻名遐迩的宣纸产地,生产宣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晚唐时期。已83岁的黄学高老人是宣纸厂的老检纸师傅,检纸是宣纸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黄学高对宣纸制造的各个环节了如指掌,一眼就能看出纸张的优劣、品性,甚至原料的构成。为验证宣纸的好坏,黄师傅经常在宣纸上试墨。   当墨完成了在纸上的游走,一种浓淡相宜的艺术效果呈现出来,这就是国画艺术中所讲的晕染。一代代宣纸工匠们为满足画家的要求,不断改进纸的特性,宣纸又反过来影响了中国绘画独特的风格、秉性。
  国画作品大都属于泼墨写意画,今天的画家都知道生宣纸最适合泼墨写意画。宋代以后随着泼墨写意画的兴起,纸本画明显增多,画家对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绘画史上纸的时代终于到来。
  由于历史的原因,宣纸也曾经历了一段低迷,1981年,画家李可染当选为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他曾透露过对宣纸质量的无奈:为挑选一张上好的宣纸,有时要花上一两个小时。
  早年宣纸厂曾采用化学工艺造纸,李可染先后4次给泾县宣纸厂厂长写信,希望他们采用传统古纸制作工艺为其制作1000张宣纸。李可染对宣纸的要求极为严格,他详细罗列出对于宣纸制作的六点要求,放在第一位的是要求原料不用化学漂白。他希望造纸厂回到传统的方式:日光漂白纸。原料处理极为关键,几百年来,泾县纸都是用青檀树皮和稻草置于石头、山坡上。任由日晒雨淋,直到树皮和稻草自然去性变白色。用自然方法造出的纸纸质极佳且千年不变质。但这种方法需要耐性,原料晾晒必须一年以上。于是泾县纸厂开始了传统试制。经李可染一次次在纸上测试墨色的浓淡干湿,最后终于可以制专用纸了。根据李可染的要求宣纸厂又制作了带“师牛堂”字样的抄纸帘,师牛堂是李可染给自己画室起的名字,当他收到宣纸厂送来的师牛堂纸张后,欣然提笔,赞扬纸张白细柔软,着色后墨色鲜润,干湿浓淡皆宜,平不皱缩,实为难得的佳纸。
  纸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很难说清却极为重要的角色,纸在中国以外的文化中是否也扮演着同样重要角色呢?
  在日本山梨县一个祠堂中,供奉着制纸三圣像。画卷正中是“以渔网始作纸”的蔡伦,右侧是当地的一位造纸能手,左边是被奉为日本造纸祖师的一位僧人,名叫昙徵。
  在中国两汉时期,日本由许多部落小国割据,连年征战。公元5世纪,大和国迅速兴起,完成了统一列岛的大业。社会的稳定带来了文化的发展,来自中国和朝鲜半岛的书籍、写本第一次出现在这个岛国。但是在当时的日本,还没有人懂得造纸。
  公元610年,僧人昙徵自高丽国渡海而来。相传昙徵学识渊博,不但精通佛学,还善制纸墨。日本的摄政王圣德太子对造纸非常热衷,下令派人跟随昙徵广种楮树,学习造纸。但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民间流传的昙徵造纸事迹可疑。
  90岁的久米康生是日本著名的纸史专家。在从事和纸研究的30多年中写有专著40多部。久米先生提出,日本造纸应该开始于昙徵之前。
  造纸术发明近800年之后,大约在中国的隋代传到日本。当时他们仍沿袭着中国汉朝时候流传下来的造纸方法。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这个善于学习和融合外来文化的民族将会给造纸术带来怎样的变革呢?
  琦玉县位于日本关东平原中部,东京都之北。从一千多年前的平安时代就以出产 名为“细川纸”的手工纸闻名。在琦玉县小川町一带的山野中,生长着一种非常普通的落叶乔木,学名楮树。
  造纸术传入日本后,工匠们很快发现楮树是一种上好的造纸原料。造出的纸质地结实,有光泽。于是日本在全境推广种植楮树。小川町从那时开始了千年造纸的历史。
  有着1300多年造纸史的东秩父村,早在平安时期,这一带就开始向朝廷进贡纸张。所产细川纸手感柔软,但质地强韧。它独特的制造技术被日本政府列入了“重要无形文化财产”加以保护。
  在造纸术传入日本一百多年后,被称为“流漉法”的造纸技术被创造出来。它使用特别配制的纸药和特殊的抄纸方法,奠定了日本“和纸”制造技术的基础。
  “流漉法”与传自中国汉朝的“积滤”抄纸法有着根本的不同。它对抄纸工匠的技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纸张的质量全凭匠人对纸浆颜色和重量的感觉来调节,掌握这种感觉非常困难。
  平安时期,造纸术已传遍日本。对于推动文化的普及与交流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纸的大量生产使识字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利用汉字创造了日本的文字,从此这个国家开始以自己的文字记录历史。以“流漉法”为特征的日本纸完全成熟后,他们用自己民族的名字把它命名为“和纸”。
  以楮皮制造的和纸厚实、坚韧,是用于门窗的上选。除此以外,和纸还在更多方面进入了日本人民的生活。从包装、装帧、折扇、雨伞,到服装、家具,工艺品,无所不在。
  公元二世纪,以蔡伦上奏汉庭用树皮、破布和渔网造纸为标志,中国人开启了一个书写材料的新时代。此后,在800年左右的时间内,从毗邻而居的越南、朝鲜和日本,远到东南亚地区,都陆续掌握了造纸这门古老的手艺。然而,造纸术向西方的传播却远远没有那么顺利。在通往中亚、欧美各国遥远的旅途中,造纸术的故事,还在继续。
  
  西方人到很晚一直认为,纸是由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发明的。虽然从中国元代开始,陆续有传教士和探险家从遥远的东方传回信息,在他们撰写的见闻中提到过中国的纸。但很多人认为,那也是从欧洲或阿拉伯地区传到中国的。这样的认识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
  1877年,欧洲考古学家对埃及法尤姆等地的一些古墓进行发掘,出土了一些阿拉伯文写本。写本的用纸出产于一个叫撒马尔罕的地方。化验结果表明,这批阿拉伯纸是用麻和桑树皮制造的,年代是8~10世纪。这个发现第一次颠覆了西方学者对麻纸源流的认识。然而这只是个开始。
  20世纪初,维也纳大学植物学教授威斯纳收到一些古代纸质文书。文书来自中国西北地区,由著名探险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发现并带回欧洲。由于不能够确认这批文书的断代和文字的内容,斯坦因把文书的部分样品送到了威斯纳教授的实验室。
  威斯纳教授对这些文书进行了化验。他惊讶地发现,这些中国纸与埃及法尤姆古墓出土的阿拉伯文写本一样,都是由麻和桑树皮做成。制造于公元3~4世纪,早于阿拉伯文写本600年以上。
  于是,从欧洲到阿拉伯,再到中国。同样的原料,年代却越来越久远,结论几乎毋庸置疑,和欧洲学者们的常识相悖。聪明的史学家们沿着这条线索摸下去,终于找到了一个关键地方:怛罗斯河。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语,意思是肥沃的土地。早在公元7世纪,善于经商的粟特人就已经把撒马尔罕建成了一座都城。当年,这里是中国通向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西线重镇。这里四方商贾云集,不同文化互相交融。唐贞观3年,西行的玄奘经过撒马尔罕,曾在这里短暂停留,讲经说法,传播佛教。
  从撒马尔罕东行300多公里,进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在吉尔吉斯山脉和卡腊套山北坡,一条清凉的河水从山中流出。而说起它的名字,则会让很多历史学家为之一振。影响了东西方文明进程的怛罗斯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公元7世纪,中东的阿拉伯人迅速崛起。原本只是几个部落的阿拉伯人已扩张成一个横跨欧亚非3大洲的空前帝国,向西占领了整个北非和西班牙,向东则把整个西亚和大半个中亚揽入囊中。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继续向东。
  此时的唐王朝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为了保证边境的安定,多次在西域用兵。伊吾、鄯善、高昌、焉耆等西域小国在几十年中或被迫投降、或被武力灭国。唐王朝从此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阿拉伯人占领撒马尔罕继续向东,两大帝国在怛罗斯河相遇了。
  公元751年7~8月间,唐军主将高仙芝率3万唐军出安西都护府,长途奔袭700余里向阿拉伯帝国的军队发起进攻。起初,唐军步兵精锐占尽上风,但后来,唐军内部来自葛逻禄及拔汗那国的盟军倒戈,导致唐军大败。高仙芝仅率数千人逃回。大约一万多名唐军成为战俘。阿拉伯人将唐军俘虏押往撒马尔罕。
  没有人会想到,这场惨烈的战争,竟意外地加速了中国文明向外传播。在怛罗斯河战后不久,中亚的第一个造纸作坊在撒马尔罕开工。
  关于阿拉伯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纸,又是在什么时候学会了造纸,国际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中亚地区的造纸术源自中国唐朝。而也有一些学者提出早在公元5世纪,撒马尔罕就已经造出了麻纸。太过久远的时空阻隔让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扑朔迷离。
  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历史学家卡比布拉夫对阿拉伯造纸技术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一篇论述撒马尔罕造纸术起源的论文中,他披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公元751年,在怛罗斯河发生了一场中国和阿拉伯人的战争,战争以阿拉伯取胜告终。中国一些造纸匠被俘,造纸术的秘密从此流传开来。
  撒马尔罕盛产桑树和大麻,为造纸业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泽拉食善河水穿城而过,还有一些水渠和风磨可以用。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撒马尔罕纸业迅速发展起来,所产的撒马尔罕纸很快名噪于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纸。然而到了18世纪中期,撒马尔罕手工纸业却迅速衰落下去,几近死亡。
  从18世纪开始,撒马尔罕附近的荒漠化问题日益严峻。造纸原料桑树和亚麻失去了土壤,导致造纸作坊纷纷搬迁。18世纪下半叶,来自西欧的机器造纸工业传入中亚,给古老的手工造纸业致命的一击。到19世纪初,这个地区已没有一家造纸作坊存在。
  撒马尔罕城外有一个叫科尼吉尔的小村庄,这里保留着乌兹别克斯坦乃至整个中亚地区唯一一家手工造纸作坊。扎利夫先生是这个作坊的创办者。20世纪9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帮助下,扎利夫和他的伙伴们成立了一个名为梅罗斯的工匠组织,决定复兴18世纪的撒马尔罕纸制品。
  依照古代文本中留下的资料,扎利夫和他的助手们很快用桑皮造出了纸,但是初期的产品非常粗糙,与轻薄光滑的撒马尔罕纸差别很大。(图14)
  在源自中国汉朝的皮纸制造技术体系里,压榨、晾晒后的纸张一定要经过磨光才能成为成品。一直到今天,在中国的西藏、云南等地的造纸作坊仍在沿用这样的技术。公元8世纪,撒马尔罕工匠科加兹加斯对抛光技术进行了改进。放弃了鹅卵石,把海螺和大理石做为抛光工具。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变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撒马尔罕纸的品质。扎利夫和他的助手们终于成功地还原了中世纪阿拉伯造纸技术,揭开了失传近300年的撒马尔罕纸的秘密,使得已经死亡的撒马尔罕纸获得重生。
  10世纪的阿拉伯历史学家塔阿莱比在一本书中写到:撒马尔罕纸因其美观,合用,价廉,从而取代了以前用来书写的的莎草和羊皮,对阿拉伯文明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不能说是因为造纸业的发达撒马尔罕才成为古代阿拉伯学术的中心。但正是因为有了纸,神学院的学生们才有了手中的经书。而普通民众也因此受益。
  9世纪初,在巴格达街头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一些工匠背着纸浆桶沿街抄纸售卖。如果顾客需要,他们会现场抄出一张纸,在太阳下晒干后,根据顾客口述代写书信。这种特殊的职业在巴格达曾存在了很长时间。
  此后,造纸术沿着阿拉伯帝国东进的道路逆向传播。首先传到大马士革、般比因,然后到开罗,最后到达非洲摩洛哥的首都菲斯。10世纪后,阿拉伯帝国疆域内的很多地方都学会了造纸术。而当时,地中海北岸的欧洲还在中世纪的黑暗中挣扎。
  在纸传入欧洲之前,人们普遍使用莎草来书写。这是一种生长于尼罗河三角洲的水生植物。这种书写材料曾在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长期使用。它的缺陷是易碎,不便携带。(图15、16)
  公元前170年左右,地处小亚细亚的帕加马国王欧迈尼斯二世发明了羊皮纸。选用小山羊皮鞣制成革,再用鹅卵石两面磨光。但是羊皮纸造价太过昂贵,只有王公贵族和僧侣们才有条件使用。
  而在公元10世纪的中国,竹子已经做为物美价廉的造纸新原料取代了木本植物。为满足书法和绘画的特殊要求,中国造纸工匠们造出了长达50尺的纸张。专供皇家使用的澄心堂纸,抄写佛经的金栗签纸都在那个时代被发明出来。也是在那个时候,纸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文房四宝之一。而在同时期的欧洲,普通民众却苦求一张麻纸而不得。
  公元8世纪,来自撒马尔罕和大马士革的纸张进入欧洲之后逐渐取代了莎草纸,成为唯一的书写材料。然而善于经商的阿拉伯人却对造纸制浆技术秘而不宣,垄断造纸技术长达400年之久。一直到15世纪,欧洲的一些国家还在从阿拉伯国家进口纸张。
  最终造纸术是怎样传入欧洲的,历史学家说法不一。1150年之后,欧洲的第一家造纸厂在西班牙萨蒂瓦开工,但是这家纸厂是由阿拉伯人经营。欧洲人最早在什么时候掌握了造纸术,已无法考证。   地中海北岸有一个小镇,小镇一直以一种做工精良的水彩纸而出名,同时还生产全世界通用的钞票纸,它的名字叫法布里亚诺。
  1268年,法布里亚诺的第一家造纸工厂开工,一直到今天,这家造纸厂还在奇迹般继续运行。这家工厂承担着印制欧元的工作,所以对外界完全保密。在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初意大利人是怎样造纸的呢?
  在法布里亚诺纸和水印博物馆,工匠们正在按照中世纪的方式造纸。让今天的人们有幸得以看到古老的手工劳动方式怎样制造出欧洲最早的纸张。
  但是在七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法布里亚诺的工匠们也对阿拉伯人的造纸术进行了几项极为重要的革新。他们用金属的打浆器研磨短纤维,把动物胶液加入纸浆以增强纸的密度,而最具特色的发明是他们率先在纸上制出水印,为他们的产品打上了标志性的烙印。(图17)
  14世纪之后,法布里亚诺纸因其显著的工艺特点迅速被意大利其他的造纸作坊所模仿,进而,欧洲的很多造纸厂都引入了法布里亚诺的造纸技术。从那时起,法布里亚诺纸和之前的撒马尔罕纸、大马士革纸一样,声名传遍整个欧洲。
  最晚不迟于16世纪,法国、德国、荷兰、英国、俄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开办了造纸厂。美洲大陆在稍晚之后也引进了造纸术。1868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第一家纸厂开工。这时,从中国出发的造纸术,向世界传播的漫长旅行终告完成。
  15世纪中叶,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在后来的50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印刷了3万种印刷物,一千两百多万份印刷品。欧洲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虽然印刷术常常显得更为辉煌,但纸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推动是无可比拟的。 (图18)
  16世纪之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欧洲民众对于文化和知识的渴求一天比一天强烈。从那时起,对于纸的需求每年以10倍、甚至几十倍的数量增加。然而造纸技术却没有任何突破性的进步。一直到18世纪之前,欧洲造纸业所用的造纸原料仍是以麻和破布为主。随着经济,科学,文教和印刷业的发展,耗纸量与日俱增,原料供应短缺的状况越来越严重。
  1735年,一本名为《中华帝国全志》的书在巴黎出版。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并配有插图。一些敏感的造纸作坊主在书中惊异地发现,中国的造纸术和欧洲有着很大区别。欧洲造纸操作比较繁杂,且只能做小纸张,中国可以造大的纸张。
  当时,欧洲造纸业界并不知道,这种北方皮纸技术在中国宋代以后逐渐被淘汰,欧洲却一直沿用了数百年之久。甚至一直到今天,一些造纸作坊还在使用。
  曾经有个德国学者到中国来,看到造出的纸还是湿的就能够被揭开而感到不可思议,他不知道这和纸药的使用有直接的关系。
  早在唐朝,中国的造纸工匠们已经可以熟练使用杨桃藤、黄蜀葵等植物的根茎捣碎成汁加入纸浆让纸浆变得粘稠,这种粘性又有时效,抄好的纸张被放置一段时间,粘性消失,纸张就可以揭开了。这种粘液就是“纸药”。
  在造纸术向西传往阿拉伯和欧洲的过程中,使用纸药的技术却一直被留在了东方。
  宋代以后,竹子以其价廉物美,产量巨大而取代了麻和藤,成为南方主要的造纸原料。除此以外,在中国,桑皮、楮皮,甚至稻草都可以做为造纸的原料。而欧洲的造纸作坊所用的几乎依旧是阿拉伯人从唐军战俘那里学会造纸时使用的原料。
  公元1765年,在法国巴黎,两位来自中国的青年传教士高类斯和杨德望即将学成回国。临行前,他们意外受到了时任法国财政大臣杜尔戈的召见。杜尔戈拿出一份文件《给两位中国人关于研究中国问题的指标》,提出52项有关中国的问题,希望他们返华后帮助解决,其中四项与造纸有关,几乎囊括了当时欧洲造纸业无法解决的所有难题。
  德国莱比锡书籍博物馆,原藏有一本名为《十八世纪中国造纸法图说》的画册,画册内有中国造纸图画27张,每一张图都附有说明。早在高类斯和杨德望还在法国就读期间,当时在华的知名传教士蒋友仁就已经在民间雇请画工将中国南方制造竹纸的过程详细地绘制并寄回法国。
  竹制的抄纸帘、大幅面纸的抄造、各种各样的造纸原料、这些在中国已被使用了上千年的技术,在18世纪末的西方还是新鲜事物。
  但没有人会想到,仅仅过了不到100年,师傅与徒弟的角色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互换。19世纪中期之后,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造纸术的革命即将到来。
  
  18世纪末,一场大革命席卷法兰西,起义军攻占了巴士底狱,国王和贵族们上了断头台。在这动荡的年代里,年轻的罗伯特却在一间陋室里潜心研究机械设备,他的发明将彻底改变已经被使用近两千年的造纸工具。
  在日本东京纸博物馆,收藏着一台简陋的机器。它由一些滚筒和布帘组成,虽然看起来简陋不堪,但却是历史上第一台抄纸机,现代机械造纸的鼻祖。
  罗伯特的革命是将造纸术的关键工序抄纸机械化。10年后的1807年,两个熟悉罗伯特想法的英国工程师成功制造了一台改进版的罗伯特造纸机,从此蔡伦造纸的古老故事改由西方人续写。然而,旧有的造纸原料再次成为技术革新的障碍。为了满足工业革命时代对纸的大量需求,必须找到一种能够大规模供应的新型造纸原料。欧洲的造纸业将目光投向了漫山遍野的森林。
  2000年来,中国人一直使用麻、树皮和竹子作为造纸原料。原因是人们还无法从植物中分离出纤维。在被欧洲人称作科学世纪的19世纪,化学的突破性进展解决了这个难题。
  短短50年内,从木材制浆、造纸机械,到烘干包装,产品运输,几乎所有工序全部完成机械化。而纸张的销售系统早已进入了发育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全球网络。
  1867年,第三届万国博览会在法国巴黎召开。清政府收到了邀请函,却未予理睬。以为博览会不过是炫珍耀奇的“晒珍会”。因“上书太平军”事件而流亡海外的文人王韬游历了巴黎世博会场。他在《漫游随录》中,记述了以私人身份参加世博会的情况,这也是国人对世博会的最早观察。
  而日本则派出了一个非正式的代表团,成员中有一个27岁的青年涩泽荣一。与王韬大段记述世博会的热闹场面不同,令涩泽荣一眼界大开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产品:从蒸汽机车、工业车床、纺织、造纸机器到医疗设备,无一不让涩泽荣一万分惊奇。此后他留在欧洲继续考察两年,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形成了以夷为师、以工商振兴日本的全新思路。   19世纪后半叶,新生的机器造纸工业技术基本成熟。其产品成本低而质量优。 中国和日本的造纸作坊在洋纸的竞争下相继破产。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把中国和日本的造纸业推向了各自命运的十字路口。
  1873年,回国后的涩泽荣一已经成为主管日本国家预算的大藏少辅。但他却做出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递交辞呈,弃官从商。涩泽荣一组织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同年,创建“制纸会社”,揭开了日本现代造纸工业史的第一页。
  毗邻黄浦江的杨浦区位于上海市的东北角,又称杨树浦。在一个多世纪之前的1869年,公共租界工部局从外滩沿黄浦江修了一条马路至杨树浦,这里成了那时的“特区”。一批名列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第一家”的企业:发电厂、煤气厂、水厂、纺织厂随之诞生,其规模在当时均号称远东第一。中国第一家机器造纸厂也在这里问世。
  当时,来自欧美的机制纸已全面占领上海市场。洋纸大量倾销,中国的一些民族资本家深知,如再不自办纸厂,中国民族造纸工业将面临着全军覆灭的危险。1882年,在民族资本家郑观应的推荐下,广东人曹子撝筹办洋纸厂的禀帖摆到了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桌子上。
  李鸿章热衷洋务,自然推波助澜,批准建厂,名为上海机器造纸局。
  杨树浦408号是原上海机器造纸局旧址。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虽然数易其主,几度更名,甚至其主要建筑也在40年代被大规模改造过,但一直到2005年之前,它依然做为一个造纸厂存在着。
  当年,上海机器造纸局开业后便诸事不顺,机器运转也不正常,又碰到日货大量倾销,以致上手即亏。在成立10年之后,上海机器造纸局在1892年宣告停产。为了挽救颓势,1906年,在洋务派推动下,清廷公费派出18人到日本学习造纸,各地也纷纷派留学生远渡重洋,赴欧美学习现代造纸技术。
  日本第一家机器造纸企业——王子制纸株式会社,今天已成为日本第一,世界第六的造纸企业,它的前身就是涩泽荣一创办的“造纸会社”。
  100多年前,在几乎与中国同时引进西方机器造纸术的日本,以制纸会社为代表的造纸企业迅速崛起,很快完成了造纸机械的本土化生产。1889年,制纸会社以木材纸浆为原料的气田工厂开业。1899年,制纸会社开始向中国输出造纸技术。
  而当时的中国,在清朝最后的30年间建成投产的22家机器造纸厂绝大部分由于经营不善,造成亏损而倒闭。
  进入20世纪中期之后,现代造纸工业获得了高速发展。生产速度、规模、自动化程度和纸品的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与之相应的环保问题日益凸显,进而成为现代造纸工业发展最大的瓶颈。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一些小造纸厂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黑色的浓液和江水汇集在一起,流过的地方,土地严重碱化,数年内都无法用于耕作。
  另一方面,使用木材造纸消耗了大量的森林资源,使得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为了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政府强制关闭了大批小造纸厂。同时针对国内大型造纸企业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排放标准。
  谢士兵是山东华泰集团造纸厂的水处理总工程师,他的工作是处理这个占地几平方公里的巨大企业每天排出的废水。这是一家全球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占有中国国内新闻纸总产量40%的份额。供应中国众多主要平面媒体的用纸,同时每天产生造纸废水4万吨。这些含着有害化学成分的工业污水如不加处理排出去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华泰集团斥资20 多亿元人民币,购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而仅维持废水处理日常运行仅一项,每年要投入七八千万元。
  在华泰造纸厂污水处理设施的最后一个池子,连接着一个养着金鱼的小池塘,对环境敏感的金鱼是所有这些昂贵设备净水效果的最终检验员,这样的鱼池每家造纸企业都有,是山东省环保部门的硬性规定。
  在造纸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原料不足的问题再次浮上水面。20世纪80年代之后,各国造纸业纷纷把废纸回收做为主要的原料来源。通常旧报纸反复使用两次就要加入新的纸浆。如何可持续地利用资源成了全世界的造纸技术专家们都在研究的课题。
  在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东云研究所,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新的速生树种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对造纸原料的需求。研究人员把木片进行高温蒸煮,经过漂白,制浆,用手工的方式抄出一张张试验用纸。
  刚刚被抄出、烘干的试验用纸经历强度、耐折度、色度及光滑度等40种不同项目的测试。试验数据将被送到森林研究所,帮助他们判定种植哪种树种比较适宜,对育林工作进行改进。
  在日本,为造纸工业种植人工林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开始。虽然日本的森林人均占有率居于世界第二位。但一些有远见的造纸企业提前半个多世纪就为应对原料危机做好了准备。
  位于富士山下的一片人工林,当年种下的树苗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按照每30年采伐一次的周期,现在到了第二次收获的时候。
  经过人工精心养护的树木笔直挺拔,可以做为上好的木材使用。只有树皮和多余的木片才用来造纸。这家日本企业已为未来10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还有着更为长远的计划。到2015年,他们计划扩大到30万公顷,工厂使用原料的40%可以通过自己的山林供给。
  今天,现代造纸业已经成为一个高科技、高效能,循环利用、环境友好的产业。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造纸机长达四百多米,每秒出纸两千米,幅宽近十米。从抄纸、涂布到烘干,各工序完全一体化。机器造纸术已经发展到了前人所不能想象的高度。
  机器造纸术传入中国和日本后,手工造纸业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日本,手工纸作坊消失了百分之九十九点六。在中国,除了宣纸以其在书画界的特殊地位无存亡之忧以外,各地的手工纸作坊也所剩无几。于是,一些为传统造纸忧虑之士便行动起来。
  浙江温州公务员林志文生在泽雅农村,祖祖辈辈靠造纸为生,14岁就学会抄纸。20年来,他一直记录泽雅的手工造纸技艺和它的历史。他担心有一天这古老的行业会彻底消失。
  早在宋元之际,泽雅就已经开始造纸,有研究者发现,泽雅现存的造纸工具和工艺流程与明代《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完全一样,一位日本的民俗专家在考察了泽雅后感慨地说,这是中国造纸术的活化石。
  今天的泽雅,只有少量的老人和妇女还在维持造纸作坊。
  现在,泽雅99%的水碓和纸槽被废弃。有人担忧地说,再过20年,传统造纸技艺就会失传。正是这样的原因,促使林志文开始四处走访,为泽雅造纸撰写著作,用图片和文字延续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根脉。
  2005年,泽雅的“四连碓造纸作坊”入选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始接受国家级专项保护。
  而在日本,一些手工造纸业者们已开始自救。
  古田法子,美浓市纸灯博物馆馆长,同时,她还兼任一座老纸店史料馆的馆长。每天,古田法子都不厌其烦地向游客和前来洽谈的客商介绍她引以为豪的美浓和纸。
  早在1300年前,美浓纸就做为贡品供给日本皇族使用。但到了近代,美浓纸与中国的泽雅纸一样面临生存危机。所幸的是美浓一带有着很好的商业传统。
  几年前,美浓纸协会举办了一个纸灯展,吸引游客观赏。在纸灯展的日子里,整条大街的每家每户前都摆上一盏纸灯,彻夜不熄。在美浓人看来,这既是对美浓纸辉煌过去的祭奠,又是美浓纸复兴的希望。
  蔡伦的时代离我们如此遥远,但他的遗产早已遍及世界。在近2000年的时光中,纸在世界各地造纸工匠辛勤劳作的日日夜夜里,在他们让纸浆泡得粗糙僵硬的手中制造出来,助推着影响人类文明的几乎所有活动、发现和创造。今天,手工造纸像一个迟暮的老妇,她留恋暗淡的目光似乎就要熄灭,然而,无论人们怎样担心,她都不会逝去,她的生命依旧在现代大工业造纸震撼人心的轰鸣中延续。
  图1 造纸术发明者蔡伦画像
  图2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图3 贵州印江合水镇保留了古老的造纸工艺
  图4 中国古老的丝织机
  图5 工匠抄纸
  图6 用树叶制成的经书——贝叶经
  图7 东巴象形文字
  图8 专家王菊华对晋代古纸做显微镜鉴定
  图9 显微镜下可见到纸张纤维间有缝隙
  图10 兰亭
  图11 敦煌金刚经
  图12 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图13 唐代画家韩滉的《五牛图》
  图14 撒马尔罕城手工作坊用桑树皮造纸
  图15 水生植物莎草
  图16 用莎草制作的书写材料
  图17 纸上制出水印
  图18 金属活字印刷术发明者德国人古登堡
其他文献
摘 要:语言,是生活中交流使用的工具。它的时代性特征在当今尤为突出。如何做到使外语教学与时俱进?巧用开放的学习资源便是其中一个较为便捷的手段。本文试举一例,说明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尝试。  关键词:外语教学;开放;与时俱进  我们知道,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它的时代性特征在当今尤为特出。我们原以为非常正确的某些英语表达方式,事实上在英语国家中也许人家已经很少使用,或者是使用范围、语义等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如
期刊
如果我说野兽的皮、乌龟的壳、牛的肩胛(jia)骨、竹子、木头、泥板、树皮等都可以用来写字,你会不会觉得特别惊讶?快把张开的大嘴合上,这的确是真的。在纸被发明出来之前,古
日本在美国生产维修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英国的综合工程学科方面的知识、中国鞍钢宪法中的设备管理群众路线,提出了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现场设备管理模式,简称TPM,实践证明这种管
在初中英语的教育教学基本方式中要求必须要掌握四个方面的技能,他们分别是听力、朗读、说话训练以及写作.而在这四个方面的技能之中学会倾听又是重中之重,同时它又是用来作
我国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前所未有,社会转型分化加速、社会流动加快、社会冲突加剧,由此引发的各种利益矛盾纠纷不断积累并逐渐演变成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如何综
政绩是领导干部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作出的成绩。政绩观是对政绩所持的态度,包括对为谁创造成绩、如何创造成绩、怎样才算成绩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对新形势
期刊
团干部作为企业发展的有生力量和共青团工作扎实开展的纽带,其个人素质和能力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国有企业中,团委通过与党委、人力资源部和基层党组织联合协作,采取综合培训
农户征信体系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而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沧州市农户征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户征信体系建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