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的味道

来源 :世界华文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著名作家贺政民先生曾在一部长篇小说开篇写到:“大地方有大地方的名胜,小地方有小地方的景致。”后来有人套用此话,将地方改为城市,就成了:大城市有大城市的名胜,小城市有小城市的景致。只是,随着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设计者已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城市的风格。于是,中国大地在20年间涌现出了以高楼大厦为主体的座座城市,只是这些城市从外表看如一个模子造出来的一样,基本没有自己的特色可言。当然,区别还是有的,一些人在比较呼和浩特和包头两个城市后,调侃道:包头越建越像深圳,呼市越建越像丰镇。丰镇者,内蒙西部一个落后小县城也。无怪乎,呼和浩特在2008年挤入全国“十大衰落城市”呢。
  我生活的小城在鄂尔多斯高原,虽然外表没有摆脱造城者千篇一律的缺点,但慢慢走入小城的内心,却能发现小城与生俱来的一种不同。就像成都人的悠闲与广州人的匆匆不同一样,我将此称作小城的味道。
  小城的声音是优美的。人与人对话如同唱歌一般,话语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律,细听之下,是将高原山曲儿与蒙古歌谣不经意揉进去的一种语调。当然,这也使呼市和包头商场的售货员一听就知道这是小城来的人,本来可以降价的衣服就很难再降了,最后还加一句:“你们那么富,还在乎这几个钱?”
  小城的性情是温和的。即使生气或吃亏上当,也只是软软的说一句:“二哥,你跟我不是有那层次(意见)哇!”说到那字时,会拉出一个长长的尾音来,外人根本看不出是红了脸。十几年前,一个东北人来到小城,看到当地两个1.8米大男人因自行车相撞争吵,看了一个多小时,两个当地人仍在用软软的语调摆事实讲道理,东北人过去一人头上盖了一砖头,看着两个1.8米的软软倒下,东北人气呼呼地说:“太磨叽了,快急死银(人)了!”
  小城的上空是飘满歌声的。虽然小城与内蒙古其他地区一样缺不了酒,但酒之后,最大的不同就是山曲儿了。山曲儿是介于信天游与蒙古短调的一种曲调,歌词现编,酒杯不住歌声不停。当地顺口溜说的好:“临城人喝酒光谈倒炭(运煤),小城人喝酒唱得翻转。”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里,小城的山曲儿被称作“漫瀚调”。内蒙古年轻散文诗作者鲜然女士在其作品《准格尔山曲儿》中描述道:“与你相伴的日子,水一样流走。思念如同流沙,一步步进逼。/赶着羊群的哥哥,站在坡上,把山曲儿遍撒沟坎,朴素的情,在田野上飞翔。/…………碗瓜瓜点灯半炕明,烧酒盅盅挖米不嫌哥哥穷;满天星星颗颗明,哥哥心上只有你一人。……”如果你没有被酒喝醉,这曲儿也会让你听醉!
  小城是富足的。连续几年,无论是产值还是财政收入,小城均位居内蒙古100个旗县首位,在全国也排在20几位。小城人口有12万,据好事者统计,有名有姓的亿万富翁就有几十位,千万百万的就不用说了,这还没有考虑自古受财不外露思想影响的人的财产。因此,在小城随处可以看到超过100多万的轿车在大街小巷行走;当然,在小城也随处可以看到超过100多万的轿车在大街小巷被撞坏的情景。
  小城的精神是贫乏的。小城人除了做事挣钱,业余时间基本在酒桌上和牌桌上度过。内蒙古作家、小城首个民间诗刊《杯水》的主编柳苏先生曾对我说:“说小城富庶肯定是统计部门弄错了,我觉得小城还生活在温饱线上!你看,城里除了饭馆就是酒店,好像人们都填不饱肚子一样,哪有半点内蒙首富的样子。”小城人由于工作赚钱等生活节奏紧张,赌博成为人们放松神经的主要途径。据说,一陈姓人周四几圈麻将下来,竟赢下了一座价值500多万的酒店,等他朋友们周五晚上在这家酒店为他祝贺时,酒店主人在中午早已又换成了另一个人。
  小城人的生活方式是小城的。无论你是在西装革履的会议厅,还是在脱得赤条条的洗浴场,都可以见到你熟悉的人。有时狭窄的大街上会看到两辆相向对开的车主把车停在道路中间探出头来捞家常,根本不理堵在两面几十台车一齐按喇叭发出来的噪音。
  有个关于小城的段子是这样的:一位当地人给北京一个4s汽车店打电话:喂,雷克萨斯600多少钱了?180万。噢,那你给我留一辆吧,对对,我就是刘××。还有高配的?行行,没事儿,多就多嘛,才20多万嘛。行行行,好,这样,加钱不超20万你自己就看哇,我这是长途(电话),话费可贵了,挂了哇。
  小城人的庆贺方式是独特的。这里的羊是慈禧老佛爷说的那种“腹地羊”,由于平时吃一种叫地椒草的缘故,肉味美而不膻。因此,家逢喜事和朋友远来,都用炖羊肉招待。在饭店,一碗羊肉20多元,在家吃要省钱多了。一位煤矿老板一年下来光分红就分了7000多万,老两口非常高兴,男的就对女的说:“咱们庆贺一下,在家里炖上一锅羊肉哇!”
  10年前,国家按规定让职工强制入股煤矿时,正是煤矿最亏损的时节。许多有门路的人都想办法退了股,也有许多人无门无路者没有退成。不想造化弄人,煤炭市场进行了乾坤大挪移,许多一夜暴富的故事就在小城上演了。
  其实,许多小城的故事在今天仍然延续着,美丽而忧愁。
其他文献
1  不是懒嘛  现在只要抬抬手  就能抓到要看的书  2  不是没钱嘛  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  其实也很富有  3  不是一个人寂寞嘛  就从天南海北  请来一群诗友陪着  4  不是常停电嘛  没电的时候  能借几个文曲星的微光照照  5  不是几首诗设了迷宫进不去嘛  觉得做梦时  或许能遇到进出的门口  6  不是说诗被边缘了嘛  是让说这话的人瞧瞧  还有人在不分昼夜的守着  7  不是
期刊
日子空着,等待人们  往里填充喜笑哀怒  若有得选择  请将阳光的暖,细雨的润  轻轻堆放  诗歌空着,今夜醒着  横斜的月色,青草  流水,还有闪烁的流萤  蛰伏在文字里  等待信使将它们带走  你的名字在水边,在岸边  在天宇,在风中  只要答应一声  便能看到,有根青藤  悄悄爬上春天
期刊
又一次  刘小二从另一家公司出来  门 嘣地一声  镜中 哪一只眼睛  是他的眼睛  楼群积垒的空气  反过来 他的脸颊  沿一幅眼镜往下移  框进柿饼的设计  哪一面在眼睛外  哪一面在眼睛里  镜子照见 脊背的曲线  他独自在铁轨上散步  那些结 铆得太紧  一辆火车急驰而过  咔咔地开火  杨树林的叶片风干  往前走 小水池晃动  恩爱的天鹅  一道道伤口卧波  他高叫  “一切必须付诸行动
期刊
造天、造地、造人、造万物的耶和华神,因一时疏忽,在伊甸园中栽了一棵本不该栽的“分别善恶”的树,使地上的人“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神“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不和恶人计较”的神决定用洪水灭掉世上只繁衍了短短一千六百五十六年的人们。  神认为不管父母、姊妹死活的挪亚是个义人,神对他说:你要造一只“长三百肘、宽五十肘、高三十肘”(一肘半米)的“大”船,我要洪水灭世了,“你同你的妻
期刊
修鞋老人  以独有的方式造型  被岁月之手  雕塑成风景  一双简单的手  操作简单的工具  把生活打制得更简单  路的哲学很深  他知道  鞋可以走路  城市正年轻  而他老了  他以碑的姿势  矗立着  为岁月守墓  拾荒者  再美的城市  也是荒田  荒田上有  他们生活的残羹  多元的世界  注定了命运  他们是文明衣裳  失落的纽扣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如同吐纳空气  他们的动作  
期刊
嘎嘎作响的老水车  摇醒了林间的静寂  大雁扑棱着翅膀飞回来了  飞回来  北大荒的春天就来了  荒原深处的稗草  几十年了  黄黄绿绿站立成一面旗帜  攒动的身影  沼泽中的篝火  白桦林的帐棚  幔帐下的情爱  是噼啪啪生命的节拍  这个季节不再宁静  一畦畦蛙鸣  是黑土地匍匐的歌人  那粗糙的手虔诚地  拨动荒原喧嚣的旋律  远远地  像跳动的音符  清晰地勾勒出最原始的清明上河图  谛造
期刊
编者按:大学扩招后,除了确有80年代“千军万马冲过独木桥”实力的优秀学子们,许多所谓的大学生没有珍惜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大好时机去圆父辈们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梦,以“天子骄子”自居,由父母承担着一切费用在大学里“小学而大玩”,不少人不但素质没有提高反而道德滑坡。如下三个片段绝对没有以偏概全之嫌,却足以提醒全国大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图书室占座VS图舒适占桌?  大学图书馆期刊室早有“请勿占座”、
期刊
本文记载的是一段惨痛的历史教训,至今重温仍感敲心击腹。它所揭示的真理,对于我们后人来说,是一笔极为罕得的宝贵财富。  公元30年4月4日,耶稣进入了耶路撒冷。在举办最后的晚餐上,耶稣当着众人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中间有一个与我同吃的人要出卖我了。”随之,耶稣拿起一个饼掰开,送给旁边的人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他又端起杯来,递给在桌的人说:“这是我身上的血,为多数人流出来的。”  晚餐
期刊
薄雾浅尘涂天,  春雷隆隆,  细雨滴滴点点。  白桃羞,  青枣闪,  层林排山归南雁。  凝眉问鼓蛙,  何日虹龙穹庐转?  孤月单影深院。  暗香难解千千结,  天地一线顾鹊牵。  举杯荡愁云,  沉吟醉碧潭。  晓风依依,  吹落一帘珍珠泪。  阿里山,  今夜幽梦欢!  美丽新开封  看那龙亭湖黄叶上悬舞的蜻蜓  看那禹王台樱枝间双飞的蝶蛾  看那铁塔旁落日下接天的莲叶  看那包公祠青天
期刊
晃眼。像日生于空。和黄莺  对视了长长的一秒钟,一眨眼,一片白云急转  而去。伸手摸摸,二胡还在,空气还在  没有人。场院轻如一只柔掌  不停地擦拭着太阳、月亮、镜子和乳名  肉脚接着了地气,暖和起来了  试探着,朝墙外的风中扔了块石头  听不见回音,直到一对燕子带着亮光返回了旧巢  门始终为谁敞着。雨伞依旧斜靠在风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