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蓬莱九鲤湖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ianjusd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九鲤湖去!
  靠着车窗望去,蜿蜒的盘山公路两侧奇石兀立、风光旖旎,牢牢攫住我的眼光。通常会晕车的我,这次竟然没有感到不适。或许这个地方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仙人住过,风中真的有“仙气”,我抵达目的地依然精神抖擞。
  清冽的九鲤湖,漾荡着故事:传说西汉时,安徽庐江何姓太守是淮南王刘安部属,他的九个儿子,因反对其参与淮南王谋反,逃到这里炼丹造福百姓,丹炼成后,九位兄弟跨上巨鲤升天成仙,炼丹的大湖被人们称为九鲤湖。只因九兄弟成仙比八仙早了一千多年,古人在湖边巨石上镌刻“第一蓬莱”的墨宝。明朝旅行家徐霞客對九鲤湖推崇有加,他发出“撮奇集胜,唯此为最”的赞叹,更是让九鲤湖名扬四方。
  踏人景区大门,往前走数百米,远远就望见通仙桥。桥的另一端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一般。登上石桥,桥下的九鲤湖鱼儿正自由自在地畅游,而碧绿的湖水下面,一个又一个的圆形凹孔分布在各个地方,通常其他的湖不会有这样的凹孔,而这里却有别样的奇观,它们像是九鲤湖的眼睛,在当空红日的万道金光的照耀下显得脉脉含情又明媚动人。也有人说,这些凹穴是仙人们留下的脚印,于是想,或许这里真是仙人居住过的地方。
  走过桥后,灿若繁星的摩崖石刻和各种奇石便映人眼帘,如“第一蓬莱”石、羽化石、玄珠石等,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便是“第一蓬莱”石。置身于雾气环绕又山水相映的场景,不由联想到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想必这里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境。
  拾级而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闻着花草的芳香,听着小鸟悦耳的歌声,真像是走进了“桃花源”。登上高处,又顺着弯弯曲曲阶梯往下走,有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有时候,觉得前方没有路了,但是一转角又能看见别样的风景。
  越往下走,哗哗的水声越来越响,一位从涧底爬上来的游客告诉我,往下走便是九涤瀑布中的珠帘涤,由第二涤飞奔而下的泉水,撞击岩石,坠人深潭。而溅起的水花就像一颗颗珍珠高垂万仞,迎风飘洒,如一幅珠帘悬挂在陡陡的崖壁上,令人目不暇接,因而得名珠帘涤。徐霞客把九涤瀑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为“福建三绝”。九涤瀑布全长10余公里,沿悬崖夹峙,曲折幽深,格外引人入胜。
  他的叙述让我非常神往,疾步前行,一会儿工夫,便到了瀑布底下。从下往上望,瀑布犹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发着呼呼声从天而降,气势十分磅礴,也印证了刘禹锡《陋室铭》那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言。我至今无缘去江西庐山欣赏瀑布,一直以来,我只有在语文课本里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场景。然而,此时望着这段袅袅婷婷,犹如玉带奔往明湖的飞瀑,我想,庐山的瀑布也不过如此吧。有滋有味地欣赏着,我发现,在瀑布与岩石碰撞的地方,有两道彩虹与瀑布交相辉映,真不愧“鲤湖飞瀑天下奇”的美誉。
  看完瀑布,顺着山路往上走,出现一座用铁索搭成的木板桥。踏上桥,摇摇晃晃的,难免胆战心惊。这时,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场景,当时敌人为了阻击红军的前进,把泸定桥的木板全部抽掉了,只剩下十三条铁索,桥底下的大渡河水震耳欲聋,对岸的敌人又放火烧桥,枪炮声连绵不绝,红军战士不顾危险,冒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以前每当读到这篇文章,都会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当年红军战士过大渡河铁索桥比九鲤湖更惊险,但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为我们创造了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过了铁索桥,山势突然变得陡峭,风景也越来越秀丽,到处都是险峻的峭壁,突然,一处类似船形的悬崖吸引了我的目光,导游戏称这就是“泰坦尼克号”,因为石头类似尖尖的船头,旁边还竖着一根仿似旗杆的小石头,还真有几分泰坦尼克号的感觉哩!
  曾经,我一直认为蓬莱仙境是山东蓬莱的专用词,当我来到了仙游县的九鲤湖,原来这里也是仙境!
其他文献
在藏族同胞的心中,西藏的山是神山,西藏的湖是圣湖。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距拉薩不到100公里,自拉萨出发,走过一段公路,就开进了省道,从山底到山顶,“之”字形的公路沿着山脊一会儿盘旋而上,一会儿又盘旋而下,连续的陡坡急弯,悬崖与峭壁相随。  羊卓雍措的最佳观景点要翻过位于浪卡子县和贡嘎县之间海拔4998米的岗巴拉山口。  高原反应引起的乏氧让人晕晕乎乎的,反倒不在意危险了。恍惚中,突然有一抹蓝猝
期刊
我蹲下身拿着沐浴球沿着儿子的背划拉下来,散发着牛奶香味的泡沫从儿子细嫩的皮肤上滑落,如一幅绘着童真的挂画轻轻展落。  我的思绪飞到三十多年前,那是一个海滨乡镇的老式澡堂。  澡堂里雾气弥漫,雾气中夹杂的是哗哗的水声,隐隐约约的说话声,噼里啪啦的敲背声,还有那厚重的木门沉闷的开关声。在这群人当中有一对父子在无声地搓着澡,那便是三十多年前的父亲和我。那时父亲也才四十多岁,他在那个临海乡镇的一个农场里包
期刊
关于母亲王桂英的故事,要从这面朴素的红旗说起。  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设在距下良10公里的王家峪,下良成为抗日战争的敌后根据地和八路军总部的前沿哨所。在抗战期间,下良人民经历了日军的“九路围攻”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敌人的残暴激起了百姓的强烈反抗。“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下良大批热血青年,仁人志士纷纷加入了抗日队伍,李俊先的父亲、年轻的共产党员李体成便是其中之一。新婚之际,他将18
期刊
冬日,我又一次走进吴堡县的寺沟村。在陕北,冬天的黄土地上,那些夏日里疯长的树木草丛都变成了褐墨色,时常飞过一群鸽子或麻雀,偶尔还有些不知名的小鸟在草丛里跳跃、欢呼,就像一幅浓墨的国画,气势磅礴。沟壑丘陵、山川河流将个性大开大放地张扬。太阳升起来,将一层薄雾推开,所有的村子露出祥和与温暖,天蓝、土厚,人在其间。  寺沟村亦如此,神秘而内敛,让人不胜其烦地走来,静听、静观。  我就这样走进了柳青文化园
期刊
重庆号称山城,黄桷树(又称黄葛树)是重庆市的市树。  黄桷树的树形奇特,悬根露爪,蜿蜒交错,古态盎然,树叶繁茂,枝杈密集。或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或依附于河坎水岸之边,或高耸于桥头渡口之侧,或兀立于乱石嶙峋之间,哪怕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光溜溜的滚石之上,它都能安之若泰,迎风昂首,蓬蓬勃勃,茁壮成荫。自古以来,重庆城与黄桷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北魏《水经注》载“江水又东经黄桷峡”,“黄桷峡”即如今的朝天门以下
期刊
哺而山,苗语音译,意为泉水很冷的山。其海拔约1427米,不算高,方圆雄阔,若凤若龙,埋伏在苗岭深处。  读书时,这座大山是我从独南苗寨到县城读书必须翻越的遐岳。哺而山的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莽莽苍苍,一条小路蜿蜒其间,时隐时现,行走半天不见一个人影,虽然到处鸟鸣虫叫,却更加觉得山的空寂诡异,难免害怕虎狼出没。那时的冬天,有乡亲在雪地里看见老虎的脚印;小时候,我放牛时,也亲眼见梅花鹿出没林间。所以,我相
期刊
中国散文诗的草场终于焕发了生机。南、北、西、中,不同方向的风信一股脑地吹响了散文诗的歌号,即令原本浩浩荡荡的新诗、散文创作的队列中,陡然擦亮了惊异的眼神。那是什么?是谁重又让“野草”泛青,用心滋养了“草根”?但无论怎样,倔犟且执拗的散文诗仍然以其虽不硬朗但却坚韧、虽不美丽但却葱郁、虽不强劲但却广袤的生长态势,叶叶青翠地挑亮了人们的视野,翘首企盼着更多阳光雨露的哺育和浇灌。  诚然,散文诗在整个的文
期刊
人生的路可以相似,但却不会相同,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注定了每个人要走不同的路。  ——题记  故乡在偏远的陇中一隅,贫瘠干旱。雨水丰沛时,山头披绿;天燥溽热时,黄土似火。在这里我读了小学,念了中学。生于斯,长于斯。而今我远在异乡,每当夜幕降临,万籁俱寂,默念故乡,仍能感受到融化在我血液中的那条从家乡通往县城的路,带着温热,跟随心脏跳动,时而濡润全身,时而泵回心脏,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逛书
期刊
1984年,我第一次来泉州游玩,第一次在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前听老师给我们讲“白鸽听经”“桑莲法界”的故事。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的正屋脊装饰5条龙,正中央是黄龙托塔,两侧的是蓝色龙,燕尾脊旁是绿色龙,两侧的龙都朝向塔的方向,即是在加持中间的元气,又像警惕地护卫着宝塔。此外,屋脊上的5条龙,呈对称排布状态,既融合了古人对“地”的认识及相对应守护神的信仰,同时,符合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因此,人们对天
期刊
父亲是一位地质工作者,他们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山越多、越险、越闭塞的地方,就是他们要去工作的地方。  逢暑假,妈妈便带着我和弟弟去寻父亲。父亲的单位夹在大山的中间,我们乘坐着解放牌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转晕了头,才看到山坳里的一大片青砖楼房。车子在那幢略高些的房前停下来,司机跑进去连叫了几声“韩工”,才见父亲不紧不慢地走出来。他蓬松着头,满脸胡子拉碴,又黑又瘦,像山中烧炭的老农,怎么看父亲也不像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