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专业学识与品德修养对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培养自己的阳光心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与良好的反思意识,做一个有涵养、有气度、有底蕴、有智慧的好教师。
目前,“养成教育进课堂”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如何让养成教育更加有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文明、健康阳光的现代职中生?观点不一,方法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师的“榜样”与“引领”作用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从而去推动养成教育更加有效、持续地开展。
个人认为,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实践:
多培养阳光心态,做一个有气度的教师
教师队伍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团体,由于晋级、评优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之间相互诋毁、攻击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教师认为当教师没有成就感,工作纷繁复杂、收入也不高,整天唉声叹气、牢骚满腹;部分老师整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业余生活简单枯燥,人生缺乏进取动力,长此以往,心理容易出现偏差,变得偏激、冲动、易怒、多疑,染上了“职业倦怠症”。
要知道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精神状态如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心理不阳光的老师,难以将阳光照进学生心里,容易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作在课堂上、与学生相处中。所以培养教师的“阳光心态”非常重要,阳光心态就是宽容、豁达、积极。教师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不要用僵化的思维、自己多年习惯的眼光看待同事与社会。遇事要善于从自身角度找毛病,以诚待人,不要动不动就怪罪于别人,要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识,要明白同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道理,要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想那令人满意的一二,心情就会慢慢快乐起来。
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确“生命是一种过程”,人的生命最终肯定走向死亡,但充实的一生是我们丰富的遗产。所以要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中、生活中少计较得失,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厚德载物、公私兼顾。同时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使自己成为自信、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多培养读书习惯,做一个有底蕴的教师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可见读书对于一个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人们不仅仅把读书获取知识视作改变命运的途径,更把它作为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武器。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光有现存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势必要求我们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保持源头活水,时时有新知识与学生交流,平等对话。
我们不妨把别人泡网吧、喝咖啡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挖掘知识的深、广、新、专。深,就是要通读教育理论、著作,理清其来龙去脉,并能利用理论从宏观上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广,就是要看看本专业以外的书,要看得杂一些,如学生喜欢看的书,教师也要有所了解,以利开阔视野,触类旁通。新,就是要多看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捕捉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教改动态,了解教学热点。专,就是多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书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我建议每位教师在新年伊始都要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读几本好书,看几份教育报刊,观
摩几节公开课等等,让自己的“一桶水”能够不断地更新,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多培养反思意识,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不少人认为:当一名教师很容易,两三个轮回就熟悉教材了,然后可以一直教到退休,有部分老师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自己,这样的重复对学生、对自己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个“智慧者”,必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目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多作一些思考。
古人一日三省,我们应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想想自己在上课时是机械地使用教材,还是在不断地创新?是人为地照搬,还是匠心独运地创造?是逢场作戏,还是艺术雕琢?是循规蹈矩,还是标新立异?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还是一言堂?对学生是启发引导还是严厉压制?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肯定会找到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尝试、探索、追求,使自己的教学年年有改进,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有成就感。
我们在“脑勤”的同时,更应该“手勤”,比如说要记笔记,建成“资料库”;收集资料,形成“信息源”;坚持写教育日记,汇成“蓄水池”等等。
总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学问,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我们教师素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课堂的教学水平上,还体现在课外良好的品行上。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精深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健康的人格来影响人、教育人、培养人,一边成就自己,一边造福学生。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萧田
目前,“养成教育进课堂”活动在我校开展得如火如荼,不少教师都在积极思考:如何让养成教育更加有效?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文明、健康阳光的现代职中生?观点不一,方法不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教师的“榜样”与“引领”作用在学生的养成教育中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从而去推动养成教育更加有效、持续地开展。
个人认为,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实践:
多培养阳光心态,做一个有气度的教师
教师队伍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团体,由于晋级、评优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教师之间相互诋毁、攻击的情况时有发生;部分教师认为当教师没有成就感,工作纷繁复杂、收入也不高,整天唉声叹气、牢骚满腹;部分老师整天忙于应付各种事务,业余生活简单枯燥,人生缺乏进取动力,长此以往,心理容易出现偏差,变得偏激、冲动、易怒、多疑,染上了“职业倦怠症”。
要知道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教师的精神状态如何,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心理不阳光的老师,难以将阳光照进学生心里,容易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发作在课堂上、与学生相处中。所以培养教师的“阳光心态”非常重要,阳光心态就是宽容、豁达、积极。教师要善于进行换位思考,不要用僵化的思维、自己多年习惯的眼光看待同事与社会。遇事要善于从自身角度找毛病,以诚待人,不要动不动就怪罪于别人,要树立“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意识,要明白同事间既竞争又合作的道理,要明白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常想想那令人满意的一二,心情就会慢慢快乐起来。
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确“生命是一种过程”,人的生命最终肯定走向死亡,但充实的一生是我们丰富的遗产。所以要多发扬奉献精神,工作中、生活中少计较得失,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厚德载物、公私兼顾。同时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使自己成为自信、自爱、自重的心理健康的人。
多培养读书习惯,做一个有底蕴的教师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可见读书对于一个人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在,人们不仅仅把读书获取知识视作改变命运的途径,更把它作为完善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武器。朱永新教授指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所以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光有现存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势必要求我们养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才能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保持源头活水,时时有新知识与学生交流,平等对话。
我们不妨把别人泡网吧、喝咖啡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学习,挖掘知识的深、广、新、专。深,就是要通读教育理论、著作,理清其来龙去脉,并能利用理论从宏观上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广,就是要看看本专业以外的书,要看得杂一些,如学生喜欢看的书,教师也要有所了解,以利开阔视野,触类旁通。新,就是要多看各类教育报刊杂志,捕捉教育研究的前沿信息,掌握教改动态,了解教学热点。专,就是多看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书刊,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因此我建议每位教师在新年伊始都要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读几本好书,看几份教育报刊,观
摩几节公开课等等,让自己的“一桶水”能够不断地更新,真正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多培养反思意识,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
不少人认为:当一名教师很容易,两三个轮回就熟悉教材了,然后可以一直教到退休,有部分老师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地重复着自己,这样的重复对学生、对自己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是个“智慧者”,必须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目标,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等多作一些思考。
古人一日三省,我们应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想想自己在上课时是机械地使用教材,还是在不断地创新?是人为地照搬,还是匠心独运地创造?是逢场作戏,还是艺术雕琢?是循规蹈矩,还是标新立异?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还是一言堂?对学生是启发引导还是严厉压制?坚持一段时间以后,你肯定会找到一种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实施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总之,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不断尝试、探索、追求,使自己的教学年年有改进,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越来越有成就感。
我们在“脑勤”的同时,更应该“手勤”,比如说要记笔记,建成“资料库”;收集资料,形成“信息源”;坚持写教育日记,汇成“蓄水池”等等。
总之,“学校无小事,事事皆学问,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我们教师素养的提升不仅表现在课堂的教学水平上,还体现在课外良好的品行上。我们要以高尚的师德、精深的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及健康的人格来影响人、教育人、培养人,一边成就自己,一边造福学生。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县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