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文字,美丽的心

来源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nb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张丽钧,女,唐山市开滦一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有近百篇文章被《读者》《青年文摘》《知音》《青年博览》等文摘类杂志转载。其中《畏惧美丽》《捐赠天堂》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与爱情无关》被10余家报刊转载且被改编为广播剧。已出版散文集《畏惧美丽》《依偎那座雪峰》等。
  张丽钧的作品很有特色。她的文字洗练畅达,故事简洁精练,议论精妙、充满智慧。她的一篇篇优美的短文,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圆润、饱满,在读者的心田熠熠生辉。读着它们,可以改善一个人的心境,净化尘俗的心灵,让美丽、纯洁、高贵一点点渗透你。
  
  那一年,工作多年的我又获得了重新回到高校进修的机会。在那里,我结识了禹老师。禹老师本是主研日本文学的,而他为我们担任的课程却是写作教学。初春的一个早晨,天上飘着牛毛细雨,教室前一株伶仃的杏树寂寞地开出了两朵淡粉的花。同学们嘻嘻哈哈走过,戏言要摘了它赠予我们漂亮的“班花”。后来,衣履光鲜的禹老师来了,我们便不再嬉闹。
  距离真正上课的时间还有5分钟,禹老师说:“我注意到了,你们刚才在议论那两朵新开的杏花。要不要利用这几分钟的时间,听我给你们背诵一段有关花的文字?”我们热烈鼓掌。禹老师便开始认真地背诵起来——用日语!他背得十分陶醉,我们听得十分入神。不懂日语的我们实在猜不出那是一些怎样的文字;但是,我们分明又约略地猜出了那一定是一些美丽芬芳的文字,否则,朗诵它的人不可能那样眼睛发亮,幸福的表情仿佛置身天堂。
  禹老师背诵完了,我们却傻呆呆地半晌回不过神来。终于有人小声发问了:“这是一段写什么花的文字?谁写的?”禹老师说:“这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描写海棠花的一段文字,文章的题目叫‘花未眠’。”
  记得当天晚上在微机教室里,许多同学都下载了翻译成中文的《花未眠》。这是一篇玲珑哀艳的文字,是写作者对美与死的参悟。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我大吃一惊……”老实说,我很为他的“大吃一惊”而大吃一惊。花嘛,本不可能像人一般昼醒夜睡,花入夜而不眠,是一件多么稀松平常的事啊,作者却何至于“大吃一惊”呢?
  拿这个问题去请教禹老师,禹老师说:“川端康成说,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在那个给予他‘美的启迪’和‘美的开光’的凌晨四点以前,海棠花未眠这个事实曾被他粗心地忽略着。他或许以为海棠花和朝荣一样,会在黑夜里闭合了自己美丽的容颜;他或许原本就知道海棠花是不眠的,但却没有像这个凌晨四点一样在凝视中突然读懂了它。所以他谆谆教导我们: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
  终于明白了,原来,那令我们“大吃一惊”的事物往往是先前被我们粗疏的心误读过的事物。很为川端康成拥有了那样一个重要的“凌晨四点”感到庆幸,他的“天目”被倏然点开,一下子看清了原先未曾看清的一切。
  后来走过教室前的杏树,走过一切开花的植物,我都会很自然地想起川端康成的《花未眠》,想起禹老师忘情的背诵,想起那惹得人“大吃一惊”的所有的“美的启迪”和“美的开光”。
  美好的文字和美丽的花朵一样,有能力完成“目光的第二次给予”。我们蒙昧的眼睛,常常有太多的读不懂。两朵杏花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却无力透过它们细腻的肌理触摸到生动的春天。我们只会开着浅薄的玩笑,与两朵奔跑了整整一个冬天才得以与我们相会的杏花擦肩而过。而当川端康成凝视过了凌晨四点的海棠花,当我聆听过了禹老师对这种凝视的深沉解读,红尘就多了几个知音,世界就多了一份锦灿。
  (摘自《青年博览》)
  
  [赏析]
  你倾听过一阵风的低吟吗?你留意过一朵花的盛开吗?你观察过一只蚂蚁的奔跑吗?其实,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无时无刻不在昭示着生命和美的存在,只是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因为行色匆匆的我们已经习惯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浮光掠影的生活,我们的目光从来只知道追逐那些虚幻的名与利,却从不肯为那些真正美好的事物作短暂的停留。而一旦你有能力完成“目光的第二次给予”,相信你也一定会像川端康成那样“大吃一惊”的——原来,真正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啊!让我们学会驻足,学会凝视,学会倾听,相信你一定会与更多的美相遇。
  [快乐演练]
  1.“老实说,我很为他(川端康成)的‘大吃一惊’而大吃一惊。”此句中,“我”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理解文中“我们只会开着浅薄的玩笑,与两朵奔跑了整整一个冬天才得以与我们相会的杏花擦肩而过”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川端康成在文章中教导我们: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谈谈本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文献
近日闲暇,上网搜索《荆轲刺秦王》一课的教学设计。网上资源还真是丰富,仅“导入新课”环节,就各出机杼,争奇斗妍。  试举三例:  【导入一】出示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问:诗中的“壮士”指的是谁?教师分析诗的意思,引出课题——“荆轲刺秦王”。  【导入二】“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对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在2003年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时耗时多却效率低,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情”。以学情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是寻找突破的一个重要手段。尤立增老师提出“学情核心”的教学思想,即教师通过“预习所得”和“质疑问难”把握学情,并以此为前提设计教案,有效地突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学情分析;阅读教学;学情核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阅读是运
摘要:高语教材入选了多篇从长篇名著中节选出来的文章,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选择以学生自读的方式处理这些课文,忽略了这类选文的特殊价值。在当前提倡“整本书”阅读的理念中,教师应重视节选课文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整本原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精心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发掘节选类课文引领深读名著的功能。  关键词:节选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追求;激发兴趣;引领深读  2017年修订版《
先看三道中考题  1. —I don’t care what my teachers think.   —Well,you________.(2010年,江苏省苏州市)  A.couldB.wouldC.shouldD.might  2. The plan isn’t perfect, so we should _________ and make a new one.(2010年,湖北省黄石市)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有人类生存的地方,就有诗的吟唱。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众多诗词曲赋,均可视为广义的诗歌。从某种程度上说,诗歌是人自身对于美好生活进行永恒憧憬和追求的生存方式,是人类情动于中时的最好宣泄载体。只要人类有感情、有憧憬,就会有诗歌。可以说,情是诗的根,也是其要表现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核。早于汉初,《毛诗大序》便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观点,西晋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活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不断内化教育教学要求,从而不断发展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更多地尊重学生个体,教师的教更多的表现为指导、帮助、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多地呈现出多边性、多向性、互动性等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探索“教师少教,学生多学”的途径,使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摘要:《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的一首豪放词,被选入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狂”字是这首词的“词眼”,诠释着苏轼的理想抱负与精神特质。通过设计感知苏轼的“英豪之气”,理解苏轼的“报国之志”,领悟苏轼的“进取之心”等多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狂”的多层含义,使学生理解苏轼的“狂”并非狂妄,而是源于其希望辅佐君主、造福天下百姓、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抱负,源于其才华横溢、敢于担当的自信
摘要:古代散文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所占比重较大,通过对古代散文的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但古代散文介于现代散文和文言文两者之间,教师教学此类文章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这就要求教师针对文本,设计适合文本内容要求,有利于学生理解接受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散文的效率。  关键词:古代散文;多向并进;前后贯通;内外相联  谈及文言文教学,无论教的主体,还是学的主体都怀
摘要: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表面看试题形式并无太大变化,但细看设题思路,已经和2016年截然不同,明显的变化就是:强化逻辑推断,剑指核心素养。突出人文素养,无疑代表未来选拔人才标准的转变。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创新型人才,无疑是国家急需的人才。把握这一变化,对指导日常教学和应对未来高考,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逻辑推断;核心素养;高考语文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用王湾的这句诗形容今年的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而在黔江区金溪镇,土地大多是“鸡窝地”“巴掌田”,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  金溪镇也被当地人戲称为“筲箕滩”,因其地形呈“筲箕”形状,山地、深丘居多,保水保肥差,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  全镇8个村,其中贫困村就有6个,虽然距离城区不远,但因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农业产业匮乏、道路交通设施不足、农民增收渠道较窄,被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又到桂花飘香时节,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