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的立命安身

来源 :散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钱又来了,还穿了一件新衣裳。这新衣不大合身,衬得他身形越发瘦小,再加上领子可能有点硬,他不时地扭动一下脖子。
  我以为他又是来送稿件的,不料他从旧布袋中掏出一大摞打印稿,嗫嚅着,说他想出版一本作品集,希望请我写序。
  我说:出书可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呢。
  老钱说自己快八十岁了,想把这些年的作品汇集起来,做个总结,也给亲朋好友留个念想。
  我这才明白,他为何穿了件新衣裳。
  这些反映地域掌故、市井风物之类的小文大部分都在我编辑的版面上刊发过。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类似自传的篇章,它们意外地让我看到了一个陌生的老钱。
  他十五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和哥哥姐姐们都忙于讨生活,刚上初中的他只能辍学回家洗衣做饭。但仅三天后,班主任带着一位军医来到他家,动员老钱参加志愿军。这当然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一穿上军装就要上战场,生死难料,一般人还是会犹豫的。但老钱非常兴奋,从小他就崇拜当年身为抗日游击队队长的表兄,觉得能当个保家卫国的战斗英雄,哪怕丢了性命,也值。
  刚开始军医对老钱的身量有所顾虑,班主任却说,小个子身手灵活、目标小啊。没想到还真被她说中了,在朝鲜战场上,老钱将这一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还在一次与美国佬的短兵相接中,救下过一个大个子战友。
  很快,能写会说的老钱就在部队里脱颖而出,被调到军部,成了战地记者,负责一份名为《战地黄花》的油印报,从采访到刻写蜡纸,从印刷到发行,全由他一手包办,真正做到了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
  小个子的老钱不光身手灵活,脑子也灵活。去前线采访,途中遇上敌人是常有的事,一般人都会想着怎样躲避或者逃离,偏偏他就能看准时机,转危为机。 一次,他与两个南军逃兵狭路相逢,这两人原是釜山一带的小学教员,经过老钱的一番开导,居然自愿跟着老钱来到志愿军军部,从事反战工作。据说后来这两人还立下了大功——经他们策反,李承晚部队的一个团向金日成軍队投诚。
  另一次,老钱刚刚采访过三团回来,在一个山坳里发现了一队“联合国军”,有百十来人。他猜测这支军队很可能是准备去偷袭三团的,当即赶回三团报信,三团遂来了一个包抄后路的“尾打”,漂亮地全歼了这伙敌军。
  两次立功让老钱收获了一个三等功。小小年纪便有如此功绩,在常人眼里前途不可估量。不过,这个看似聪明的小个子,却有着将一手好牌打得一塌糊涂的本事。
  从朝鲜战场回来后,老钱所在的部队开始整风。受到大会小会上响亮的口号鼓动,又受到某位首长的启发和暗示,老钱向部队检举另一位首长在朝鲜时曾包养过一个当地女人。虽然老钱口口声声说自己亲眼看见,但没有其他人证物证,到后来,事件的走向完全偏离了他预想的方向。他因此被开除党籍,复员回乡。好在启发过他的那位首长心生恻隐,没有在他的档案里留下印迹,但同时,档案里所有的荣誉和引以为豪的经历也一并蒸发了,只剩下几页不痛不痒的材料,令他在回到地方后屡遭质疑。
  复员后,老钱办过乡村农业中学,上过两回《新华日报》,还一度被借调到县革委会工作,是县里屈指可数的笔杆子……这些往事如果不是老钱自己写出来,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我想,这恐怕不是他谦虚,而是因为每一段辉煌,最终几乎都以悲剧或闹剧的方式收场。在我看来,其中有造化弄人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性格使然。
  有一天,老钱打电话来,兴奋地说出书的钱凑齐了。
  他有些难为情地说:你还记得参加市作协征文颁奖活动时我抽到那个最大的奖吗?我在网上把它卖了,卖了七千块钱。
  他脑子里,只有出书的事了。
  回想起来,我初识老钱时,他就七十出头了。但他不肯服老,写得又多又快,我所在的文艺副刊屡屡发表他的稿子,有两年他还被报社评上了优秀通讯员。
  将一个耄耋老人带入了“歧途”——我常常担心他瘦弱多病的身体,会因写作而透支。但发得越多,他越来劲,口口声声说是我给了他写作的春天。
  据说,他每天清晨四点醒来,就躺着构思,或披衣而起伏案疾书。也有夜不成寐时,便秉烛埋首,直到天明。
  如此不顾老命,绝对是个危险信号。于是每次见面,我总要苦心相劝,直说得唇焦舌燥,却收效甚微。
  老钱仍然一意孤行。他的理由是,写作是最好的养生保健,自从爱上了写作,他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浑身有劲。
  我彻底无语。不过看他面色红润,耳聪目明,我略感心安。
  但另一个麻烦随即到来。自从有一年被评上报社的“优秀通讯员”,老钱的写作开始变得功利了,他时刻想着要保持住荣誉,最好还能更上层楼。
  这个宏伟的目标让老钱精神百倍,却让我苦不堪言。每隔十天半月,他就会送来一沓稿件,不光给我下达用稿指标,还隔三岔五地来电催促。人一旦写作动机不纯了,就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质量,我发现,老钱粗制滥造的毛病开始有点变本加厉。而且,有其他编辑悄悄对我说,老钱有些纪实的稿件明显是杜撰的。
  这怎么可以?我生气地责问老钱,他像个犯错的小学生一样,先是心虚地一笑,然后低声辩解说,也不是无中生有,只不过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是有的,进行一些艺术加工,也不行吗?
  当然不行!我有些恼怒。他这么做,我也要受牵连。
  有年冬天,一篇稿件临到排版前被总编枪毙了。这是一个策划版,必须补上一篇题材相近的文章才行。情急之下我想到了老钱,他二话没说,埋头就写。那晚,我冒雨赶到乡下,在接过他递上的稿件时,眼睛不禁有点湿润。
  不过,老钱信马由缰的毛病总也改不了。所谓的“艺术加工”,也是他惯用的伎俩。但凡他写的过于特别的人物和戏剧化的情节,我都会就此对他进行一番细致的盘查,严格程度不亚于政审,往往架不住我连珠炮似的发问,他很快就会露馅。
  但十多年来,他的投稿热情并没有受到打击,相反,他觉得我是在培养他。在碰了无数次壁之后,他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题材与风格,也知道怎样规避被我封杀的风险。让我欣慰的是,老钱的写作水平也堪称突飞猛进。
  写他熟悉的山乡,那真是信手拈来,都是干货。那里的山岭、河涧、竹林、村庄,他是如数家珍;四时物候,一应农事,也说得头头是道。对此,我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我知道,当年他上山拖毛竹,下田耥水稻,山里所有的农活他都干过。
  家乡的风物掌故、乡俗民情、方言俚语、故老传说,老钱都了然于心。他写当年山镇黄石古道上,运送山货的独轮车队、骡马帮、挑担族你追我赶的壮观场面,写集市上那些操着各种口音的商贩们说的黑话,还有他们的马靴里寒光点点的匕首,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
  当然,老钱最喜欢写的还是山乡的各色人物,茶农、竹匠、放排人、外来民工、移民部落,老钱写起来很是得心应手。他也热衷于为身边的小人物立传,虽然他们像万顷竹海里的毛竹一样稀松平常,却植根大地,有着强健的生命力。
  不幸总是纠缠着老钱,先是他刚上大学的孙女得了白血病,全家人砸锅卖铁,报社也为他公开募捐,终于使孙女的病情稳定下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钱乡下的老宅被人给占了,那可是他和老伴最后的安身之地啊。
  侵占房屋的,是他家的租客,一个精明的上海女人。
  其间种种细节非常狗血。作为受害者,老钱选择了层层上诉,几年来,他写的申诉材料足足有两尺高,市里省里跑了无数趟,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连遭重创,老钱夫妇一度疾病缠身。
  意外的是,老钱却没有停止投稿。他的解释是,他是上过战场的老兵,不能被打垮。何况只有写作能让他健康和快乐。
  我觉得,老钱远比我这个文学编辑更热爱文学,也更懂得它的价值。
  遭受重大挫折的老钱,笔下更多了现世沧桑、人情冷暖。他用诙谐的笔调写暴雨来临时,他和老伴在破旧的租房里手忙脚乱地用大盆小盆接“天漏”,还自无禁忌地说,但愿这里不是我俩的葬身之地!老伴连忙按住他的嘴。
  老钱戏称他的邻居们为吉卜赛人,都是些四海为家的外地打工者,他们生活不易,却都坚忍乐观。老钱觉得,他和老伴这些年也是老吉卜赛人。他愿意自己成为一株野草,在哪里都能生生不息。
  这样的老钱,几乎让我不认识了。
  他需要的,其实不是一篇序,而是对他在稿纸上安身立命的一个肯定。
   虽然这个肯定,其实分量也并不重。
其他文献
梅子黄时雨。地处长江中下游的临湘市,又迎来了湿漉漉的季节。这时候的龙窖山老龙潭瀑布,一定非常壮观吧。  于是,就进山了。  汽车刚刚拐上龙源水库岸边的村级公路,坐在我右边的小霞就指着车窗外呼喊起来:“你看,水像一块晶莹的碧玉,水那岸的山脚像墨玉,山水一色,好漂亮!”隔了几秒钟,小霞又是一阵惊呼:“你再看,半山腰是缥缥缈缈的白云,山顶就是白茫茫一片了,真是仙境啊!”小霞硬要和我换位置,因为她担心我看
期刊
狗狂吠。我透过门缝往外看,什么也没有。  两盏路灯在院子边上亮着,一盏照着弟弟那辆黑色的汽车,一盏下边是空的,只是照着路。两盏灯营造出了两个舞台,都静默着。  我推门出来,满天都是星星,月亮只有半个,像被一把钝刀切开,切口上还留着不太整齐的曲线。它安静地挂在院子的正上方,成了我们家的私有财产。我对母亲说,现在才知道,月亮原来是我家院子的肚脐眼儿。母亲笑,忍不住钻进窗帘贴着玻璃往外边瞧。  肚脐眼儿
期刊
我再次提出把手术日期延后一天。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前面是一条深渊,我被推上了悬崖,丛生的乱石锋利如刃,我必须小心翼翼,倘若走错一步,就可能倒在这里,甚至坠入万丈渊底。  好在他们也不着急,还没有一个戴着深度近视眼镜、两鬓斑白、一脸凝重和悲悯的老医生郑重其事地检查我的病,仔细地看一看患部。一个年轻医生对照门诊记录询问过病情,在病床边站了不到五分钟,手机一响就走了。两个小护士出出进进,试体温、量血压、挂
期刊
一  我曾把雨夜屋檐滴答落水的声音录下来,也曾把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录下来,还有风吹过竹林的声音,以及磨石尖高山上风摇动松针的声音。那些声音美妙极了,世上最精妙的语言也无法模拟出那些声音,它如此丰富而有层次,层层叠叠,一波又一波。  如果你能想象松针——那些柔软的树叶轻轻扫过皮肤的感觉,或者当微风吹过一整片稻田,稻叶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摇摆——那声音与视觉都同样令人着迷。我经常就这样坐在田埂上,望着眼前
期刊
陆游一家的欢笑,或许应该先连接到南宋乾道元年(1165)陆游于镇江通判任上,他似乎有先见之明,用俸禄在家乡的鉴湖边造了三山别业,以后哪一天不做官了,就回到这里,耕读过日子。陆游这种远见极其准确,别业建完的第三年,陆游的孩子们就在这个院子里跑进跑出了。  自此开始,这个三山别业,陆游一直居住到嘉定二年除夕(1210年1月26日)八十六岁去世为止。  琴棋书  琴、棋、书、画,除了画,前面三项,陆游自
期刊
黄安城原来盛行草药治病的传统,革命者们在山林里打仗负伤或得病,全靠草药治疗。到了我们那一茬,幸存的革命者进了城,不再用草药而用西药了。  草药来自于药草。黄安城有各种各样的药材,我们本吴庄附近的山头,最多的是苍术、桔根、蛇扇子、柴胡、鱼腥草。这几种药草在当地最流行,代销店里就收这些东西。我们村子里人们的额外收入,也是靠这几样药草换来的。大人闲了时挖,我们几乎是有时间便上山去挖。虽然那时山上有狼,有
期刊
四季桂移到门前的空地上,也有三四年了吧。  树也像人一样,吸引别人的时候不多,更多的,是自己默默地在岁月的长河中,体味一份平淡和真实。树又不像人,人可以想出千百种方法来吸引别人的眼光,树仅有的招式只怕就是开花和结果。树是桂树,经过无数的栽培、杂交,成为观赏性的树木,籽儿倒是到现在都还没有结,花可就开了一茬又一茬,数也数不过来了。  桂是四季桂,顾名思义,它不是八月桂,不是只在每年的同一个季节开放一
期刊
从没有睡得如此充分过,每天基本保持十个小时以上的睡眠,上午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看新增确诊病例。  这段日子,不少人提到加缪的《鼠疫》,事实上,这本书出版后也遭遇了不少批评,包括女作家波伏娃和评论家罗兰·巴特也对其加以指责。他们觉得,加缪使用“非意识形态和非人类的鼠疫”作为比喻,让法西斯主义和维希政府逃脱了责任。也就是说,他们觉得加缪的指控太暧昧,比喻不够政治化。但我更认同另一种观点:这不是加缪的逃避
期刊
我成长在一个离异家庭,严格说是在两个完整家庭的夹缝中长大。这种环境让我敏感自卑,必须学会更多的观察,因此我缺乏一般孩子的坦然。我第一次失眠是在四年级,我的第一根白发也生在四年级。后来失眠再没离开我,头发也在三十岁出头就掉得差不多了。而另一方面我又必须强悍,用力量保卫自己的尊严,保卫自己与正常孩子的同等待遇。我的小学中学几乎是伴随打架度过的,家人习惯了我流着鼻血在外面胡混的样子。我厌倦这种生活,渴望
期刊
秋阳泛白。我站在祖居门前。从前,屋子和池塘之间是空地,靠屋宇一边是一条窄窄的石板路,如今全铺上了水泥。记起当年骑单车,石板路上有一块格外嵯峨,许多人过不去,摔在地上。  眼前出现的女子的矮小是出格的,身高不会超过小学二年级的女孩子,腰弯成煮熟小虾的弧度,戴眼镜,一套颇能显出“从外面回来”这一身份的素白裙子。该上七十了。她向我仰起皱纹密集的小小脸孔,显然已认出我来。我勉力弯腰,看了又看,终于把她和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