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预卿事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shuzhu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晋年间,在石崇举行的一次家宴上,曾经上演过一幕惊心动魄的剧情:丞相王导和大将军王敦受邀一起到石崇家赴宴。王导一向不能喝酒,但因石崇家有規矩,一旦石崇让陪酒的美女敬酒,客人不能喝掉,那么,就会杀掉敬酒的美女,所以,王导只能勉强喝,直到大醉。可轮到王敦,王敦坚持不喝。石崇已经连杀了三位美女了,然而,王敦依然神色不改, 不肯喝酒。王导责备他,他说:“他石崇杀他自己家里的人,关你我什么事儿!?(自杀伊家人,何预卿事)”
   这段故事,记载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汰侈》中。对于这段故事不少人读了之后,往往会对石崇与王敦予以严厉谴责,认为他们太过不近人情,堪称冷酷。但在我看来,我们固然应该严厉谴责石崇和王敦,但也绝不应该因此就放过王导。为什么?因为他身为丞相,本来肩负着护佑全体百姓的责任;还因为无论是石崇还是王敦,都在他的“治下”,只要他愿,只要他想,他应该有本事管住他们。
   石崇确实很有钱,有钱到可以与皇帝的外甥斗富的地步。在《世说新语》的另一则故事里,石崇有一次与晋武帝的外甥王恺斗富,后者出示了一株二尺多的珊瑚给石崇看;谁料到石崇竟然以铁如意一杆击碎。就在王恺为此而惋惜与愤怒的时候,石崇让人拿出一株三四尺高的绝世漂亮的珊瑚赔给他。但是,一个人再有钱,恐怕也不该目无王法、草菅人命吧!石崇家的陪酒女郎可能地位没那么高,可她们也是人,她们的命也是命。当客人拒绝饮酒的时候,石崇竟然拿斩杀她们胁迫客人,是不是已经触犯了国法?哪个朝代允许这样随便杀人的事儿发生的?或者说,哪怕是高官富豪杀的是自家的奴婢,大概也该被追究法律责任吧?否则,天下岂不大乱?
   然而,我们看在石崇举行的家宴上,作为丞相的王导的表现让人十分失望,也十分费解:难道说就因为他是石崇的客人,因此,就能对石崇滥杀无辜不闻不问了?石崇虽然十分有钱,也是朝廷命官,可难道说因此他就可以肆意践踏法律,胡作非为?王导是不是可以就石崇“故意杀人”予以司法追究?是不是可以对石崇为什么这么有钱的原因,进行一番调查?前者其实是明摆的,王导只要愿意,我以为立刻可以罢去他的官职,将他下大狱。而石崇的巨额财富的来源,其实只要想查,也不难查清:史载,石崇的财富,主要是他在做官期间,劫掠往来富商而来的。当然,是不是还有部分财富来自于受贿索贿,答案大致也是肯定的。
   此外,当一个人拥有了相当财富的时候,你让他不吱声、不露富,并不是很容易。因为人多有虚荣之心,还因为聚敛财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享受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石崇们是有可能自觉不自觉地露出马脚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王导们在发现这些蛛丝马迹甚至于公开、半公开性质的问题的时候,能不能少些顾虑,多些法治意识和组织原则责任担当,对其一查到底,直到彻底弄清原委?而从这一角度看,王导作为丞相,显然不及格。而他为什么放过了石崇,也许我们已经永远弄不明白了:或许彻查石崇有可能带出一大帮与之有牵连的政府官员甚至皇亲国戚?或许其自家屁股也不是那么干净,生怕被人咬出来?
   与此同时,王敦的“何预卿事”——意谓“关你我什么事儿”,也有可能给了王导一个提醒:既然跟我没什么事儿,那么,我又何苦把事儿往身上揽,自找麻烦呢?而也就在这一众冷酷之人的“何预卿事”中,陪酒女郎们香消玉殒、很快被人遗忘了!
  童玲/图
其他文献
情妇一词始于何时,源自何处?无据可查,无典可考。简言之,情妇者,与人偷情的女人之谓也。   翻读贪腐案例,情妇二字频率极高。凡落马贪官十之八九会曝出一串甚或一堆情妇,形成了反腐中一道无以言状的“风景线”。由此,引发了琢磨一番的兴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贪官们玩弄的女人称为“小蜜”“二奶”“小三”,如今則统称为情妇。愚以为,称呼的变更皆因贪官身边的女人迅速增多之故。毋庸讳言,有的贪官包养女
期刊
人在不同职位上说话,语态、姿态有时是不一样的,背后的调控因素是心态。你发现没有?官员落马之后,都说人话了,说的是老百姓可懂、可信的大白话。——可惜他们只能“悔悟过去”,不会再带领大家“展望未来”了。   电视上看到过一批落马官员现身说法。先后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任职的王保安,说了一段让人过耳不忘的大实话:我弟弟跟他一块,吃饭的时候打电话,我说那你老兄掂量吧,你想我在电话上会跟他说“
期刊
因为一件琐事,和老婆自由辩论半小时,难分胜负。快要进入人身攻击环节,我忍了又忍,撤了。  本来约好一起去买地铁月卡,已经问到最近的购票网点、营业时间。现在不欢而散,她只好一个人去了。我想,这场冷战,至少要跨年,那天是12月31日。  半小时之后,老婆的电话打过来。我当机立“断”,掐了。两分钟后,她再次打进来。我没好语气地接了:你干什么??她也省略客套:送200块现金来!这边只收现金。我:你那么大本
期刊
俺老孙大闹天宫被压到五行山下方知自己的斤两。一个石头缝里炸出来的山野草民,既没有身世显赫的父母,也没有背景强大的干爹,空有一身本领却长得尖嘴猴腮,难以得到美女青睐。加上俺天生的佛性,见了七衣仙女、玉面公主不为所动,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也没有半点杂念。俺不会找皇亲国戚高官显宦攀龙附凤平步青云,犯事了“只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也怪俺没文化,学识短浅。太白金星老儿看得准,几次奏请玉帝招安,一
期刊
时光行进到了新时代,阿Q和王胡经历轮回,重新来到人世间。与上辈子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窘况相比,他们是天翻地覆了,阿Q官阶正处,王胡则是一公学校长。   一天,王胡听说阿Q退休了,专程到府上拜访。寒暄,落座,看茶,叙旧。刚聊几句,阿Q的右手伸进左怀里,捏出来一个小母猪(胖虱子,俗称母猪),放进嘴里,“劈”的响了一声;然后左手伸进右怀里,又捏出来一个老母猪,放在茶几上,用指甲一碾,响声忒脆灵。  
期刊
2019年年底,《袁隆平出生档案在京发现》的社会新闻在各大网站爆棚。新闻里说,袁隆平小名叫袁小孩,接生医生是林巧稚。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古代章回小说的叙事手法,意思为,故事发展成两个,我们一个一个地说。本文暂且按下我国妇产专家林巧稚不表,只表一表后来成为蜚声中外的“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这“一枝”吧。   鲁迅先生说:“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
期刊
鼠:猫兄你好!今天风和日丽,闲来没事,咱哥儿俩聊聊?   猫:好呀鼠弟,聊聊。聊什么呢?   鼠:随便些,想哪儿聊哪儿。心情好,很高兴。我呀,本就举世闻名的,又赶上了本命年,人们的话语中、微信上、报刊里,都有不少“鼠”,出镜率很高,轰动了,使我比“网红”还红。不过,这点小意思,不说也罢。重要的是,你和我,已经化敌为友了,彼此没了戒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了。这种感觉真好,是不是?哈哈哈哈……  
期刊
和母亲闲聊,说起了幼年时,村里每年的元宵节唱戏的事情,说起了戏曲中的一些打斗场景。母亲说,这些打斗有时是必须的,有时却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做个过场罢了。   去年的一个星期一上午,我接到村委会打来的电话,通知我下午去村委参加党组织生活,我一听很高兴。我是个老党员了,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参加村委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于是简单的午饭后,换了干净的衣服,早早地到了村委。党员们陆续地到了,会议室坐的满满的,支委
期刊
2019年8月2日,李强老师在“课标网天天语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微信,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李老师认为,微信让我们失去了四样东西:自我判断、判斷标准、(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与准确的自我认知。李老师是我敬重的语文特级教师,然他的观点,我却不敢苟同。本着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精神,特写作此文就正于李老师,并与所有秉持此类看法的人商榷。   李老师的上述判断,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支持他
期刊
上元二年(675年)重阳,王勃凭《滕王阁序》雄文,一浇“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遇与不遇块垒。此间,心境与王充元和三年(86年),发“周人不遇”之叹,何其相似乃耳!   相似并非全等。毕竟,从东汉王充发“周人不遇”之呼,到唐初王勃“遇与不遇”之应,已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近六百年的更朝换代与两次大规模由分裂到统一的融合。人才遴选制度,也由察举、门阀逐渐过渡到科举制。“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