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jl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主题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创设情境,为学生的课堂课外学习创设一个具有高度动机的环境,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点之间的综合,实现学生求知动力推动下的网络式联络学习。对于时政性、综合性较强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而言,主题式教学的广泛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 主题式教学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
  当前主题式教学在高中政治课的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下面笔者就从课前准备、课堂预设、课堂生成、多元评价等四个方面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课前准备
  1.注重教材的“二次开发”
  同样的教材内容应用于不同的老师和学生,则会产生全然不同的课堂效果。教师必须要在对教材内容和素材在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做到重组和提炼,为我所用。接着要创设情境,而情境素材的选取非常关键。能令学生有求知欲、探索欲、表达欲的素材多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在“价值与价值观”的教学中,我选取本市已故慈善家李先生的事迹为主要素材,从其对当地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引出人的社会价值,从本地各界对李伯荣先生的纪念活动中,引出人的自我价值。选取当真人真事,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一当代课程话语,最早由俞红珍教授提出,即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加工处理,使教学情境更能适应教学内容。如“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这一课时教材内容的编排是从公平的含义出发,进而延伸到收入分配公平,继而进入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探讨。教材用很短的篇幅讲述复杂而深刻的社会问题,这给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
  2.注重对学生个性的深刻把握
  教师须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不同学生的成长背景、知识背景有很大差异,甚至不同班级、不同宿舍的学生在长期的发展中会形成不同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教师要通过个别谈话,问卷调查,与班主任沟通等方式,对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掌握,以便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规划。
  3.注重学科间的关联和渗透
  高中思想政治非常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和渗透,例如《生活与哲学》中大量哲学原理的分析和论证涉及到文学、历史等诸领域的知识,而《文化生活》也延伸到历史、文学、甚至人类学、社会学。学生因文史哲等方面素养的欠缺,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读不懂题或者对材料理解偏差的现象,因而在教学中注重学科间的关联和渗透非常重要。例如老师在讲解“价值与价值观”这一框题时,选用祖籍本市的杰出伟人梁启超的事迹贯穿整节课。素材涵盖甲午战争、百日维新到辛亥革命,信息量非常大,但依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注重时政热点问题的挖掘和二次整合
  时政教学并非只是利用一些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素材,简单利用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就算完成。其实这些素材能否恰当地用运到教学中,很考验教师二次整合素材的能力。我认为时政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敏锐洞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时政信息日日在更新,在选取时政素材时,要注意素材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
  5.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开展教学活动最基本的价值指引。常规教学中,并非每节课都能完成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选择要考虑到整节课的信息量和学生的消化能力以及教师自身的课堂生成和掌控能力。教学目标不明确往往会导致课堂涣散,而课堂预设与教学目标不匹配,则会导致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难以驾驭课堂。故目标设定不宜过大、过空,也不宜过小,要适可而止。
  6.编写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教学设计
  相对于以往的举例式教学或其他教学模式而言,主题式教学教案的编写要更加凸显教学设计的系统性。主题式教学通常是围绕一个主题,创设情境,层层深入,一以贯之。在教案的设计中,要做到导入、经过、小结等各环节环环相扣。
  (二)课堂操作,构建高效课堂
  新课程理念强调体验式学习,而主题式教学的流程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呢?
  1.情境创设
  创设情境是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必备环节,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照搬,二是编制。新闻话题、图片、音乐等皆可成为主题式教学的素材。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最头疼的往往不是没有素材,而是如何应用素材。创设情境,如处理不当,便让学生思维有发散而无集中,以致偏离教学目标。
  比如,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一课中。教师以“某地某传统风俗”为情境主线,创设了“传统民俗的发展→传统民俗的式微→传统民俗的突围”系列情境进行探究。
  (1)传统民俗是怎样发展壮大的?对企业经营者有何启示?(2)传统民俗的发展,如何突破目前条件的限制?(3)传统民俗面临困境,如果你是文化企业老总,该采取何种措施使传统民俗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突出重围?
  教师组织学生就“市场经济背景下传统民俗该如何发展?”展开小组讨论,最后学生的思维转移到了企业的经营上,还是到不了课堂的中心内容。故而情境探究绝不能与课堂内容错位。
  2.思维与探究
  教师应该借助师生之间的多元对话、互动、反馈,让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综合运用在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下进行。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比对分析、归纳提炼等方式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系统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或直觉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某位老师在导入“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时,首先播放梁思礼院士生平短片,然后组织学生独立探究:一个世纪以来,梁启超、梁思礼父子虽选择不同的道路,但都在追求和发展同一个主题的真理,你认同是哪一个主题的真理?
  簡单点评学生探究成果之后,开始进入下一步合作探究:
  (1)变法前维新派和守旧派进行了多场争论,你认为哪一方的认识才是顺应世界趋势的?这种通过资本主义道路救国的认识是否是真理?
  (2)试运用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知识对梁启超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学生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和论证,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适当点评,达到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和生成知识的目的。紧接着进行新一轮合作探究——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对梁启超和梁思礼在爱国道路选择上出现差异的原因加以说明。这一步继续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然后进行独立探究:“认识具有反复性,意味着从梁启超到梁思礼对爱国真理的探索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吗?梁思礼在追求爱国真理时推翻了以往的真理吗?”这是对前面问题的承接,体现出教学设计的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最后又独立探究:“请联系十九大报告及全面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时政背景,就‘我的奋斗和我的国’这个主题,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突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共同构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规律,提炼要点。
  3.构建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网络
  构建知识体系并非简单的书本知识总结,而是一个多元的系统,在课堂总结中依然应该体现教学的三级目标。
  文献索引
  [1]姚继莲. 思想政治课教材“二次开发”探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包宁宁. 试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3]张泽红. 开发创造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课题[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3):28-29.
  [4]王资.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4):28-31.
  [5]孟丽. 高职生物实施探究式学习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5):146-146.
  [6]樊佩. 在视觉文化背景下小学生“读书感想画”的实践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7]李鑫. 年年岁岁“课”相似 岁岁年年“事”不同——关于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时政教育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143-144.
  [8]龚民.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 文史博览, 2004(9):23-24.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国家行政机关》是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的第二框内容,本框内容详细介绍了国家行政机关的含义、职权,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正确认识国家行政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懂得依法行政,依法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重要意义。从而体会国家行政机关的重要性,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自觉支持依法行政,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期刊
案例背景  我有一个学生叫于晶,这个学生是从上一届休学后进到我们班级的,当时在上一届的时候就是因为性格和全班人都不合,后来上届班主任建议她休学一年。她进入我们班的时候,之前的班主任和我说了些她的问题,这个学生性格很孤僻,不和其他人接触,宿舍的人怀疑她偷东西。进来之后的第一个礼拜我就已经和她沟通过了,基本上每周都会和她谈一次,对她进行开导。我想着在我的班上相安无事渡过三年就皆大欢喜毕业。  二、案例
期刊
随着高考化学题目开放性的增强、难度的加大,对学生发散思维要求的提高,教师在化学教学上只是依靠新授课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已经远远不够,习题课才能更好的巩固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学生的思维。但很多教师对习题课的认识还不够,仅仅是抱着“处理习题”的态度教学,使得习题教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也难以被培养,与高考对学生的考察接不上轨。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习题课教学策略的研究就尤为重要。  一、高中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中职数学第二册第十二章第四节古典概型。它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复实验,得到的是概率精确值,对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随机事件和基本事件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但是他们对概率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还未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同时中职校二年级的学生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独立思考能力欠缺。但是思维活跃、动手能力较强,对与生活相关的
期刊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第13-14页《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在实物观察、空间想象和推理等活动中,体验从不同角度(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积累观察物体的活动经验。  3.在想象、推理、观察、验证的活动中,初步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想象的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中,你简单描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观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规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合作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75页至76页。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基本养成,但由于处在多动年龄,所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教学时,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构建数学知识模型,并运用建构的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能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一些除法运算的简便计算。  3.學
期刊
教学的改革,首先是教师的理念要更改,要更新。这不,今天要学的课文是《将相和》,又是一篇讲读课文。按以往的应试教育法就是让学生在基本熟悉课文、生字、词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讲解课文,完成教学目标即可。整个过程都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配合老师回答提出的问题,而没有机会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  一、熟悉课文,提出质疑  可现在不同了。刚一上课我告诉学生今天要学的课文,学生马上说:“老师,让我们
期刊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之处,感悟这株柳树顽强的精神;  2.了解对比衬托和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感受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神奇之处,感悟这株柳树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复习旧知  1.复习生字新词  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齐读、男女比赛读,师及时评价。  2.复习第一至四自然段。  (1)作者眼中的这株
期刊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就应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向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