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地理

来源 :可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wwvfb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拨移民潮
  吕小萌刚办完加拿大投资移民。谈起异国新生活,她很兴奋——生活舒服、没压力,养老金制度让人放心,福利实惠而覆盖面广。
  吕小萌的孩子在她办成移民之前就在加拿大读中学,妹妹全家11年前已移居加拿大。通过做房地产经纪的妹夫引荐,吕小萌能很好地把自己在国内的房地产生意与加拿大对接起来。
  这是中国新一代移民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涌现了三拨移民潮。与1970年代末底层劳工为主,以及1990年代末留学生为主的两拨移民潮不同,第三拨移民潮的主力军是新富阶层和知识精英。
  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传统移民国吸引了大部分投资移民者的目光。英国、德国、巴西、阿根廷及传统意义上不接受投资移民的日本,也开始向中国富人们兜售他们的移民政策。
  齐一是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的老总,正在办加拿大投资移民手续。他那个圈子里,很多人都移民国外了,“以前移民比较低调,现在宣传力度增强了,人一下子变得特别多”。
  为了孩子教育
  齐一感觉现在投资移民的主体多元化了。以前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人,资金不多,去那边开个餐馆、超市,做点小生意。现在的移民投资各行各业的都有,英语水平也好一些。他说:“最近几年有年轻化趋势,官二代、富二代出去的比较多。日韩移民是真的想去国外生活或闯事业,中国移民更多的是想找条后路,或者为儿女的教育考虑,事业主体仍在国内。中国进行投资移民的,大多是一方陪孩子去国外上学,另一方留在国内挣钱。这种候鸟式移民是中国特色。”吕小萌就是这样。
  齐一选择移民加拿大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他女儿小学成绩非常好,上了初一,就有点跟不上了。同学们早就在寒暑假通过课外班把下学期的课程学完了,小姑娘觉得怎么努力都学不过人家。
  “教改说了这么多年,还是应试教育。本该是培养学习习惯的小学,就已经开始加码。这对孩子成长很不利。”齐一说,“留在国内,我能看到孩子未来的路和基本的生活轨迹。我希望她能换一种活法,眼界更开阔一些,价值观更开放和包容一些,活得从容自在。”
  为吕小萌装修地下室的也是一位中国移民。这位装修公司的老板原是沈阳一家大型国企的总经理。他女儿先天失聪。为了让她接受最好的语言教育,他在沈阳和北京之间往返奔波,承受着极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移民加拿大后,有三个老师教他女儿。小姑娘十岁了,用英语和汉语与人交流都无障碍。
  移民还能节省不少费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育基本是免费的。取得移民身份后,读海外的大学,也可以享受本土学生的待遇。
  另一位移民林硕说:“在澳大利亚,大学毕业生起薪一般在两万澳元左右,生活绝不会拮据。年薪达到七八万澳元,生活水平与国内年薪四五十万元的人相当。”
  福利风险并存
  齐一认为,谋求资产的安全感是投资移民的另一个动机,“国内生存环境存在很多问题,人们的心态不平衡,导致大家有很多担心的地方”。
  国外更安全、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也有吸引力。在悉尼偏远一点的郊区,花三四十万澳元(约194万~258万元人民币)能买到一座带花园的独栋别墅;靠近市区的地方,五六十万澳元(约323万~388万元人民币)也够买别墅了。
  “国外的教育、医疗、法律体系都相当完善,不会出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状况。不管大事还是小事,总会有一个渠道能解决你的问题。”林硕说。他遭遇过信用卡遗失后被盗刷的事情。银行核对签名,确认这笔钱不是他刷的之后,他不仅不需要还钱,相关的事务处理也不需要操心,银行通过自身的保险体系处理了这笔无主债务。
  北京的黄萍遭遇过同样的事情。家人在法国出差时被盗刷1000美元,国内银行要求她按期还款,否则照常计息。为了维权,她四处查询政策资料,给银行、银联写信,与银行负责人面谈,请人翻译法国警方出具的报案材料,耗时几个月才解决问题。
  移民并不是没有风险的。移民局的批准只相当于给了一张允许登陆的机票。加拿大移民法规定,移民成功后签发的是“枫叶卡”,而非永久绿卡。移民者要在一年之内登陆加拿大,并在签发“枫叶卡”起任何一个五年里累计住满两年,才能保住永久居民身份。很多人因为没有坐满“移民监”而失去永久居民资格。
  在澳大利亚,移民局批准之初给予的是临时绿卡,移民者将有四年时间寻找项目,打理生意。项目发展情况符合移民局的相关标准,才能获得永久绿卡。
  “澳大利亚每年的投资移民配额大约为两万,约有一万名中国人获得四年临时居留权,最终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只有约10%。”林硕说,“一个新移民去澳大利亚,适应能力强的大概要四五年才能融入社会。即便留下来,融入主流群体也不容易。澳大利亚人对美国和欧洲关注更多,认同感更强,对中国的了解,也就是有煤矿、能挣钱。”
  (摘自《经济观察报》图/巴迪斯蒂尼)
其他文献
乔致庸和茂才来到包头著名的毛皮市场,见识闻名天下的蒙古皮袍。  茂才笑道:“东家,复字号聘下了大掌柜,我们该回祁县了吧?你这些天在包头立的规矩,能管这里二十年!”  致庸笑了:“茂才兄,还有一件事,我想办完了再走。这件事不办,在包头建树新规矩的事就算没做完!”  茂才奇道:“哪一件?”  致庸道:“包头东城万利聚商号的吴东家,借了我复盛公八万两银子,也跑来哭穷,说没有银子还,让我可怜他。可有人却说
期刊
农机公司倒闭后,想以400万元的价格卖掉临街的楼房。电气公司和他们相邻,魏老板决意把它买下来。他向农机公司常经理流露出心意后,常经理张口就要500万元。  如何以最小的代价买到房?魏老板贴出悬赏告示:谁能以400万元以下的价格为公司买得农机公司的楼房,奖励十万元。  面对重赏,单位员工反响强烈。外号“智多星”的陈博冲出来揭榜了。  当天,陈博买来一把刷子,弄了一桶白灰,用水和匀,在紧邻农机公司的墙
期刊
一天,村长穆拉发现他的毛驴不见了。他找遍整个村子也没找着,垂头丧气地坐在大门口不停地叹气。这时,两个邻居路过他家,见状,忙问他怎么了。  穆拉气呼呼地说:“我的毛驴不知跑到哪儿撒野去了。等它回来,我一卢比就把它卖掉!”  话刚说完,前方就响起驴子的蹄声。穆拉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男孩骑着毛驴慢悠悠而来,那头毛驴正是他的。  两个邻居都掏出一卢比,要买村长的毛驴。  “我刚才是说着玩的!”穆拉说。  “
期刊
赵财主的女儿赛西施挂画招亲,说只要年龄相当、与画中人有七分相像的未婚男子,都可前来应征。小伙子们顿时热血沸腾。为啥?这赛西施长得漂亮啊!可一看画,大伙儿都傻了眼。画中人气宇轩昂,甭提有多帅了。不说与画中人七分相像,便是有一分相似,怕也难找吧!  不过,有一个人没泄气,她就是孙脆梨。孙脆梨和丈夫张大集一起贩卖水果,日子过得倒也和美。唯一不顺心的是,小叔子张小集三十好几了,还没娶妻。  张大集和张小集
期刊
邻居是河南人,开了一个自行车修理铺,发誓要把儿子培养成才,有空就辅导儿子。  语文,因为有拼音和音调在,铁证如山,普通话没费多大劲就战胜了河南口音;到了英语,盛气凌人的爹拿着书本质问:“老虎用英语咋念?”  “Tiger。”儿子怯懦地发出声。  “洋车子?大点声!”  “是自行车,bike!”  “那橘子呢?”  “Orange!”  “你能不能把后半截大大方方地给我念出来?桌子怎么读?”  “是
期刊
从三岁开始,我除了上学,就是坐在家里画画。我眯着眼睛画了12年,就是为了我那个当画家的梦想。令人沮丧的是,心想不见得事成,我们一家人的付出和收获并没有成正比。1997年初夏的一个上午,15岁的我收到美院的通知单,不是入学通知单,而是一纸落榜通知。  12年的梦想顷刻间成了泡影,我关起门哭了一整天。妈妈焦急地跟爸爸商量:“这可咋办呢?要不,让婷婷去读普通高中吧。”爸爸知道我的个性里有一点点男孩子的顽
期刊
彼诺奇金来到劳动力市场,转了半天也没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只好在大街上四处游荡。不知不觉走进一家动物园,他发现这里的动物都过得不错,住的地方是免费的,设备齐全;吃的呢,合乎标准,每天还能和游客愉快地交流。它们生活得多滋润啊,还有什么渴求的呢?  彼诺奇金看见一块写有“灵长目”的指示牌,想起上大学那会儿他们实用数学系的学生就被称作灵长目。“也许,我就是一个双重身份的灵长目。”他琢磨着,“总体上说,我
期刊
2010年6月的一天,阿姆斯特丹机场。  行李早在德国科隆机场托运了,我来这里是转机。我欲前往荷航飞杭州的登机口时,有人请我去边检。荷枪实弹的荷兰军警问我:“你托运的行李中有可疑物品,是什么?”我说是一把德国军刺。他又问:“拿它做什么?”我说:“送给一位中国老兵。上世纪90年代,他去过伊拉克前线,是名战地记者。”荷兰军警让我出示护照。他仔细看过后,一个立正,给我行了军礼——放行。  为啥一提老兵,
期刊
她的坐姿总是那么端正,背和屁股呈90度。  端正的原因不是她刻意保持,而是每当她坐下,她的狗总是想跳到她腿上。为了让它在腿上睡得舒服,她的背挺得比椅背还直。  那只狗,她养了13年,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它。为了狗,她只吃硬的水果,因为可以切成丝跟它分享。她一天遛狗两次,回家后用香皂帮它洗脚,再用吹风机吹干。她让狗上沙发、上床。因为怕半夜翻身压到它,她的睡姿比坐姿还端正。  这些年,她当然也跟男人约过会
期刊
所有男孩都不愿意长大,玩心特别大,青春的荷尔蒙作祟,不安于室,狂躁浮浪。我又是东北人,东北人都爱热闹,爱吃吃喝喝唱唱歌。结婚前,一帮狐朋狗友在外面聚会,只要一个电话,就算天崩地裂我也会马上赶过去。  去的地方大多是夜场,灯红酒绿,环境嘈杂,一片号叫声。在这里,你叫个人名都得扯着嗓子喊,更别提吐露心声了。现在回忆起来,无非是少年的好胜心吧,看谁能把谁喝倒。结果大家一起倒了,醒来还觉得是生死之契的哥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