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爱斌告别华夏11月3名固定收益总监跳槽

来源 :投资者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ge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位公募基金固定收益大佬离职了。”11月23日,一位固定收益基金经理对《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原华夏基金固定收益部投资总监杨爱斌于11月初离职。
  杨爱斌成为近一个月内,继原华富基金固定收益总监曾刚、嘉实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刘熹之后,第三位离职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负责人。“这暗示着固定收益投资领域也进入了一个人才流动性较强的时期。”上述基金经理分析。
  据记者了解,3位总监去处不尽相同。曾刚选择继续待在公募基金业,而杨爱斌和刘熹可能离开。
  谈到离职,刘熹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未来会继续做债券投资工作,不过还没决定最终去处。”他说会先休息一段时间,想想债券投资更深层次的问题。而据接近杨爱斌的人士透露,他可能转战私募。
  
  杨爱斌或投入私募
  
  杨爱斌并非基金经理,所以他的离职不需公告。
  资料显示,杨早期在平安保险集团从事债券投研工作。既管理过分红组合、团体退休金投资组合,还担任组合管理部副总经理,对年金等领域非常熟悉。进入华夏基金后,长期任固定收益总监和投资决策委员会(固定收益)成员,全面主持华夏的固定收益投资管理工作。
  一位接近杨爱斌的人士分析:“杨爱斌是华夏固定收益投资部门的灵魂人物,他主要的贡献是对公募、社保、年金等领域债券品种大投资方向的把握上能力突出,离开后对该部门可能带来较大影响。”
  杨爱斌对华夏固定收益投资部门影响较大的一次,是促成2005年5月华夏对债券基金发展的决定——“不和别人去比收益排名,要做低波动性、低风险的产品。”
  当时,固定收益基金正遭遇困境,国内十多只债基多数规模都是越做越小。固定收益业务出色的美国富达基金,启发了杨爱斌,他们的主要管理手段就是保证债基的低风险、稳健风格,使其与投资者的期望相一致。
  对于他可能转投私募,接近杨爱斌的人士认为:“现在债市投资机会明显,买点好些的企业债,做私募一年10%的收益还是可以做到。干个三五年不比其他私募做股票的差,也会好于在公募基金的待遇。”
  
  三痼疾加剧人才流失
  
  与杨爱斌同样备受关注的还有刘熹。刘熹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债券投资的专业人士,做债券相关工作约18年,做了9年债基经理。截至11月18日,由刘熹管理的嘉实稳固收益在77只二级债基中排名第6,嘉实债券在72只一级债基中排名第18。
  进入嘉实前,刘熹曾在平安证券、平安保险、招商证券等公司从事债券研究。2003年2月加盟嘉实,开始任社保债券基金经理,后任公司投委会成员、固定收益部总监。
  据上述基金经理分析,3位总监离开公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公募基金的竞争模式可能不适应未来市场。“现在公募基金拼相对业绩会有问题,比如很多债券基金也被要求做一些风险高的投资策略,这会让债基投资的本质受到改变。”
  第二个原因是在基金公司做债券并不被重视。“基金公司对债券投资的重视程度不如股票,毕竟股票在收费、盈利模式的比例上大于债券。”
  第三个原因是债券人才培养周期更长,债券投资更枯燥。“股票投资中每只股票不一样,一些新诞生的行业和新的盈利模式,都会带来新鲜感,而债券就稍微枯燥一些,做了那么多年还是那个样子。”
  上述基金经理表示,目前愿意从事债券投资研究的人才偏少,加上资源的倾斜度也不够,债券基金经理可能会后继乏人。
  债基前景或比股基乐观
  
  在刘熹看来,未来债券基金的投资前景比股票基金更乐观。“中国资本市场环境比较恶劣,尤其是股票重融资、轻回报是不可持续的。而债券基金未来趋势相对股票基金会好些,它毕竟每年有利息收入,同时还能取得资本利得的收益。”
  或许正因如此,不少专做股票投资的基金公司,最近两年都成立了固定收益投资部门,并拓展产品线。这既带来了债券投资部门地位的改变,也使得债券投资人才太少的局面暴露,加剧了基金公司的争夺。
  债券基金被寄予厚望的一大原因,是占比仍太低。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二季度末,全球共同基金资产中23%为债券基金。相比之下,国内占比仅5.86%。
  “美国债券投资市场很大,很大程度上在于可以使用的工具较多,如做一些掉期、期货、期权,这在国内少很多。”在刘熹看来,工具不完善是基金公司发展债券基金头疼的难题。
其他文献
“谁能想到国家的银行也会给我们假钱!”住在石家庄市裕华区槐中路十二化建第二生活区的吕绍有老人带着激动的情绪对《投资者报》记者说。  他所说的“国家的银行”是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前阵子他从邮储石家庄网点取退休工资遭遇1300元的假钱,到另一家银行缴暖气费时被扣留,至今邮储银行方面未有说法,他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郁闷的老人不止他一个。就在近半个月时间内,还有其他几位老人同样在邮储行的不同网点取到
期刊
11月17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7700万股(1.54%)股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挂牌总价格为4.99亿元,转让方是上海国资独资公司上海盛融投资公司。  随后记者以买方身份致电转让方代表,该人士认为,股权拍卖是资产结构调整的需要。对于买方,则按照市场方式竞拍。11月23日,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关人士表示,这是市场拍卖,看投资者自己的意向,在12月15日挂牌期满日期前,交易所不便透露买方信息。 
期刊
11月23日上午,《投资者报》记者接通原中德证券CEO王仲何的电话时,远在香港的他对于在中德证券的任职,有点怅然若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对于曾经身为合资券商典范的中德证券为何遭遇高层动荡,他不置可否,“已经离开了,在忙于新事业,不好评论。”  但末了,就要挂上电话时,他发出了如此感慨:“对于个人,这是一笔好的经验财富。对于公司来说,要选好自己的路,最重要的是股东怎么想,怎么才能有益于未来
期刊
郭树清赴任证监会新一届主席之后,市场再度燃起热切期待,都盼望资本市场能有点大动作。11月18日,郭树清履新的第20天,证监会果然“不负众望”,表示将推进包括债券市场制度规范、改变高市盈率发行股票的局面、完善退市制度以及打击内幕交易等6方面制度建设的举措。为此,我们专访了对中国资本市场素有严肃研究之称的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教授。    充满矛盾的建议    《投资者报》:郭树清履新证监会主
期刊
香雪制药在创业板上市已近一年,又一批限售股即将解禁,在利益面前,矛盾也开始涌现出来。  11月16日,上市公司美达股份发布了一份重大诉讼公告,美达股份以侵害公司财产为由将广东通用数字投资咨询公司(以下称“通用数字”)及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公司(以下称“太平洋技术”)告上了法庭。  资料显示,太平洋技术成立于1994年9月2日,注册资金为1000万美元,注册类型为中外合营,最新的股东资料显示为国际数据
期刊
背靠雅戈尔的凯石长江,从2007年以后发展至今,以4只基金、75亿元的规模成为PE界的一匹“黑马”。凯石长江投资的思路和方向是什么?和雅戈尔之间如何合作?其总裁李春义对《投资者报》记者进行了介绍。    《投资者报》:凯石长江旗下目前PE基金的规模有多大?有几只基金?  李春义:凯石长江的前身为中欧创投,2010年,中欧创投成立了总规模为50亿元人民币的长江国泓股权投资基金,此后改名为凯石长江。目
期刊
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于2011年11月3日~6日在北京展览馆召开。《投资者报》副总编辑陈元地在金融名家讲坛上,深刻剖析了股市中“一赚二平七赔”这句名言背后的根本原因。  在股市中,从心理素质到专业能力,有许多障碍阻碍着人们去执行“低买高卖”的简单道理。    恐惧和贪婪的牵制    “低买高卖”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理解和操作的事情;然而到了股市中这一简单道理就变得很复杂。  例如,实际生活中
期刊
凯石长江投资管理公司(下称“凯石长江”)总裁李春义有着典型的双鱼座特质,喜欢思考,在困难面前不让步,有点“乌托邦”思想。他的同事很多时候看不懂他在想什么,也看不出他内心的喜怒哀乐,感觉有点神秘。  11月的一个下午,李春义如约坐在《投资者报》会议室,一身黑色衣服的他显得沉稳而内敛。在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始终表情如一,波澜不惊。他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如此坦诚地面对媒体。  经历了创业的艰辛,李春义深信
期刊
股市寒冬,银行系基金公司却展现了久违的发行能力,但这次的主角并非国有行系公司,而是在基金发行领域一直默默无闻的民生银行和民生加银基金。  2011年11月23日,民生加银公布了新基金民生加银景气行业股票基金的募集结果:31.99亿元,创下半年来新基金募集规模新高。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期,建信基金公布了其建信恒稳价值混合基金的首募规模结果——8.68亿元,只有民生加银景气行业的1/4,建信基金为四
期刊
好的东家和好的职业经理人,哪个是基金公司成长的基因?  仅以券商系基金公司来分析,目前参股基金公司的证券公司有105家,但单从资产总规模这一结果来看,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最会经营。  中信证券控股的华夏,招商证券控股博时参股招商、广发证券控股广发参股易方达,四基金公司资产合计占整个公募基金行业的四分之一。  这并非一蹴而就,过程中商业味浓郁。  比较起来,广发证券是最好的“创业者”,位于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