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认为老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弥补不足,才能使学生获得技能,得到充分的情感体现才能使美术课获得真正的成功。
关键词欣赏课 设计课 思维定势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什么样的美术课才是一节好课呢?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有待美术老师解决的具体问题。
1 确立学生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
评论中学生绘画作品的好坏,不能只看“这张画画得好不好,像不像”。每个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是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能很容易就用画笔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有些同学可能一直努力却只能是像爱因斯坦做小板凳一样,努力了却没有正式作品,但我们不能因画得不像或不美就否定学生整个绘画的过程。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创作是发现美,结合一定的形式用色、线、面表达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的一个完整创作过程。从古至今,由中到外,各流派画家都有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完成风格独特的作品。从印象派的光和色,到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惊人的逼真程度,我们不能说哪个更完美。数学作业1+1就是得2,只有对错两种可能。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我看来,学生作品和艺术家作品是一样的,都是他们汗水的凝结,都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觉的流露,艺术创作只有美或不美,喜欢或不喜欢的区别,用“好、坏、对、错”这些生硬片面的词语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是不科学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对绘画真正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2 适当突出美术学科的专业性
中学美术是一门将普及教育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的审美见解和健康的审美心理。我一直坚持认为,评价一节美术课是否成功,不能一味的追求美术课的愉快气氛,中学教师应站在理性的角度,应首先明确,中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中学美术不同于小学美术,美术学习不是随便画画闹着玩。我们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加入专业美术知识,从意识层面上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
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把加强自身专业水平作为贯穿一生的任务,并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专业知识的内容,分析知识的难度,有节奏的组织教学环节,使专业知识融进课堂教学中,作到美术专业知识少而精,成为每节课的最亮点。
3 美术欣赏课上正确使用多媒体
中学美术课中,关于美术常识与欣赏的内容占16%,但课本中现有图片资料有限,知识含量相对少,学生只学习书本上提供图片,很难使学生和艺术形成共鸣,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多媒体能增大课堂容量,弥补了传统书本图片欣赏的不足。这时,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开阔学生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他们并逐步建立健康的审美观。
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呢?每一名美术老师在上欣赏课前,都要先确立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再分析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然后再对课堂教学全面规划,制作完善的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时,要慎重筛选课本上相关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丰富欣赏课内涵。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应注意克服图片信息堆砌现象,应用不合格的课件,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路混乱、目不暇接,不但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记忆深度,以至于节节学、节节忘。
4 设计课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初中美术课程安排中有“设计、应用”部分,设计课的学习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服装、家装,视觉传达、视觉展示等设计,通过设计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品质,它还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通过范例讲解和创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出个性鲜明的作品。我曾在变体美术字课上做了一个立体字变形示范,不经意间使学生在设计中形成了思维定势,造成部分同学设计作品明显雷同。思维定势破坏学生的想象力,使设计作品流于一般,缺乏个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在教学示范过程中,首先要在教学上注意设计方法的传授,淡化教师示范作品强烈的视觉效果,不断总结得失经验,减少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其次,对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当学生突发奇想时,不否定灵感。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势,这样才能让设计真正的“活起来”。
伯克曾说“艺术是人类的天性”,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粒艺术的种子,只要有阳光的温暖、清泉的润泽,就能盛开出绚烂的艺术之花。初中美术课就是一门滋养学生艺术天性的课程,它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弥补不足,才能使学生获得技能,得到充分的情感体现才能使美术课获得真正的成功。让我们一起使初中美术教学变得严谨而快乐吧。
关键词欣赏课 设计课 思维定势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什么样的美术课才是一节好课呢?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有待美术老师解决的具体问题。
1 确立学生绘画作品的评判标准
评论中学生绘画作品的好坏,不能只看“这张画画得好不好,像不像”。每个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是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能很容易就用画笔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有些同学可能一直努力却只能是像爱因斯坦做小板凳一样,努力了却没有正式作品,但我们不能因画得不像或不美就否定学生整个绘画的过程。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美术创作是发现美,结合一定的形式用色、线、面表达内心最深处的情感的一个完整创作过程。从古至今,由中到外,各流派画家都有着自己的情感体验,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完成风格独特的作品。从印象派的光和色,到照相写实主义绘画惊人的逼真程度,我们不能说哪个更完美。数学作业1+1就是得2,只有对错两种可能。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在我看来,学生作品和艺术家作品是一样的,都是他们汗水的凝结,都是他们的真实情感觉的流露,艺术创作只有美或不美,喜欢或不喜欢的区别,用“好、坏、对、错”这些生硬片面的词语来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是不科学的,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对绘画真正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2 适当突出美术学科的专业性
中学美术是一门将普及教育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学科,作为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应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的审美见解和健康的审美心理。我一直坚持认为,评价一节美术课是否成功,不能一味的追求美术课的愉快气氛,中学教师应站在理性的角度,应首先明确,中学生是成长中的人,中学美术不同于小学美术,美术学习不是随便画画闹着玩。我们不要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适当加入专业美术知识,从意识层面上提高他们的艺术感受。
这就需要美术教师把加强自身专业水平作为贯穿一生的任务,并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专业知识的内容,分析知识的难度,有节奏的组织教学环节,使专业知识融进课堂教学中,作到美术专业知识少而精,成为每节课的最亮点。
3 美术欣赏课上正确使用多媒体
中学美术课中,关于美术常识与欣赏的内容占16%,但课本中现有图片资料有限,知识含量相对少,学生只学习书本上提供图片,很难使学生和艺术形成共鸣,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多媒体能增大课堂容量,弥补了传统书本图片欣赏的不足。这时,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不仅开阔学生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助于他们并逐步建立健康的审美观。
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呢?每一名美术老师在上欣赏课前,都要先确立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内容,再分析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然后再对课堂教学全面规划,制作完善的课件。制作相应的课件时,要慎重筛选课本上相关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丰富欣赏课内涵。在制作课件过程中,应注意克服图片信息堆砌现象,应用不合格的课件,学生学习过程中思路混乱、目不暇接,不但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影响学生记忆深度,以至于节节学、节节忘。
4 设计课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初中美术课程安排中有“设计、应用”部分,设计课的学习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服装、家装,视觉传达、视觉展示等设计,通过设计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未来的生活品质,它还能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通过范例讲解和创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创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出个性鲜明的作品。我曾在变体美术字课上做了一个立体字变形示范,不经意间使学生在设计中形成了思维定势,造成部分同学设计作品明显雷同。思维定势破坏学生的想象力,使设计作品流于一般,缺乏个性。
要解决这个问题,美术教师在教学示范过程中,首先要在教学上注意设计方法的传授,淡化教师示范作品强烈的视觉效果,不断总结得失经验,减少学生思维定势的形成。其次,对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当学生突发奇想时,不否定灵感。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发散思维,克服思维定势,这样才能让设计真正的“活起来”。
伯克曾说“艺术是人类的天性”,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粒艺术的种子,只要有阳光的温暖、清泉的润泽,就能盛开出绚烂的艺术之花。初中美术课就是一门滋养学生艺术天性的课程,它能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纠正教学中的错误,弥补不足,才能使学生获得技能,得到充分的情感体现才能使美术课获得真正的成功。让我们一起使初中美术教学变得严谨而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