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部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最初是睁眼看世界的历史,中西文化交流的演进史。梳理150年来,历届世博背景下的中国转型期细节,于洋务烟云、革命浪潮、市井百态中,可以观照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回首一个大国跌宕起伏的道路,鉴往而知来。
南都周刊记者_谢海涛
世博如火如荼,四方赞弹雷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历史,叩问世博的前世今生,与一个大国的转型之路,意义却不在于国力之炫耀,或为中国崛起寻注脚,而在于试图探索中国百余年转型之得失,为未来发展寻借鉴。
纵观世博发展史,在当今发达诸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道路上,其作用举足轻重。世博会举办国,多是在工业化发展关键期,现代化欲攀新高峰时举办的。世博于诸国,犹如里程碑,此前为传统国家,此后为现代化国家。
而一部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最初是睁眼看世界的历史,中西文化交流的演进史。
时间上溯至1840年,天朝的国门被西洋利炮轰开,晚清中国于痛苦中开始了大转型,又11年,当蒸汽机驱动机器在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上运转时,让西方列强叹服的科技文明,仍被陶醉于“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大清,视为奇技淫巧。
至1867年,王韬游历巴黎世博会,知机器制造之妙置根于格致诸学之精;再至1877年,李圭写《环游地球新录》介绍费城世博会,再至1893年,郑观应强调“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泰西物产之丰,国力之强”,深深打动了一批救国者,萌生起追赶西方的强烈意识。孤陋寡闻的大清,才再也难以将世博会视为炫奇会,从远离世博,到委托洋人参与,再到走上自主参展路,终于开始了融入世界的第一步。
至此,我们说打开晚清国门的,一为西洋坚船利炮下的血与火,一为世博会的科技之光。世博会代表的器物文明,同样代表外部世界对中国造成了巨大冲击,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从时间上看,世博会创建的历史,和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转型高度契合。以世博的发展规律看,自1851年至1933年,世博会高举着“科技创造无限”的大旗,直接影响着清末民初之际国人对于器物文明的追求乃至反思:彼时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由器物文明(洋务运动)而制度文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而文化追求(新文化运动)。
而自1939年,中国远离了世博,逐渐退出参与世界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彼时的世博,只是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逆向参造物。一战之后,战争/人权/生态等问题此起彼伏,人类开始反思科技的双刃效应及理性的局限,世博会敏锐地捕捉到人类社会变化的脉络,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现实生存状态。而此后的中国,展示给国际社会的,却多为内战,“大跃进”,“文革”等,令人扼腕三叹。
终于到了1982年,中国与世博会重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劫后重生的大地上飘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逐渐正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重新回到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轨道上来。此后,又20余年,始有大国之崛起,中国模式行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立足上海,这一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步伐的城市,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地,选择若干历史节点,试图梳理150年来,历届世博背景下的中国转型期细节,于洋务烟云、革命浪潮、市井百态中,观照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回首一个大国跌宕起伏的道路,以求鉴往知来。
行文至此,忽记起世博开幕之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浦东,迎来了开发20周年,邓小平当年的指示再次被人们重温:“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此语出自1991年,浦东开发遇阻时,而在世博开幕展示大国崛起的今天,似乎仍具现实意义。
南都周刊记者_谢海涛
世博如火如荼,四方赞弹雷动。
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历史,叩问世博的前世今生,与一个大国的转型之路,意义却不在于国力之炫耀,或为中国崛起寻注脚,而在于试图探索中国百余年转型之得失,为未来发展寻借鉴。
纵观世博发展史,在当今发达诸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现代化道路上,其作用举足轻重。世博会举办国,多是在工业化发展关键期,现代化欲攀新高峰时举办的。世博于诸国,犹如里程碑,此前为传统国家,此后为现代化国家。
而一部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最初是睁眼看世界的历史,中西文化交流的演进史。
时间上溯至1840年,天朝的国门被西洋利炮轰开,晚清中国于痛苦中开始了大转型,又11年,当蒸汽机驱动机器在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上运转时,让西方列强叹服的科技文明,仍被陶醉于“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的大清,视为奇技淫巧。
至1867年,王韬游历巴黎世博会,知机器制造之妙置根于格致诸学之精;再至1877年,李圭写《环游地球新录》介绍费城世博会,再至1893年,郑观应强调“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泰西物产之丰,国力之强”,深深打动了一批救国者,萌生起追赶西方的强烈意识。孤陋寡闻的大清,才再也难以将世博会视为炫奇会,从远离世博,到委托洋人参与,再到走上自主参展路,终于开始了融入世界的第一步。
至此,我们说打开晚清国门的,一为西洋坚船利炮下的血与火,一为世博会的科技之光。世博会代表的器物文明,同样代表外部世界对中国造成了巨大冲击,见证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从时间上看,世博会创建的历史,和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社会转型高度契合。以世博的发展规律看,自1851年至1933年,世博会高举着“科技创造无限”的大旗,直接影响着清末民初之际国人对于器物文明的追求乃至反思:彼时中国的现代化探索,由器物文明(洋务运动)而制度文明(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而文化追求(新文化运动)。
而自1939年,中国远离了世博,逐渐退出参与世界发展与改革的进程。彼时的世博,只是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逆向参造物。一战之后,战争/人权/生态等问题此起彼伏,人类开始反思科技的双刃效应及理性的局限,世博会敏锐地捕捉到人类社会变化的脉络,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现实生存状态。而此后的中国,展示给国际社会的,却多为内战,“大跃进”,“文革”等,令人扼腕三叹。
终于到了1982年,中国与世博会重逢,改革开放的大旗在劫后重生的大地上飘起,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中国逐渐正视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重新回到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轨道上来。此后,又20余年,始有大国之崛起,中国模式行世。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立足上海,这一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步伐的城市,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地,选择若干历史节点,试图梳理150年来,历届世博背景下的中国转型期细节,于洋务烟云、革命浪潮、市井百态中,观照近代人类文明的进程,回首一个大国跌宕起伏的道路,以求鉴往知来。
行文至此,忽记起世博开幕之前,“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浦东,迎来了开发20周年,邓小平当年的指示再次被人们重温:“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此语出自1991年,浦东开发遇阻时,而在世博开幕展示大国崛起的今天,似乎仍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