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深刻指出:“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務,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善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营商环境全面升级,特别是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经济新形势,关键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切实做到“四个精准”。
坚持深化改革的思路,推动精准变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多证合一、先照后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审批制度,实行“照后减证”,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新一轮审批事项削减,做到减无可减、放无可放,除必须由省级审批的事项外,能取消的行政审批和涉及中介服务的事项全部取消,不能取消的下放至市、县(区)。深化监管制度改革。加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手段、以跨部门跨区域综合性执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监管体制。深化行政服务改革。积极探索政府购买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改革,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公用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服务流程、信息公开更加透明。
发挥集中力量的优势,推动精准提效。建设“不打烊”政府。各市、区(县)政务大厅全面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消减地域限制,探索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上下一致的工作体系,补齐实体大厅建设短板。坚决打通“信息孤岛”。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各地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体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增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智慧性、便民性、亲民性。大力优化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结”。
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动精准创新。强化人才支撑。依托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重点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对企业、园区和创新研发平台亟需的高端人才、青年人才、工匠人才实现精准输送。建立从孵化培育到转化发展的扶持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众创空间、“双创”平台,深化拓展互联网岳麓峰会等高端科技会议影响力,加大对科技成果运用的支持和转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企业,视质量效益情况给予奖励。加大保障力度。为大学毕业生、返湘创业青年、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智力支持、能力提升和资源对接等创业辅导。
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推动精准法治。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依法行政、公平公正、诚实守信、重商扶商立法宗旨,突出省域特色,加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妥善推进省市县相关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着力解决好执法过程中执法依据、处罚标准、执法文书不统一的问题。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利用大数据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系统,重点放在食品安全、金融信贷、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并形成一个长期机制,坚决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在依法处理企业案件时,严格适用查封、扣押和冻结等强制措施,坚决禁止利用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评价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与潜在发展力的首要因素。只有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推动湖南在中部崛起、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积极作为,实现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
坚持深化改革的思路,推动精准变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多证合一、先照后证、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审批制度,实行“照后减证”,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新一轮审批事项削减,做到减无可减、放无可放,除必须由省级审批的事项外,能取消的行政审批和涉及中介服务的事项全部取消,不能取消的下放至市、县(区)。深化监管制度改革。加速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为手段、以跨部门跨区域综合性执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监管体制。深化行政服务改革。积极探索政府购买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服务改革,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公用事业单位的收费标准、服务流程、信息公开更加透明。
发挥集中力量的优势,推动精准提效。建设“不打烊”政府。各市、区(县)政务大厅全面开通24小时自助服务,消减地域限制,探索建立统一标准、规范流程、上下一致的工作体系,补齐实体大厅建设短板。坚决打通“信息孤岛”。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各地政府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体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增强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智慧性、便民性、亲民性。大力优化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实现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一次就办结”。
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推动精准创新。强化人才支撑。依托国防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重点高校,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对企业、园区和创新研发平台亟需的高端人才、青年人才、工匠人才实现精准输送。建立从孵化培育到转化发展的扶持机制。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众创空间、“双创”平台,深化拓展互联网岳麓峰会等高端科技会议影响力,加大对科技成果运用的支持和转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取得创新成果的企业,视质量效益情况给予奖励。加大保障力度。为大学毕业生、返湘创业青年、退伍军人等重点群体提供智力支持、能力提升和资源对接等创业辅导。
贯彻依法治国的方略,推动精准法治。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依法行政、公平公正、诚实守信、重商扶商立法宗旨,突出省域特色,加强市场监管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妥善推进省市县相关领域综合执法改革,着力解决好执法过程中执法依据、处罚标准、执法文书不统一的问题。强化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利用大数据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系统,重点放在食品安全、金融信贷、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并形成一个长期机制,坚决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依法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在依法处理企业案件时,严格适用查封、扣押和冻结等强制措施,坚决禁止利用刑事手段介入经济纠纷。严格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建立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评价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与潜在发展力的首要因素。只有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才能推动湖南在中部崛起、建设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积极作为,实现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的良好态势。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