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前,街上奔跑的孩子多数还是小“瘦猴”,如今,滿眼望去,“小胖墩儿”越来越多。近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布了全国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结果,儿童肥胖问题再次引起关注。
儿童肥胖有增无减
7月6日下午,北京红领巾公园内,一群孩子正在玩轮滑。其中一个小胖子努力弯下身子,两条小胖腿奋力滑着,圆圆的脸蛋上全是汗水。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今年6岁,从小爷爷奶奶带大。老人惯孩子,想吃啥就买啥,汉堡、可乐、炸鸡腿都是日常食谱。结果,孩子就像吹气球一样,1米的身高,体重却一度达到90斤。
不管城市还是乡镇,像小胖一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洋快餐店里孩子不少,小卖部、超市里的垃圾食品主要消费人群也多是中小学生。日前,欧洲一项为期30年的跟踪研究指出,30年前,在100个中国儿童里很难找出1个胖孩子,但到2014年,每6个男孩和每11个女孩中就分别有1个胖娃娃,尤其是农村地区肥胖儿童激增。
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进行的“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发现,城乡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明显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其中,城区儿童体重超出0.1-1.2千克,农村儿童超出0.3-0.9千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朱宗函在发布会上指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城市和农村同样突出,发生率在不断上升。根据2005年的调查,0-7岁平均超重率大约3%,部分地区超过了10%。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教授曾其毅介绍,从全国总体来看,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健康状况亟待改善,但是,城市儿童肥胖有加剧的趋势,部分胖孩子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胖墩儿”伤身又伤心
在很多中国父母眼里,孩子胖些不是什么大事,“小胖墩儿”多可爱,甚至认为胖是有福气的象征。然而,恰恰相反,孩子一旦胖起来,平添的不止是烦恼,更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著名儿童健康管理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段渊说,儿童肥胖问题本身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更会衍生出许多心病。
超重和肥胖儿童易生全身系统疾病。近日,瑞典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超重的男性青少年患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风险增加。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更易性早熟,而且肥胖程度越严重,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越大。
肥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幼龄时期的儿童肥胖会影响运动和游戏的灵活性,导致儿童受到小伙伴疏远。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对“身材健美”更有憧憬和诉求,但因为身材和体重超标,肥胖少年更容易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防卫、攻击的情绪,更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和自闭性格。
极易发生“一胖毁终生”。美国一项跟踪研究表明,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肥胖和正常体重的孩子都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十年级的肥胖学生中,有83%在五年级时也是肥胖状态。同样,伦敦大学对英国近6000名儿童进行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约1/4的儿童在升入初中时有体重问题。科研小组组长简·沃德尔教授表示:“11岁时已经发胖的儿童,在接下来的5年中体重不会减轻。”
最后,许多“成年病”也会向青少年蔓延。北京多家医院的联合调查显示,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9%,血脂异常率为9.8%。与生活方式有关的2型糖尿病已占儿童糖尿病总人数的43%。在儿童“三高”的诱发因素里,肥胖是主因,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是“祸根”。
五个关键,家长要抓好
阻止儿童肥胖,宜早不宜晚。曾其毅表示,孩子发育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成人、老年时期的健康。要想预防或解决孩子肥胖问题,培养健康下一代,家长要抓好五个关键要素。
科学育儿。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母亲要从孕期就要开始重视。如果孕期使劲增加营养,越到孕后期,胎儿脂肪细胞发育得越快,这一阶段如果营养过剩,孩子出生后成为肥胖儿的几率非常大。
营养平衡。父母要合理控制孩子的饮食,尤其要控制汉堡、披萨、甜饮料、饼干、油炸食物等高热量食物。规律三餐,按时吃饭,不能任由孩子吃零食,暴饮暴食,适当多吃点粗粮杂粮、植物性食物和蔬菜。
运动劳动。家长要起到带头作用,晚饭后与孩子出门走走、跑跑步、逛公园、爬爬山。切不可一家人晚饭后就抱着电脑或电视,在沙发上待一晚。闲暇时间,可同孩子做家务。
睡眠充足。睡得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肥胖,因为睡眠不佳会影响与食欲和饱腹感有关的激素。此外,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家庭和谐。温暖轻松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育,这不仅让孩子每天开开心心,还能促进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肥胖的发生。
儿童肥胖有增无减
7月6日下午,北京红领巾公园内,一群孩子正在玩轮滑。其中一个小胖子努力弯下身子,两条小胖腿奋力滑着,圆圆的脸蛋上全是汗水。他的父亲告诉记者,孩子今年6岁,从小爷爷奶奶带大。老人惯孩子,想吃啥就买啥,汉堡、可乐、炸鸡腿都是日常食谱。结果,孩子就像吹气球一样,1米的身高,体重却一度达到90斤。
不管城市还是乡镇,像小胖一样的情况屡见不鲜,洋快餐店里孩子不少,小卖部、超市里的垃圾食品主要消费人群也多是中小学生。日前,欧洲一项为期30年的跟踪研究指出,30年前,在100个中国儿童里很难找出1个胖孩子,但到2014年,每6个男孩和每11个女孩中就分别有1个胖娃娃,尤其是农村地区肥胖儿童激增。
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进行的“第五次儿童体格发育调查”发现,城乡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明显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标准。其中,城区儿童体重超出0.1-1.2千克,农村儿童超出0.3-0.9千克。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朱宗函在发布会上指出,儿童超重和肥胖问题在城市和农村同样突出,发生率在不断上升。根据2005年的调查,0-7岁平均超重率大约3%,部分地区超过了10%。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急救学组副组长、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中心教授曾其毅介绍,从全国总体来看,贫困地区农村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健康状况亟待改善,但是,城市儿童肥胖有加剧的趋势,部分胖孩子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胖墩儿”伤身又伤心
在很多中国父母眼里,孩子胖些不是什么大事,“小胖墩儿”多可爱,甚至认为胖是有福气的象征。然而,恰恰相反,孩子一旦胖起来,平添的不止是烦恼,更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著名儿童健康管理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段渊说,儿童肥胖问题本身会带来一系列健康问题,更会衍生出许多心病。
超重和肥胖儿童易生全身系统疾病。近日,瑞典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超重的男性青少年患肝硬化等严重肝脏疾病的风险增加。肥胖可导致循环、呼吸、消化、内分泌、免疫等多系统损害,更易性早熟,而且肥胖程度越严重,对儿童健康的危害越大。
肥胖影响儿童心理健康。幼龄时期的儿童肥胖会影响运动和游戏的灵活性,导致儿童受到小伙伴疏远。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少年对“身材健美”更有憧憬和诉求,但因为身材和体重超标,肥胖少年更容易对人际交往产生恐惧、防卫、攻击的情绪,更容易形成自卑心理和自闭性格。
极易发生“一胖毁终生”。美国一项跟踪研究表明,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肥胖和正常体重的孩子都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其中,十年级的肥胖学生中,有83%在五年级时也是肥胖状态。同样,伦敦大学对英国近6000名儿童进行长达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约1/4的儿童在升入初中时有体重问题。科研小组组长简·沃德尔教授表示:“11岁时已经发胖的儿童,在接下来的5年中体重不会减轻。”
最后,许多“成年病”也会向青少年蔓延。北京多家医院的联合调查显示,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9%,血脂异常率为9.8%。与生活方式有关的2型糖尿病已占儿童糖尿病总人数的43%。在儿童“三高”的诱发因素里,肥胖是主因,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是“祸根”。
五个关键,家长要抓好
阻止儿童肥胖,宜早不宜晚。曾其毅表示,孩子发育良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成人、老年时期的健康。要想预防或解决孩子肥胖问题,培养健康下一代,家长要抓好五个关键要素。
科学育儿。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母亲要从孕期就要开始重视。如果孕期使劲增加营养,越到孕后期,胎儿脂肪细胞发育得越快,这一阶段如果营养过剩,孩子出生后成为肥胖儿的几率非常大。
营养平衡。父母要合理控制孩子的饮食,尤其要控制汉堡、披萨、甜饮料、饼干、油炸食物等高热量食物。规律三餐,按时吃饭,不能任由孩子吃零食,暴饮暴食,适当多吃点粗粮杂粮、植物性食物和蔬菜。
运动劳动。家长要起到带头作用,晚饭后与孩子出门走走、跑跑步、逛公园、爬爬山。切不可一家人晚饭后就抱着电脑或电视,在沙发上待一晚。闲暇时间,可同孩子做家务。
睡眠充足。睡得太多太少都会造成肥胖,因为睡眠不佳会影响与食欲和饱腹感有关的激素。此外,父母还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家庭和谐。温暖轻松的家庭氛围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育,这不仅让孩子每天开开心心,还能促进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避免肥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