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将微课融入小学科学课堂当中,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科学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文章首先分析了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作用,然后提出了微课的设计应用原则。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 微课 作用 原则
微课是近几年在教育界兴起的一个新词,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围绕课程中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趣味性强、知识点杂、操作性强的特点。随着“微”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课这种依托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知识传播方式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一、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讲授型、实验型、探究型、问答型、启发型、小组活动等,归根结底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积极性低。微课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资源融入到5~8分钟的短视频当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取更加直观、真实的科学体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短暂的特点,在微课的帮助下,能够自主提炼出课堂的重难点,从而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
(二)知識传播突破课堂界限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课堂只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微课则呈现在手机上、电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观看。微课可以延伸至教学中的任意环节,预习、复习、习题讲解、课外思考都可以借助微课。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的内容通常都是碎片化、片段化的,而且一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组织的,在呈现方式上呈现出游戏化的特点,能够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将微课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其求知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要实现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充实微课内容。这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思路循序渐进,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的软件制作能力也将得到锻炼。
二、小学科学微课的设计应用原则
(一)设计短小精悍
微课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和思考探索的过程融入到微课当中。微课的核心在于一个“微”字上,要求微课时间短、设计精。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在短时间内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把所要传递的知识要点都传递出去,才能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弱点转化为优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微课最大的价值,教师就必须在微课设计过程中突出“精”的特点,要精炼微课内容,优化表现方式。
(二)内容主题鲜明
微课时间短的特点决定了单个微课视频所承载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内容上必须突出重点,关注难点,解决疑点。一节微课不必讲授过多的知识点,只要解决某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即可。
(三)表现方式多样
科学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如果仅进行单纯的讲授,很难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课件时,要通过丰富的表现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把小车在冰面和沙土路面上的滑动距离进行对比,以表现出摩擦力的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鼓励师生互动
教学情境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调整自身的定位,设计制作出符合学生期待目标的微课。可以采用提问、设问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并把这种思考带入到微课之外的课堂教学当中,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循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为今后中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实现科学与生活的融合和渗透。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运用好微课教学,把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的情境用微课的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科学知识理论框架,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
三、结论
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诞生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必将成为今后教育界的一大研究课题。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天然的联系。把握好科學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微课为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必将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94-99.
[4]戴绪国.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实践[J].教育,2015(40):15.
[5]刘杰.科学学科如何开展微课教学[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07):152.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堂 微课 作用 原则
微课是近几年在教育界兴起的一个新词,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围绕课程中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教学活动。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趣味性强、知识点杂、操作性强的特点。随着“微”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与人们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微课这种依托多媒体技术而产生的知识传播方式也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
一、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作用
(一)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有讲授型、实验型、探究型、问答型、启发型、小组活动等,归根结底仍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积极性低。微课打破了这种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资源融入到5~8分钟的短视频当中,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之上获取更加直观、真实的科学体验,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短暂的特点,在微课的帮助下,能够自主提炼出课堂的重难点,从而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
(二)知識传播突破课堂界限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下,课堂只局限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微课则呈现在手机上、电脑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观看。微课可以延伸至教学中的任意环节,预习、复习、习题讲解、课外思考都可以借助微课。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的内容通常都是碎片化、片段化的,而且一般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组织的,在呈现方式上呈现出游戏化的特点,能够为学习者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将微课丰富多彩的表现方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能够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其求知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要实现微课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充实微课内容。这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能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研究—实践—反思—再研究—再实践—再反思”的思路循序渐进,不断钻研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教学和研究水平。在制作微课课件时,教师的软件制作能力也将得到锻炼。
二、小学科学微课的设计应用原则
(一)设计短小精悍
微课面向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把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和思考探索的过程融入到微课当中。微课的核心在于一个“微”字上,要求微课时间短、设计精。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在短时间内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把所要传递的知识要点都传递出去,才能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弱点转化为优势。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微课最大的价值,教师就必须在微课设计过程中突出“精”的特点,要精炼微课内容,优化表现方式。
(二)内容主题鲜明
微课时间短的特点决定了单个微课视频所承载的知识容量是有限的。这就要求在内容上必须突出重点,关注难点,解决疑点。一节微课不必讲授过多的知识点,只要解决某一个或几个相关联的知识点即可。
(三)表现方式多样
科学课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如果仅进行单纯的讲授,很难让学生建立科学的认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制作微课课件时,要通过丰富的表现方式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讲授“摩擦力”时,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把小车在冰面和沙土路面上的滑动距离进行对比,以表现出摩擦力的不同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四)鼓励师生互动
教学情境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的需要出发,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调整自身的定位,设计制作出符合学生期待目标的微课。可以采用提问、设问等方式,激励学生自主思考,并把这种思考带入到微课之外的课堂教学当中,形成师生互动的良好循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
小学科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为今后中学阶段的科学课程学习做好铺垫,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实现科学与生活的融合和渗透。教师在科学课堂上,要运用好微课教学,把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的情境用微课的形式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在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联系,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科学知识理论框架,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
三、结论
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诞生时间不长,但发展迅速,必将成为今后教育界的一大研究课题。微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与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天然的联系。把握好科學教学目标和任务,以微课为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必将为小学科学课程的发展注入全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3]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7):94-99.
[4]戴绪国.微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模式实践[J].教育,2015(40):15.
[5]刘杰.科学学科如何开展微课教学[J].中小学电教月刊,2015(0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