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护航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120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因素的把握,会直接影响教学方法实施的效果。从“刺激与兴趣”“期望与诱导”“合作与竞争”“探究与建构”和“评价与激励”等五个方面,分析教师在运用具体教学方法时应注意的心理现象,并就如何利用相关心理效应引导学生行为提出建议。
  关键词:教学方法;心理效应;行动导向;人才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非智力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这些心理因素以学习动机为核心,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并在诸多方面调节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除了充分考虑学习材料本身的结构外,还要认真思考如何在实施教学方法时营造积极的心理氛围,合理利用课堂中的各种心理因素,为学生成长成才护航。
  一、刺激与兴趣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既要善用“首因效应”,又要善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听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影响学生的注意力首要因素是兴趣。兴趣是快乐的源泉、发展的阶梯、成功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机,没有兴趣的学习只能是痛苦的煎熬。要引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师首先要重视“首因效应”。社会心理学认为第一印象对人们之后的认识有先入为主的作用,这种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必能令学生心驰神往,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在设计课堂导入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手段难以比拟的优势,教师可以用趣味盎然的图片、引人入胜的故事、慷慨激昂的音乐、轰动一时的新闻等等,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景。
  但是,学生注意力的保持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特别是面对抽象的、难度较大的学习材料,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应善用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通过设计刺激物的出现、消失,加强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对比关系和活动变化来吸引学生注意。具体而言,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留意以下两点:一是通过直观演示,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二是精心制作课件,使声、光、色有机结合,适时改变对学生思维的刺激方式,将不同的注意方式交替使用,避免学生因单一注意而疲劳、分心。
  二、期望与诱导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应善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学生潜能。
  教师决不可低估任何一位学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潜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信任、期望和热爱具有一种正能量,它能让学生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自信,并使学生的行为发生与教师期望相一致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抱有积极的切合实际的期望,并对学生给予真诚的关怀和信任,从而使学生备受鼓舞,努力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不懈努力;另一方面要给学生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引导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并在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坚定其自信心,维持其积极进取的热情。
  任务教学法是围绕工作任务这一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将一个个任务中进行学习。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完整的工作项目来实现知识、技能之间的联结,发展完整的职业能力。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中,教师首先应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定的任务或项目目标,并通过语言、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这种信任和期望。然后,教师应对学生予以针对性的引导,将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的子任务,将项目划分为一个个彼此关联的阶段或方面,让学生能逐步地向目标靠近。子目标的设置应遵循“最近发展区”的原则,即应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让学生感到目标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因此,教师应当具有前瞻意识和发展意识,根据学生基础,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学生努力就能达成的目标,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促进其发展。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在教师期望中成长,在一个个由浅入深、由易及难、不断提高的任务和项目中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并最终不负教师热切的期望。
  三、合作与竞争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应善用“共生效应”和“鲶鱼效应”,让学生们在合作与竞争中提升。
  小组合作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按一定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以顺利完成小组目标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组内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分工协作,以达到深化认识、形成新知识和技能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产生“共生效应”,营造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在学习小组内,学生面对自己的同学,热烈讨论,自由发挥,能够产生激励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紧张、封闭等消极情绪,培养平等、合作、交流、探索的精神。学生在说和做中既能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又能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分析,使组员共享思维成果,加速知识技能体系的重组和建构。
  然而,合作学习虽然具备上述种种优良特性,但在现实中这种教学方法却并不尽如人意。许多学生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影响,不敢也不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价值;另一方面学生们对合作学习的理解也不是很到位,往往在经历了初期的新鲜与好奇后,便归于懈怠,陷于沉寂。在这种形势下,教师适当引入“鲶鱼效应”,充分发挥个性学生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
  “鲶鱼效应”是指在将几条活泼好动的鲶鱼放在一群喜好安静的沙丁鱼中,鲶鱼四处游动,并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紧张起来,四处逃窜,使得鱼槽水面不断波动,氧气充足,避免沙丁鱼在沉寂的鱼槽中窒息而死。“鲶鱼效应”告诉我们,应该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都分配几条个性十足的“鲶鱼”,如思维活跃、热情奔放、喜欢辩论的学生,引发组内竞争,使组员紧张起来,克服安于现状的惰性,在“鲶鱼”的带动下,个性互补,优点互学。教师应注重引导组员之间的竞争,激励学生的斗志,让学生们主动地“动”起来,在竞争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引导学生竞争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把学生从分数竞争,引導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竞争上来;第二是把智能竞争与学习精神结合起来,鼓励锲而不舍的奋进者。   四、探究与建构
  教师在行为导向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知识建构的规律,充分发挥“南风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发现中实现知识的建构。
  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学生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认知结构是个体在感知和理解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在头脑里形成的一种心理结构。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对新的学习材料的感知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学生认识的发展和变化。建构主义进一步强调,学习不是学习者对知识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学习者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时,应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指导者,致力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新的学习材料进行意义建构。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为核心,充分体现了“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潜能的开发”这一教育理念。教师应树立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将教学的最终目标从传授现成知识转到唤醒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潜力上来。“南风效应”很好地体现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法国作家拉封丹在一则寓言中讲到:北风和南风比试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刮起凛凛寒风,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送来阵阵暖风,行人很快就解开纽扣脱掉大衣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化身为“南风”,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给学生带来温暖和热情;同时借“南风”之势推动学生,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五、评价与激励
  教师在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各个阶段,应对学生的学习予以及时的检查与评价。运用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检查与评价,在教学中具有诊断、导向、督促和激励的功能。行动导向教学主张对教学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价,旨在加强对学生行动的引导。无论是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项目教学,检查和评价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手段。
  在检查学生作业时,教师应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积极信息的眼睛,并予以建设性的评价。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应注意克服“马太效应”和“晕轮效应”。教学中的“马太效应”是指对优秀的学生不吝啬表扬,不乏溢美之词,给他们各种各样的荣誉和称号,而对后进生的努力则视而不见,不予承认。如果教师低估后进生的能力,或认定他们不求上进,可能使学生将这一消极的评价内化,形成“我本来就这样”“我本来就不行”的自我认定,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晕轮效应”是将对学生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的评价泛化到其他方面。比如对作业工整、准确的学生,倾向于认定他们聪明伶俐、品德高尚、人缘好、表现好,而对作业潦草、粗心大意的学生,倾向于认定他们智力不佳、品行低劣、表现差。事实上,美不遮丑,瑕不掩瑜。教师评价学生要多维度,多标准,不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释放的积极信息,并及时予以肯定,强化其学习的动力。
  在对学生进行肯定性的评价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避免“德西效应”。“德西效应”是指在外在激励和内在动机兼有的时候,外在激励可能会影响内在动机,此时,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当学生尚未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时,教师通过外在的激励引导学生的行为,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但是,如果一味突出外在的激励则会使学生把表扬或奖励看成学习的目的,导致学习目标的转移,就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动机不断内化,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湖南省耒阳师范学校)
  (本文为2012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青年专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财会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與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JC2012058)
其他文献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近年来,加工制造、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一线新增从业人员,职业院校毕业生占七成以上。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大规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职业教育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
大学作为文明薪火的传承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人才资源的聚集地,必须积极响应时代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基础工程,落实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以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才培养,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
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我想也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书声朗朗,议论纷纷”是好课,“小手直举,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也是好课,关键是学生有没有真正进入了课堂的佳境。如果你的课堂让学生心灵震撼、意犹未尽,这样的课堂就是一堂好课,就会给人以无穷的享受。  《月光启蒙》 教学案例。  一、复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9 课《 月光启蒙》。当你们轻轻地合上课本的时候,在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
一、案例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文本。而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语言特点、重点语句等,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划出或写出自己见解的个性化内容,是学生在自主状态下用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进行词语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合适的语境,深入挖掘词语的内涵,让学生充分触摸语言的温度,感受文字的无穷奥妙,让词语教学焕出发生命的光彩。  一、让词语在运用中鲜活起来  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要“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以此来进行有效扎实的词语教学。还原词语教学应有的章法,让语文课堂本色尽显,让它充满浓郁的语文味道。  教学片断1。“熟练”一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目的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产教结合;人才  人的创造力的产生,创新精神的张扬,创新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摘 要:区角游戏是指幼儿在特定的游戏区(或称活动角、活动区)中所进行的,与区角布置或设置相关的游戏活动。它是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所创设不同性质游戏的统称,有美术区、语言区、建构区等。美术区角游戏向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美术工具、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大胆地创作,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有效地提升了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区角游戏布局、材料、评价、表现技法等因素的多元策略有
展示数学的美感,体现数学的价值,揭示数学的本质……美好的数学教育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究竟实现了多少?反思数学课堂现状,我们要么把深邃的数学文化变成了干巴巴的教条,成功的教会了孩子们如何讨厌数学;要么呈现出一些所谓“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数学课,忘了数学是需要思考的。张奠宙老师这样谈到:“教科书里的数学知识,是形式化地摆在那儿的。准确的定义、逻辑的演绎、严密的推理,线性地印在纸上。这是知识的学术形
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有了习作的兴趣,学生才会展开一双想象的翅膀,在作文的天地中快乐飞翔。下面结合笔者多年的习作教学经验,谈一谈在学生习作兴趣培养上的做法。  一、树立自信,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习作信心很重要。但是当前作文教学的功利化,让很多学生“谈虎色变”,以至于一上作文课就头疼,对习作有一种恐惧感。要消除恐
摘 要:项羽性格中,有诸多矛盾的方面。从性格矛盾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则把握了人物的个性。  关键词:项羽;探究人物形象;冰炭同炉;矛盾性格  秦朝末年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自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以来,各路诸侯逐鹿中原,但没有哪个英雄能超越项羽。因为项羽在他的历史舞台上是那样的真实,以致同时代的人与之相比是那样的黯淡无光。对于这样一个有个性的人物,笔者认为探究项羽的形象不能按一般的探究人物方式,鉴于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