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的“朋友圈”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ahofa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王”老舍
  1933年冬,老舍初到冰心家做客,不过一盏茶的工夫,竟与其三岁的儿子打成一片。冰心搬到重庆歌乐山后,早前搬过去的老舍“抬腿就去”,每次还未进门,便能听到他爽朗的笑声:“泡了好茶没有?客人来了。”孩子们一见他来了,便一窝蜂地围上去,要他讲故事、说笑话,老舍总是笑嘻嘻地和他们说个没完。冰心夫妻俩连话都插不上,只好跟他说以后等娃儿们上了学再来。老舍可忍不住,依旧专挑孩子在家的时间来,他把自己写的书读给他们听,还许诺把自个儿小说中的“好人”全都改姓“吴”……对冰心来说,老舍是最亲密的朋友;对她家孩子来说,老舍分明是最贴心的“大王”!
  “鸡冠花”梁实秋
  冰心与梁实秋的初识可谓“不打不相识”。最初,梁实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公开批评冰心的诗歌没有情感,并认为她是个冷冰冰的人。事有凑巧,近一个月后,两人连同其他一百多名学员一起赴美留学,刚见面的俩人便“掐”上了。梁实秋问:“您到美国修习什么?”冰心答:“文学。”然后反问:“您修习什么?”梁实秋回答:“文学批评。”得,梁实秋又做了一回“话题终结者”。然而,“掰扯”越多,梁实秋却越能察觉到冰心的许多优点,两人的友谊就此建立。多年后梁实秋生日,冰心为其写祝寿词:“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要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写到这时,围观的人便起哄了:“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那我们都不够朋友了?”冰心徐徐而答:“少安毋躁,我还没有写完呢!”她继续写道:“虽然是一朵鸡冠花,培植尚未成功,实秋仍需努力!”众人拊掌大笑……
  学生季羡林
  1929年,年仅29岁的冰心就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可以想象,這件事情在当时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这不,每当冰心授课,教室里连过道都坐满了学生:听课是其次,争相一睹大才女的“芳容”才是真吧。季羡林对此回忆说:“她当时极年轻,而且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不想,被“迷弟”“迷妹”们围观的冰心直接下了一道“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严肃的表情不怒自威,季羡林只得“悚然而听,憬然而退”。
  “老弟”巴金
  1922年,年仅17岁的巴金偶然在《晨报》上读到冰心的《繁星》《春水》,便学习着写作新诗,同时成了冰心作品的忠实读者。11年后,巴金为《文学季刊》向冰心约稿,第一次见面的两个人自此以“大姐”“老弟”相称。抗战后,冰心一家一度陷入贫困,巴金知道这个情况后,屡次雪中送炭,帮助她出版了多部作品,挣得稿费,缓解了困境。后来,冰心曾借用鲁迅赠瞿秋白的一副对联向巴金表情达意:“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这对姐弟约定活到100岁,冰心活了99岁,巴金活了101岁,冥冥中似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约定。
  “海棠有约”叶圣陶
  与冰心一样,叶圣陶也爱植物、爱孩子。让儿童像花、像草、像树一般自然成长,是两人共同的信条。叶圣陶最爱海棠花,1983年拜访冰心时,他便邀请冰心来年同赏海棠花。岂料此后一连三年,叶圣陶都因生病住院错过了花期。直到1987年,叶圣陶才兑现请冰心赏花的承诺。此时他的眼睛看不清了,冰心也需要人搀扶而行,但两位老人握住手,相看了好一会儿,都说想不到大家身体还好,于是站在海棠花下拍了许多照片。
  “书呆子”丈夫吴文藻
  俗话说,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冰心与吴文藻的相识就属于“误打误撞”。在1923年8月那艘满载清华与燕大学子的邮轮上,冰心受同学之托要找一位姓吴的学生,好一起做个伴儿。没想到,中间人许地山找错了人,冰心见到的是另一位吴姓学生,即吴文藻。场面一度尴尬,冰心又不好直接请吴文藻离开,便邀请他一起玩游戏。此后两人就有了交谈,从志向聊到生活,从生活聊到文学。吴文藻对冰心早有耳闻,如今见了本人,更为敬慕。再往后,“书痴”吴文藻每看完一本和文学相关的书,就立刻寄给冰心;冰心看完,就写下心得感受,与吴文藻交流。在吴文藻的带动下,冰心的阅读面大为开阔,认识也逐渐深刻。婚后,吴文藻将妻子的照片放在书桌上,并说天天都要看,可当冰心将自己的照片换成电影明星阮玲玉的照片时,一连好几天,他都未察觉。对此,冰心并未计较,反而十分包容丈夫的书呆子气,而吴文藻也夸赞妻子是“新思想与旧道德兼备的完人”。
其他文献
此瓶撇口、束颈、溜肩、椭圆形腹、圈足,通体施苹果青釉,色调柔和,釉面光润有开片;底部署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 六字三行款。此瓶造型为康熙年间所独有,胎质细腻,釉面匀净,釉色青绿,恰似青苹果的色泽。秀丽的瓶体在含蓄的青釉的映衬下,尤显素雅庄重。  /文化视点/  所谓“青釉”,并不是纯粹的青色的釉,具体颜色有月白、天青、粉青、豆绿、翠青等,无论是哪一种,多少总能泛出青绿色,故名。我国历代的青釉都
期刊
作家档案冰心(1900—1999),诗人、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  出生地:福建长乐  代表作:诗集《繁星》《春水》,散文《平绥沿线旅行记》, 译作《吉檀迦利》等  主要作品  冰心的创作异常丰富和多样,其诗歌温柔空灵,散文寓意深邃,小说清新隽永,儿童文学作品则真诚有趣……冰心在写作母爱、童心、大自然的同时,常常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融合在一起,既催人奋进,又予人深思。如今,这位“世纪老人”虽已远
期刊
按照多年的经验,5月份必定有一个节日特别热闹——不,我说的不是劳动节,而是母亲节。每年在5月的第二个周日来临之际,总能感觉空气里的温情浓度直线飙升,但似乎有些人的亲情也就仅止于展示给别人看了。  在我上学的时候,母亲节可能会被语文老师要求写作文,甚至有一年学校还组织了母亲节演讲比赛……现在回想起来,当年写过的作文、做过的演讲,自然是真情实感的,但难免还是会套路化,会更多地关注“母亲为我做了什么”“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非通用语种——老挝语专业课程“老挝概论”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对象,探索非通用语种专业课程如何进行思政改革。这既是新文科背景下,非通用语种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该专业建设的创新举措。  关键词:课程思政;老挝概论;思政教改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143-03  一、课程背景  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出台
期刊
关于我的祖父,我在许多短文里,已经写过不少了。但还有许多小事、趣事,是常常挂在我的心上。我和他真正熟悉起来,还是在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州那时起,我差不多整天在他身边转悠!我记得他闲时常到城外南台去访友,这条路要过一座大桥,一定很远,但他从来不坐轿子。他还说他一路走着,常常遇见坐轿子的晚辈,他们总是赶紧下轿,向他致敬。因此他远远看见迎面走来的轿子,总是转过头去,装作看街旁店里的东西,免得人家下轿。
期刊
文学理想:“爱的哲学”  “爱的哲学”是冰心文学书写的灵魂,是渗透于其作品的文学精神。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是冰心的至理名言,也是她终其一生信守的信念。在作品中,她以对人类进行“爱”的启蒙,让芸芸众生在纷乱世事中获得一片宁静为己任,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平凡之人的高远理想和追求。  冰心的作品大都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题材,大多涉及对母亲、对儿童、对兄弟、对家乡故国的爱。以冰心的生活经历来看,这些素材和经验,本
期刊
01  1919年8月的《晨报》上,一篇名为《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的文章赫然刊出,署名“女学生谢婉莹”。此时正逢当局逮捕“五四”运动中的进步学生,而这篇小稿既态度鲜明地针砭时弊,又极为罕见地出自女性之手,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没过多久,另一篇署名“冰心女士”的小说《两个家庭》亦在《晨报》上连载问世,个中描绘的故事同样被人们津津乐道。  没错。“谢婉莹”与“冰心”,这两个名字同属于一位19岁的女学生。那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如何将信息化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正在探索的教学课题。本文依托课题研究提出的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三二一”教学模式,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程为例,把思政课教学活动与信息化融合作为研究的内容,在对该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教学信息化“三二一”的
期刊
一、重视自我,追求自由生命  《约翰·克利斯朵夫》展现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其中对自由生命的向往与追求一直贯穿于他坎坷的一生。  自由生命的重要特征在于发现自我,实现人格独立。克利斯朵夫的独立人格早在他7岁时就有了充分的体现。因为自小就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在祖父和父亲的极力攀附下,克利斯朵夫得以为贵族们进行表演。演出相当成功,全场掌声不断。这时,父亲让克利斯朵夫向台下飞吻,并向权贵所在的包厢致意。这
期刊
罗曼·罗兰被誉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世界的良心”“和平主义教皇”,他的人道主义情怀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自然也体现在作品之中,《约翰·克利斯朵夫》便是其中的代表。  《约翰·克利斯朵夫》体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小说是以当时法国资产阶极社会各种腐朽黑暗现象的对立面的姿态出现的。它暴露了巴黎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抨击了资产阶级的尔虞我诈,人情如纸的没落,揭露了五光十色的异域风光掩盖下的文艺界之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