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科生的海外交换生项目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推动该项工作时,要考虑到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接受程度。基于南京邮电大学开展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实践,通过对访学生跟踪反馈和进行需求分析,可以提出地方高校推动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 海外 访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001-02
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目前,我国教育国际化程度远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教育和教育手段正在经历国际化的变革,这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专业结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均提出了挑战。
一、开展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背景
本科生海外交换项目已经被公认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拓展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国际理解的胸怀和国际沟通的素养,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开发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国内高校对教育国际化需求的重视,近年来我国许多知名研究型大学已将国际化发展战略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积极寻觅合作伙伴,推动本科生的国际交流。这些大学的本科生海外访学生、交换生项目进展迅速,与国际上本科生国际交流的传统项目,如欧洲的伊拉斯谟项目、美国的交换生计划相比较,似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江苏省对“十二五”期间本科在校生中赴海外学习的学生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0年达5%以上,这些政策推动高校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开展和常规化。
目前我国本科生的海外交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即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就双方学生的互换学习达成协议,双方互免学费,学生数量对等交换,既有我国高校的学生能到国外高校学习,也有国外高校的学生到我国学习。另一类是访学形式的单项流动,即项目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到国外高校短期学习达成的协议,以国外高校接收我国学生插班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或者参加国际交流会议、暑期学校等形式为主。
我国的985高校早已在推动此类项目的开展,在国际上寻找合作高校时,容易找到国际名校,但组织学生参与时,却也遭遇了学生语言障碍、交流学习费用高、学生返校后学分认定有问题等困难,最突出的是作为交换项目,相较于我国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高涨,国外学生对交换到我国学习淡漠,因此目前很多地方高校面向本科生定位的是“访学”项目,即我国学生到国外高校的单项流动。
二、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实施
作为地方理工科重点高校,2012年开始南京邮电大学全面启动了本科生海外访学相关工作,并面向全体本科生设立海外访学专项奖学金,拓展访学项目,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完善访学管理体系,实施访学工作,尽管仅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进展迅速。
目前访学项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江苏省省级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与国外高校或协作组织签订协议,确定项目,我校参与,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如江苏省-安大略省本科生交流学习计划、江苏省大学生暑期海外学习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等;第二,校级项目,由我校直接与国外高校签订协议,派出访学生,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如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访学项目、暑期学校项目,美国纽约理工学院暑期学校项目等;第三,学院级项目,通过学院、专业与国外高校对应学院、专业之间达成学生访学协议,经过学校教务、外事、学生管理部门审核备案,派出学生访学。前两类项目经过两学年的运行,已经基本成熟,基本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参与度较高;第三类项目目前派出的学生数量少,但形式多样,包括学期访学、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形式,是今后学校重点推动和鼓励的访学形式。
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主要管理程序包括五个环节:发布通知、学生申请、选拔录取、出国访学、返校学分认定。学校每个学期发布接收高校名单、接收条件、接收计划等通知并进行相应宣传,采取“个人申请、学院(部)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每学期受理访学奖学金申请并确定选拔学生名单,指导学生选课并完成出国访学,学生学成返校后,进行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保留国外高校的原始成绩单,并将认定转换后的课程、成绩和学分录入在校成绩单中。
为了激励更多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访学项目,设置了访学奖学金,分为全额资助(含旅费、学费、生活费)和部分资助(含旅费和学费或仅含旅费)共两类三个层次,资助的来源包括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和学校专项。每学期针对所有项目受理一次学生申请,统筹各项目甄选优秀学生进行资助。
三、学生对海外访学项目的需求分析
访学生普遍感受出国访学对他们明确学习方向和进行人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参与学期访学的学生,插班学习的方式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挑战。对学生而言,访学生项目的核心是体验,海外访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性、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能够让学生丰富经历,培养成熟的心志,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参与过海外访学的学生对项目的接受度高,并且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扩大和推广,惠及更多的本科生。
2013年7月,面向南京邮电大学部分学生调查了学生对海外访学项目的需求情况。向4个年级7个学院200名学生随机发放问卷,通过对回收的18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37.5%的学生有出国意向,但学生对参与海外学期访学和暑期学校的项目了解不多,学生对这两种项目的需求度打分在九种已经实行的国际化培养方式中处于最低水平,对国外教师课堂授课、引进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及课件授课等方式,学生的知晓度、参与度和需求度较高。
调查结果与我校2012年之前没有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海外访学项目,学生对海外访学项目知晓度、参与度低有直接关系。相应的引进国外教师课堂授课、引进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及课件授课是我校自2006年以来就在部分院系推行的国际化培养方式,并且这两种方式相较于双语授课、开设相关国际问题课程、在普通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素质培养环节等方式更容易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并被学生所接受。 四、进一步推动本科生海外访学,让更多的学生获益
(一)拓展与国外高校合作,丰富项目种类并扩大数量
地方高校为快速推动本科生的国际流动,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访学生性质的项目相较于交换生性质的项目数量多。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单向、被动地融入世界,而是双向交流、主动走向世界。地方高校仍需进一步树立教育国际化理念,做好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扩大留学生规模等内功,为学生的国际交流夯实基础,制订合理的国际交流合作规划,从省、校、院三级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生交换、访学合作项目。
(二)注重对访学生的指导,加强对海外访学生的教育质量管理
学分互换与学分互认是实现学生国际交流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障,尽管我校已经对访学生的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国外不同国家不同类型高校对专业、学分、成绩的管理不同,学生在访学过程中会遇到语言、课程、心理等多重困难。学校需要对访学项目涉及的国外高校、专业和课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选择,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渡过语言关、课程关,建立海外访学生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根据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进行学分互换,并对学生返校后补选课程进行指导,加强对海外访学生的教育质量管理。
(三)加大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宣传力度,为学生争取多方资助
地方高校要扩大海外访学项目的宣传工作,将相关规定纳入学生手册并公布在相应网站上,让学生能够知晓访学生的相关政策,并能够主动关注海外访学项目的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提前学习语言、制订选课计划、规划经济支出等。地方高校还可以学生自治组织为突破口,帮助有海外访学学习计划和经历的学生组成学生自治团体,以此为纽带,将学校负责国际交流的部门与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交流、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扩大海外访学项目的影响面。此外,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其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优势,筹措资金,为访学生争取多方资助,让更多优秀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兴.地方高校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2(7).
[2] 吉艳艳.伊拉斯谟项目对我国交换生项目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8(11).
[3] 陈青,邓责梦,何洪.大陆高校跨境交换生项目影响因素探析[J].高教论坛,2011(4).
[责任编辑:钟 岚]
[关键词]本科生 海外 访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7-0001-02
经济全球化对人才培养标准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目前,我国教育国际化程度远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教育和教育手段正在经历国际化的变革,这对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价值取向、办学体制、运行机制、专业结构、管理方式以及教育资源等方面均提出了挑战。
一、开展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背景
本科生海外交换项目已经被公认为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拓展本科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关注国际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的意识和高度敏感性,国际理解的胸怀和国际沟通的素养,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开发的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随着国内高校对教育国际化需求的重视,近年来我国许多知名研究型大学已将国际化发展战略作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战略之一,积极寻觅合作伙伴,推动本科生的国际交流。这些大学的本科生海外访学生、交换生项目进展迅速,与国际上本科生国际交流的传统项目,如欧洲的伊拉斯谟项目、美国的交换生计划相比较,似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江苏省对“十二五”期间本科在校生中赴海外学习的学生比例提出了具体要求,到2020年达5%以上,这些政策推动高校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开展和常规化。
目前我国本科生的海外交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换,即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就双方学生的互换学习达成协议,双方互免学费,学生数量对等交换,既有我国高校的学生能到国外高校学习,也有国外高校的学生到我国学习。另一类是访学形式的单项流动,即项目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到国外高校短期学习达成的协议,以国外高校接收我国学生插班学习、实习实训、毕业设计或者参加国际交流会议、暑期学校等形式为主。
我国的985高校早已在推动此类项目的开展,在国际上寻找合作高校时,容易找到国际名校,但组织学生参与时,却也遭遇了学生语言障碍、交流学习费用高、学生返校后学分认定有问题等困难,最突出的是作为交换项目,相较于我国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高涨,国外学生对交换到我国学习淡漠,因此目前很多地方高校面向本科生定位的是“访学”项目,即我国学生到国外高校的单项流动。
二、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实施
作为地方理工科重点高校,2012年开始南京邮电大学全面启动了本科生海外访学相关工作,并面向全体本科生设立海外访学专项奖学金,拓展访学项目,制定相关管理文件,完善访学管理体系,实施访学工作,尽管仅有短短的两年多时间,但进展迅速。
目前访学项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江苏省省级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与国外高校或协作组织签订协议,确定项目,我校参与,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如江苏省-安大略省本科生交流学习计划、江苏省大学生暑期海外学习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项目等;第二,校级项目,由我校直接与国外高校签订协议,派出访学生,项目涉及多个专业,如美国加州富乐敦州立大学访学项目、暑期学校项目,美国纽约理工学院暑期学校项目等;第三,学院级项目,通过学院、专业与国外高校对应学院、专业之间达成学生访学协议,经过学校教务、外事、学生管理部门审核备案,派出学生访学。前两类项目经过两学年的运行,已经基本成熟,基本覆盖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学生参与度较高;第三类项目目前派出的学生数量少,但形式多样,包括学期访学、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形式,是今后学校重点推动和鼓励的访学形式。
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主要管理程序包括五个环节:发布通知、学生申请、选拔录取、出国访学、返校学分认定。学校每个学期发布接收高校名单、接收条件、接收计划等通知并进行相应宣传,采取“个人申请、学院(部)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方式进行选拔;每学期受理访学奖学金申请并确定选拔学生名单,指导学生选课并完成出国访学,学生学成返校后,进行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保留国外高校的原始成绩单,并将认定转换后的课程、成绩和学分录入在校成绩单中。
为了激励更多优秀的本科生参与访学项目,设置了访学奖学金,分为全额资助(含旅费、学费、生活费)和部分资助(含旅费和学费或仅含旅费)共两类三个层次,资助的来源包括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和学校专项。每学期针对所有项目受理一次学生申请,统筹各项目甄选优秀学生进行资助。
三、学生对海外访学项目的需求分析
访学生普遍感受出国访学对他们明确学习方向和进行人生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参与学期访学的学生,插班学习的方式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挑战。对学生而言,访学生项目的核心是体验,海外访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性、个性化学习的平台,能够让学生丰富经历,培养成熟的心志,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参与过海外访学的学生对项目的接受度高,并且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扩大和推广,惠及更多的本科生。
2013年7月,面向南京邮电大学部分学生调查了学生对海外访学项目的需求情况。向4个年级7个学院200名学生随机发放问卷,通过对回收的184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37.5%的学生有出国意向,但学生对参与海外学期访学和暑期学校的项目了解不多,学生对这两种项目的需求度打分在九种已经实行的国际化培养方式中处于最低水平,对国外教师课堂授课、引进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及课件授课等方式,学生的知晓度、参与度和需求度较高。
调查结果与我校2012年之前没有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海外访学项目,学生对海外访学项目知晓度、参与度低有直接关系。相应的引进国外教师课堂授课、引进国外原版英文教材及课件授课是我校自2006年以来就在部分院系推行的国际化培养方式,并且这两种方式相较于双语授课、开设相关国际问题课程、在普通课程中增加国际化素质培养环节等方式更容易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学习氛围,并被学生所接受。 四、进一步推动本科生海外访学,让更多的学生获益
(一)拓展与国外高校合作,丰富项目种类并扩大数量
地方高校为快速推动本科生的国际流动,提高项目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访学生性质的项目相较于交换生性质的项目数量多。高等教育国际化并不是单向、被动地融入世界,而是双向交流、主动走向世界。地方高校仍需进一步树立教育国际化理念,做好师资国际化、课程国际化、扩大留学生规模等内功,为学生的国际交流夯实基础,制订合理的国际交流合作规划,从省、校、院三级积极拓展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学生交换、访学合作项目。
(二)注重对访学生的指导,加强对海外访学生的教育质量管理
学分互换与学分互认是实现学生国际交流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障,尽管我校已经对访学生的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进行了详细规定,但国外不同国家不同类型高校对专业、学分、成绩的管理不同,学生在访学过程中会遇到语言、课程、心理等多重困难。学校需要对访学项目涉及的国外高校、专业和课程进行有效的评估和选择,对学生选课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渡过语言关、课程关,建立海外访学生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根据学分认定和成绩转换的基本原则帮助学生进行学分互换,并对学生返校后补选课程进行指导,加强对海外访学生的教育质量管理。
(三)加大本科生海外访学项目的宣传力度,为学生争取多方资助
地方高校要扩大海外访学项目的宣传工作,将相关规定纳入学生手册并公布在相应网站上,让学生能够知晓访学生的相关政策,并能够主动关注海外访学项目的相关信息,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提前学习语言、制订选课计划、规划经济支出等。地方高校还可以学生自治组织为突破口,帮助有海外访学学习计划和经历的学生组成学生自治团体,以此为纽带,将学校负责国际交流的部门与学生有机地联系起来,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交流、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扩大海外访学项目的影响面。此外,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其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优势,筹措资金,为访学生争取多方资助,让更多优秀学生能有机会参与国际交流。
[ 参 考 文 献 ]
[1] 黄兴.地方高校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2(7).
[2] 吉艳艳.伊拉斯谟项目对我国交换生项目的启示[J].理论月刊,2008(11).
[3] 陈青,邓责梦,何洪.大陆高校跨境交换生项目影响因素探析[J].高教论坛,2011(4).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