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农村挂职”一举多得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ptpd_dr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学者认为,社会实践能力的缺失是影响研究生整体培养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生需要寻找合适的实践平台来弥补这一不足,而新农村建设则为在校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研究生“下乡”去锻炼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知识青年尤其是高端知识分子逐渐远离了乡村,使得原本落后的乡村因为知识的匮乏而变得贫瘠,城乡差距的拉大,很大程度上是知识水平的差距造成的。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三农”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最薄弱环节,连续许多年,每年的一号文件都围绕“三农”问题。农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而农村缺少的恰恰是人才。据2006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统计资料,2005年我国总计有农村从业人员50387.3万人,其中具有高中(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合计只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68%,而86.32%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都在初中及以下。此外,我国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约占70%。换言之,我国没有受过职业教育或培训的低素质农村劳动力还相当多。
  相比而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农村劳动力的智能素质要强得多,据统计,日本农民80%以上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美、德、法、日等国90%以上的农业劳动者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由此可见,在中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高智能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因此,作为人才聚集之地的高等学校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作为高端人才的研究生也需要乡村这一方广阔的实践天地。
  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的政策下,大学生们悄然返回了乡村。现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学生“村官”,如今的在校研究生也将“农村挂职”锻炼,作为丰富社会实践、弥补自身不足的重要途径。
  据笔者了解,目前,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以及一些农林院校都已经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实践基地,并将派遣研究生到农村进行挂职锻炼纳人研究生教育内容。而一些地方政府也看准了这个机会,纷纷与高校建立联系,接纳大学高材生到地方。比如,从2008年开始,河北省唐山市与清华大学进行合作,接纳清华大学博士生到该市挂职锻炼。而浙江大学则在浙江省地方建立了2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
  
  一举多得的社会实践
  
  高校研究生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各行各业、不同岗位都留下了足迹,这些足迹印证着他们工作的实效性。在校研究生走向乡村,除了自身学业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两者的结合,可谓一举多得。
  研究生获得人生体验
  在校研究生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对国情民情、基层社会,特别是贫困地区民众的生活状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加深相互交往的同时,他们感受到了农村民众的淳朴、诚恳,激发了对农村民众的关怀与热爱之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因此,他们在接触、教育、帮助民众的同时,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改造,提升了思想境界。
  同时,研究生在基层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开阔了心胸,平和了心态,改善了自身的心理素质。
  研究生挂职锻炼与工科类社会实践基地的建立,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提供了平台。在实践基地挂职锻炼的过程中,在与基层群众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研究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培养了踏实肯干的进取精神,锻炼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人际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这些正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而这一切,是纯粹的象牙塔教育难以培育出来的。
  笔者调查发现,经过挂职锻炼,研究生将会以全新的精神面貌、踏实的工作态度与较强的实践能力投入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之中。值得注意的是,挂职研究生在结束挂职锻炼、回到高校之后,他们会把挂职锻炼的感受与体会介绍给在校的研究生,从而使挂职锻炼对在校研究生产生间接影响。
  对此,有学者认为,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研究生教育必须结合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给研究生提供足够的、把所学理论用于实际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要与社会需要相结合,要考虑社会、特别是基层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这包括对人才的专业需要与人才品质的需要。
  如此,高校培养的研究生才能契合社会的需要,毕业生能充分就业的同时,也满足了地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
  为乡村带来新气象
  高校研究生在农村县市各行业的挂职锻炼过程中,或者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或者经过调查研究,撰写各类调研报告,为地方经济建设出谋划策,帮助制定各类发展规划;或者通过组织各种讲座和培训,传播现代科技知识,推动了科技知识的普及;或者走访群众,深入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协助落实相关政策,对后进村的改进工作等问题提出一些有益建议……
  河北邯郸对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搭起了人才交流、科技合作、项目发展的平台,更为进一步引进项目、引进人才、引进技术,推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中国农业大学通过“红色1+1”模式服务农村,通过科技支农,为当地农村经济带来了亮色。比如,该校工学院针对村里经济的特色板栗产品进行深加工,大大提高了农户收入。此外,该校博士生在教授的带领下为这里研究了新型的“四位一体”沼气池等。一位领队认为,科研项目落实到了农村,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增强了该校学生创新研究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高校研究生的挂职锻炼对实践基地尤其是农村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人才、技术支持上,还表现在农村文化的建设上。市场经济与以城市取向为中心的外来文化的冲击使自然、淳朴、安静、祥和的乡村文化逐渐解体。高校研究生到农村地区挂职锻炼,深入县、乡、村、户,走访群众,组织各种讲座与培训,给落后、封闭的农村带来了新的技术、信息与观念、风气,受到了农村民众的热烈欢迎。
  挂职锻炼对于地方及实践基地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挂职锻炼工作本身,而在于为学校与地方搭建了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也为基地发展提供稳定、持续的人才与技术支持,基地也为学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提供了帮助。许多高校与挂职县市、挂职单位的关系,并没有随着研究生挂职锻炼的结束而终结,双方继续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如北京科技大学玉田学生挂职团与玉田县团委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通过建立长期的合作,真正促进产学研的结合。部分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挂职锻炼过程中,对挂职单位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经过双向选择,留在了挂职单位工作。
  不少当地企业家通过挂职团到该校学习先进的科技,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学校还推荐优秀学生到该县进行社会实践。
  合作是长期的,其影响也必将是长远的。
  深入开展任重而道远
  
  尽管研究生下乡锻炼是一举多得的有益活动,但从目前情况看,研究生下乡进行社会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涉及高校、地方政府、乡村等多方利益,如何规范管理、如何健全制度,都需要随着这项活动的深入开展而不断完善。高校在其中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随着研究生的挂职锻炼由个别县、镇试点发展为以县、市、企业为主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挂职锻炼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对研究生挂职锻炼的管理制度逐步规范,选拔流程不断成熟,培训机制逐渐完善。如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逐步完善了《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管理办法》《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日常管理制度》《研究生挂职锻炼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通过积极完善挂职锻炼工作流程,逐渐形成了实地考察、宣传、选拔、培训等一整套完善的工作体系。为了提升挂职研究生的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更好地契合挂职单位的需求,该校挂职研究生还参加了北京市委组织部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培训课程,研究生工作部也对学生进行了社会调查、科技服务等培训。
  在开展岗前培训的同时,许多高校根据以往的经验,对研究生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对可能面临的困难进行指导,根据挂职的不同区域将挂职研究生分成小组,组员之间有交流、有沟通,组长对学校、对基地有汇报。到基地后,研究生积极交流挂职体会、相互解决困难问题、及时总结相关经验。这种日益规范的管理方式在研究生挂职锻炼中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浙江大学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据了解,浙江大学在浙江省许多地方建立了20多个实践基地。为了加强管理,学校与地方联合在每个基地设立工作办公室,地方组织部门、人事部门或科技局派专人负责挂职锻炼的联络工作。地方政府或企业投入一定的经费保证基地的运转,研究生在挂职期间的食、宿、行费用由挂职单位承担,保障了挂职锻炼工作持续稳定地开展。
  此外,浙江大学还面向挂职研究生开设了《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课程,引导挂职研究生尽快进入角色。为了更好地指导研究生参加挂职锻炼工作,学校从研究生院和各学院选拔一批管理干部担任挂职锻炼社会实践基地的指导教师,每个基地配备1名,主要负责本基地挂职锻炼研究生的选拔、上岗培训、联络、考查和总结评比等工作。学校还在每个基地的地方负责单位聘请两名负责人担任研究生实践导师,确保挂职锻炼的人和事有人管、工作有人指导。
  显而易见,研究生在实践基地的挂职锻炼为高校与地方搭起了沟通的桥梁,搭建了双方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为高校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和农村发展,使科学技术真正成为第一生产力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同时,也为高校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提供了机遇。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活跃,审计活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矛盾。审计者、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者构成了审计基本关系模式,审计者具有被动性、独立性、层次性
婚恋与情感是人类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婚恋小说理所当然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时期,在1980-1990年代和1990-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西方女权
生态消费是指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相和谐,取之于自然而不破坏自然,作用于自然而不损害自然,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社会永续和谐发展。从内容上看,生态消费能
[摘要]差异教学模式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学生排斥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是对他们自尊心的伤害。文章从和谐教学氛围创建的角度,阐释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更好地实施差异教学。  [关键词]差异教学 和谐 策略  [作者简介]李媛慧(1967- ),女,安徽阜阳人,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化和教学方法。(浙江杭州31
[摘要]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是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滨海新区经济快速崛起为海河教育园区建设提供了机遇。园区建设应主动适应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整合专业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园区院校优质资源共享。  [关键词]滨海新区 海河教育园区 高职教育  [作者简介]云景乾(1956- ),男,天津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教育
[摘要]认知法是一种以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法流派。文章通过对认知法的产生及其理论基础的分析,论述了认知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外语听力理解过程的认知心理特点,构建大学外语听力教学的认知模式,以提高外语学习者的听力学习效果,促进外语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认知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温宏社(1967- ),男,陕西岐山人,陕西教育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
高校实验室建设要有一支高质量、稳定的实验教师和管理技术人员队伍,重视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高等教育迅速的发展,人才兴校也普遍得到认同,但
本文从分析构式,概念框架和精读课教学的关系入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精读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入解读。在强调学生作为认知主体的重要性的基础上突显了其特定的认知心理结构在
桑切斯认为,白人英语桎梏了黑人的思想,主宰了美国文化和政治话语。黑人要掌握政治话语权,首先就必须颠覆和破坏白人英语的常规。桑切斯将语言比作手榴弹,她的诗歌中处处体现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政策和理论倡导是“以就业为导向”,但部分人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实用主义的办学思路,一味强调实用技术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甚至排斥人文精神教育,导致了学生的人格缺陷。文章提出高职教育在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应转变观念,多措并举,促进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 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刘彦(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