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一类文本的解读需要重视。这一类文本思想性较强,对初中学生有较强的教育作用,但又因为其思想性较强,往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像学习其他文体文本那样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一类文本的教学而言,如何保证其有效性,值得每一个初中语文教师去研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抓住语文教学的根本——文本解读(宏观层面则体现为教材解析),可以让学生在对文本的精加工过程中,获得深刻的认知。《纪念白求恩》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思想教育意味较为浓厚的文本之一,本文就以《纪念白求恩》一文为例,阐述笔者的相关思考。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不容易对思想教育意味浓厚的课文产生兴趣。《纪念白求恩》出自伟人毛泽东之手,伟人的思想与学生的认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难以完全站在毛主席的角度,去理解其写作心理;同时,白求恩又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历史人物,绝大多数学生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事迹,因此尽管课文标题有“纪念”一词,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仍无法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念白求恩》的教学有时就难免显得有些生硬。笔者梳理了相关的教学案例之后,总结出如下一些教学现状。
现状一:生硬教育型。这种类型的课堂上,教师就是结合考点以及教学参考书上的一些重要观点,直接向学生讲授。学生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记录,然后记忆。如此课堂,自然谈不上有思想教育的效果。按理说,这样的课堂应该被摒弃,但是由于考试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其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甚至在考试成绩优异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思路还会被强化。
现状二:有名无实型。这种类型的课堂上,教师意识到生硬的讲授与传递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因而会有意识地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建构,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但是由于上面所提及的原因,《纪念白求恩》教学的情境创设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情境创设不当,学生的主动建构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课堂只具现代课堂的形,而实际上名不副实。
这两点现状描述,是对思想教育类文本解读中出现的情形的概括,对于如何突破这样的教学现状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笔者以为像《纪念白求恩》这样的思想教育性较强的课文的教学,还应当向教学传统回归,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中咀嚼,在咀嚼中获得对文本的深度认识。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笔者意识到文本解读,永远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选择。当然立足于文本解读,也不是说就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实际上将课文的主旨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还是能够寻找到教学的突破口的。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初中学生之所以对学习《纪念白求恩》难以产生直接的兴趣,主要原因就在于课文的描述内容以及思想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因此语文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消除这一隔阂。一个教学成本很低,但是教学效果却非常理想的方法就是到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白求恩,寻找白求恩精神。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白求恩”和“白求恩精神”,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认识需要,去选择相关的内容链接。
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对白求恩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其实是有着多重需要的。他们既想知道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想知道白求恩为什么能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既想知道白求恩在中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又想知道为什么白求恩这样一个外国友人能够引起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正是因为学生的这些学习需要,使得他们对互联网上相关的内容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文字介绍,还是相关的图片,学生都会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丰富对白求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旦得以丰富,他们再去读《纪念白求恩》的时候,感觉就明显不一样了。
学生感觉的不同,可以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来。好多学生得知白求恩是因为伤口感染而去世之后,感觉到非常惋惜,于是对课文中的“不幸以身殉职”这一句话的理解就非常深刻。事实上这一理解还可以延伸。不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伤口感染之后不及时抢救?顺着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课文进行拓展,让学生知道当时的革命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这就让学生真正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有学生通过网络知道了一些关于“现代白求恩”的人或事。比如说不少学生对于冰壶运动比较感兴趣,而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的教练丹尼尔·拉斐尔被不少人称之为“白求恩”,是因為这位加拿大籍教练曾经带领中国女子冰壶队创造了历史。通过这样的途径,“白求恩”在学生大脑当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字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更重要的是,学生将历史中的白求恩与现代社会中的白求恩对照起来,大脑当中就经历了一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迁移的过程。此时即使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述“白求恩精神”,但内心一定能建构起对白求恩精神的正确理解。
很显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的目的达成了。这不是教师生硬的讲授甚至是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而成的。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同一文本而言,比较不同的教学取向下的教学过程与结果,可以有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尤其是解读思想教育意味较为浓厚的文本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文本,尤其是需要预设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总之,思想教育类的文本解读,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需要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将抽象的文本与形象的学生生活相联系,在化解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的同时,让思想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纪念白求恩》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教师必须认识到,所谓“经典”,往往指的是思想。不同时代的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的时候,主动建构活动是不完全相同的,教师不能抱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去实施教学。笔者坚信,只有坚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在接触到文本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这些认识是如何影响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的,是如何建构认识的……才能够指导好学生真正读懂文本,思想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真正得以实现。
作者简介: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语文教师。
一、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不容易对思想教育意味浓厚的课文产生兴趣。《纪念白求恩》出自伟人毛泽东之手,伟人的思想与学生的认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学生难以完全站在毛主席的角度,去理解其写作心理;同时,白求恩又是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历史人物,绝大多数学生只知其名而不知其事迹,因此尽管课文标题有“纪念”一词,但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时候,仍无法形成思想上的共鸣。在这样的背景下,《纪念白求恩》的教学有时就难免显得有些生硬。笔者梳理了相关的教学案例之后,总结出如下一些教学现状。
现状一:生硬教育型。这种类型的课堂上,教师就是结合考点以及教学参考书上的一些重要观点,直接向学生讲授。学生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事情就是记录,然后记忆。如此课堂,自然谈不上有思想教育的效果。按理说,这样的课堂应该被摒弃,但是由于考试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其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甚至在考试成绩优异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思路还会被强化。
现状二:有名无实型。这种类型的课堂上,教师意识到生硬的讲授与传递不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因而会有意识地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建构,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但是由于上面所提及的原因,《纪念白求恩》教学的情境创设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果情境创设不当,学生的主动建构也就无从谈起。这样的课堂只具现代课堂的形,而实际上名不副实。
这两点现状描述,是对思想教育类文本解读中出现的情形的概括,对于如何突破这样的教学现状也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立足于文本解读实现思想教育
基于以上两点分析,笔者以为像《纪念白求恩》这样的思想教育性较强的课文的教学,还应当向教学传统回归,要想办法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在阅读中咀嚼,在咀嚼中获得对文本的深度认识。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因为笔者意识到文本解读,永远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选择。当然立足于文本解读,也不是说就忽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实际上将课文的主旨思想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还是能够寻找到教学的突破口的。
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初中学生之所以对学习《纪念白求恩》难以产生直接的兴趣,主要原因就在于课文的描述内容以及思想与学生的生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因此语文教师的第一任务就是要想办法消除这一隔阂。一个教学成本很低,但是教学效果却非常理想的方法就是到学生的生活中寻找白求恩,寻找白求恩精神。具体的做法就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输入“白求恩”和“白求恩精神”,让学生基于自己的兴趣和认识需要,去选择相关的内容链接。
通过这一方法的运用,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对白求恩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其实是有着多重需要的。他们既想知道白求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又想知道白求恩为什么能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们既想知道白求恩在中国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又想知道为什么白求恩这样一个外国友人能够引起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正是因为学生的这些学习需要,使得他们对互联网上相关的内容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无论是文字介绍,还是相关的图片,学生都会在不断的阅读过程中丰富对白求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旦得以丰富,他们再去读《纪念白求恩》的时候,感觉就明显不一样了。
学生感觉的不同,可以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来。好多学生得知白求恩是因为伤口感染而去世之后,感觉到非常惋惜,于是对课文中的“不幸以身殉职”这一句话的理解就非常深刻。事实上这一理解还可以延伸。不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伤口感染之后不及时抢救?顺着学生的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对课文进行拓展,让学生知道当时的革命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这就让学生真正理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还有学生通过网络知道了一些关于“现代白求恩”的人或事。比如说不少学生对于冰壶运动比较感兴趣,而中国女子冰壶队曾经的教练丹尼尔·拉斐尔被不少人称之为“白求恩”,是因為这位加拿大籍教练曾经带领中国女子冰壶队创造了历史。通过这样的途径,“白求恩”在学生大脑当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名字符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人。更重要的是,学生将历史中的白求恩与现代社会中的白求恩对照起来,大脑当中就经历了一个人物形象的理解与迁移的过程。此时即使学生不能用语言表述“白求恩精神”,但内心一定能建构起对白求恩精神的正确理解。
很显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思想教育的目的达成了。这不是教师生硬的讲授甚至是灌输的结果,而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并超越文本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而成的。
三、文本解读实现思想教育的关键
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之一就是进行对比研究。对于同一文本而言,比较不同的教学取向下的教学过程与结果,可以有一个重要的发现,那就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尤其是解读思想教育意味较为浓厚的文本时,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文本,尤其是需要预设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
总之,思想教育类的文本解读,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需要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将抽象的文本与形象的学生生活相联系,在化解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的同时,让思想教育更好地落到实处。
《纪念白求恩》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教师必须认识到,所谓“经典”,往往指的是思想。不同时代的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的时候,主动建构活动是不完全相同的,教师不能抱着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去实施教学。笔者坚信,只有坚持研究学生,研究学生在接触到文本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认识,这些认识是如何影响学生进一步解读文本的,是如何建构认识的……才能够指导好学生真正读懂文本,思想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真正得以实现。
作者简介:江苏省高邮市汪曾祺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