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了长江潮水声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邓铱楠,临江小城里一个普通女生,平平凡凡又风风火火地过着初三的日子。喜欢温暖多云的天气,喜欢深刻厚重的小说,喜欢积极热烈、偶尔冷清的心情,最喜欢三分糖的奶茶和动人的诗歌。
  长江观景台上,我凭栏眺望。
  下游的长江,宽阔平坦,江风掀起微微波澜,江潮从容向前,浪花拍打石滩,哗哗声响宛如一首古老的渔歌,回荡了千年。
  清风徐来,闭眼倾听,心随江潮声肆意起落飘荡,也有些“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了。
  沉醉之际,忽闻歌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歌声自在洒脱。一个中年大叔唱着,曲虽不着调却如此嘹亮。他身靠栏杆,沧桑的脸上带着振奋的笑。我静待下句,他却唱完一句戛然而止,安静眺望      江面。
  他也正听着长江潮水声吧。
  我收回目光。此时此刻黄昏已至,天边已披上金色的光,夕阳的绚烂倒映江面,好一幅巨大的壮美画卷。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那大叔的歌声不知怎的散不开去,唱着唱着,好像变成有人用嘶哑的,拉长了的声调念白,反反复复。而我耳边江潮水鼓浪前行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邈远。眼前江上夕阳愈发的血红,炫美,壮丽,而江面依旧平坦,波澜从容,浪拍   石滩。
  长江自古如此,始终如一。它见证了多少夕阳西下,人事变迁,竟不曾停驻片刻!赤壁之战,何等热闹壮烈的场面,如今,昔日呐喊早已散去,只有长江依旧滔滔。
  我呆呆望向江面,心里无限惶恐凄凉。自然间万物从不以人的意志转移,长江自古发源,流淌至今,江边停驻的我们来来往往,却终将随风消逝。环顾四周,人们正嬉闹着交谈,嘈杂热闹,江水声被淹没其中。可细细想来,这喧哗是那么短暂而微不足道啊!
  正当我心中戚戚,有人拍我肩膀。是爸爸!他把刚买来的热乎乎的小馄饨塞到我手中,笑问:“想什么呢?”
  我竟不知从何说起,良久,憋出一句:“爸爸,我们有一天都会消失吗?”问完,我又为自己的傻气而后悔。“为什么这么问?”爸爸没有笑,认真地看着我。我把目光重新投向江面。“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轻声背着,“大江还在,那风流人物,再得意,不也灰飞烟灭了吗?”
  说完我们都沉默了。
  “我们都会灰飞烟灭的,以及这些大船,甚至我们现在站的地方。”我闷声说。江面上作业的大船沐着夕阳,看上去坚固稳重,我们脚底黑白的鹅卵石铺的地面,蒙上了尘土。
  爸爸依然没有说话,我忍不住看他,他正安静地望着江面。良久,他轻声说:“长江潮声,很动听啊。”说完转过头对我微笑,“小馄饨快吃,要凉了。”我被他气笑了:“我正和你讨论那么严肃的事,你提什么小馄饨!”他正色道:“我们都会——如你所说——消失,正如这碗小馄饨,总会凉,甚至会变质,被丢弃,被遗忘。但前提是你如果不把它吃掉的话。”我安静下来,认真   听着。
  潮水聲此时宁静极了,天边的夕阳美得安详。
  “可你如果趁热吃掉,”他调皮地笑了,拿起勺子舀起一个胖嘟嘟的开洋馄饨,塞进嘴里,过一会才接着说:“趁热吃掉的话,就不存在变质和丢弃,有益的部分留在了你的身体,它就实现了它作为小馄饨的价值啦!”我看着父亲幽默睿智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天色暗了,我们便往回走。一路默默听着江潮翻涌的声响,我们心中平静安然。
  是夜,我安静地翻着书:《苏东坡传》。爸爸送我此书已许久,一直未读。
  苏轼曾三咏赤壁。哪怕被罗织“诗讪朝廷、讥切时政”的罪名下了大狱,哪怕历经几贬,哪怕在最凶险的儋州,其辞赋诗文中的豁达,让人惊叹;他对于生死的理解,在动人的语句中,在长江平静的浪潮声里,影响着后世无数人。
  他没有消失,他用短暂的生命在历史江流中留下了自己的样子。
  同样,那些“风流人物”从未消失过,他们打磨描绘了自己的人生,把人生融进了历史的江流之中。“上下求索”的三闾大夫投江而死,可《楚辞》《离骚》“香草美人”的绝唱,却在历史江河中不绝;以“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哪怕“生卒年不详”,潮声中,花月夜的春江妙景却永远惊艳;“羽扇纶巾”的周公瑾,他赤壁之战的意气风发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神话,始终啸响;而“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之热烈激昂,仿佛就在昨天;“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长江大桥是中国工程师智慧的结晶,更是滔滔江水声中我们永远的骄傲……
  如今在某个时刻侧耳倾听,我可以听见历史的江潮之声里,独一无二的他们。此起彼伏,最终汇于滔滔。
  滚滚长江东逝水。那些风流人物的故事融在江水里,叙说了千百年。我呢?不求名垂千年,只愿在时间浪潮里把人生磨炼,歌唱我的光阴,做今朝的“风流人物”,翻涌我的萤光微澜。
  愿未来,亦会有人站在江头水岸倾听江潮声响,浅吟低唱“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再叹:这长江潮水声……
  (指导老师:薛海荣)
  写作背后的故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我反复读这个句子,反复读,想到“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想到“大江东去”,想到“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此前,我已经为生命究竟有何意义困扰很久,也始终为人类短暂悄然的生命而惶恐不安。于是,读读这些诗句,再到江边去听听亘古潮声,是我一种寻觅和感悟的过程。
  我喜欢用实际的温热的东西解释缥缈又苍凉的生命,也因此有了文中那个奇妙的比喻。这篇文章,是我给自己关于生命的解答,也希望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其他文献
我是黄榕芳,从小就很喜欢读书、写作,因为我的父母给了我很好的启蒙,让我能够持续地热爱文学。我也很感谢我从小到大的语文老师,他们给了我很多的指导,希望我能够在文学之路上越走越远。  分明才过一天,郁清夕却已开始思念姐姐了。  在学校尚可,还有人一同玩耍,回到家时,把书房门一关,支着下巴咬着笔杆纠结在一堆奇怪的题目中。刚想开口问人,话到嘴边却生生咽下,眼光扫过书架旁的沙发,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偌大的
期刊
在我小学的时候,我便非常热爱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看书多了,脑海中自然就文思泉涌。精彩纷呈的文学作品,为我打开另一个美好世界的大门,愿你我都能用质朴的文笔书写美好的故事!  阿镜是个山里的孩子,父母朴实,终日忙于田中,偶尔在古井边与村民们喝茶聊天,谈谈收成,但每天都充满阳光,像万花筒一样,都充满活力。阿镜出生时眼睛明得发亮,那天他父亲捡到一枚做工精细的铜镜,便给他取名阿镜。  大山要搞
期刊
自称“女王”,14岁金牛座女生,性格敏感,容易为某些事情无端惆怅。我喜欢发呆,放空自己的思绪,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希望能游遍天下大好河山,希望能成为国家栋梁,希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书店。希望太多,什么都有可能,什么都不确定,所以我现在来到省会长沙努力学习,不负父母所期,也为自己的未来奋斗。  这是一个老物件,上面落满了灰。  奶奶坐在床头,低着头,手指反复摩挲放在膝盖上的盒子,不知在想些什么。她手
期刊
我喜欢阅读,尤其喜欢科幻、悬疑类小说,喜欢涂鸦画画,喜欢弹钢琴。希望有一天能写出《北京折叠》《三体》这样的作品,成为中国的“J.K.罗琳”。  曾经有一位作家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文学殿堂有两列牌位,那么一列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诗人,而另一列是屈原、庄子、曹植、苏东坡等其他朝代的文人。”这番话诠释了唐诗在文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翻开《唐诗三百首》,我听到了唐诗的低吟……  从王勃“海内
期刊
大家好,我是陈可,今年15岁,空暇时间喜欢写写画画。热爱阅读,热爱书页里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与文字。在学校里,我是不起眼的那一个。常常感慨自己“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但我坚信,一个爱笑的面容和一颗乐观积极的心能让我更好地提高自己。捧手中一书,执手中一笔,读懂诗书,读懂人心。  “阳光下的泡沫,是彩色的,一触即破。”学校洗衣台镜子前的我,面对浸在泡沫里污渍顽固的白衫,是束手无策的。想起阳台上
期刊
一面镜子,对于我们来说不过只是一个出现在生活里十分常见的东西罢了.在镜子里,我们做什么动作,镜子里的人也会模仿着.也许,一面普普通通的镜子,反衬出来的不是我们的一个动作,而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人生.人生就像一面精致的镜子.在生活中,我们从镜子里认识自我,改正自我,用更加完美的自己去面对日后的生活.rn小时候的我对镜子十分感兴趣,在小区玩,摔了跤受了伤,哭哭啼啼地回到家里,清洗伤口时满脸泪痕地看了一眼镜子,看到“他”也受伤了,便心疼起“他”来,然后伸手摸一摸“他”,“他”居然也心疼我,也摸了我.我们的手碰在
期刊
我是张栩翰,在一个平凡的小镇生活了13年,性格有些怪异,时而开朗外向,时而多愁善感,培养许多爱好——琴、画、舞,浪漫地写文字,看世间风景。天真永不消散,浪漫至死不渝,只需大胆往前走,往前走,莫回头。  此时此处,安和平静,万家灯火,现了点点繁星。  彼时此处,兵荒马乱,青楼灯火,不现歌舞升平。  这是20世纪的开始,千疮百孔的世界,乌烟瘴气的社会,也正是这里,8月的风,带来了一个女孩。  你,小凤
期刊
我出生在金秋九月,喜爱品一壶花茶,望着落日絮絮记下几笔。我生性开朗,享受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书虫”。平时总爱记录身边轶事,希望我的文字能够温暖每一位读者,给予大家前行的力量。  时光仿佛一面镜子,无所不知,让每一个细节都被阳光反射。  我从未向他人提起过这件事,它如同记忆深处的烙印,令我久久难以释怀。  彼时外公已卧病多时,入秋的多变天气更使他再添感冒,屋子里整天弥漫着涩涩的中药味。我
期刊
《论语》里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要做一个器物,而应该做一个完整的人.大学应培养真正的人,有着清楚的脑子和热烈的心,有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在一所大学的历史上,一定有一位校长,对这所大学有着深远影响甚至决定了这所大学的精神的.他们做了什么?他们又如何塑造了这所大学呢?
期刊
每个人都是双面镜,一面照的是人的外貌,另一面照的是人的内心。  ——题记  我的家乡是江南水乡的杭州,它是一座记载着美好传说,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的古老城市。我喜欢用笔尖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世间百态,在我眼里平凡又美好。除写作外,素描是我闲暇时最大的乐趣,在一个宁静的午后,背起素描架,来到公园里,一个下午的时间如精灵似溜走,殊不知我正沉醉其中,仿佛与世隔绝。  阳光穿过虚无缥缈的白云,穿过高楼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