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施工企业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之我见

来源 :中华建设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加入WTO以后,人才竞争成为全国的热门话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林用三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中国急缺两种人才,一种是掌握世贸规则的人才,另一种就是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尤其是具有复合技能的技术工人。前者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后者却还没有引起相关单位的足够重视。笔者现就此问题,并结合某些施工企业具体做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施工一线;新形势
  
  New the situation descend a construction business enterprise a glimmer of technique worker a troops construction it I see
  Xie Wei-zhi
  (Guangdong Great Highway Engineering Co., Ltd.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31)
  【Abstract】China after joining WTO, talented person competition become whole country of hot issue, labor and society guarantee department vice minister Lin Yong San once a needle see blood ground point out:China of now is nasty to lack two kinds of talented person, 1 kind is to control a world trade rule of talented person, another be the technique worker who carry an incomparable skill, particularly is the technique worker who have compound technical ability.The former has already cause society the public of extensive concern, but the latter haven't caused parties concerned of enough value.Writer now now problem, and combine a some construction business enterprise concrete way of doing to put forward related suggesti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business enterprise;The worker of the technique;Troops construction;The construction is a glimmer of;New situation
  
  1. 当前施工企业一线技术工人队伍现状
  中国入世以后,企业无论国有、私有,都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一线技术工人的作用更是日趋凸现,但当前部分施工企业技术工人队伍的现状却令人担忧。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一线技术工人队伍中有的安于现状、不注重学习,影响技工队伍整体技能水平;
  (2)中、高级技术工人有不断向外界流失的现象;具有复合技能的技术工人不多;
  (3)有些一线技术工人荣誉感和使命感不强;
  (4)一线技术工人的实际锻炼机会不多,在岗技术工人的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2. 原因分析
  2.1 企业重经营、重管理,忽视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关心和重视。入世以后,面对机遇和挑战,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施工企业领导层往往把精力集中在生产经营方面,而忽视对一线技术工人队伍应有关心和重视。一线技术工种的主要特点是苦、脏、累、险,经常要在高温、高空、露天、潮湿、嘈杂等恶劣环境中作业。工作艰苦辛劳而不受关注,致使施工一线技术工人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存在“一线工人没出息”的想法,对企业和个人前途没有信心,日常工作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不思进取。
  2.2 有的一线技术工人存在安于现状、不注重学习,存在技能单一化现象。目前,企业施工一线技工中半数以上为初级工,熟练掌握现代生产技术、技能的中、高级人才不足与不断向外界流失的现象同样严重。一线技工的素质、能力也与市场经济的需要不相适应,他们有的安于现状,思想观念陈旧,市场意识淡漠,且普通存在技能单一化现象,如在机械设备使用、管理与维护方面,存在以下表现:
  (1)机、电两极分化严重,懂电器技术的不懂机械维修;懂机械维修的不懂电器技术。就好比要修理一部汽车,需要机械修理工和汽车电器修理工两种技术工才能完成。即会修汽车机械部分的却不会修理汽车电路,相反也一样。
  (2)机械操作工虽掌握了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却没有相应的维护技术。简单说就是会开机不会修机。同时在工作中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技能,对先进技术无法消化、吸收、创新,使企业在同行竞争中陷入被动的境地。
  2.3 在岗一线技术工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在岗一线技术工人中老职工所占比例非常大,青年技工不多而且有日益减少的趋势。现在的年青人上进心较强,十分关注自己的前途,大部分在岗一线青年技术工人觉得在一线工作,不仅辛苦、收入低而且没有前途,他们不甘心一辈子当技术工人,据了解,有70%以上的技校毕业生都参加各类自学考试,其中选择与本职工作对口专业学习的极少。他们都希望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提高自己的学历,为以后跳出一线工作岗位创造条件。既然在一线工作非长久之计,何苦去钻研一线工种技术呢?大部分年青技术工人都抱有这种心态,致使年青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无法提高,技工队伍后继乏人、年龄结构趋于老化。
  2.4 缺乏激励机制,造成一线技术工人集体观念和责任心不强。有相当部分企业在分配制度上缺乏对一线技术工人技能和业绩方面的考核和奖罚标准,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技术高低待遇区别不大”等现象,造成一线技术工人普遍集体观念差、责任心也不强。就机械设备操作工来说,大部分企业虽然在设备管理方面制定了定人、定机、定岗制度,但忽视了将操作工的工资与设备的完好率、使用率挂钩。致使部分操作工不重视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造成机械设备故障率高、使用率低、使用寿命短等后果。另一方面,高级技术工人得不到重用和应有的技术报酬而纷纷由“单位人”成为“社会人”,企业高级技术工人流失,甚至一些施工企业出现“技工荒”等现象。
  2.5 工程外包,一线技术工人缺乏实际锻炼机会。近年来,有的工程实行外包。对于外包工程,企业只安排部分管理人员对其质量和安全等进行把关,一线技术工人则由包工头干自行聘用的外来工承担,在一线干活的企业内部技工越来越少。从目前情况看,外包工程的外来工人有逐步取代企业内部职工的趋势。企业内部技工在一线干活的时间少,甚至没有活干,缺乏必要的实际锻炼,技术水平难以提高,即使原来技术较好的技工也因实际操作减少而荒废了技术。反之,由于外来工长期在一线艰苦作业,尽管他们原来的文化技术素质较低,但由于他们肯干、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实践多了经验也多了,技术水平也就慢慢提高上来,所以,一些一线技术工种,外来技工技术高于企业内部职工也就不足为奇了。
  3. 对当前施工一线技术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中国入世后,企业能否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关键在于人。而施工一线技术工人是生产的直接参与者,其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此企业应把提高一线技术工人队伍的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
  3.1 企业领导应重视一线技工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学技术、重技术的良好氛围。入世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在集中精力抓生产的同时,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技工队伍建设,积极在企业中营造尊重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制定出激励技术工人提高技术的有效办法和措施,致力于提高一线技工的技术素质。否则一线技工素质的下降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
  3.2 加速培养综合素质高、技能精湛能掌握先进技术的复合型技术工人。目前,不少施工企业奇缺业务熟练、技能精湛、能掌握先进技术的复合型技术工人。对先进技术无法消化、吸收、创新给企业造成严重损失。突出表现在对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无法真正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只能依赖厂家。例如因工作需要,某企业引进了德国技术的砼输送泵,在对100多米高的桥梁塔身进行砼浇注时,砼输送泵出现故障,但企业内部却无人能够维修,损失惨重。笔者所在企业不但拥有一批先进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精良机械设备,而且非常重视施工一线复合型技术工人的培养。在每次选购先进机械设备的同时,都与厂家签订免费提供人员培训的协议。如购买了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公司生产的隧道开挖专用设备——RB353E型全液压三臂凿岩台车,在使用台车之前,公司选派了精干人员组成台车班组到厂家学习。学员回来后,不但能熟练掌握三臂凿岩台车的正确操作,而且还掌握了台车的日常维护技术,实现了隧道机械化快速施工作业,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工程成本。
  3.3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爱岗、敬业教育。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应着重把握二个方面:
  (1)要突出“信念、道德”和思想意识转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结合职工在思想认识和工作中产生的新问题,释疑解惑,统一思想,进而形成共同理想和信念。
  (2)要强化爱岗、敬业教育。教育应立足岗位成才,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思想深入人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人为本”是一切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在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针对目标也应放在“以人为本”上,企业真正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优胜的企业会十分重视这几方面的工作,如笔者共在的施工项目部,由于该项目部地处偏僻的小山村,进项目部约有二十多公里的弯曲小山路,没有公交车辆,给员工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然而,最让大伙感到苦恼的是,项目部在生活区连续打了几口井都没有水,由于工地开工正值初夏,天气炎热,员工们试过连续几天没有水洗澡,不少人皮肤出现过敏现象。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环境,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多次深入工地,一方面鼓舞士气,稳定职工的情绪,并号召项目部全体党员、团员起带头作用,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通过到镇上联系水车送水和继续寻找水源打井等大量实际工作,基本上解决了职工日常生活的种种困难。因当时的恶劣环境,有个别员工的思想情绪发生了变化,项目部领导针对每个人的思想问题有个人的特殊性,采取与其本人多次谈心和耐心疏导,并在生活上处处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使他们的思想通了,情绪理顺了,方向明确了,切身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增强了对集体的向心力。项目部还通过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等宣传教育活动,来感染项目部的每一个员工,使他们明确了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养,是所有从业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了解自己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等观念,从而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全面提高了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
  3.4 制定有效激励机制,调动一线技术工人生产积极性和学技术的自觉性。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重视不能算是空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实际措施,才能调动一线技术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学技术的自觉性。对此应做好以下工作:
  3.4.1 物质激励。即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真正做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对于一线技术工人要把工资待遇和其本身的技能水平、工作态度和业绩、贡献等挂钩,对那些技能水平高、工作态度好、贡献大的技术能手给予较高、较好的待遇,拴心留人并调动其生产积极性。同时推行技术等级制度,加强对一线技工技术等级的考核评定工作,使那些对技术孜孜追求、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技术工人能够逐步提升等级;而对不思进取、技术水平下降的技术工人通过考核降低和取消其相关待遇,以提高其学技术的自觉性。
  3.4.2 精神激励。即通过精神和情感方面的激励,来提高技术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如通过评选“优秀青年技工”、“青年岗位能手”、“一线技术标兵”等活动,使企业技术工人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形成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政工部门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一线技术工人的心声,关心他们的疾苦。做到对每一位职工都知底、知情、知心。知底,就是对公司困难职工特别是特困职工情况一清二楚;知情,就是对公司困难职工的家庭现状、生活状况、困难程度等了如指掌;知心,就是对困难职工的想法、要求、情绪、意见,做到心中有数。对有特殊困难和患重大疾病急需帮助的职工,成为“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再有公司为职工制作生日贺卡和发放慰问金,使职工深感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企业是我家”的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凝聚人心。
  3.5 为年青技术工人创造更多的实践和锻炼机会。俗话说:熟能生巧。技术也是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得以提高的。当前部分企业一线技工技术水平不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企业在接到工程后,往往优先承包给外包队干,致使内部技术工人坐“冷凳板”。这种情况不但使一线技工经济收入减少,令他们生活困难,不能安心工作,更难以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技术。这同时也是造成企业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流失的原因之一。因此为确保提高一线技术工人的技能和素质,企业在安排工作时应优先考虑使用本企业技术工人,让年青技术工人有足够的任务干,让他们挣得到钱也学得到技术,更好为本企业各尽所能。
  3.6 弘扬先进,倡导爱岗敬业精神。
  要使一线技术工人安心工作,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还必须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工作,帮助他们消除各种顾虑,化解消极抵触情绪,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企业可通过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评选一线先进人物以及举办群众性劳动竞赛和大力宣传技术能手等活动,让施工一线工人都明晰“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企业同样适用,只要爱岗敬业精神,努力进取,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岗位,都能干出成绩,获得荣誉,受到尊敬。否则,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难以有所成就。
  
  [文章编号]1006-7619(2010)07-26-198
  [作者简介] 谢伟智(1977.6.20-),男,籍贯:广东省广州市;职称:机械工程师。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技术性、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贯穿于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和建设施工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通过全过程控制,可以形成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通过工程投资的经济合理性、投标报价、工程结算等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和调控,使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process  
期刊
【摘 要】实施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是造价管理的重要改革,是推进建设工程造价市场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实行工程量清单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办法,特别强调有关政府部门要制订相应的配套措施。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造价管理;改革    Implement engineering quantity the detailed list account pric
期刊
【摘 要】介绍了娄烦县农村饮水状况,分析了农村饮用水存在水源保证率低、运行管理跟不上等几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娄烦县;农村饮水;管理    The Lou vexed county village drinking present condition and analysis  Liang Jin-fang  (Shanxi Province fen he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在公路工程招、投标过程中的业主与投标单位常见的问题作了简要概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招标投标;问题    Shallow talk highway engineering to invite bids, bid medium owner with bid unit existence of problem  Sun An-qing  (Weifang City hangtin
期刊
【摘 要】水质问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只要水务行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利用高端仪器和技术规范等技术手段,尽职尽责,坚强水质监测和水源防护,就能在保障民生、构建和谐水务的工作中取得卓著成效。  【关键词】水质检测;水源防护;原子吸收;液相色谱;水质突发事件  Strengthening th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测绘合同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分析了测绘合同管理的内容,最后就测绘合同管理的注意事项展开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测绘;合同管理;目标;任务;内容;注意事项    The analysi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Li Fang-fang,Li Hai-ping  (Henan Institute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对工程造价的控制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包括工程项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关键词】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控制措施;造价控制    The engineering in the engineering item build a price control  Yu Tao  (Xinjiang weiwuerzizhiqu hi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公路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路工程市场竞争日愈加剧,工程价格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建筑原材料价格上涨、最低价中标制度、现金保证金制度三个市场因素的严酷冲击,直接导致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和资金运转困难,公路企业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因此,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坚持科学的成本管理原则,遵循正确的成本管理程序,弄清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抓住成本管理的关
期刊
【摘 要】BT模式下项目管理的服务形式是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改革探索和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形成,作为现代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模式,它的借鉴及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BT模式;项目管理    The theory BT mode descend item a management  Cao Hua-ling  (Guangdong Province building scien
期刊
【摘 要】公路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管理工作。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大力弘扬公路企业安全文化;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加强作业人员的班前教育;加强对所有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科学技术投入,减少人为错误,预防事故;制定行之有效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机构,保证安全监察。通过对生产中的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