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与寄情,形似而神异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6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主要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追溯起来,田园诗的创作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以东晋陶渊明和谢灵运为先驱和奠基人,到唐代又涌现出王维、孟浩然等杰出代表。因此,后人将田园诗人分为东晋田园诗派和盛唐田园诗派。
  由于田园诗人的灵感来源于大自然的山河景色以及生活在其间的朴实劳动人民,所以这类体裁的诗歌与其他诗歌相比,可谓十分“接地气”。这样清新独特的创作背景与当今的尘世喧嚣形成鲜明对比,不由得令人心生向往,田园诗中所描绘的生活景象令人有强烈地想要一探究竟的冲动。正是凭着这样的冲动,笔者慢慢走近如诗如画的田园世界,聆听他们的足音,捕捉他们的性灵……本文将重点分析东晋田园诗派的陶渊明和盛唐田园诗派的王维,相信对比两位诗人的作品可以激发人们对田园诗的兴趣,加深人们对田园诗的理解。
  一、王维和陶渊明的诗在思想和内容上的相似之处
  作为田园诗派的两大巨头,王维和陶渊明的诗在思想和内容上不乏相似之处。
  首先,两人的诗都描写了大量优美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们以平淡、朴实、清新、自然的笔触对田园风光进行描写,实为山水田园诗的典范。
  其次,两人在田园诗中都描写了田园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乡间劳动。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人披星戴月,侍弄自己那点儿庄稼,不去管它收成如何,只要自己身处田地和作物之中,身心便倍感愉悦。农田那稀疏的庄稼、矮矮的野草、难行的田间小道、那冰凉爽净的露珠以及乡间劳动的点点滴滴,都让诗人有种新鲜刺激的感觉,让他欣喜异常。再看王维《新晴野望》的最后两句:“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在这如画的雨后田野中,怎能没有人呢?景中有人,景便有了生气,诗的最后两句就点出了人物。看一看正在田中忙碌的男女老少,便知道农民多么珍惜这雨后的时光:全家出动,劳动在田间。
  最后,两人的诗作皆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思想情绪。由于“归隐”或厌倦官场,陶渊明以《归园田居》为代表的田园诗,以及王维以《渭川田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都带有乐天知命、逃避现实等倾向,对后代文人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而且,由于朝代先后等原因,王维的创作风格或多或少受到陶渊明的影响,这和他本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密切相关。
  两人的诗词都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写最为本真的生活,在内容上也有许多重叠之处,细细品味,人們却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可谓形似而神异。
  二、“钟情”与“寄情”——不同的归隐方式让两人作品的思想内容相异
  陶渊明挂冠归隐,是全身而退,是穷隐。他选择在庐山脚下的一座普通草屋里过着与当地农民并无二致的“结庐在人境”的世俗生活。他的隐居生活里没有风景优美的别业,没有谈诗论酒的达官贵人。他已断绝了与官场的往来,交往的对象或是亲戚朋友与故旧,或是村夫野老。他所见到的是农家日常的草屋、农舍、炊烟、禾苗、农田等,他像一个普通农民日夜操劳在田地之中,为生计而忙碌。正是因为他本人置身于农家,完全融入了真正的农家生活,所以他能够从本质上理解农民的生活,从而描写真正的农村生活。他的诗歌充满了本真的生活气息,有着对现实人生的肯定和对世俗生活的认同。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是对当下生活方式的满足,是对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的欣慰。他从不对景物的体貌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只把深厚的感情寄寓于平常的事物和生活中。他的诗表面看来没有特别之处,细细咀嚼却令人感到诗意昂然,平易的形象中包含丰富的思想。《归园田居》可谓是陶渊明最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它是一部组诗作品,由六首独立的诗歌组成,诗人用《其一》《其二》《其三》《其四》《其五》《其六》将它们区别开来。陶渊明借五首诗歌抒发了丰富的情感,然而五首诗歌的主旋律都离不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喜爱和歌颂。《其一》表达的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将其体现得淋漓尽致,陶渊明生性厌恶尘世的纷纷扰扰,对官场的乌烟瘴气尤其排斥,他一心只想活在宁静、纯美的大自然里。“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句诗是对诗人归隐前尘世生活的概括。“误入”二字用得十分精准,读者从中可以品出了诗人对过往的悔恨和无奈,认为自己曾经误入歧途,从而消耗了十三年(三十年实则为十三年)之多的时光。第二首则重点描写了田园生活的种种,表现了诗人怡然自得的心境。在这首诗中,诗人反复运用了“野外”“穷巷”“虚室”等词强调了乡村的贫苦,与市井的繁华形成了对比。然而,诗人的本意正是借乡村的贫苦来暗示自己甘守贫苦的高洁之心。《其三》中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表明陶渊明亲自参与农活,体验到耕作的艰辛,写出了他对劳动的强烈热爱。《其五》和《其六》则刻画了诗人耕种归来的感想,可以看出他对田园生活的用心。通读《归园田居》六首诗,人们便能体会到诗人的心路历程。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首诗都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诗人丰富的隐居生活。
  《饮酒其五》是除《归园田居》外,陶渊明的又一力作,它主要描写隐居生活的情趣,《饮酒其五》创作于诗人劳作之后,饮酒之余。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一层,后六句一层。前一层写诗人摆脱俗世后的感受,后一层写他从欣赏夜景中感受到无限乐趣,整组诗表达诗人不愿趋炎附势的高洁品格。陶渊明的诗歌的一大特点是平铺直叙,然而平淡中突显真意。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参与显得尤其重要,或许正是诗人将自己当作田园生活的一部分,且无限钟情于这样的生活,才能创作出如此生动有趣又充满的个人情怀的作品。
  唐代灿若星汉的诗人群体,奏响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最强音,在华彩与激情组编的交响乐章里,也有“诗佛”王维“百啭流莺,宫商迭奏”(《史鉴类编》)的吟唱。这位山水田园诗的第一高手谱就的诗章,历百代而传颂不衰,令后人反顾睇视,流连不已,其所具有的超凡越世、自然浑成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诗学的楷模,流风所被,深远流长。   王维并没有像陶渊明一样彻底与统治阶级决裂,但也并非为出仕而出仕,他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在半官半隐的20年间,他不仅避开了官场的严酷政治斗争,且在晚年把官越做越大。他不再把隐居看作是与社会相对抗的手段,而是视为一种以乐观洒脱的态度、按自己兴趣和条件选择的生活方式。王维与陶渊明的不同之处正是体现在这里。如果说陶渊明是田园生活的参与者,那么王维就是田园生活的欣赏者,把田园作为世俗生活中的寄托,真真正正地寄情田园。他这种平和的创作心境体现在作品中,常常通过欣赏自然美而达到心境融和,他努力在内心的宁静中,寻找安逸的乐土,尽情品味着那种幽静、清淡之美。例如,“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徧,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灯火起,处处采菱归。”(《山居即事》)又如,“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獵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淇上即事田园》)从审美取向上来看,这两首诗歌都反映了王维对幽静、清淡之美的追求。
  三、诗与画、光与影——作品艺术手法的不同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诗人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情与理、情与景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
  如果说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一幅幅素描,那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更像是工笔画。由于王维在绘画方面有很高的造诣,所以他的诗自觉地把绘画艺术吸收进来,真正体现了“诗画一家”的特色。王维的诗有不少借鉴了山水画在构图、描绘、渲染等方面的具体技巧,充分展现了诗中的绘画之美。
  (一)结构布局
  王维的诗所展现的画面往往给人一种无心经营却又精心结构之感。例如,《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用线条勾勒和意象组合的方式成画,水平线和垂直线相交使画面宏壮阔大。
  (二)色泽运用方面
  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王维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逼真生动地展现自然界中的形形色色,又用统一的基调营造和谐的画面,使景物跃然纸上。例如,《积雨辋川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转黄鹂”,水田之“绿”与白鹭之“白”,夏木之“青”与黄鹂之“黄”,对比鲜明,在加上“漠漠”“阴阴”叠字的映衬,使这首诗有了很浓的装饰画的味道。再如《新晴野望》中的“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还注意到了冷色和暖色的对比运用。
  (三)光线布置
  王维深知绘画技巧中光线的明暗对比,使得诗中的画面更有表现力。例如,《鹿柴》中的“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抓住刹那间景物的变化,日光返照幽暗的深林,以光衬暗,给深林添了一笔明亮的色彩。具有同样效果的再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四、结语
  陶渊明无疑是田园诗的奠基人,他的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而王维在陶渊明的基础上对田园诗进行了拓展和创新,并拥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自成一派,堪称田园诗的“集大成者”。拜读他们的作品,人们就像走进了诗人的人生,亲自感受了一把田园美景,令人十分惬意。
  (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党校)
其他文献
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等承办的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12月26日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开幕。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李屹等出席开幕式。此次艺术成就展着力展现了才旦卓玛、夏菊花、白淑湘三位老艺术家热爱党、熱爱祖国的忠诚品德,崇德尚艺、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不忘初心、服务人民的创作实践,以此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李屹表示,希望广
期刊
12月17日,河南省散文年会在南阳宾馆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周同宾先生主持。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散文學会会长王剑冰等80余人出席。  会上,各位作家编辑评论家围绕散文在新时代新气象下的“作为”主题进行了热烈精彩的发言。王剑冰在发言中说,每年都有很多的新面孔参会,这是散文的新生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星火种,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点燃,以发出更大的光和热。(河南作家网)
期刊
时光过得飞快,笔者还记着去年年底为《牡丹》的散文写综评,2017年就要结束了。打开《牡丹》,满纸飘香。2017年的《牡丹》散文,依然是以传统叙述方式为主,关注的依然是人生百态,并《牡丹》不回避热点焦点问题,所刊登散文绝没有小资情调的卿卿我我。同时,笔者注意到2017年的《牡丹》所刊登散文,在尊重大自然,彰显“天人合一”理念方面有很大分量。  党的十九大提倡导的生态文明与古代的“天人合一”理念是相通
期刊
2月1日,由中国为主宾国的第27届古巴国际书展在俯瞰哈瓦那港的圣卡洛斯城堡开幕。中国此次派出阵容强大的出版代表团,60多家出版社前来寻找合作契机。阿来、刘震云等11名当代中国作家也将携作品参加书展,与读者进行交流。  古巴图书委员会主席胡安·罗德里格斯在开幕式上说,古巴国际书展是本地区最重要的文学文化活动。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周慧琳在发言中说,中国应邀作为主宾国参加哈瓦那国际书展,这是近
期刊
2月2日下午,2018年中国作家协会迎春茶话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出席茶话会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主持茶话会。400余位老作家老同志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共话新春。  铁凝在致辞时说,刚刚过去的2017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文学界高举旗帜、砥砺前行。过去的一年,中國作家协会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周密的文学
期刊
一、“套盒”内外:城乡与罪罚  《黑镜分身术》五篇小说似乎都嵌套着另外一些内层故事。在破爷带着他的魂机进村之前,即在《离魂术》的故事开始前,他曾给半步村带来色情电影、木材厂、造纸厂、美丽湾等事物,后在一把大火中逃离;《分身术》经由金满楼回忆并讲述了且帮主曾带领水手出海捕鱼,试图征服海洋的往事;《停顿客栈》由老魔术师余大乐的笔记簿牵引出他的儿子与半步村的过去纠葛;同题小说《黑镜分身术》里“我”的爷爷
期刊
1月23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中國作家协会在北京联合发布2017年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介名单,《复兴之路》《岐黄》《草根石布衣》《全职妈妈向前冲》《诡局》《恩将求抱》《别怕我真心》等24部作品入选。  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1个省(区、市)的41家网站、机构报送的380部作品,申报数量创三年新高。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发布仪式上指出,此次推介活动旨在贯彻
期刊
作为洛阳的“老牌”诗人,赵克红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诗歌,先后出版了《燃烧的情愫》《心的祈祷》《美丽的忧郁》《五弦琴音》等诗集,颇有建树。近年来他的文学视野有所转移,专注于散文写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原本让人以为他已与诗歌渐行渐远,然而最近读到他的一组诗歌新作《陌生人望我的眼神》,让人惊讶不已。组诗中每一首诗歌所呈现的思想和美学的价值重构与开阔的艺术张力,都显示出难得的敏锐与深厚的内功
期刊
2017年,中原作家群硕果累累。1月23日下午,以“零奖金,全透明”的评奖风格在文坛独树一帜的第十四届《当代》长篇小说年度论坛在京举行。经投票,张翎《劳燕》、严歌苓《芳华》、李佩甫《平原客》、梁鸿《梁光正的光》、范稳《重庆之眼》,成为2017年度五佳作品。五佳作品中,中原作家群占去兩席,李佩甫是河南省内作家,梁鸿是在京的豫籍作家。  本届论坛的另一部分主要内容是为第十九届《当代》文学拉力赛年度总冠
期刊
摄影是追求纪实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的一门艺术,在现代摄影艺术的发展中,某些特立独行的艺术家试图突破传统美学的审美,如以“私摄影”成名的荒木经惟探索了摄影艺术创作中虚构与真实之间的联系。“私摄影”掀起了现代摄影的风暴,其美学价值不仅在于发现了新的艺术表达手法和观看方式,还在于给人提供了一种对传统与现代恰当结合的优秀范例。  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170余年,纪实摄影的发展更是一脉相承。所谓纪实,也就是以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