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的捐赠效应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公益慈善领域最引人瞩目的筹款事件应当就是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冰桶挑战”从科技界到娱乐界,从线上到线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人,唤起了全世界对“渐冻人”的关注。社交网络的捐款效应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那么社交网络上的捐赠到底和平常其他的捐赠途径有什么不同?还是说其实没太大的差别?要是我们能够仔细搞清楚社交网络与日常捐赠的区别,就能给非营利组织的募捐和筹款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帮助非营利组织改善募捐工作、提高筹款效率。
  纽约州立大学的塞克斯顿(Gregory Saxton)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王丽丽在《非营利和志愿部门季刊》2014年第5期发表了题为《社交网络效应:通过社交媒体捐款的决定因素》的文章,讨论了是不是存在一种“社交网络效应”,使得通过社交媒体的捐款不同于其他的捐款途径。塞克斯顿和王丽丽还讨论了决定通过社交网络捐款的系列因素。
  从传统理论看,捐款一般受到捐款价格、数量和募捐努力程度的影响。简单说,如果政府给予捐款以税收抵扣,那么就相当于降低了捐款的价格,这样就可能吸引更多人捐更多的款。显而易见,捐款数量多,捐款总额就大。另外,如果募捐得法,也能提高募捐总额。
  那么,通过社交网络进行募捐与传统模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种视角是把社交网络募捐单纯看作是一种募捐的新途径。也就是在旧有模式中,将社交网络募捐当作是募捐努力程度的一个子项目。这样理解当然也不错,但很可能会忽略社交网络募捐中一些重要的东西。
  在塞克斯顿和王丽丽看来,这些被忽视的东西可能包括社交网络本身带来的一些效应、非营利组织的技术能力,以及行业关注度等。所以,不同于传统的“价格、数量和募捐努力”模式,塞克斯顿和王丽丽提供了一个新模式,包括“社交网络、技术能力和行业关注度”。这里的行业关注度是指非营利组织所处的不同领域,例如教育、环保、扶贫或者思想库等。
  为了研究这个“社交网络效应”新模式是不是成立,塞克斯顿和王丽丽利用了Facebook页面筹款的数据来进行检验。以Facebook为典型代表的社交网络,其明显的特征是年轻人比较多。所以相比于传统的募捐方式,至少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来,扩大了捐款人群。同时又由于网络支付手段越来越便捷,也降低了捐款支付的成本。这样一来,Facebook一方面通过技术手段减低支付成本,另一方面又为慈善领域提供了大量年轻的捐款人。
  塞克斯顿和王丽丽主要比较了不同模型的结果。传统模型的结果显示,如果一个非营利组织历史悠久,那么就越有可能吸引到捐赠。这个容易理解,新兴机构往往大众都没有听说过,在知名度方面自然要吃亏很多。另外,募捐努力程度高,投在募捐上的成本高,也会增加捐赠。从这个角度上看,传统模型依旧有解释力。
  不过加入社交网络效应之后,另一些有意思的结果开始浮现。当然不出意外,如果你的Facebook主页有很多“粉丝”,意味着你获得更多捐赠的可能性也就大一点。平均而言,粉丝多的要比粉丝少的多获得1%的捐赠。
  与此同时,如果是艺术类或者青年服务类的非营利组织要利用Facebook进行募捐,或许需要谨慎考虑,因为粉丝们更喜欢捐钱给与健康相关的非营利组织,而不是艺术和青年服务。当然,塞克斯顿和王丽丽并没有考虑教育类型的非营利组织,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个关注不同领域的非营利组织在社交网络上筹款的效果不同,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说,在社交媒体上一般而言关注度是第一位的,因此青年服务类的非营利组织或许应该获得更多的关注,因为他们通常比较新潮好玩,符合年轻人求“酷”的心态。
  但结果并非如此。与获得关注相比,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看得见的苦难,例如与健康相关的非营利组织,这是一种温情效应。温情效应压过追求关注,符合慈善公益的初心。从现实上来说,打温情牌,讲好故事,是有益的募捐策略。
  塞克斯顿和王丽丽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社交媒体上的募捐效果,规模较大的非营利组织没有小的非营利组织表现好。传统上,规模较大的非营利组织能够有效地扩大受众,因此募捐效果通常而言要比小的非营利组织好。但在社交网络上,尤其是在Facebook上,这种规模效应却不明显了,因为小的非营利组织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获得大量的受众。
  当然,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在社交网络上,潜在的捐款人认为大的非营利组织在其他地方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捐赠,自己的捐赠要捐到更能发挥影响的地方,小的非营利组织此时是更好的选择。大的非营利组织反而在社交网络募捐上有点吃亏了。也就是说,在社交网络上,规模不一定占优势,反倒是灵活聚焦的募捐策略或许更加有效。
其他文献
在干部问题上,雍正皇帝移棋设子往往不拘常规,有时甚至让人目瞪口呆。直到后来人们才明白,当时他考虑的是整个大棋局,可谓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举措。  对官员每三年考核一次,是清朝官场的例行公事。1724年又是一个考核年,上任不到两年的新君雍正,对一个县官的处理不同以往,让各级干部吃了一惊。此人名叫常三乐,是直隶吴桥县令,负责考核他的是直隶巡抚李维钧。李维钧给常三乐写了两条评语,一是“操守廉洁”,是个清官;
期刊
近来因为中国股市波动以及经济走势放缓,外界看空中国经济之声再起。与此相对应,指责相关势力看空乃至做空中国经济的声音也此起彼伏。有持极端观点者甚至认为,正是后者造成了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的波动,认为只有坚决反击唱空中国的势力,才能让人们重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这种说法看起来颇有几分道理,但却很容易导致我们对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判断和关键着力。  说到底,人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取决
期刊
7月底在夏威夷举行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部长级会谈被认为是TPP在今年完成谈判的最后时机。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签字之前,他还需要给国会90天的审议期和60天的文本公示期。为了避免将TPP拖入可能带来更多变数的选举年,在毛伊岛上达成共识才能为今年完成法律文件留出所需时间。  TPP谈判涉及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等12个国家,经济规模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在奥巴马取得国会
期刊
近来,马云等一大批企业家纷纷办大学。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好现象,也可能意味着,中国私立办学传统的复兴与回归。可能很多国人已经遗忘,我国历史上曾经长期保持民办教育或私立教育大国的地位。2500多年前,孔夫子就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私立教育大家。孔子所倡导的儒家伦理早已部分内化在我们的言行之中,无论我们自己是否喜欢。  我国目前是一个公立教育大国。众多父母们望子成龙,自己省吃俭用,把大把大把的钱花费在子女教育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末,关于所谓的生产率悖论人们展开了激烈争论——大举投资信息技术并没有带来可量化的生产率改进。如今,这一悖论卷土重来。  早在198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提出:“计算机时代随处可见,就是无法在生产率数字中找到踪迹。”生产率悖论似乎在20世纪90年代得到了解决,当时美国出现了蔚为壮观的生产率复兴。1991年-2007年,美国非农商业部门生产率年增长2.5%,而此前15年
期刊
美联储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退出零政策利率,这一前景让人们日益担心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债券和股票市场波动将卷土重来。  这一担心不难理解:2013年美联储放出信号表示即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时,由此产生的“缩减恐慌”在诸多新兴国家金融市场和经济中引发剧烈震荡。   人们担心,美国利率上升以及可能随之出现的美元价值继续上升,可能重创新兴市场的政府、金融机构、公司甚至家庭。过去几年,上述所有部门借入了数以万
期刊
“没有想到,一个经济学家对教育问题的分析如此深刻。”在2014年12月中旬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首届年会上,几位教育学家在听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的演讲后,如此感叹道。  这篇名为《对中国教育问题的三个观察:“均值”与“方差”》的演讲,不但被传统媒体转载,更是在新媒体上到处流传。短短几天里,微信上的点击量就超过了100万。  “我也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影响。”近日,钱颖一在接受《财经》记
期刊
全球基金撤出中国四年后,中国本土防艾组织迎来了一笔国家级基金。近日,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下称防艾基金)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央财政首轮投入5000万元。   由于更容易接触艾滋病相关人群,且工作方式灵活,活跃于一线的草根组织长期以来被视为防艾事业中的重要一环。新成立的防艾基金将用于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宣传教育、预防干预、检测咨询以及感染者关怀等常规工作,在募资上开放社会和个人捐赠、国际组织无偿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提出要重点推进六大领域消费,其中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提升教育文体消
期刊
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要求,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币国际化”。表明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凝聚了一定的共识,进一步指明了人民币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对于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发展,改善国际货币体系,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金融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