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建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本文主要阐述了当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如何改善这些现状进行讨论,从而创新档案管理工作,使城建档案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规范,使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素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许多“疑难杂症”,笔者认为,当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
1、城建档案法制法规建设还不健全
城建档案事业是我国的一项科技文化事业,近几年,建设部先后颁布了《城市建设分类大纲》、《城市建设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推进城建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城建档案法规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建档案立法工作落后于城建档案工作发展之需要。二是城建档案法规与建设行业以及文书档案相关法规的衔接与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城建档案法规体系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城建档案工作的开展。
2、全社会城建档案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
由于城建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兑现时间比较长,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人们对城建档案的地位、作用了解甚少,城建档案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认为城建档案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可有可无,以致违法行为频繁发生。
3、城建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城建档案学科理论和我国城市科学以及档案学理论发展的整体水平相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其中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就是我们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人员,或者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城建档案管理知识,或者半路出家,对城建档案工作不熟悉,或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微机这些现代化管理设备也进入了城建档案管理的领域,原来从事档案工作多年的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了,诸如此类,严重影响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城建档案法规体系,强化城建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
建设部应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协调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实际并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城建档案法规,以全面提升我国城建档案法规层次,推动我国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我国城建档案法规。
2、完善制度管理体制,规范档案接收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档案接收任务日趋繁重,在缺少有效的经济制约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法规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建设工程档案备案制、专项验收以及竣工验收等制度,通过与建设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等形式,从制度上强化对工程档案的监管力度,保证档案的接收质量。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城建档案的法律、法规,宣传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全民城建档案意识,让全社会都关注城建档案,认识城建档案,重视建档,并在以后向城建档案馆查询及利用中,尝到前所未有的甜头,使他们从实际中体会到把材料齐全的工程档案移交城建馆存档,于公于私都是“双赢”的选择,从而自觉地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工程档案。
3、加强城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城建档案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多个专业,城建档案工作需要的不是精通某一专业的专家,而是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应变能力强的“通才”。这就要求每个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同志必须在精通本职业务的基础上通晓和兼管其它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城建档案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人才资源的潜力,特别要提高学习素养,挖掘学习的潜能,做到勤于学习,通过学习实现“自我超越”和“组织再造”。
4、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使用现代高新技术
新的管理模式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数码信息处理技术对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各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实现城建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营建城建档案资源共享的策略与环境,加快促进城建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为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城建档案信息的方式与高质量的城建档案信息产品,使城建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新管理模式将通过管理手段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通过管理内容数字化,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通过服务网络化,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
结束语:总之,城建档案工作的外延、内涵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城建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以科學发展为主题,树立现代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改进管理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小娟《城建档案》2006(4)
2.彭哨农《中外建筑》2011年第九期
关键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规范素质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许多“疑难杂症”,笔者认为,当前城建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
1、城建档案法制法规建设还不健全
城建档案事业是我国的一项科技文化事业,近几年,建设部先后颁布了《城市建设分类大纲》、《城市建设档案馆目标管理考评办法》、《城市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等。这些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出台对推进城建档案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城建档案法规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需要,某些方面仍存在着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城建档案立法工作落后于城建档案工作发展之需要。二是城建档案法规与建设行业以及文书档案相关法规的衔接与配套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三是城建档案法规体系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和制约着城建档案工作的开展。
2、全社会城建档案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
由于城建档案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兑现时间比较长,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人们对城建档案的地位、作用了解甚少,城建档案法律意识还比较薄弱,认为城建档案没有什么大的作用,可有可无,以致违法行为频繁发生。
3、城建档案工作者的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城建档案学科理论和我国城市科学以及档案学理论发展的整体水平相比,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其中一个重要薄弱环节,就是我们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人员,或者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城建档案管理知识,或者半路出家,对城建档案工作不熟悉,或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微机这些现代化管理设备也进入了城建档案管理的领域,原来从事档案工作多年的专业人才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了,诸如此类,严重影响了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
以上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城建档案法规体系,强化城建档案工作的宏观管理
建设部应与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协调好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实际并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城建档案法规,以全面提升我国城建档案法规层次,推动我国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要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要在现有法规的基础上,充实和完善我国城建档案法规。
2、完善制度管理体制,规范档案接收工作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档案接收任务日趋繁重,在缺少有效的经济制约手段的情况下,必须强化法规和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建设工程档案备案制、专项验收以及竣工验收等制度,通过与建设单位签订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等形式,从制度上强化对工程档案的监管力度,保证档案的接收质量。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城建档案的法律、法规,宣传城建档案在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全民城建档案意识,让全社会都关注城建档案,认识城建档案,重视建档,并在以后向城建档案馆查询及利用中,尝到前所未有的甜头,使他们从实际中体会到把材料齐全的工程档案移交城建馆存档,于公于私都是“双赢”的选择,从而自觉地向城建档案馆报送工程档案。
3、加强城建档案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城建档案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系统,涉及多个专业,城建档案工作需要的不是精通某一专业的专家,而是知识面广,思想活跃应变能力强的“通才”。这就要求每个从事城建档案工作的同志必须在精通本职业务的基础上通晓和兼管其它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城建档案部门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人才的培养和开发。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人才资源的潜力,特别要提高学习素养,挖掘学习的潜能,做到勤于学习,通过学习实现“自我超越”和“组织再造”。
4、运用新的管理模式,使用现代高新技术
新的管理模式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数码信息处理技术对城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各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实现城建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积极营建城建档案资源共享的策略与环境,加快促进城建档案服务机制的创新,为社会提供一种全新的传播、交流城建档案信息的方式与高质量的城建档案信息产品,使城建档案工作更好地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新管理模式将通过管理手段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通过管理内容数字化,整合档案信息,优化信息源,实现业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最大开发利用,实现对档案实体的保护;通过服务网络化,适应市场需求,实现资源共享。
结束语:总之,城建档案工作的外延、内涵随着时代进步、技术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化。城建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要以科學发展为主题,树立现代理念,加强法制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社会档案意识,改进管理手段,提高人员素质,努力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小娟《城建档案》2006(4)
2.彭哨农《中外建筑》2011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