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编写存在的问题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勾股定理在几何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平面几何的重要基础,其在现实生活中也具有普遍的应用性. 在数学教科书中,勾股定理一般出现在八年级,而八年级被认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也即具体思维向形式化思维转变的时期. 所以可以说,勾股定理教学也处于学生数学思维转折阶段. 但另一方面,勾股定理的教学却始终是一个难点. 虽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据说超过400种,但是让学生能够在思路上比较“自然地”想到证明方法是困难的;而且,从让学生体验知识发现过程的角度讲,要想让学生“再发现”勾股定理更是难上加难.[1]所以有人说,看一个国家的数学教育水平,只要看看勾股定理,他们的教材是怎样编的,他们的教师是怎样教的,就可略知一二.
  基于这些理由,本文选取在国内被广泛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套《数学》教科书,从微观层面来考察其中“勾股定理”部分的编写.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由于编写者疏落或失误造成的问题. 这些问题有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我们有必要指出这些错误,并希望编写者在教科书修订时做出修正和改进.
  
  1 引言的设计
  
  三种教科书在这一章的开始都有引言和题图. 比如人教社版《数学》,放置了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场的照片,其中会徽非常醒目;照片旁边有三段文字作为这一章的引言. 其中第一段有这么一句话:
  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你能发现这个关系吗?
  笔者认为这段话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在引言部分就把结论明确地告诉学生,那么其后的“观察”、“探究”和“猜想”还有什么意义?第二,把结论告诉学生后再问学生你能发现它吗,同样没有任何意义. 就好象问一个已经吃好饭的人,你想吃饭吗?
  我们认为,引言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来导入本章的学习,也可以给出本章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章要学习什么. 但不可以把需要探究和猜想的结论展现在学生面前.
  
  根据已经得到的数据,请猜想三边的长度a、b、c之间的关系.
  笔者认为,这个活动设计得非常不好. 为什么?一块任意的三角板,它的三边长很可能并非整数. 让学生猜想三边长分别为3、4、5或者5、12、13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就已经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比如,学生容易得到3 5=2×4而不易得到32 42=52;也有学生由32=4 5和52=12 13猜想a2=b c),更何况来猜想三个非整数之间的平方关系. 教科书这样设计和处理,容易导致学生盲目的探究和盲目的猜想,在这“盲目”上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没有多大意义和价值.
  
  3 勾股定理是“发现”而非“发明”的
  
  华师大版《数学》第55页安排了“阅读材料”:《勾股定理史话》. 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下划线为本文作者所加):
  人们对勾股定理的认识,经历过一个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其特殊情况,在世界很多地区的现存文献中都有记载,很难区分这个定理是谁最先发明的. 国外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首先发现的,因而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这里有两处错误. 第一,勾股定理是“发现”还是“发明”的?我们知道,发明是创造,一种从无到有的过程;而发现是一种本来就有,从不认识到认识的过程. 那么,数学定理的证明方法,可以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发明过程,而定理本身本来就存在,而后被人发现的. 教科书中一段话里对定理的产生使用了发明和发现这两个词语,就有一定矛盾和混乱. 第二,并不是因为毕达哥拉斯或其学派首先发现定理,而是因为在数学史上有明确记载,毕达哥拉斯或其学派首先证明该定理,才被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的. 同样的错误,我们可以在人教社版《数学》上看到,第74页有个小标签,上面写着:
  在西方,一般认为这个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所以人们称这个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相比较而言,北师大版《数学》则相对比较准确. 第8页有一则“读一读”:《勾股世界》. 最后一段话:
  相传两千多年前,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了勾股定理,因此在国外人们通常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4 问题情境应避免“人为”的创设
  
  北师大版《数学》设置问题情境,用“旗杆问题”来引入新课题. 该问题是:
  强大的台风使得一根旗杆在离地面9米处折断倒下,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米处. 旗杆折断之前有多高?
  对于这一问题,如果考虑该题的现实性和科学性,横向的“12米”是容易测量的,那么纵向的“9米”又是如何得到的呢?如果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的话,那么折断部分的15米应该也不难测量(唯一难测量的情况就是尺子的长度大于12米而小于15米). 所以这个问题的设计并不合理. 相对而言,教科书中的“梯子问题”在合理性上难以找到瑕疵. 比如华师大版《数学》第50页在给出勾股定理后安排了例1:
  如图(图略),将长为5.41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2.16米,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边的垂直距离AB. (精确到0.01米)
  这里,梯子的长度是容易测量的,BC的长度也是容易测量的,而垂直距离AB确实是难测量的. 因为难以测量,我们便求助于计算,求助于数学. 这样就体现了数学是有用的.
  我们再来看北师大版《数学》第9页例1:
  我方侦察员小王在距离东西公路400米处侦察,发现一辆敌方汽车在公路上疾驶. 他赶紧拿出红外测距仪,测得汽车与他相距400米,10秒后,汽车与他相距500米,你能帮小王计算敌方汽车的速度吗?
  从情境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角度考虑,这一题应该问题不大;但我们来看另外一题:
  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个男孩头顶正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 飞机每时飞行多少千米?
  这一题出现在修订前的北师大版《数学》中,与前一题在本质上是一模一样的. 如果考虑一下这个4000米和5000米是小男孩或旁观者通过什么途径测到的,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教科书修订时把这一题改成前一题了.
  我们再来看一题,北师大版《数学》第3节《蚂蚁怎样走最近》中安排了“随堂练习”: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 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正东行走. 1时后乙出发,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正北行走. 上午10:00,甲乙二人相距多远?”
  我们在一本美国的几何教材《发现几何》第9.3节的练习B中看到了这道题目的原型[3]
  在火星正午时间,朗达·本德博士离开美国火星研究站,以60千米/时向东行进. 1小时后I.M.布赖特教授离开同一研究站,以50千米/时向北行进,去观察极地冰帽. 火星时间下午3时,博士与教授相距多远?答案精确到千米.
  从这两个问题的表述上看,《发现几何》比北师大版《数学》更具想象和充满冒险. 北师大版《数学》只把学生带进沙漠,而《发现几何》却把学生带到了火星. 北师大版《数学》是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或者说是“做数学”;而《发现几何》不仅是“做数学”,更是“玩数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解决数学问题,而这个过程是充满乐趣的.
  笔者这里举了几个例子,是想说明教科书编写者在设计习题时采用不同的观念,有的是为数学而问题,有的是为学生而问题,或者为生活而问题. 不同的观念导致习题是“人为”还是“为人(学生)”的区别. 比如,“人为”的问题,为数学而问题,问题都是围绕数学而编写、杜撰的(前文那个“旗杆问题”就是为数学而数学). 从数学角度讲,它也许是严谨的,完美的,但它也许远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也远离了学生的想象世界. 事实上,教科书在编写时,应该从学生出发,考虑问题情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出现“人为”的题目.
  
  5 赵爽的证明方法
  
  赵爽如何利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在数学史研究中是有争议的. 钱宝琮先生认为他采用代数方法,利用面积计算;而吴文俊、李文林先生则认为他采用几何方法,利用出入相补原理. 事实上,代数观点比较容易解释赵爽的文字,但这种思维方式不太符合赵爽时代的人们的数学思维习惯.
  我们看到,对这样未形成定论的内容,教科书在处理时却显得有些草率.
  人教社版《数学》在73页,明确给出了赵爽利用弦图证明勾股定理的基本思路,这是一种几何方法,用出入相补原理来证明的.
  华师大版《数学》在52页安排了“读一读”,介绍了弦图和赵爽;之前“试一试”使用拼图和计算面积验证(或者证明)了勾股定理. 课文中没有明确给出赵爽的证明方法,但联系上下文,容易让学生认为赵爽是使用代数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北师大版《数学》第8页和第9页介绍了证明方法,将大正方形分割成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然后通过计算面积验证勾股定理.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赵爽的方法,但显然编者认为他是采用代数方法. 其后12页介绍了刘徽用出入相补原理证明勾股定理,但没有从几何方法介绍赵爽的弦图.
  我们认为,对于未有定论的内容,教科书就不应该草率地把某种观点强加给学生,不可以对学生说,赵爽就是用这种代数方法证明勾股定理的,或者说赵爽就是用这种出入相补原理证明的. 数学教科书在涉及数学史时要特别注意一个问题,即在向学生展示史实,展示重要事件、重要人物与重要成果时,要尊重历史. 尊重历史就是要展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不能歪曲历史而误导学生,对有争议的以及没有最终定论的题材应给学生必要的说明. [4]所以,比较合理的做法是,教科书先重点介绍其中一种证法,随后简单介绍另一种,同时声明本书倾向于前一种观点;而学生可以接受前一种,也可以是后一种观点.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学生都应该经过自己的思考,要有接受这一观点的理由.
  
  参考文献
  [1] 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聚焦课堂——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80.
  [2] 顾泠沅.教学改革的行动与诠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44.
  [3] [美]迈克尔·塞拉.发现几何:一种归纳的方法[M].李翼忠,刘仁苏,蔡上鹤,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52.
  [4] 朱哲,张维忠.从赵爽弦图证明谈数学史教学应尊重历史[J].中学数学月刊,2005,(10):12-14.
其他文献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章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初等几何的一个重要定理,有广泛的应用.本章主要介绍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介绍这两个定理的一些初步的应用,另外,结合这两个定理,介绍了逆命题和逆定理的有关知识.  1本章内容概述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极常见而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非
我国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对课程的“总目标”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对“问题解决”的具体要求如下[1]: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提出了五条“课程基本理念”,并且对教材编写提出了“科学性、整体性、过程性、现实性、弹性和可读性”的具体建议。这些理念建议从宏观上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是我们进行教材编写、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本文以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九年级)为例,就课程内容选取的主要原则介绍如下:  1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
小面包,你是怎么搞的?怎么又掉了纽扣?
在旧谷仓农场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动物们懒洋洋地嚼着草,或者躺在阳光下打盹。  这天看起来跟平常一样,又是一个普通的日子。  猫咪贾西帕正在喝早餐奶,突然,他脑海里浮现出一个美妙的计划。  “我要举办一场演出。”他制作了一幅巨大的海报,贴在旧谷仓的门口。  “看啊!”他自言自语地说,“所有的动物都会喜欢我的表演。”  贾西帕马上开始练习了。  “你为什么在唱歌呀?”小猪史尼格从身边走过,问道。 
灵灵很想让妈妈给她买一只小狗,可是妈妈不同意,只买了一个玩具小狗送给她。灵灵还是很喜欢,她给这只小狗取名叫阿米。灵灵去哪儿都带着阿米,把它当成自己最好的朋友。  一天晚上,灵灵在和阿米说悄悄话。突然,从窗户外飞进来一个小精灵。小精灵说,可以帮灵灵实现一个愿望。灵灵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阿米变成活的。小精灵嘴里念着咒语,用魔法棒一指,阿米马上变成了一只活的小狗。它不停舔着灵灵的手,尾巴搖来摇去,可爱极了。
一道数学中考题的编写过程
1988年在匈牙利召开的以《数学教育与文化·美》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数学教育还必须将数学中所固有的美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还受到美的熏陶.”数学解题美在“自然”、美在“简单”,自觉避免“乖僻”、繁琐的解答方法和回避对纯粹而“乖张”的技巧的追求.在解题教学中应致力于“优美”解的探索,给学生最好的“数学”.  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陈省身,指出数学有“好数学”
当遇到一道陌生的数学难题时,其思考过程往往是一波三折的,起初是左冲右突,不断尝试,虽能求解,但缺乏系统性.随后是统筹兼顾,稳步推进,能给出一个较为自然的解法,但缺乏简约性.最后是回顾解题,豁然开朗,意外发现了问题的本质.這是笔者前段时间的解题经历与感受.
笔者参加了2015年南通市中考第26题的网上阅卷.此题是包含两个小问题的纯代数题,解题时需对自变量取值范围进行讨论,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将问题转化为求分段函数的最值,再进行大小比较得出答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近几年的南通中考数学中都有所涉及,多以文字、表格或图像信息呈现,考查学生分类意识、审题、读题、搜集、处理信息等综合能力的综合题.本题得分不高,有几种错误较为普遍和可惜,现结合阅卷情况与个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