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漂亮的脸蛋能长出大米吗”,对于这个四十多年前的经典问题,如今已经有了明确答案:能!最近,第66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在北京太庙正殿举行,选拔出新一届“中国小姐”代表中国参加今年的世界小姐比赛。审美标准会随着时间变换而改变,世界小姐大赛不仅是一场超级选美赛事,也是一面反映时代的镜子,而其确立“有意义之美”的慈善文化主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从未改变过。
“女神”修炼记
10月20日晚,北京迎来一场初冬的雨,让这个本已料峭的城市更加寒气逼人。而此时的太庙灯火璀璨,第66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正在进行。佳丽们身着单薄的旗袍站在雨中,面带微笑,举止端庄。孔敬,这个96年的女孩最终夺魁,从现任“国姐”袁璐的手中接棒,成为新一届“中国小姐”,并将代表中国参加今年的世界小姐比赛
回到后台,孔敬紧紧抱住家人,寒冷和激动让她抖个不停,双手冻得通红。
任何成功和美丽都要付出代价。这个夜晚,是对佳丽们12天辛苦的成果展示。
这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佳丽入驻京郊廊坊喜来登酒店,她们在总决赛阶段的培训课程与多项单项赛的层层筛选,以及总决赛之夜的旗袍与高级定制礼服展示后,评选十强选手,从中决出前三甲,并最终决出冠军。
这个时代,美,不是难事,难的是天然的美。每个“世姐”候选人都要被严格检查是否“动过刀子”。在入训第二天上午,女孩们被要求素颜,排队依次进入一个房间,由专业整形医生检查是否在脸部植入假体或有切割痕迹。根据规定,世界小姐的参赛选手中不允许有整容现象存在。
培训课是训练营中的重中之重。女孩子们穿上统一的服装,围成一个大圈,导师站在中间。第一天的课程,是导师James Zhang教给大家如何面对镜头,从步姿、腿态、臂态、神态学会开放自己、绽放自己。选手们在模拟社会交往时,与好友打招呼拥抱。每一届世界小姐中国区的比赛都会要求选手兼具美貌、修养、气质、爱心。
世界小姐大赛始于1951年,是全球举办时间最早的顶级选美大赛,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盛的超级选美赛事。从1951年至2015年,世界小姐大赛已先后在多个国家成功举办了65届。
从古色古香的北京琉璃厂大街长大的杜暘从小学习舞蹈,但是因为身高超过180而最终选择了放弃,为了矫正高个子的通病——驼背而参加过模特培训。
2014年,杜暘获得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区总冠军、进入伦敦全球总决赛超模五强,并成为首位海外总决赛入围TOP 20的中国小姐。
杜暘说:“其实,和大部分人一样,在最初参加选美比赛的时候,我也没有完全理解选美和模特的区别,但是当第一次站在环球小姐评选舞台的时候,我第一次完全理解了选美的意义。”
“这一大赛非常注重全球选美标准的平衡和每个选手内在的修养、内涵。在伦敦参加评比时,我与一百多个国家的佳丽站在一起,能够非常强烈的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孩所展现的民族文化差异,那份使命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祖国这两个字的意义。”杜暘说道。
“在比赛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差距,中国的以瘦为美在西方并不盛行,西方比较注重身体的平衡和肌肉感,特别是在选美单项赛种,有专门的运动比赛,在力量方面亚洲女孩的确不占优势,而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的体系非常完善,特别是其公益理念非常值得借鉴。”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一名选手可以进入海外赛区参加比赛,很多人对于选美小姐的出路有着颇多关注,在国外娱乐圈并不是唯一出路,很多人投身到教育、医疗等行业,甚至有选美小姐做了某市的市长。
60年审美变迁:
“美是老少皆宜的恩物”
审美标准會随着时间变换而改变,然而,奥斯卡·王尔德曾说,“唯有美才是时间不能翦灭的。哲理消失了,宗教信念不再存在,但美的生命常在。它是老少皆宜的恩物,是世上每个人的食量,甚至是永恒的财富。”
“世界小姐”无疑是一面反映时代的镜子。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时代女性的外观。大赛最早组织于1951年,当时是一个名为假日比基尼大赛的、载歌载舞的泳装展,但媒体称之为世界小姐大赛,名字自此被沿用至今。
1950 年代最著名的性感偶像玛丽莲·梦露曾这样说:“真正的魅力是建立在女人味的基础上的。我觉得性感必须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才会吸引人。托老天爷的福,我们大家生来都是性感的,可惜好多人都无视甚至抛弃了这一天赋。”性感就是50 年代女人的终极追求。那年的夺冠佳丽、瑞典的琪琪·哈克森穿着比基尼在伦敦的兰心大剧院戴上了桂冠。几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国家因此抗议退出比赛,随后泳装销声匿迹了好几年。琪琪成为了唯一一位穿着比基尼戴上桂冠的参赛佳丽。从此以后,比赛相继在全球各地举行。
从60年代早期开始,女人们的裙子变得越来越短,服装也更加贴合身体曲线。然而迷你裙甫一出现,还是招来了一片叫骂。由于需要裸露更多肌肤,身段苗条就显得重要了起来。Mia Farrow那种小男孩般娇怯的身材渐渐流行。
选美大赛历经多年依然久负盛名。美艳的1975年世界小姐Wilnelia Merced,来自波多黎各,2011年自从她的丈夫被封为爵士后人们尊称她为Forsyth夫人。
与此同时,女性出外工作的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女性解放运动深入人心,女式长裤也流行了起来。成套的长裤套装令女人们显得修长而华美,但紧身裤有时候需要你趴在床上,靠姐妹的帮助才能拉上拉链。这些潮流对女人们的身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必须苗条健美。人们不仅热衷健身,还注意起了饮食。最早的健怡可乐Tab Cola 就是在70 年代末上市的。
1980年代是减肥产业的春天,“在Calvin Klein 和她自己之间什么也没穿”的模特Brooke Shields可以代表80 年代的审美观。而时尚的标准从大眼到60年代飞扬的眼线,从大波浪卷发到80年代衣服的垫肩间不断变化。到了90年代,世界小姐冠军的服饰变成了如今还盛行的耀眼夺目的拖地长裙。而零零后的参赛佳丽以身材苗条著称,她们没有了首位冠军那样的沙漏形身材。 每个年代对欲望和美感都有一套判断标准,对恐惧和禁忌亦各有观念。比裙子长度、唇膏颜色和发型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容貌和生活的期望值。
“有意义的美”:
世姐与慈善文化
成为世界小姐,相当于穿上“魔鞋”,人生自此大不同。
在选美界,埃里克·莫利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长期以来,人们都将莫利先生比作是选美界的“鼻祖”。
从1951年创办“世界小姐”大赛开始,埃里克·莫利和他的夫人朱莉娅·莫莉就为这项美丽的事业投入了毕生精力和激情,慈善是这对创始人夫妻为“世界小姐”大赛设立的文化主题之一,60年来从未改变过。
“世界小姐”机构,每年都会从商业收益中拿出相当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莫利夫妇引领“世界小姐”大赛,在过去的59年里,令人难以置信地,为全球儿童慈善事业总共筹集了超过5亿美元。由此,也造就了“世界小姐”在全球极为强大和知名的品牌效应。
作为一个为慈善事业而勤奋工作的人,埃里克·莫利几乎访问了世界上的每一座难民营。为筹集善款,63岁时,埃里克还参加了伦敦马拉松比赛,尽管比赛中他摔断了小腿,但是他的精神令人钦佩。72岁之后,为了给慈善项目筹款,他又跑完了6次伦敦马拉松。埃里克募集了百万英镑,用于建立儿童医院(他自己率先捐助了25万英镑);他还为呼吁希望组织筹集了资金。
埃里克·莫利先生于2000年去世。他的夫人朱莉娅·莫莉继承了他的事业和信念。莫莉夫人说:“我得到的所有金钱都会反馈回去的,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再真正需要金钱”。
在她看来,参加世界小姐大赛的年轻姑娘将是各行各业的女性精英。更重要的是,要把她们塑造成真实的女性,而不是一张张美丽的皮囊。
所以,在世界小姐公司的慈善事业构架中,冠军全职一年做慈善,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一个设計。
冠军们既要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募集善款,又要到非洲、南亚、南美洲等落后国家探望贫困和疾病儿童。这一年的慈善行动被称作“折桂之旅”,因为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她们都戴着夺冠时的皇冠。
张梓琳于2007年在海南三亚当选第57届“世界小姐”。此后,她在全球参与募集的善款超过3200万美元,是“世界小姐”历史上筹集善款最多的一位。这些年,张梓琳穿梭于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慈善活动。
2011年5月31日,第61届世界小姐玛利亚于5月31日下午3时与成都某机构成功签订了义卖协议,将自己所写的《都江堰日记》以45万元价格卖出。所得善款45万元将全部用于资助其日记里提到的三个女孩。
1998年世界小姐莉娜·阿巴吉尔在获得世界小姐称号之后的感受就是这一称号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国际模特,她支持那些为残疾儿童而进行的慈善事业,在以色列和世界范围内为那些残疾儿童做出很多善举。
“确立‘有意义之美’是一个很好的遗产。‘有意义之美’意味着,用你拥有的能力去帮助其他人,从而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这意味着帮助老人在冬天从社区获得热的食物,抑或是存钱给发展中国家的穷困孩子送去药物。这个理念会一直激励着年轻人做出改变。”茱莉亚·莫莉如是说。
“女神”修炼记
10月20日晚,北京迎来一场初冬的雨,让这个本已料峭的城市更加寒气逼人。而此时的太庙灯火璀璨,第66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正在进行。佳丽们身着单薄的旗袍站在雨中,面带微笑,举止端庄。孔敬,这个96年的女孩最终夺魁,从现任“国姐”袁璐的手中接棒,成为新一届“中国小姐”,并将代表中国参加今年的世界小姐比赛
回到后台,孔敬紧紧抱住家人,寒冷和激动让她抖个不停,双手冻得通红。
任何成功和美丽都要付出代价。这个夜晚,是对佳丽们12天辛苦的成果展示。
这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佳丽入驻京郊廊坊喜来登酒店,她们在总决赛阶段的培训课程与多项单项赛的层层筛选,以及总决赛之夜的旗袍与高级定制礼服展示后,评选十强选手,从中决出前三甲,并最终决出冠军。
这个时代,美,不是难事,难的是天然的美。每个“世姐”候选人都要被严格检查是否“动过刀子”。在入训第二天上午,女孩们被要求素颜,排队依次进入一个房间,由专业整形医生检查是否在脸部植入假体或有切割痕迹。根据规定,世界小姐的参赛选手中不允许有整容现象存在。
培训课是训练营中的重中之重。女孩子们穿上统一的服装,围成一个大圈,导师站在中间。第一天的课程,是导师James Zhang教给大家如何面对镜头,从步姿、腿态、臂态、神态学会开放自己、绽放自己。选手们在模拟社会交往时,与好友打招呼拥抱。每一届世界小姐中国区的比赛都会要求选手兼具美貌、修养、气质、爱心。
世界小姐大赛始于1951年,是全球举办时间最早的顶级选美大赛,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盛的超级选美赛事。从1951年至2015年,世界小姐大赛已先后在多个国家成功举办了65届。
从古色古香的北京琉璃厂大街长大的杜暘从小学习舞蹈,但是因为身高超过180而最终选择了放弃,为了矫正高个子的通病——驼背而参加过模特培训。
2014年,杜暘获得世界小姐大赛中国区总冠军、进入伦敦全球总决赛超模五强,并成为首位海外总决赛入围TOP 20的中国小姐。
杜暘说:“其实,和大部分人一样,在最初参加选美比赛的时候,我也没有完全理解选美和模特的区别,但是当第一次站在环球小姐评选舞台的时候,我第一次完全理解了选美的意义。”
“这一大赛非常注重全球选美标准的平衡和每个选手内在的修养、内涵。在伦敦参加评比时,我与一百多个国家的佳丽站在一起,能够非常强烈的感受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孩所展现的民族文化差异,那份使命感让我真切的感受到祖国这两个字的意义。”杜暘说道。
“在比赛过程中,我也看到了差距,中国的以瘦为美在西方并不盛行,西方比较注重身体的平衡和肌肉感,特别是在选美单项赛种,有专门的运动比赛,在力量方面亚洲女孩的确不占优势,而世界小姐选美比赛的体系非常完善,特别是其公益理念非常值得借鉴。”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只有一名选手可以进入海外赛区参加比赛,很多人对于选美小姐的出路有着颇多关注,在国外娱乐圈并不是唯一出路,很多人投身到教育、医疗等行业,甚至有选美小姐做了某市的市长。
60年审美变迁:
“美是老少皆宜的恩物”
审美标准會随着时间变换而改变,然而,奥斯卡·王尔德曾说,“唯有美才是时间不能翦灭的。哲理消失了,宗教信念不再存在,但美的生命常在。它是老少皆宜的恩物,是世上每个人的食量,甚至是永恒的财富。”
“世界小姐”无疑是一面反映时代的镜子。它所表达的,不仅仅是时代女性的外观。大赛最早组织于1951年,当时是一个名为假日比基尼大赛的、载歌载舞的泳装展,但媒体称之为世界小姐大赛,名字自此被沿用至今。
1950 年代最著名的性感偶像玛丽莲·梦露曾这样说:“真正的魅力是建立在女人味的基础上的。我觉得性感必须要发自内心、自然而然,才会吸引人。托老天爷的福,我们大家生来都是性感的,可惜好多人都无视甚至抛弃了这一天赋。”性感就是50 年代女人的终极追求。那年的夺冠佳丽、瑞典的琪琪·哈克森穿着比基尼在伦敦的兰心大剧院戴上了桂冠。几个宗教色彩浓重的国家因此抗议退出比赛,随后泳装销声匿迹了好几年。琪琪成为了唯一一位穿着比基尼戴上桂冠的参赛佳丽。从此以后,比赛相继在全球各地举行。
从60年代早期开始,女人们的裙子变得越来越短,服装也更加贴合身体曲线。然而迷你裙甫一出现,还是招来了一片叫骂。由于需要裸露更多肌肤,身段苗条就显得重要了起来。Mia Farrow那种小男孩般娇怯的身材渐渐流行。
选美大赛历经多年依然久负盛名。美艳的1975年世界小姐Wilnelia Merced,来自波多黎各,2011年自从她的丈夫被封为爵士后人们尊称她为Forsyth夫人。
与此同时,女性出外工作的现象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女性解放运动深入人心,女式长裤也流行了起来。成套的长裤套装令女人们显得修长而华美,但紧身裤有时候需要你趴在床上,靠姐妹的帮助才能拉上拉链。这些潮流对女人们的身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必须苗条健美。人们不仅热衷健身,还注意起了饮食。最早的健怡可乐Tab Cola 就是在70 年代末上市的。
1980年代是减肥产业的春天,“在Calvin Klein 和她自己之间什么也没穿”的模特Brooke Shields可以代表80 年代的审美观。而时尚的标准从大眼到60年代飞扬的眼线,从大波浪卷发到80年代衣服的垫肩间不断变化。到了90年代,世界小姐冠军的服饰变成了如今还盛行的耀眼夺目的拖地长裙。而零零后的参赛佳丽以身材苗条著称,她们没有了首位冠军那样的沙漏形身材。 每个年代对欲望和美感都有一套判断标准,对恐惧和禁忌亦各有观念。比裙子长度、唇膏颜色和发型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容貌和生活的期望值。
“有意义的美”:
世姐与慈善文化
成为世界小姐,相当于穿上“魔鞋”,人生自此大不同。
在选美界,埃里克·莫利是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长期以来,人们都将莫利先生比作是选美界的“鼻祖”。
从1951年创办“世界小姐”大赛开始,埃里克·莫利和他的夫人朱莉娅·莫莉就为这项美丽的事业投入了毕生精力和激情,慈善是这对创始人夫妻为“世界小姐”大赛设立的文化主题之一,60年来从未改变过。
“世界小姐”机构,每年都会从商业收益中拿出相当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莫利夫妇引领“世界小姐”大赛,在过去的59年里,令人难以置信地,为全球儿童慈善事业总共筹集了超过5亿美元。由此,也造就了“世界小姐”在全球极为强大和知名的品牌效应。
作为一个为慈善事业而勤奋工作的人,埃里克·莫利几乎访问了世界上的每一座难民营。为筹集善款,63岁时,埃里克还参加了伦敦马拉松比赛,尽管比赛中他摔断了小腿,但是他的精神令人钦佩。72岁之后,为了给慈善项目筹款,他又跑完了6次伦敦马拉松。埃里克募集了百万英镑,用于建立儿童医院(他自己率先捐助了25万英镑);他还为呼吁希望组织筹集了资金。
埃里克·莫利先生于2000年去世。他的夫人朱莉娅·莫莉继承了他的事业和信念。莫莉夫人说:“我得到的所有金钱都会反馈回去的,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再真正需要金钱”。
在她看来,参加世界小姐大赛的年轻姑娘将是各行各业的女性精英。更重要的是,要把她们塑造成真实的女性,而不是一张张美丽的皮囊。
所以,在世界小姐公司的慈善事业构架中,冠军全职一年做慈善,是相当引人注目的一个设計。
冠军们既要到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募集善款,又要到非洲、南亚、南美洲等落后国家探望贫困和疾病儿童。这一年的慈善行动被称作“折桂之旅”,因为在参加慈善活动时,她们都戴着夺冠时的皇冠。
张梓琳于2007年在海南三亚当选第57届“世界小姐”。此后,她在全球参与募集的善款超过3200万美元,是“世界小姐”历史上筹集善款最多的一位。这些年,张梓琳穿梭于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慈善活动。
2011年5月31日,第61届世界小姐玛利亚于5月31日下午3时与成都某机构成功签订了义卖协议,将自己所写的《都江堰日记》以45万元价格卖出。所得善款45万元将全部用于资助其日记里提到的三个女孩。
1998年世界小姐莉娜·阿巴吉尔在获得世界小姐称号之后的感受就是这一称号提升了她的生活质量。作为一名国际模特,她支持那些为残疾儿童而进行的慈善事业,在以色列和世界范围内为那些残疾儿童做出很多善举。
“确立‘有意义之美’是一个很好的遗产。‘有意义之美’意味着,用你拥有的能力去帮助其他人,从而变成一个更好的人,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这意味着帮助老人在冬天从社区获得热的食物,抑或是存钱给发展中国家的穷困孩子送去药物。这个理念会一直激励着年轻人做出改变。”茱莉亚·莫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