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缺水的世界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66_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食物供给不稳定的地区,难以预测的恶劣气候,为土壤、植物与人口带来更剧烈的冲击。面对夏季热浪干旱侵袭,究竟需要怎样的水资源策略?
  气候科学专家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在21世纪下半段,夏季极端的高温与旱象将成为常态。而2003年年初欧洲大陆土壤水分的快速减少,似乎预示了欧洲接下来的夏季热浪。热浪使土壤水分快速消失,极其干燥的土壤,又助长了热浪,二者交互影响。
  土壤水分的变化可能影响土壤冲蚀、地表径流、土壤养分与云雾形成,但科学家表示,气温上升对土壤含水量的真正影响,仍难确定。
  
  难以监测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水资源研究所”水文学家法肯玛等专家都认为,面对无法精确预测的气候变迁问题,政府机构必须大幅改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方式,也必须彻底放弃过去“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消极等待态度。
  现有气候模型都显示,未来全球的雨量可能增加,然而下雨的频率却会减少,土壤含水量极低的时间会持续延长。若观察现在情况,我们会发现北美、欧洲、非洲南部与澳洲,已经出现“单一降雨事件雨量增加、旱季延长”的趋势。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气候专家米贺尔也是联合国跨政府气候变迁小组(IPCC)的成员。他说,IPCC早在20年前就预测“美洲大陆中央在夏季会出现土壤干燥化的现象”,但是目前还没有任何证据能支持或驳斥这个多年前完成的预测。
  学者建构的气候变迁模型,大都预测2050年以后,除了南极洲以外,所有陆洲都会发生夏季土壤变得更加干燥的情况。不过,究竟哪些地区的土壤干燥化会更严重,而且严重到什么程度,也很难说,因为每一种模型的预测都不同,没有一种模型能够对各地河川流域及其下层地质的土壤湿度变化进行非常详细的预测,问题是,在水资源管理专家眼中,这种规模细致的预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预测。
  土壤含水量的预测很困难,主要原因是模拟雨量变化比模拟气温变化困难许多。云层形成、雨滴形成这类会影响雨量多寡的天气状态,观测尺度比现有的气候变迁计算机模型都要小。各地土壤的组成情形也实在太复杂,现有的气候变迁模型并不可靠。况且,雨量、水分蒸发、二氧化碳浓度、植物生长与土壤湿度的互动,根本很难以计算机模型呈现。
  总之,土壤状况的监测,比气温、降水的测量要困难许多,科学家必须找到一些可以直接并且持续测量土壤含水量的观测方法。技术突破
  有人认为卫星遥测可能有帮助。欧洲航天局与美国航空航天局都有计划扩大ERS-1、ERS-2这二个卫星的观测项目,以包含土壤湿度的观测。装置在这二个卫星上的微波传感器,应该能够捕捉地表土壤湿度的实时变化,其感测范围几乎可以涵盖整个地球。实时图像中植被浓密而且把土壤覆盖住的区块,则可以用绿色来代替。
  在卫星技术之外,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提升,也让学者有机会改进他们的气候变迁模型。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大学气候模拟专家考克斯说,建构气候模型的关键,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将这些信息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全球数据集。
  未来,气候变迁模型与卫星观测数据如果能在观测的规模与细致程度(分辨率)上有所整合,研究者就可以把卫星数据输入计算机模型中,让模型拥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水资源短缺问题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一般大众也常把缺水旱象与饮用水的短缺相提并论。但是,全球水资源短缺的真正后果,是食物供应量的减少,而非饮用水不足。
  土壤含水量下降,通常意味着干旱期出现概率的增加,这直接冲击农作物的生长。
  研究人员说,极潮湿与极干燥气候之间的“过渡型气候区”,最可能受到土壤干燥化的伤害,非常脆弱。在非常潮湿的地方,土壤水分总是很多,水分蒸发量、降雨量与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关系也不是太大。另一方面,在非常缺水的干旱地区,水分蒸发量本来就很小,蒸发量少,降雨量自然也随之减少。
  科学家还发现,若以地理位置做区隔,北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印度北部等等地区,受到气候变迁的冲击可能最大,这些地方的干旱与洪灾可能会更频繁,土壤侵蚀也会更加恶化。
  
  “绿水”和“蓝水”
  
  土壤会把降雨储存在植物的根部附近,这种位于植物根部的水分,可以称之为“绿水”,它与河川、湖泊、地下水所储存的“蓝水”有所不同。
  在干燥地带,“蓝水”通常非常稀少。那些灌溉系统不足的热带与大草原地区,旱地农作物的生存,必须完全仰赖土壤吸收降雨的能力。
  “绿水”、“蓝水”名词的原创者、水文学家法肯玛等学者都认为,全球草原带(各个大陆上干燥或略微潮湿的地带)的降雨量当中,只有10%~30%被有效率地利用。
  他们说,世界各国在管理水资源时,除了考虑自然界本身的变迁,更应该考虑人类对自然带来的影响,而发展中国家最需要的是第二波“绿色革命”,他们必须对“绿水”的管理方式与土壤保持的做法进行改革,避免农作物受到越来越漫长的旱季的影响,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绿水”与“蓝水”并不是可以截然区分的水资源,运作顺利的灌溉系统,就可以把“蓝水”变成“绿水”。只是,在干燥地带要借由水坝等工程增加水资源供应量并不容易,目前大多数工程人员的思考方向,也还是偏重“蓝水”的利用,很少从汇集“绿水”的角度来解决缺水问题。
  水利工程界的思考模式仍待改进,但熟悉农业的学者,已经提出了一些增加“绿水”含量的实际做法。例如,在非洲旱地,农夫必须采取“对土壤比较友善”的犁田技术,让旱季后的降雨能够真正渗入土壤。这种技术已经在南美洲发挥了效果,农作物的产量也因此增加。有了南美洲的成功范例,专家开始建议非洲农人善用当地的“地表径流”(雨水或雪水除了被蒸发、被土地吸收、被阻挡的以外,其余沿着地面流动的水),撑过植物成长季节中的干旱期。
  其实,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就连雨量比较多的年头,也会出现严重的干旱期,非洲农人的难题一直存在。水文学家法肯玛就说:“在非洲,‘雨季’这个词代表可能会下雨,但是不代表一定会下雨。”
  学者建立的气候变迁模型大都显示,全球暖化势必强化整个“水文循环”,广泛影响水分蒸发、降雨、径流等现象。将来,全球陆地的降水可能会稍微增加,这在某些高纬度或热带地区尤其明显。然而,未来的降雨量当中,会有更大一部分属于雨势很大的滂沱豪雨。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所碳循环专家莱斯坦,研究了这种极端雨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他说,生态系统的每一层面、每一种过程,都可能受到雨量变化的冲击。最近某个跨学科的研究小组也指出,雨量的变化,将会影响所有气候区,只是不同的生态系统对这些影响的反应也会不同。
其他文献
探险家米切尔·海吉斯在中美洲的鲁班埃顿古城发现了一个水晶头颅,这个水晶头颅相当精致洁净,长约18厘米,宽高各约13厘米,重约5千克。在形状与构造上,几乎完全等同于人的头颅。让人奇怪的是,尽管头颅本身没有什么色泽,但是它能放射出一种明亮无色的光,仿佛夜晚明月的光环一样。如果把它放在房间里,将会有某种声音不时地从屋子的四周发出来。那声音不像是乐器发出的声音,而更像是从人的嗓子里发出的柔和的歌唱声,在它
期刊
问题的提出    如今“温室效应”作为一个流行词语,几乎人人皆知,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文稿和讲演活动中。人们慷慨陈词,各抒己见,甚至到了谈“温”色变的地步。其实,“温室效应学说”并非近年才盛行,早在1896年瑞典化学家斯万特·阿勒尼斯就已率先提出。20世纪50年代又有人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1倍,则地球表面的温度将会增高2℃~4℃。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其结
期刊
1963年11月22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达拉斯小城被李·哈威·奥斯瓦尔德刺杀。谋杀被称为“世纪谋杀”。究其起因,众说纷纭。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肯尼迪之死与C1A和UFO有关。那么UFO是导致总统被刺杀的主要因素之一吗?CIA掌门人杜勒斯和安格列顿与谋杀有关吗?肯尼迪与CIA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冷战期间,苏美展开了激烈的谍报战。除了担心原子弹秘密被窃外,CIA最重要的秘密就是关于新武器发展和新一代
期刊
我们无法将古玛雅人视为消失在几百年历史深处的幽灵,至今还有近300万他们的直接后裔居住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托斯部分地区。在中美洲四季常青的热带丛林里可探察到公元1世纪-公元16世纪的数十座玛雅城市的废墟。新旧大陆时代的博物馆存放着大量宝物,那是考古学家多年来从玛雅人居住地和坟墓中挖掘出来的文物:既有优雅的彩陶,也有赤陶雕塑,还有软玉、骨头和贝壳制作的美丽装饰品……  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
期刊
时间是公元10世纪左右,在玛雅人居住的平原中部大部分地区的城市中心,开始出现了这种情况:居民们仿佛一夜间死亡,或突然消失了。其原因不得而知,大型建筑物上没有一点迹象反映,玛雅记事的日历墙上也没有标明,鼎盛时代的社会突然经历了衰退变化。不久前还繁荣昌盛的文明究竟怎么了?这种骤灭的发生是否是个意外?情况正如考古学家埃尼克·顿姆索指出的那样,建筑物突然停工,以致专门为某个大厦做地基的石块还闲置在那里,而
期刊
这幅罕见的图像显示的是AB7星系,是麦哲伦星云中最活跃的星系之一。大小麦哲伦星云是银河系的二个卫星星系。AB7星系是一个双子恒星:一颗是高度演进的大质量恒星沃尔夫——拉叶星,一颗是中年O型恒星。这二个与众不同的恒星有强烈的能不断放射出高能粒子的星风,类似于太阳的太阳风,但是这种星风要比太阳风强烈107倍~109倍。这些强风能对周围的星际物质施加巨大压力,迫使星云形成“气泡”——图像中可见的有蓝光的
期刊
古人类(猿)是什么时期登上青藏高原的呢?  古猿与动物无异,它们并不知道冰川与洪水的规律,也不知道有计划地躲避灾难,它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哪里有丰富的果林,它们就到哪里去生活。因此,猿们初上青藏高原的时期,高原一定是一处巨大的丰富果林区,也即植物学上称的“山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如果灵长类初登高原时,高原顶面就已升到海拔2500米以上,超过了丰富果林带的上限,且已近寒冷,那么,灵长类便会扭
期刊
会合点32:  欢迎第一个单细胞表亲!    时间:  可能在9亿年前,距离我们上一个会合点大约有1亿年。    地点:  海洋中。    加几者:  140种现生的领鞭毛虫。    形貌:  现在我们只有一个细胞了,长着一条用来做推进器的鞭毛。有时我们还会聚集在一起,形成松散的小群体,但结构与海绵不同。此外,我们所有的细胞都是相同的,没有产生分化。    特征:  领鞭毛虫被认为是现存的生物中与
期刊
贴子来源:U客论坛·UFO探索   帖子名称:真的存在外星人吗?  帖子地址:http://bbs.fdts.com cn/threod-2816-1-6.html  发帖时间:2009年6月25日  楼主:简单    编者:一个全新的栏目,希望借助这个栏目,将大家在u客论坛中的“胡言乱语”集中发布到这里,使更多的读者可以在这些“稚嫩”的思想火花中有所思,有所得。也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论坛,积极参
期刊
来自于德国马普太阳系研究所、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计算机模型,成功地描述和解释了木星带状风圈的所有重要特征。这项模拟暗示,木星上的风流系统也许一直深入到7000千米以下的深层大气之中。  驱动这些风流的力量是一些较小的湍流,它们被行星弯曲的表面和迅速的自转整理成了环绕行星的带状风圈。这个计算机模型还解释了为什么会存在二种类型的风圈:赤道附近的是强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