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来源 :右江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dwe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IAD)的影响。
  方法采用历史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符合标准的67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根据护士个人经验处理,实验组经系统化管理对失禁患者行IAD的预防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IAD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发生IAD后伤口愈合时间。
  结果对照组IAD的发生率为58.1%,轻、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为19.4%、50%、30.6%,实验组IAD的发生率为14.9%,轻、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为 60.0%、30.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6.18±3.30)d,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14±0.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7,P<0.001)。
  结论对失禁患者行系统化管理,有利于降低IAD的发生率及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失禁;皮炎;重症医学科;系统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758.220.47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6.04.016
  失禁性皮炎(IncontienceAssociated dermantitis,IAD)是指因尿粪失禁,外生殖器或会阴四周皮肤接触产生的皮炎,主要为皮肤红肿并伴有渗出液疱疹的炎性表现[1,2],多集中于会阴、腹股沟、肛周、大腿内侧及臀部[3]。如护理不及时或不对症,则会使压疮、感染风险增加,加大护理工作量,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负担等。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失禁问题越来越凸显。有调查显示IAD发生率为3.41%~14.0%,ICU高达50%。目前对于IAD的干预,临床多倾向于皮炎发生后的处理,且相关的护理研究更多是关注伤口局部的处置(如赛肤润[4]、造口护肤粉[5]在失禁伤口处的应用),而忽略了人的整体健康状况对皮炎的影响。同时关于护士能力对于IAD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应忽略临床护士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及处理伤口的技能对此类患者的影响。故本研究以整体护理理念为指导,研究进行系统化管理后失禁患者IAD发生的情况及发生IAD后伤口愈合时间,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采用历史对照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入住IC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入住ICU>24 h;年龄≥18岁;入科或住院期间发生尿、粪失禁或双重失禁;肛周及会阴部皮肤完整。排除标准:入科时已存在IAD或压疮;肛周及会阴部原有皮肤疾患影响IAD判断者。脱落标准:单纯尿失禁患者经保留导尿且无尿液渗漏者。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符合入组标准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符合入组标准的7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实验组观察过程中脱落3例,余有67例纳入统计。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由于对失禁及其相关皮炎认知不足及缺乏规范的护理流程,只是凭借护士个人经验进行护理,包括及时清洗,潮湿伤口外涂爽身粉,两臀尖之间予面纸或纱布分隔等。
  1.2.2实验组
  以系统化理念对失禁患者进行管理。
  1.2.2.1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培训
  由我院伤口专业组专门外出学习过IAD专题知识的老师,对ICU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①IAD的概念、影响因素、常见伤口的表现及严重程度分型,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其与压疮的鉴别要点,同时在科室内就发生IAD患者的伤口进行实例考核及讲解,以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对IAD的识别能力。②讲解IAD常用材料,如造口粉、液体保护膜的主要成分、功效、选择标准及使用时注意事项等。③考核培训内容,并针对考核结果行后期培训或追加培训。
  1.2.2.2规范化流程的建立与应用
  在我院伤口专业组的指导下,结合实际经验,形成IAD规范化流程图(图1),并以此指导ICU护士对失禁患者进行干预。


  1.2.2.3案例收集
  由伤口联络护士专门行IAD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内容包括:患者身份信息、发生IAD的时间、伤口情况、处理方法、使用敷料及结果转归,对于典型或疑难伤口予影像记录,并对这些资料定期在科内进行讨论,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流程。
  1.2.2.4医护合作
  在处理失禁患者局部皮肤的同时,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病情及失禁处皮肤情况,与责任医生一起分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准确执行医生下达的相关医嘱,注意观察失禁的进展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医生。
  1.3评价标准
  ①两组患者IAD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对发生IAD患者从病变部位、皮肤颜色、皮肤破损、皮疹四个维度进行评估,将IAD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轻度:与大小便相接触的皮肤潮湿但保持完整性,无水泡,呈粉红色向周边皮肤扩展,边界不规则;中度:受刺激的局部皮肤有颜色变淡或呈明显红色,深色部位会有发白的现象出现,部分可能伴有局部破损;重度:出现明显的皮肤缺损,呈红色或有出血[6]。②治愈时间:从出现IAD至局部皮肤愈合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值均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IAD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比较   对照组IA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构成比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IAD的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6.18±3.30)d,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14±0.87)d,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较实验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7,P<0.001)。
  3讨论
  3.1临床防治IAD存在的问题
  目前,IAD已引起国内护理同仁的广泛关注,成为重症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文献显示,国内外IAD高发,护士关于IAD认知明显不足,而护士作为临床一线护理者,其在IAD的预防及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规范IAD的处理,需从提高护士对于IAD的认知和执行规范标准流程开始。
  3.2理论是基础
  进行IAD相关知识的培训,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IAD的发生原因、机理、易发人群等,从而能做到早期预防和干预。培训中强调无论何种皮肤问题,预防永远重于治疗的理念,对于IAD的预防主要是避免皮肤与刺激物长期接触,为此,对于尿失禁的患者,男患者可使用一次性尿套或导尿装置,女患者则可用导尿装置,同时应避免及积极处理导尿后出现的漏尿现象;而对于粪失禁,则应根据大便的性状,采取肛管、气囊类导管或造口袋[7]收集粪便。经三次专题培训后,我科护理人员ICU理论考核成绩为62~96分,抽取其中N1、N2、N3级各五份,均分为(82.0±6.5)分,较前有明显的提高,为IAD伤口的预防和处理奠定了理论基础。我院将对ICU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置于系统管理的第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3.3实践出真知
  临床护理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均很强的专业,对于IAD的处理亦是如此。规范化流程图的建立,为临床护士提供了处理IAD伤口的金标准,但在实际操作中绝非是几项措施的简单叠加,而是要求临床护士认真分析伤口情况,准确选择合适的措施,并且要求各步骤手法正确。对于清洗,要求使用温水或pH<5.5的免冲洗清洗液,处理过程中注意手法轻柔,防止机械性擦伤,采用轻拍、轻按或自然晾干法使皮肤干燥;造口粉使用时需用棉签均匀、薄层涂抹于伤口处,待吸收片刻再使用保护膜;液状保护膜使用时应距伤口10~15 cm处向伤口均匀喷洒,待干(侧光观察可见伤口表面膜面形成,指腹感受膜面无黏着感)后再贴外层敷料,伤口严重时需粉+膜多层保护者仍需如此;透明贴或溃疡贴在使用时注意修剪,以期贴合更好,贴合后用掌心温度给敷贴加热片刻,以增加敷贴黏性,避免失禁物浸入等。本研究实验组中护理人员以规范流程为指引,预防为先,正确处理,使IAD发生率由58.1%下降至14.9%,且中、重度皮炎的发生率下降显著;在发生IAD后细心操作、用心护理,使伤口愈合时间由(6.18±3.30)d缩短至(2.14±0.87)d,效果显著。
  3.4医护需合作
  现代护理理念强调了人的整体性、护理的整体性以及护理专业的整体性。IAD的防治,则要求我们将护理关注点从伤口局部转向患者全身,重视医护合作,分析引起患者失禁,尤其粪失禁的原因,与医生共同分析原因及商讨对策,如因免疫力低下和广泛使用抗生素而引起者,可停用或改用抗生素,加用肠道益生菌[8];如为肠内营养不耐受,大便过稀引起者,可遵医嘱暂停肠内营养,加用止泻剂,好转后使用专用管饲泵匀速输入,并注意营养液加温至39℃左右[9]等等,并将干预后效果及时汇报给医生。
  综上所述,以相关人员知识培训、实践中遵循规范化流程、强调医护合作三者构成的系统化管理,是对失禁患者防治相关皮炎措施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以此来对失禁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是现代整体护理思想的具体体现,未来我们将把这种理念应用到更多的临床实践中。
  参考文献
  [1]Gray M,Bliss DZ,Doughty DB,et al. Incontinenceassociate dermatitis:A Consensus[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07,34(1):4554.
  [2]Bliss DZ,Savik K,Harms S,et al.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perineal dermatitis in nursing home residents[J].Nursing Res,2006,55(4):243251.
  [3]Alis M,Yosipovitch G.Skin PH:From basic science to basic skin care[J].Acta Derm Venereol,2013,93(3):261267.
  [4]肖瑛,李建萍.赛肤润在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患者皮肤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6):5455.
  [5]孙巧红.造口护肤粉联合3M伤口保护膜在老年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3,39(21):26562657.
  [6]Borchert K,Bliss DZ,Savik K,et al.The Incontinence associated Dermatitis and Its Severity Instrument: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J].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2010,37(5):527535.
  [7]周燕,孙君平.人工肛袋在ICU大便失禁患者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66467.
  [8]仲继红,吴丹,张霞,等.医护合作方式在食管癌根治术后腹泻及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8):34133414.
  [9]何丹丹,童孜蓉,宋燕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失禁性皮炎发生率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5,41(4):495496.
  (收稿日期:2016-04-30修回日期:2016-08-08)
  (编辑:潘明志)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6日,由《低压电器》杂志主办,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华通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德凯质量测试服务(浙江)有限公司、浙江省低压电器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四届智能配电
为贯彻落实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2009年5月7—8日,浙江省2009年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杭州召开,全省11个市水利局分管水土保持工作的局长、水保处(科、站)长,安吉、浦江、龙泉、
【摘要】目的促進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干预模式。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住院分娩后母婴分离的产妇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按传统的母婴分离常规护理,B组给予超早期乳房护理干预,C组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干预后比较三组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后72 h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泌乳量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三组间泌乳始动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49.02,P<0.001),两两
<正>肉桂(cinnamomi cortex),原名菌桂、牡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cittrlalllollt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其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
[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与传统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85例鼾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扁桃体摘除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与B组(扁桃体摘除联合腺样体刮除传统手术),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在全球约有5000000名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而在我国患者人数就接近五分之一[1]。该病最常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1:7~10。SLE患者大多数累及肾脏、皮肤、
【摘要】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VPA)联合西酞普兰(CIT)治疗对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接受治疗的108例复发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治疗方式将其分为VPA治疗组和VPA-CIT治疗组,每组患者54例,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认知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过8周的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症状改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肺功能变化、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血清炎性因子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IL-2和IL-6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发病机制和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NC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IL-2和IL-6水平。结果AMI组IL-2和IL-6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入院时抽取肘静脉血4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2(IL-22);基因多态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  中图分类号:R392.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7.06.023  白细胞介素-22(interleukin-22,IL-22)是Dumoutier等[1]于2000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可编码一种α螺旋蛋白质,其结构与白细胞介素-10(IL-10)约有23%的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