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锻温度对2A70-0.5Ce0.25Ti铝合金模锻叶片性能的影响

来源 :热加工工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2A70-0.5Ce0.25Ti铝合金叶片试件进行了模锻,并进行了不同始锻温度下的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测试和分析.结果 表明:随始锻温度从440℃升高到490℃,试样的磨损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腐蚀电位先正移后负移,耐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先提升后下降.与440℃始锻温度的试样性能相比,480℃始锻后试样的磨损体积减小48.48%,腐蚀电位则正移78 mV.2A70-0.5Ce0.25Ti铝合金模锻叶片试样的始锻温度优选为480℃.
其他文献
利用气体保护法制备了Mg-3Al-1.5Sc合金,并进行了变形量20%的轧制.对板材进行了合金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分析,研究了轧制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添加Sc元素可以有效地形成Al3Sc硬质相颗粒,与铸态组织相比,轧制可明显提高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合金的塑性,并随着加载速率提高表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
某铜钢复合板弯片由于弯曲半径小,在冲压成形中易出现开裂和褶皱问题.本文采用ABAQUS三维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复合弯片热成形,分析了模具圆角、拉深模具间隙对复合弯片的成形应力及厚度的影响,确定了模具参数,并进行了弯片成形试验.结果 表明:增大凹模圆角可以降低复合成形应力及厚度变化;在拉深间隙1mm时可以得到较低的成形应力及厚度减薄;模拟的复合弯片成形厚度变化与试验成形的弯片厚度变化基本一致.
为了研究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技术,对具有不同初始晶粒尺寸的纯铝与Al-1.8at%Ga合金在小变形条件下的再结晶行为开展了实验.结果 表明,粗大纯铝晶粒可通过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制备,其临界应变量随再结晶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镓元素添加后提高了铝的晶界迁移速率,使得A1-1.8at%Ga合金的再结晶临界应变量小于纯铝.纯铝再结晶临界应变量随初始晶粒尺寸的减小而降低,粗大初始组织更适于临界应变再结晶法单晶制备.
在变形温度300~460℃和应变速率0.01~5 s-1下,采用Gleeble3500热模拟机对喷射成形2195铝锂合金进行了高温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热变形过程中高温流动行为,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拟合了峰值应力、应变速率以及变形温度间的本构关系,得到了变形激活能.结果 表明:合金的变形激活能为155.049 kJ/mol,有效热加工窗口为410~460℃和0.01~0.5 s-1.
对挤压态AZ31镁合金进行了压痕-压平复合变形工艺实验研究,分析了复合变形工艺参数对镁合金动态再结晶组织及孪晶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复合变形后,AZ31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呈现孪晶组织和动态再结晶组织.复合变形系数和变形温度对镁合金微观组织影响明显.随着复合变形系数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提高,动态再结晶体积分数随之增大,动态再结晶组织逐渐增多,最后覆盖原始孪晶组织,得到分布均匀且细小的等轴晶,有效改善了镁合金材料的组织性能.
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维氏硬度仪以及万能实验机对热处理Mn-16Cu-5Ni-6Fe阻尼合金的相组成和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并对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最后对Mn-16Cu-5Ni-6Fe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不同退火时间下,Mn-16Cu-5Ni-6Fe合金的Mn相发生了转变;也就是从退火时间20min增加到退火时间40 min时,三斜晶系的Mn相完全转变为四方晶系的Mn相;而从退火时间40 min增加到退火时间60 min时,少量的四方晶系的Mn相转变为三斜晶系的Mn相.随
对20CrMnTi钢在不同激光功率和扫描速度条件下进行热处理试验,研究了激光工艺参数对20CrMnTi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比较试样经不同参数的激光表面淬火处理后的磨损量,可以得到最优的激光表面处理工艺参数:激光功率300W、扫描速度50 mm/s.20CrMnTi表面经过激光表面处理后,马氏体数量明显增多,晶粒明显细化,表面硬化层厚度可达0.9 mm左右,最大显微硬度可以到达720 HV,从而使20CrMnTi的抗磨损性增强.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等温锻造对Mg-9Gd-2Y-0.2Ti-0.1In汽车用镁合金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适当提高锻造温度有助于提高力学性能和耐磨损性能.与380℃锻造相比,420℃锻造时试样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提高了27、32MPa,断后伸长率降低了0.2%,磨损体积减小了36.94%.汽车用Mg-9Gd-2Y-0.2Ti-0.1In镁合金等温锻造温度优选为420℃.
研究了二元铝青铜在超声外场及均匀化退火复合处理后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 表明,超声外场处理能显著细化铝青铜合金的铸态组织,铝青铜经过超声外场+600℃的均匀化退火复合处理后能够消除铸态偏析,获得细小均匀的α+(α+γ2)组织,使铝青铜合金的综合性能最佳.
采用显微组织观察、拉伸性能测试、断口形貌观察等方法研究了 540℃不同保温时间的固溶处理对Mg-4Y-2.5Nd-1.0Gd-0.5Z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试验合金组织主要由α-Mg基体、短条状的Mg-Y-Nd相及少量颗粒状的Mg24Y5相组成.经540℃x4 h固溶处理的试验合金,晶界处的Mg-Y-Nd相基本溶入基体,晶内Mg24Y5相也明显减少.随着固溶时间再继续延长,第二相无明显变化.随着固溶时间的延长,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经540℃×4h固溶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