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件编号:1003—7586(2010)04—0021—02
  摘 要 阐述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四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效果与达成,并从一个教学案例出发说明这四个维度在实际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评价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并相继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为监控、鉴定、改进和管理教学过程提供了依据,而且对课堂教学具有诊断、调控、激励和导向作用。因此如何建立具有科学性、导向性和人本性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鲜明特点,笔者所在地区根据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以及效果达成情况制订了一套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旨在帮助教师审视、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下面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效果与达成这四个维度对一堂生物课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说明如何运用这套评价标准来分析、评价课堂教学。
  
  1 标准选择四个维度的合理性分析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这三个维度是基于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而确定的。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体现目标的基础性,也要体现提高性和体验性。课堂教学就是把知识技能、教学与情感体验、创新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所以选择这三个维度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是切合课程改革实际的。
  效果与达成是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最终体现。一堂课的目标是否合理,可以通过目标是否达成来检验;一堂课成功与否,精彩与否可以通过目标达成的效果来检验。三维目标就好比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面”就是效果与达成,只有具备了这四个方面,才能体现出一个完整的长方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效果与达成作为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是合适的。
  
  2 四个维度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2.1 案例来源
  这堂初二生物课的主题是“人体的免疫防线”,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通过讲述白求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割伤了皮肤会导致感染,甚至死亡?让学生初步感受完好皮肤的重要性。
  (2)知识回顾,由已知到未知。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有关皮肤的构造的知识,从已知的知识中找到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3)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提出“是否能用科学实验来模拟探究皮肤在保护人体中的作用”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具体实验方案及其步骤,并实施,最后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皮肤能象苹果皮保护苹果一样保护人体”的结论。
  (4)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及其原因。
  
  2.2 案例分析
  2.2.1 知识与技能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基本目标,是达成其他目标的载体。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技能是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是通过练习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知识的多少决定着技能掌握的快慢和深浅,而技能的掌握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发展。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定位于了解皮肤的结构,理解皮肤是一道保护屏障,对于常规的切伤和划伤,应该进行清洗、消毒和包扎。这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一致。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皮肤的结构,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回忆引入新知,自然而有层次,符合学情。对常规的切伤和划伤进行清洗、消毒和包扎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自我救治措施,学生能较容易地学会,而且在生活中的用处大,好处多。这样的目标是具体可行的。
  
  2.2.2 过程与方法
  “过程”到底指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显然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必须通过精心设计的、典型的、像前人那样的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反思主观认识的经历和体验,激活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怎样知道是什么”和“怎样认识为什么”的知识,即认知方法和认知策略的知识。“过程”必然蕴含着“方法”,如辨析史料的过程中有辨析的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中有评论的方法。进一步说,“方法”不仅关联到“过程”,还关联到能力。教师在“过程与方法”中,要把自己确定的知识通过提问等方法,去还原知识的不确定性;正因为不确定,对学生而言,产生了要探究的内容。、学生一点一点的探究过程,就是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消化,实现了对知识与技能的内化。
  本节课中主要涉及一个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模拟探究皮肤在保护人体中的作用”这样一个实验很特殊,不可能把皮肤划破,然后采取措施。直观的方法不能够实现,因此需要学生建立模型,寻找合适的材料(苹果)。这部分安排学生课前分组完成,课上主要完成实验设计和实施。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并各尽所能,人人有实验操作的机会和时间。学生在设计实验和实施实验的过程中,有的人互相讨论,有的人参考课本,有的人咨询老师。设计完实验步骤,有的通过文字描述记录,有的口头表达,信息的交流采用了多种方法。实验完成后,学生们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方法得到了提高。在群体协作过程中,学生觉得有趣,也学会了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各个环节把握到位,安排了各种活动,有课前实验准备、收集材料,课上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每个活动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学生的实验设计交流后给与适当的点评和指导,使学生能顺利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和指导规范正确有效,并将合理的实验设计投影在屏幕上,供学生参考,多媒体技术手段使用合理。在这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自主学习,授之以“渔”而非“鱼”,提高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自学能力。掌握了学习方法,也就是掌握了终身学习的方向盘,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2.3 情感与态度
  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应当构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生物中的探究性实验有很多,都非常注重学生间交流与合作。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通过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本节课教师在各个环节过渡时引导得当,比如开始讲述白求恩的故事,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等,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学生实验设计出现困难时给予适当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实验,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内心是愉快的。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科学观,促进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2.2.4 效果与达成
  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物实验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兴奋点、兴趣点也集中在生物实验课上,但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感觉多停留在好玩、新鲜,而忽视了生物实验对自身科学素养培养的关键作用,因此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重要。通过提高有效性,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脑”做实验,不仅仅知道做,还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循科学家的思路进行思考,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思想。本节课结束前采用学生总结实验成功与失败的方式,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回顾,学生能顺利说出本节课的要点,可以看出这堂课的效果是明显的,通过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深化了本节课内容,完成了课标的要求。整堂课教师采用了各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学习方法得以改进,确保了本节课能按照课前的预设顺利完成,同时也生成了不少新的问题,对教师来说,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解决,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课堂上的反思更重要。
  
  3 结语
  
  根据笔者所在区域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四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全面地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其教学质量。“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课堂教学节奏很快,教师很难完全意识到课堂里所进行的一切,不能及时反省自己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课堂教学评价是服从和服务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因此,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必须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相一致。前文所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正是紧紧扣住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依据课标制定的,符合目前生物教学的合理评价标准。当然,对于区域性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仁者见仁,智者见者,还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各位同行讨论、指正。
其他文献
第I卷  一、 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连续分裂的是( )  2. 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  ① 核酸 ② 多肽 ③ 淀粉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3. 下列食物营养成分与鉴定试剂及显色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
从古代人类应用原始的生物技术进行酿酒、造醋以及发酵食品,到现在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生产,医疗制药、营养保健、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生物与人们的生活正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而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其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 问题的提出    “DNA半保留复制的实验”是证明DNA分子复制方式的经典实验,同时也是本节教学内容的一个难点,虽然在教材中被定位为选学内容,但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半保留复制的方式,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作用却是不可小视。对于这部分内容,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对教材钻研不够,往往是照本宣科甚至忽略不讲,直接去讲解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学生虽然可以较快地掌握结论,但却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失去了科学探
摘要:21世纪以来,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并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古镇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州南浔古镇、嘉兴西塘古镇以及绍兴枫桥古镇的游客进行调研,并从古镇特色的保护、旅游业的开发以及古镇如何“保护性开发”三个角度出发对浙江古镇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浙江古镇 古镇保护 古镇开发 保护性开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件编号:1003—7586(2010)07—0043—01    矿泉水瓶是生活中的废弃物,随手可得,如果把它制作成教具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既可较少环境污染,又能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岂不一举两得!下面介绍两个具体实例。    1 制作材料    500mL无色透明的矿泉水瓶、直径为1cm塑料软管一条(长度约为10cm)、彩色小气球3个、橡皮筋、乳胶医用手套(弹性大)、透明胶带、香烟一
摘要:面对复杂的就业形势和竞争压力,农业院校英语专业急需找准定位,突出有特色、跨学科的ESP人才培养方式。针对农业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匮乏、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调查了农贸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分析了农贸英语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在农科英语专业中增加农业相关课程,优化课程设置。建议毕业论文多样化,增强学生实践经验,并加强翻译教学力度,同时强调了师资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持的基础教育学科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项目和中学生物学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2008年“生物教学年度教师”评选活动,从2009年3月1日開始至2009年3月30日,由各教师自荐,将如下材料通过特快专递方式寄送至中学生物学编辑部:个人情况介绍及职称复印件;发表的论文复印件;获奖证书的复印件;教育科研项目的复印件。请在信封上注明“年度教师评选”,选上教师将颁发“2008年生物教
摘要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节为例,介绍如何以新课标为纲,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过程中,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促进有效课堂教学,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传递 教学设计 问题串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3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作为课标实验教材中新增的一节教学内容,知识
摘要:人类作为向群而居的社会性动物,个体始终处于共同体生活之中,“原子化”形象描绘的个体孤立状态,可视为一种“变态”现象。被裹挾其中的大学生,呈现出冷漠、疏离、功利、越轨等原子化表现。基于对G大学实地调研发现,这种原子化状态主要缘于共同体联结功能式微、社会感染与市场冲击。只有重建学习共同体、兴趣共同体、聚居共同体,才能将原子化的个体充分地整合其中,培养共同情感和集体记忆,实现大学生互助共进、情感融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实验是高中生物必修教材(浙科版)中实验要求很高、操作难度很大的一个实验,教材为此设计了一个十分详细的实验方案,力求降低操作难度,确保实验的成功开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原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仍旧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很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实验装置的设计存在缺陷,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很低。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此实验装置进行了重大改进,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