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中的转喻

来源 :语文建设·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sp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喻是概念转化的重要机制,也是语言资源延伸的手段。中外学者对转喻的认知心理基础和认知原则作过阐释,我们拟运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理论来识解感叹句中转喻的指代性表达,以深化对感叹句的认识。
  一、意向性、转喻与感叹语言表征
  何为意向性?塞尔认为,意向性是人们指向或关于客观世界的物体和事态的心智能力,而意向状态总是关指某物;意向如同信念、欲想、希望和恐惧等,是意向状态的一种。他还提出集体意向性(collective intentionality)理论并认为,集体意向性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人受着集体意向性这种心智状态的制约。徐盛桓认为,在意向性理论的视野下,话语理解和含意推导是一种意向性解释;话语的理解过程,体现为根据有关的常规关系获取隐性表述,对显性表述作出补足或/和阐释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集体意向性制约下的个体意向性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使显性表述的意义对象化、具体化、经验化。由此可见,意向性既是个体思维能力的体现,也具有社会性。意向性的活动在使客观外部世界与主观内心世界关联起来的同时,也使语言表达获得实在的意义,并为他人所理解和认同,这样,相互之间能够顺利交流,同时也实现人的社会性。
  感叹句是强烈情感的语言表征。“所谓情感,就是对我们同其他人的关系做出评价、贯穿于感觉和回忆并赋予每一次经历以意义的那种东西”。人们在赋予感觉经验以意义的时候,往往带有意向性,尤其是集体意向性。正如徐盛桓所言,从语言运用来说,语义的起点是从心智的意向性开始的;认知上所谓的突显、显影化、焦点突显等,就是心智哲学所说的意向性选择。在语言表征过程中,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触动体验者,令其产生直觉体悟,形成个别的意象并概念化;语言前思维与语言思维具有同质异构的关系,前者表现为意义的整体性、混沌性,后者表现为简洁的线性,且体现了语义的缺省性。圈这种差异表现在构式的建构上主要就是话语的缺省,即许多构式的编码要少于构式所表达的意义,致使有些内容会溢出形式框架;要克服这里表现出来的矛盾,使语义过程转化为语法过程得以顺利完成,可能至少需要两个步骤:定向和转喻;转喻使构式的缺省成分在认识上得到补足,定向使补足有了恰当的选择。就感叹而言,因为是对内心强烈情感的语言表征,情感越是急切,其语言表征就越是简短,这样导致语言前思维与语言思维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为了调和这一矛盾,只能对感叹信息进行有选择地凸显,并明确定向,选择那些对于自身表征有意义的事物,将之焦点化,在表征中突出其地位,这说明感叹作为命题性表达原本就是以部分替代整体的转喻。以“How beautiful she is!”这句为例,其感知主体获得的是关于客体对象的整体意象,具有混沌性,说不清具体“像什么”,很难用言语准确表征;感知主体因感受非常强烈而急于表达,往往来不及组织复杂的话语,不大可能使用音节较长的语句进行具体描述,只好概括地用“beautiful”来形容。感知主体选择了感叹客体“she”及其属性“beautiful”进行语言表征,而隐去其他信息,这样整个命题表达对“she”的赞许这一正面肯定的意向态度。尽管感知主体对该人物及其属性的实际感知顺序是She—is—beautiful,但在表达意向里,这一顺序颠倒了,其心理属性beautiful被突显出来,用以强调这种属性带给感知主体的感触之深。同时,感知主体还选用了单音节程度副词或话语标记“how”来配合作为感叹中心的形容词,以利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强烈的情感尽情地表达出来。副词“how”对“beautiful”的标记作用进一步强调客体对象所具有的这种属性程度极高。由此可见,感叹句是在意向性作用下对内心强烈情感进行的语言表征,为使其语言表征形式与其须急切表达的语义内容相匹配,常常采用“部分一整体”转喻手段,同时客观上造成其显性表述远少于其隐形表述。
  二、感叹的转喻类型
  既然感叹构式的显性表述存在语义缺省,要理解感叹话语,个体意向性就担负着“意义充实”的任务;只有在个体意向性的参与下,意义才能在意向性的活动中获得实在的形象,得到具体化、经验化和语境化。感叹构式作为语言表征整体上具有转喻性,而对该语言表征进行识解时则可以区分出几种具体的转喻方式。
  1 标量转喻
  有些感叹句尽管表达了一系列的命题,却在意向性作用下基于整体替代部分的关系转而指代其中靠近两端的命题,要么极力肯定,要么强烈否定。这里又分两种情形:首先是带有感叹标记同时也是标量词(如英语中的how、what)的标量转喻,其标量是由标量单位组成的整体,标量作为整体可以代表标量上限;其次是不带感叹标记的标量转喻,其标量单位是以名词性外位成分或者孤立的名词性词组形式出现。例如:
  (1)It is amazing how cute she is!
  (2)The amount she spent!
  例(1)中的“how”本指“cute”的整个程度标量或量程,但在集体意向性作用下,加上具体语境的定向作用,这里指代程度极高的那一部分。事实上,感叹中心cute之前可以添加程度副词very,原句可变成It is amazing how very cute she is!。这应该是说话人的意指所在。例(2)中的标量单位“the amount she spent”是孤立的名词性词组,表面上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消费总量,可小可大,可是当它出现在感叹构式里,受话语意向性活动约束,发生语义偏转,特指非常大的总量。
  2 言外转喻
  转喻中有时用一个言外行为替代另一言外行为,也就是部分替代部分。疑问式感叹句以“疑”代“信”,就属于此类转喻。疑问句与感叹句尽管涉及同一个等级序列(scale),但在意向性的选择和调节作用下分别取两个不同的值。正因为疑问式感叹句借用疑问形式来表达感叹,这其中就发生了转喻。汉语中的反诘疑问句就常常被用来抒发感叹之情,并发生转喻。这里可以分两种情形,一种是使用疑问词“什么”、“怎么”之类的感叹句如下列例(3),属于以“疑”代“否”式转喻,偏重疑问,表达强烈的否定情绪:
  (3)自己有了丈夫,还要跟辛楣勾搭,什么大家闺秀!(钱钟书《围城》)
  另一种情形是使用疑问词“多少”、“多”的感叹句,属于以“疑”代“信”式转喻,以疑问之形以行感叹肯定之实。“多少”、“多”就是由询问事物的数量的疑问代词演变为强调事物的数量之大或性质程度之高的感叹标记。同
  3 谓词转喻
  谓词转喻即“潜在性代现实性”转喻。事态的潜在性和现实性分别属于事态前段和事态核心段,是整个事态脚本的两个部分,因此“潜在性代现实性”转喻是“部分代部分”的转喻。用事态前段来替代事态核心段,显然会造成感叹构式语义上的缺省,只有通过转喻从认识上得到补足,而如何进行恰当的选择则需要意向性的活动来定向。譬如,感叹句“I can’t believe how much he’s GROWN!”就涉及谓词转喻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转喻”,说话人表述的是心理活动能力“I can’t believe”,但实际上要表达的是现实的心理状态“I don’t believe”;其言外之意为,“he”成长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简直难以置信。
  总之,在对强烈情感进行感叹性语言表征时,由于语义表征的缺省性,个体在接受集体意向性制约的同时,常常还需要发挥个体意向性作用,从而发生转喻和定向。感叹中的常见的整体替代部分转喻、言外转喻和谓词转喻都是遵循用显著的东西来指称不显著的东西这一普遍规律,这些转喻主观地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到客体对象某种突出的属性,将其显著化,这样既使语言变得生动,又让话语意义更为显豁,最终有助于人们具体认识客体对象。同时,这些转喻在意向性活动的调控作用下使感叹有可能采用现成的语言形式表情达意,充分发挥了语言表征的潜能,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其他文献
刘健  号见山,室名不一一堂、醒石山房。中國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副主席,四川省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协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美术学院外聘教授,云南印社顾问,攀枝花市文联副主席,攀枝花市书协主席。作品参加西泠印社全国第三届篆刻作品展、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等。独著《印坛点将——刘健》《中国当代篆刻家作品集——刘健卷》。主编《书法欣赏》《中国书法篆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现代艺术》杂志迎来创刊2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献上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对《现代艺术》多年来关注、支持当代四川书法的传承与发展表示深深的谢意!  如我所闻,由四川省文联创刊于2000年的《现代艺术》杂志,是中国改革开放浪潮里西方艺术思潮的涌入与激荡处于高峰时期的产物,它一经诞生就与四川各艺术门类在当代的发展无关,而是名实相符的以宣扬与推介
2020年2月23日——26日,中建八局天府国际机场项目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建设,凡是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施工人每人都建立健康卡,不仅要量体温还要通过手机查询14之内的活动轨迹,最后在入口消毒长廊全面消毒,方能进入施工项目部。此外,项目部还制定复工复产应急预案、分时就餐制度、隔离观察制度等防疫防控相關规章制度。  邹文泗  简阳市融媒体中心主任记者,中国摄影著作权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2019
1 2020年2月28日,红星路步行街上戴着口罩的女孩。  2 2020年2月28日,春熙路北口,一对情侣在合影。  3 2020年2月28日,外地務工人员乘坐专车来到成都东大街DlO项目工地复工。  冯立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从事摄影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在日常生活中抓拍人物的瞬间。个人作品多次获得国内摄影大奖,并在全国及省市媒体发表大量优秀作品。
观其风采,双目炯炯,银白美髯;读其笔墨,铁线银钩,用笔劲健。“书坛大隐”倪为公是也。  2015年4月13日凌晨5时48分,倪为公先生枕书人眠,驾鹤仙逝。倪老早年投身革命,命运乖舛,身陷逆境不得志,隐匿乡间四十载。但他穷而弥坚,老当益壮,以豁达的胸襟遗世独立,相依青山绿水、寄情笔墨纸砚,日日临池、躬耕砚田,数十年如一日临摹百余种碑帖,最终融汇诸家精华,行成独特的倪氏书风,被誉为“铁线狂草第一人”。
摘要: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始终笼罩在对比与矛盾的气氛中,本文围绕以文学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从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即对主人公自身的对比分析、文中三组人物之间的对比分析及邓肯国王谋杀当天白天和黑夜的周围环境的对比分析。通过分析指出,文学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该剧对读者的震撼力和感染力,深刻感悟到了麦克白的悲剧根源。  关键词:《麦克白》 莎士比亚 班柯  引言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
漆画 100cm×122cm 2014年  作品釆用大漆、矿物质颜料、蛋壳、清漆、锌粉粒等材质制作。此画原为一幅粉印版画,现制作成一幅漆画。在制作工艺上倾向去繁从简,以装饰的表现手法,结合苗族传统的剪纸吉祥图案来表现苗家女子在岀嫁前的精心打扮和喜悦的心情。该作品2015年获四川省“看四川——民间文艺创作工程展”优秀作品奖。  刘德智漆画展览馆  2018年,在富顺县美术家协会和社会各界同仁们的支持
川渝两地都有很多不同文化构成,但又是巴蜀文脉同源传承的结果。在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禀赋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相同,地域相近,血脉相亲,共同为川渝地区的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注入鲜活的血液,提供不竭的源泉。同样在灿烂辉煌的巴蜀文化之下的巴蜀画派,其历史形成自然受到巴蜀文化的深厚影响,今天所形成的巴蜀画派品牌,深深打上了巴蜀这个地域文化的烙印,它是川渝地区美术艺术家共同的文化坐标和精神家园。  20
武海成  1955年生于兰州。曾担任四川省美协副主席兼副秘书长,神州版画博物馆副馆长。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顾问,第一批巴蜀画派影响力代表人物。  1972年入伍,1992年被授予中校军衔。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在部队因文化宣传工作业绩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1995年转业到四川省美协。从事藝术创作30余年,擅长版画、中国画、油画创作。1999年被中国美协、
曾担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记者、编辑,《优雅》杂志社编辑部主任,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现任中国曲协副秘书长。  曾先后荣获中国曲协“送欢笑 到基层”惠民文化活动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直工委“三八”红旗手称号;四川省直工委、四川省文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省文联、《现代艺术》杂志社2017年度百家推优工程曲艺类“优秀文艺家”称号。  2014年四川扬琴《宝山脊梁》获“中国梦”全国优秀曲艺节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