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的绝对高度上走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zhen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天命之年时的孙文波在他的诗观中如是说:“在今天谈论诗,其他的道理我认为已没有必要再讲,只要把‘活力’二字记在心里就行了。有了这两个字,对应的便是:在写作中时刻提醒自己忌熟忌滥,永远警惕不把沉闷作为一种见识引入诗中。并且更要注意活力本身并非狂躁、傲慢,也不是对基本秩序的完全放弃。微妙的事情况是,要是控制的不好,活力一逾矩,制造的就不是诗的冲动带出的新鲜感,而是语言的混乱,甚至由此呈现出写作意识的狂妄,把什么都看作是诗的革命。”不知出于什么样的一种感知,我倾向于将孙文波的这段话看作是他对自己后期诗歌创作经验的一种有效总结。而且,愈是读其后期的作品,这种感知就愈是清晰可辨。
  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诗歌对于“活力”的追蹑永远都不会成为过时的行为。在50岁时拈出“活力”二字作为“心法”, 孙文波的这种“悟入”,一定是“自工夫中来,非侥幸可得”。孙文波虽然为人处世低调,但是一直以来都活动在中国诗歌的现场。对于诗坛的状况和独具个性化的个人写作他是清醒的。然而对于前者,个人无法掌控;对于后者,实践加以参悟,“忽然有入”之后便会“万变无穷”。当然,孙文波的“活力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宋吕本中的“活法说”。其所言活力的觀点与吕本中“所谓活法者,规矩具备,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不测,而亦不背于规矩也”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
  孙文波的写作及其对诗歌的思考,往往上溯至杜甫,爱屋及乌、连类而及也会延伸到以黄庭坚为首的江西诗派,而江西诗派亦以杜甫为尊,所以孙文波常强调杜甫是现代诗和当代诗的一个传统。他认为杜甫的诗歌虽然属于另外一个语言系统,但是杜甫作为诗人让现当代的诗人看到了写作所需要秉持的種种原则。他总结杜甫最为后人称道的两个方面:“一是他在使诗歌与现实保持紧密联系时,做到了深入、有力;二是他的诗歌技艺在把握事物关系时显现了语言的绝对准确性。”(孙文波《杜甫就是现代诗的传统》)而实际上,正是因为个体体验和实践的深入,孙文波才揭橥出了这两个层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孙文波的诗歌写作正是沿着杜甫的伟大传统开拓的,并且由此开辟出了一片当代诗的新天地。
  《恍惚诗》这一组诗是孙文波近期内的作品,完全可以代表他后期诗歌写作的一种理路,体现出了一种游刃有余、浑然而成的状态。很显然,孙文波后期诗歌的“活力”也体现在他与现实的有效互生上,一方面他以闲适的心态为诗,另一方面现实也从他对事物内在隐秘关系的揭示上显现出了本来的面目,从而形成一种认识上的深刻。只要反观他所叙写的题材以及他对诗之结构的精准把握上即可确认这一点。从前者言,如《呼伦贝尔游补记》《接傅维短信告知温恕病逝后作》《丙申年冬日读黄庭坚随手记》诸诗所写,俱是日常经历见闻,抛却传统的现实意义,它还拓宽了诗歌的表现范围,在陶冶情性与遣兴抒怀上也自成一体;从后者言,孙文波的诗歌虽然也充满想象,但是他认为诗歌的想象力并非“改变事物的意象的能力”和“使语言在某种规定下完成表达要求的能力”,他“主要将想象力看作一种建构语言秩序的能力,即规划一首诗的能力”。对于诗歌的想象力,他独具只眼。通读这一组诗,我们也可以有很深刻的感知。
  自始至终,孙文波对于诗歌语言也存在一种虔诚,并且进行了有力的思考。他一直关心以一种什么样的语言来完成诗歌的构成:“是对日常生活语言的改造,还是的确存在一种特殊的叙述方式。”从这一组诗歌来看,其后期诗歌在前期语言锤炼的基础上已经臻于练达的高境。像“天低,云仿佛可摘。把玩一下/的意识冒出来。”“他的脸庞浮出,一个精神,/细眯眼睛,在酒中欢。”这样的诗句,轻灵若浮而又充满了律动。就像他所企慕的威廉斯对于语言的要求,“使之处于‘在’与‘不在’的中间地带,一个人的精神与世界的交汇点上。”“晚年渐于诗律细”“庾信文章老更成”,孙文波的诗歌书写至此呈现出的也是这样一种成熟的态势。
  在《恍惚诗》中,孙文波说:“我走着,/在精神的绝对高度上走。我己经看到,/我在黑暗中有神的笑容,大过宇宙。”斯蒂文斯说,诗歌必须是没有道理的。其实这种“没有道理”恰恰隐身于诗人长年对诗歌的了悟之中,并且会随着诗人晚年诗艺的“精进”而最终达于精神上的逍遥。
  赵目珍,诗人,批评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
其他文献
中国乡村的整体性破败与衰颓正在成为一个冷酷凛冽的事实,乡村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也不言自明地黯淡起来。与20世纪那些或布满启蒙理性维度、或以光明灿烂的乌托邦作为未来指向、或在经济大潮中焕发生机与活力的乡村叙事相比,今天的乡村显然是以历史上完全不同的面目出现的:土地废弃,环境污染,农民别乡,夫妻离散,老无所养,少无所教。更重要的是,曾经支撑“乡土中国”稳定千年的族群伦理与文化传统正在断裂,正在破
走过凤凰,才明白,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还有诗和远方。  车马喧嚣,灯红酒绿,四周是灰扑扑的水泥墙,压抑,心中只觉烦躁。便背上行囊,逃离那个闹市,去我心中的远方——凤凰。  入夜,方抵。  夜幕沉沉,四周十分安静,唯余冷月高悬,心不由得平静下来。走在青石小路上,目不可远视,耳愈发灵敏,好像能听到悠悠沱江轻抚河岸的呢喃细语,和着声声蝉鸣,愈显空灵。水车吱呀吱呀,搅匀了一江清水。眼前的黑色略显深沉,走
内容摘要:文化是核心价值观之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之核;从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反思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必将影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提出通过校园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位一体”建设全过程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师生的基本遵循。  关键词: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位一体 路径选择  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盛夏,燥热难安。不时降临的暴雨,使人难以宁神。  天边没什么光亮。我觉得压抑,便趁着雨停出门散心。  半途,狂风骤雨。  我沒带雨具,只好奔入路边的亭下避雨,碎发尽湿,十分狼狈。平定喘息,我抬头四顾。这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绿化区,而我的面前,是一株同样再寻常不过的老柏。  我细端详,发现这老柏比旁边的树更加平凡朴实。它既没有桃红柳绿的光彩照人,也没有栀子桂槐的花香迷人。可是,这朴实中,我又隐隐觉察出
“嘿,‘素质先生’,你有没有素质?”我们一群人哄笑起来。他的脸色起初有点阴沉,随后便眯起了眼,笑道:“什么素质不素质?”  他是我的同桌,总喜欢评论他人“没有素质”,我们这一片便给他起了个“素质先生”的绰号。开始时,他总是阴着个脸,后来便也笑笑,欣然接受。  午休时和他闹了点小矛盾,他张口来了句:“你有没有素质?”便扭过头去,不再理睬我。  我心中仿佛有股怒火,便仿诸葛亮骂死王朗,写了篇“檄文”: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蝴蝶梦》早已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也让女作家达夫妮·杜穆里埃声名鹊起。她的另一部代表作《浮生梦》近日由读客图书引进出版,总编辑许姗姗表示,这个爱情故事堪称杜穆里埃巅峰期的代表作,在中国却不被人所熟知。杜穆里埃是英国悬念浪漫女作家,受19世纪哥特派小说影响较深,也曾模仿“勃朗特”姐妹的创作手法,这使她的小说具有浪漫和神秘情调,善于运用悬念,人物刻画细致,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她厌恶
犹记得那段浸满汗水的日子,我忽然长大。  酷热的七月,期盼中的暑假,我跟随做绿化的父亲,来到他在湖州的工地。  无法描述那天的太阳有多么毒辣,只记得枝头的嫩叶都打起了卷儿,只记得知了的鸣叫此起彼伏,只记得路上稀少的行人没有不打着伞的。  然而,就在这种坐着还嫌热的情况下,我们接到了工地老板的任务——给树苗浇水。我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情愿,但还是顶着毒辣辣的太阳,跟在父亲身后出去了。换了水车,父亲麻利地
韦存和 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副校长。  主持人语  又一个毕业季将至。一路同行,三年时光倏忽而逝,初初心里涌起太多不舍;暂且收拾心情,和大家来聊聊苏教版九(下)第四单元的学习吧!  本单元中的6篇文言文都具有较强的思辨性,体现了由初中向高中过渡的特点:《曹刿论战》虽是叙事文,重点却在“论”上,突出的是曹刿高度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邹忌諷齐王纳谏》中
这里,尘封着我金色童年的伤感。  这里,就是A小学,我的母校,一所英才辈出的百年老校。  这里,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九年前,我曾经以成为A小学子而骄傲。  这里,是我折戟沉沙的地方,三年前,血淋淋的分数让我的梦想成为不堪一击的肥皂泡。它让我明白:分数,牵系着一家人的喜怒哀乐,关乎着诸多少年的起伏荣辱。不理想的分数,让我成为B中学的一名学生。  在B中学的舞蹈队排了半个学期的舞,终于到了迎接考验的时
无论如何争议,百年新诗史不时出现对古典的回响与再造已成为既定事实。在回望历史的最近一段时期,新诗对于古典传统似乎也变得更加亲近起来。有以征用为目的的,有以融合为旨归的,有以之为载体进行先锋试验的,其实不论古典以何种风神再现,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被“接纳”,都是令人欣慰的。  当下诗人的创作中,青年诗人茱萸有凭借对古典深度的谋求以融贯古今中西的取向。近年来他出版的诗集《炉端谐律》和《花神引》即可以看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