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去感悟,获得道德认知,会理解和掌握得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什么时候学生需要体验、体验的切入点在哪里、采用怎样的体验方式等等,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体验,可以让学生体验道德认知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道德知识。当然,体验重在实践,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19世纪时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了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关键词:感悟;体验;内心感受;道德意志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去感悟,获得道德认知,会理解和掌握得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什么时候学生需要体验、体验的切入点在哪里,采用怎样的体验方式等等,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体验,可以让学生体验道德认知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道德知识。当然,体验重在实践,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19世纪时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了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一、提供“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允许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想法,要允许学生争辩,合理的意见要采纳,认真总结“错误”究竟有哪些,各类错误有什么联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治。同时老师也应做相应的反思,并帮助学生矫治“学习错误”的积累,体验“错误”是一种高层次的“体验”,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更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受挫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
二、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实践中体验
教学中对于儿童难以身临其境去直接体验的经验,可向儿童提供生活素材,通过情境的创设,形成十分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相应的体验,我的做法是:一是回归生活,走出课堂“玩中体验”。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实际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重视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教学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来到教室外面玩一玩,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的身影,学生很高兴,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就汇报说,操场上的小草嫩嫩的,柳树上长出了许多小嫩芽,花池里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真美,还看见了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蚂蚁在地上找食物,等等,学生在寻找春天中进一步感受、欣赏春天的美,体验到春天到来的愉快。二是利用实物情境,引发学生“玩中体验”。三是设置特定情境,引导学生“玩中体验”,从中萌生真正的感受和体验。
三、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如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课时,我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如收拾餐桌、洗碗筷、喂小动物等,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劳动的乐趣,交流劳动的经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老师,我学会洗碗筷了。”“老师,我学会钉纽扣了。”“我知道怎样喂小鸡。”……在教学时,我还教学生怎样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四、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体验
如一位教师教学《我的家》这篇课文,现摘录如下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的家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1:(上台,介绍家庭的成员、干什么工作,然后举着一张全家人游览摩陀寨的合影照片)我和爸爸、妈妈玩得多开心呀!
(师把照片贴在黑板中间)
生2:(上台,在介绍家庭成员和年龄后又把家人为自己过生日的照片展示在大家面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我过生日,我多快乐呀!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老师先让学生充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的家,并利用照片向同学们表达自己对“家”的体会,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开心事或介绍自己一件珍爱的物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体会到“家”的概念,感受并分享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从体验生活的温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五、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
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实物、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如教学《我最喜欢的动物》一课时,许多学生对家禽家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对动物的一些科学知识了解得并不很多,所以给学生播放《动物世界》的电视片或出示动物的图片,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及各自特征,感受它们的可爱,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儿童对有关动物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教学参考书.
[2]新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九中学)
关键词:感悟;体验;内心感受;道德意志
“心中悟出始知深”,学生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去感悟,获得道德认知,会理解和掌握得牢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什么时候学生需要体验、体验的切入点在哪里,采用怎样的体验方式等等,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体验,可以让学生体验道德认知的产生、形成、发展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得道德知识。当然,体验重在实践,正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19世纪时就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了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一、提供“出错”的机会,让学生在认知矛盾中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供机会让学生允许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想法,要允许学生争辩,合理的意见要采纳,认真总结“错误”究竟有哪些,各类错误有什么联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矫治。同时老师也应做相应的反思,并帮助学生矫治“学习错误”的积累,体验“错误”是一种高层次的“体验”,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更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受挫的感慨,以及相互竞争的力量。
二、提供“玩”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实践中体验
教学中对于儿童难以身临其境去直接体验的经验,可向儿童提供生活素材,通过情境的创设,形成十分活跃的学习氛围,激发儿童相应的体验,我的做法是:一是回归生活,走出课堂“玩中体验”。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实际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重视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让教学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组织学生来到教室外面玩一玩,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春天的身影,学生很高兴,不一会儿,很多学生就汇报说,操场上的小草嫩嫩的,柳树上长出了许多小嫩芽,花池里开着许多五颜六色的花,真美,还看见了小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蚂蚁在地上找食物,等等,学生在寻找春天中进一步感受、欣赏春天的美,体验到春天到来的愉快。二是利用实物情境,引发学生“玩中体验”。三是设置特定情境,引导学生“玩中体验”,从中萌生真正的感受和体验。
三、提供“做”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体验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做的机会,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如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课时,我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如收拾餐桌、洗碗筷、喂小动物等,第二周上品德与生活课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劳动的乐趣,交流劳动的经验,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老师,我学会洗碗筷了。”“老师,我学会钉纽扣了。”“我知道怎样喂小鸡。”……在教学时,我还教学生怎样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的方法,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孩子们不仅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养成了勤于动手的好习惯。
四、提供“说”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体验
如一位教师教学《我的家》这篇课文,现摘录如下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来介绍自己的家庭,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1:(上台,介绍家庭的成员、干什么工作,然后举着一张全家人游览摩陀寨的合影照片)我和爸爸、妈妈玩得多开心呀!
(师把照片贴在黑板中间)
生2:(上台,在介绍家庭成员和年龄后又把家人为自己过生日的照片展示在大家面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为我过生日,我多快乐呀!
在这一教学片断中,老师先让学生充当解说员介绍自己的家,并利用照片向同学们表达自己对“家”的体会,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开心事或介绍自己一件珍爱的物品,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体会到“家”的概念,感受并分享家庭生活的欢乐和幸福,从体验生活的温馨中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关心父母、尊敬长辈。
五、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
教学中,我们应该运用实物、图片、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生活环境中,在生活情境中体验,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如教学《我最喜欢的动物》一课时,许多学生对家禽家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对动物的一些科学知识了解得并不很多,所以给学生播放《动物世界》的电视片或出示动物的图片,了解动物的多样性及各自特征,感受它们的可爱,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儿童对有关动物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教学参考书.
[2]新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