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是我触碰世界的方式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rec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去拉萨天文公园的人发现,公园里多了一座新的雕像。
  雕像是一个中年藏族男子,身穿藏式大褂,习惯性地抬起手,专注地仰望天空。在他头顶上,是中国最璀璨的星空观测地。
  完成这个雕像的艺术家,是来自西安的知名雕塑家邵燕心。
  他从接到这个雕像开始做设计到完成,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
  关于这个藏历天文学家,几乎没有任何相关的资料可以查询。无论是从目前可以搜索到的资料,还是相关史料,都几乎找不到他的任何痕迹。网络上只有一句简单的介绍:桑杰益西,九世纪藏族天文学家,以内地的夏历和印度的时轮历法及古老的《噶莫帕玛》历法为基础,创制出藏族的传统历法。
  完成一个想象之中的人的雕像,是很困难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揣摩。
  他应该是胖还是瘦? 是年轻还是年老?喜欢穿什么服饰?他有什么样的习惯……
  要解决这些问题,意味着需了解藏族天文历史与当地的风土人情。
  “他应该是头脑灵活的,有一定的年纪,五十岁上下,好奇心重,有文化积累,通晓藏汉语言,很活跃的一个人。”邵燕心画了一个人物肖像草稿,日思夜想,某天半夜,他忽然想到了藏族天文学家具体的肖像模樣,于是爬起来连夜画完。
  邵燕心究竟是何许人也?
  野生艺术家
  的野生长
  他在拉萨租了一个院子,院子里到处是绘画的石头,还有一整面墙,墙上都是用院子外拾到的废品做的画作。一个废弃的篮球架,杆子上是一幅藏式山水画,画作对着野花,在西藏热烈的阳光下,色彩的光芒在流动,似暗香盈袖。
  他给自己泡了一杯白开水,说起在拉萨做的第一个雕塑作品,是用废弃的灰斗车、铁锹、割草机、剪刀、车轮子组建而成的西藏武士像。铜浇筑的武士像大概接近真人的高度,其轮廓像极了西安的兵马俑。
  受陕西文化熏陶深厚的他,确实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充分暴露了过往的人生轨迹与经验。他的审美与创意来源,都来自他的故乡——西安。
  从西安美院毕业之后,他第一份工作,就是做西安兵马俑的复制。
  他放弃了大众追寻的循规蹈矩之路,转向了人迹罕至的小道去探寻,任由自己的才华在野路子上自然生长。
  他逃离了熙熙攘攘的大城市,从此投入了自然的怀抱,在西北荒原大漠之中流连,寻找新鲜的艺术气息。
  来自西北沙漠里强劲的风沙,奔驰的野马,一路沿着青藏高原连绵的雪山,奔跑的藏羚羊,在茫茫天地间放牧的藏民,变幻的云彩在自由天地之间,一切都被他纳入画作之中。
  他独爱这种回归自然的自由气息。西藏热烈的色彩,彩色的经幡,完全迥异的民风,朝拜的藏族旅人,这是他从未接触过的明亮色泽。
  “城市太喧哗了,对艺术家而言,要往不一样的地方走,这片土地很安静,让我感觉到别样的自由。”邵燕心决定留下来,就在拉萨,做一些一直想做的事情。
  这时候他在西安其实已经大名鼎鼎。是陕西当地艺术的大咖级人物,在西安,提起当代艺术,必然绕不开他的名字。
  彭德写了一本《西安当代艺术》,说邵燕心是走野路子的艺术家。他对此自嘲说,野生,意味着少了羁绊,多了自由,恰好可以成为艺术先锋,有何不妥?
  邵燕心热爱凡·高的画作,那种大胆的色调,浓重的笔触,自由得接近夸张的想象,是他笔下所想表达的世界。他的画作,带着强烈印象派画风的味道。
  他沿途在藏区收集石头作画。“每一个石头的形状都是不同的,它经过上天亿万年的雕琢,才成为这般模样,我不能辜负了它。”石头,带给他无限的创作灵感。在象石上点上眼睛,给予鸟石补上翅膀形状,他就像灵石的修补师,用画笔画上寥寥数笔,灵气俱现,普通的石头,从此被赋予丰富的生命。
  更大胆地,他在石头上画裸女,画红尘诸像,画雪山苍茫……比起在宣纸上作画,他觉得石头上的绘画,是一种更畅快淋漓的表达。
  他的绘画受了父亲的极大影响。
  他的父亲,其实也是艺术界的一位大咖——国内当代艺术知名评论家邵养德。
  邵养德是西安美院的讲师,每回开美术讲座时,学生奔走相告,附近学校的学生都跑来旁听,偌大的礼堂里座无虚席。那是对美术教育很疯狂的年代,学生们对新鲜的当地艺术所知甚少,却如饥似渴,希望得到大师的指点,洞悉艺术的真谛。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邵养德被打倒,进了工厂。历经波折后,他获得进入中学授课的机会,自己的儿子邵燕心恰好是下放的西安二十二中的学生。
  于是,父亲成了自己的老师。不仅教授美术课,还兼任语文与历史老师。父子俩对苦难绝口不提,也不说历史的荒诞,只是在公众场合保持师生关系,私下却像是铁哥们儿,无话不谈。一谈起彼此都热爱的艺术,就可以滔滔不绝,无眠无休,那是生活里的一道光。
  “那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有个物理老师总是故意刁难我,出难题让我解答并当众嘲笑,以为这样就会把我击垮。”邵燕心说起这段往事,很淡然。
  这种奇妙的父子兼师生关系一直持续到大学。当邵燕心考入西安美院时,父亲邵养德恰好平反,恢复教职,调回西安美院授课,又再次成为自己的老师。
  因为自己的父亲兼老师是学校红人,所以同学喜欢模仿父亲的口音,而邵燕心则是模仿秀的评委。
  “那时候学校有股风潮,就是学我父亲说话,而且带着浓郁的家乡口音,我特别积极,负责评选谁学得最像,毕竟我最有话语权。”说起这事,邵燕心就忍不住笑。
  但他并没有走父亲的老路,成为一名艺术评论家。“我看父亲老埋头写文章,太辛苦了,我不想这样写一辈子,艺术应该有更好的表达途径。”他选择拿起画笔,成为一名雕塑和油画艺术家。
  雕刻出来的行为艺术
  在艺术圈,他的职业是雕塑家,陕西附近的省份,西北一带的城市,几乎都被他的雕塑杰作所覆盖。
  但他自己认为那只是设计作品,不足以称为真正的艺术。
  “我觉得是雕塑语言的另一种表达,那就是身体的行为艺术。”邵燕心说。
  他去印度尼西亚参加一个行为艺术展,独自站立,让观众把所有展区内能挪动的凳子都挂在他身上。他把这个行为艺术称为“极”。“这其实是极限的意思,我想挑战我能承担的极限。
  他喜欢在行为艺术中观察观众。“当一个人抬了第一把椅子到我身上后,他再抬第二把,第三把时,他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但有时候,他也会对人性失望。“自始至终,没有人想过帮我减轻负担,尝试把椅子拿下来,人们只是不断地把椅子和重物往我身上扛。”
  事实上,他经常用行为艺术来测试人性的限度。
  “我的很多行为艺术的表现方式都来自于雕塑,人与雕塑的交融,就是用雕塑的方式去思考和站立。”
  “过去许多人觉得行为艺术就是秀,让自己裸奔,回归原始,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真正的行为艺术,具备雕塑的美感与语言,而且可以洞悉人性。”
  邵燕心把自己变成最期待的雕刻艺术。
  “也许下一步,我会在拉萨做一个不一样的雕塑表达。”
其他文献
1951年11月,18军战士吴光旭  父亲头部数次开刀瘫痪在床,凌厉的病魔抽空了他的精气神,黯然的双眼偶尔星光闪过,如剑划开时空,让我看见他的峥嵘岁月,连参军都那么富有戏剧性。  那是1950年冬,解放军第18军54师文训队在宜宾招收文艺青年(文训队即后来的文工队),17岁的父亲因错过了报名,在新兵出发点名时,一刘姓新兵未来,他即冒名顶替参了军。  根据18军进藏路线部署,54师从宜宾出发,奉命到
2005年11月18日至20日,法国社会党在巴黎西南200多公里的勒芒市召开了党的第七十四次代表大会。有614名代表与会。中联部副部长张志军代表中国共产党应邀参加大会。  面临2007年举行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的前景,此次代表大会克服了以弗朗索瓦奥朗德为首的多数派同以洛朗法比尤斯为首的少数派在欧洲宪法问题上发生的严重分裂,提出了一个以奥朗德派提案为主,吸取法比尤斯派和“新社会党”派主张的共同提案,实
跑酷,又叫城市疾走,国际上称为“Parkour”,    在平均海拔3000多米的拉萨,  也活跃着一个开展跑酷运动的团队:TSR。  正在中国传媒大学上学的占堆次旺是TSR中的核心成员,他在2008年上初中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了跑酷运动。  “当时在拉萨一中上学,偶然一次机会在网上看到《伦敦跳跃》这个纪录片后初次知道了跑酷。 刚开始只是在网上看视频自己练习,放学后找教室里的桌子之类的。一般都是下
2015年1月7日晚上,60岁的拉萨人旺杰满心欢喜地在等一场雪。他看电视、报纸的天气预报,知道今晚会有一场雪。直到清晨6时45分左右,大多数拉萨人还在熟睡,夜幕中的古城拉萨悄然飘起了雪花,旺杰兴奋得再也睡不着,等候天明。  1989年,旺杰从林芝八一电厂调到布达拉宫管理处当电工,直到2010年退休。退休后,他和老伴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带小孙子,除此之外,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拍照片。  他现在用的一台
阿扎措北端的阿扎寺可见一条小路从寺后的山上伴一股白花花的溪流陡急而下,跨过易贡藏布,延伸到阿扎措的波光里。(邱衍庆 / 摄)  我在茶马古道上行走了三十多年,竟然延宕至2018年才第一次来到嘉黎,来到早已如雷贯耳的阿扎措湖畔。  1950年,随着川藏公路南北两线全线通车。南行的318线沿帕隆藏布和雅鲁藏布江峡谷,经林芝到拉萨。北行的317线由昌都地区所在地、类乌齐、丁青再经过巴青、索县到那曲,最后
82岁的才旦卓玛精神很好,头发在脑后扎了一个髻,黑色外套随手一脱,露出紫红色的衬衣,笑容在脸上绽放开来。“我唱两句吧。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独特的天籁之音,依旧嘹亮清澈。“可惜年龄大了,这次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晚会,不能去拉萨演出。”  10月初的成都,叶子泛黄,秋意初现。锦江区青石桥市场对面二楼的茶座,尼玛泽仁·亚东戴着白色棒球帽,军绿上衣牛仔裤,忙着指
他有很多头衔:银元投资集团董事长,建久集团执行董事,成都马尔康商会会长,四川省首届优秀青年民营企业家,四川省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兴业领头人。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年末,他又多了一个头衔:启雅尚藏文化国际酒店创始人。该酒店尚未正式营业就已摘得了以“新时代#新旅游#新获得”为主题的2017中国(成都)旅游风云榜“年度最具民族特色酒店奖”和2017“榜样中国——美丽四川”旅游新榜榜单的“年度最受期
上海世博会西藏馆布展顺利完成,它向全世界展示一个美丽的新西藏。世博会西藏馆精心选择了青藏铁路,反映新西藏的影视短片和拉萨民居作为西藏馆展示的三大亮点。展示内容虚实结合、重点突出,充分体现现代艺术创意和未来发展理念,旨在让参观者在轻松,快乐中体验“天上西藏”。《新西藏》和《美丽拉萨》两部电视短片主要反映的是西藏和拉萨市经济社会发展,展示西藏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来自东北的李大志,一直奔跑在高原上,以“跑步狂人”著称。“我没有刻意去接触,当我跑步的时候,就已经在山上,在拉萨了。”当我问大志什么时候成为一个天空跑者的,他如是说。没有太多传奇的际遇,他也是在参加比赛的途中才了解到这个概念。但大志他们这一批人算是(国内)比较早接触、推广这一概念的一群人。在高海拔的环境条件下还要求高技术难度,上坡时艰难地攀登,快速下坡时感觉就像在飞,使得这项充满了冒险的运动又显得
重返尼木的吞达村,我走过大片金黄色的树林,脚下溪流潺潺,水中的鹅卵石清晰可见,五彩经幡在风中飘动,这是被自然眷顾的一片风水宝地,藏香的重要取材就在周边环绕的山缝间肆意生长。这里的空气中浮动着一种美妙的香气,这是家家户户门口晾晒的藏香传来的。  吞达村是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1300多年的历史从这片土地上呼啸而过,历久弥新的依然是藏香的味道。吞达村制作藏香的村民依然在自家作坊里,与藏香朝夕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