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泊或者激进,宁静或者活泼,本是人的天性流露,也只有在遭遇重大变故的时候才可能改变。如果有人刻意去矫饰,这大牺牲背后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所以姑娘们,但凡身边有这种人,请一定有多远,跑多远。
我既喜欢散淡的人,也喜欢野心勃勃的人,只要不是野心勃勃而故作散淡,或者散淡得野心勃勃,都是好人儿。 巫昂
尽管比起美剧,说喜欢英剧似乎显得更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我就是对它爱不起来,那些嚼着字正腔圆的英音、穿着笔挺一尘不染的衣装、梳着丝毫不乱的发型、要求360°无死角完美出镜的人,怎么看都是画上的景儿,没有呼吸的气儿。
荧屏上的景儿是什么呢,维多利亚时期的裙子、洛可可的装饰、舞台上华丽的布景、妆容上厚重的油彩,繁复新巧背后堆砌的如果不是浮夸,也是一眼看不透的层层面具。
面具之下呼吸的气儿就没那么透彻通畅了。小时候一板一眼跟着老师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唇齿之间到心里都是虔敬的。等这一代人长大,拿它做签名档的时候也多了起来,在虚虚浮浮的空间里,它变成了一个空洞的身份标签——懒啊,尚不如那个为了求官而跑到终南山下隐居的人,连姿态都摆得敷衍了事。别天真地以为微博上那个说向往烟岚扰扰的山间、青翠欲滴的鲜笋的人定是你共同平静生活的伙伴,没准电脑背后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虫子跑出来都叫得比你还大声。真的散淡之人,你就是在嘈杂城市中遇见他,也能感到万丈红尘中坐定的气定神闲。我倒觉得这样的人是真可贵,在我们不能逃离俗事杂物的时候,他有一种把头顶天空排浊净尽的能力。
散淡固然是好,那也要是真的且放青崖白鹿间;若是野心勃勃,在商场与政坛厮杀得心狠手辣,透着一股粗粝气儿,在这个有性别的人都趋向于中性化的时代,倒也是另一种不可多得。所以,姑娘们擦亮眼睛吧,胸有城府不等同于充满智慧,静几焚香也不等同于宁静生活,耍尽心计要不得,装大尾巴狼的也要不得。
爽利的真性情,跟两个人赤裸相待道理一样,这也是我忽然想起的“真理”。对女人来说,选男人,选朋友,他是野心勃勃或者散淡清新都不重要,但千万别表里不一,更不能已经把表里不一当成了习惯,只因为他需要达到那个“不一致”背后的结果。
你是否真的认识那个熟悉的人?
有着多重人格和人生的人,就像站在不同的列车上,有时相向,有时背道而驰,但他们永远走不到站台上。
前日新闻里爆出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雇员、现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经由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透露,他参与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并称,“我愿意牺牲一切的原因是,良心上无法允许美国政府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互联网自由”。美国窥视他国事物并非新鲜事,但此言一出,仍引出一片舆论哗然,斯诺登更因为“叛逃”倾向而面临美国政府及企业的指控。
我始终不懂,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用另一个“我”去换取。乔装打扮,隐姓埋名,如果改换身份还算是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话,对自己性格行为的伪装大概是可怕的,像巫昂说的,野心勃勃而故作散淡,或者散淡得野心勃勃。金庸的《笑傲江湖》常常被当作寓言来读,据他自己说,外国人在抨击政敌的时候,就曾以“岳不群”“左冷禅”来暗讽对方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为了一本《葵花宝典》上深奥精妙的功夫,岳不群装成收留遗孤的善人,林平之装成感恩戴德的女婿,劳德诺装成忠厚老实的徒弟,也就只有左冷禅把野心放在明面上,在嵩山召集大会,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事实证明,从权术的角度说,或许真的是岳不群这种善于掩饰自己野心的伪君子,才更有可能叱咤风云?
“下野”是个同样有趣的词,告别权势,却也是将自己的野心勃勃隐藏在乡野之中;待到东山再起之时,大多更加膨胀,直指天下吧?当年光绪、慈禧相继病死,溥仪生父载沣因对袁世凯不满,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其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看似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直至武昌起义,政局难拾,清廷不得不许以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之职,志得意满之后袁世凯扔下钓竿马不停蹄出山了;蒋介石三次下野,每每回到浙江奉化溪口的老家盘桓,更成为其反思失利、寻找重返政治舞台途径的机会——以退为进,以隐为出,或许是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身份的真假,性格的真假,不禁让人生疑,算不上大丈夫的人,是否能做一个好伙伴?所以《笑傲江湖》里说,任是女中豪杰如宁中则,碰到岳不群这样的男人,最后恐怕也只能自寻短见了。
人之常情,多半时候我们希望人们看到的、记住的就是真正的自己。大人总喜欢贱贱地问孩子,还记不记得我呀?只有小孩子敢一脸茫然地瞪着你,转脸你在酒桌上碰见多年未见的人,明明已经想不起名字,可还生怕别人说自己贵人多忘事,要分外热络地寒暄一番来掩饰。希望被铭记,也生怕认错人,却有性格上百般掩饰的人,唯恐别人看穿自己。
他们多半冷漠、猜疑。记得在哪里看到舒兹汉克(Schultz-Hencke)形容分裂人格的一个图像,来说明他们所处的世界:坐在火车站的一列车厢里,旁边的铁轨上也停着一列火车,火车开动时很缓慢,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或摇晃,一时之间肉眼很难判断,究竟哪列火车在缓缓开动?直到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火车还停留在原处,而旁边铁轨上的火车持续向前行驶时,或者二者相反,才明白过来。有着多重人格和人生的人,就像站在不同的列车上,有时相向,有时背道而驰,但他们永远走不到站台上。经验总是游离在怀疑的边界,人际关系必将趋于疏离和淡漠,像个特工一样,对近身之人格外敏感;他们甚至找不到确定的参照系,怀疑自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哪一个性格层面的我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哪一个性格层面的我看到的是别人对我的真实印象与反应?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一切判断都根基不稳,细想起来是一件非常恐惧的事情。
我既喜欢散淡的人,也喜欢野心勃勃的人,只要不是野心勃勃而故作散淡,或者散淡得野心勃勃,都是好人儿。 巫昂
尽管比起美剧,说喜欢英剧似乎显得更高端大气上档次,可我就是对它爱不起来,那些嚼着字正腔圆的英音、穿着笔挺一尘不染的衣装、梳着丝毫不乱的发型、要求360°无死角完美出镜的人,怎么看都是画上的景儿,没有呼吸的气儿。
荧屏上的景儿是什么呢,维多利亚时期的裙子、洛可可的装饰、舞台上华丽的布景、妆容上厚重的油彩,繁复新巧背后堆砌的如果不是浮夸,也是一眼看不透的层层面具。
面具之下呼吸的气儿就没那么透彻通畅了。小时候一板一眼跟着老师念,“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唇齿之间到心里都是虔敬的。等这一代人长大,拿它做签名档的时候也多了起来,在虚虚浮浮的空间里,它变成了一个空洞的身份标签——懒啊,尚不如那个为了求官而跑到终南山下隐居的人,连姿态都摆得敷衍了事。别天真地以为微博上那个说向往烟岚扰扰的山间、青翠欲滴的鲜笋的人定是你共同平静生活的伙伴,没准电脑背后的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虫子跑出来都叫得比你还大声。真的散淡之人,你就是在嘈杂城市中遇见他,也能感到万丈红尘中坐定的气定神闲。我倒觉得这样的人是真可贵,在我们不能逃离俗事杂物的时候,他有一种把头顶天空排浊净尽的能力。
散淡固然是好,那也要是真的且放青崖白鹿间;若是野心勃勃,在商场与政坛厮杀得心狠手辣,透着一股粗粝气儿,在这个有性别的人都趋向于中性化的时代,倒也是另一种不可多得。所以,姑娘们擦亮眼睛吧,胸有城府不等同于充满智慧,静几焚香也不等同于宁静生活,耍尽心计要不得,装大尾巴狼的也要不得。
爽利的真性情,跟两个人赤裸相待道理一样,这也是我忽然想起的“真理”。对女人来说,选男人,选朋友,他是野心勃勃或者散淡清新都不重要,但千万别表里不一,更不能已经把表里不一当成了习惯,只因为他需要达到那个“不一致”背后的结果。
你是否真的认识那个熟悉的人?
有着多重人格和人生的人,就像站在不同的列车上,有时相向,有时背道而驰,但他们永远走不到站台上。
前日新闻里爆出美国前中央情报局(CIA)雇员、现国家安全局防务承包商博斯公司雇员爱德华·斯诺登经由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透露,他参与了包括“棱镜”项目在内的美国政府多个秘密情报监视项目,并称,“我愿意牺牲一切的原因是,良心上无法允许美国政府侵犯全球民众隐私、互联网自由”。美国窥视他国事物并非新鲜事,但此言一出,仍引出一片舆论哗然,斯诺登更因为“叛逃”倾向而面临美国政府及企业的指控。
我始终不懂,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们用另一个“我”去换取。乔装打扮,隐姓埋名,如果改换身份还算是为了革命事业献身的话,对自己性格行为的伪装大概是可怕的,像巫昂说的,野心勃勃而故作散淡,或者散淡得野心勃勃。金庸的《笑傲江湖》常常被当作寓言来读,据他自己说,外国人在抨击政敌的时候,就曾以“岳不群”“左冷禅”来暗讽对方是“伪君子”,还是“真小人”:为了一本《葵花宝典》上深奥精妙的功夫,岳不群装成收留遗孤的善人,林平之装成感恩戴德的女婿,劳德诺装成忠厚老实的徒弟,也就只有左冷禅把野心放在明面上,在嵩山召集大会,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事实证明,从权术的角度说,或许真的是岳不群这种善于掩饰自己野心的伪君子,才更有可能叱咤风云?
“下野”是个同样有趣的词,告别权势,却也是将自己的野心勃勃隐藏在乡野之中;待到东山再起之时,大多更加膨胀,直指天下吧?当年光绪、慈禧相继病死,溥仪生父载沣因对袁世凯不满,成为摄政王后立即解除其官职,袁称疾返回河南,看似过起了赋闲垂钓的生活,暗地里仍关心政事,直至武昌起义,政局难拾,清廷不得不许以袁世凯内阁总理大臣之职,志得意满之后袁世凯扔下钓竿马不停蹄出山了;蒋介石三次下野,每每回到浙江奉化溪口的老家盘桓,更成为其反思失利、寻找重返政治舞台途径的机会——以退为进,以隐为出,或许是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身份的真假,性格的真假,不禁让人生疑,算不上大丈夫的人,是否能做一个好伙伴?所以《笑傲江湖》里说,任是女中豪杰如宁中则,碰到岳不群这样的男人,最后恐怕也只能自寻短见了。
人之常情,多半时候我们希望人们看到的、记住的就是真正的自己。大人总喜欢贱贱地问孩子,还记不记得我呀?只有小孩子敢一脸茫然地瞪着你,转脸你在酒桌上碰见多年未见的人,明明已经想不起名字,可还生怕别人说自己贵人多忘事,要分外热络地寒暄一番来掩饰。希望被铭记,也生怕认错人,却有性格上百般掩饰的人,唯恐别人看穿自己。
他们多半冷漠、猜疑。记得在哪里看到舒兹汉克(Schultz-Hencke)形容分裂人格的一个图像,来说明他们所处的世界:坐在火车站的一列车厢里,旁边的铁轨上也停着一列火车,火车开动时很缓慢,几乎感觉不到震动或摇晃,一时之间肉眼很难判断,究竟哪列火车在缓缓开动?直到我们能够确定自己的火车还停留在原处,而旁边铁轨上的火车持续向前行驶时,或者二者相反,才明白过来。有着多重人格和人生的人,就像站在不同的列车上,有时相向,有时背道而驰,但他们永远走不到站台上。经验总是游离在怀疑的边界,人际关系必将趋于疏离和淡漠,像个特工一样,对近身之人格外敏感;他们甚至找不到确定的参照系,怀疑自我: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哪一个性格层面的我做出的判断是正确的?哪一个性格层面的我看到的是别人对我的真实印象与反应?脚下没有坚实的土地,一切判断都根基不稳,细想起来是一件非常恐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