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总装试验楼9米高支模设计与施工分析

来源 :建筑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shan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模板施工作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建筑施工的质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高支模施工更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高支模施工不仅关系到建筑施工的质量问题,还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支模安全质量控制进行简单描述,然后结合工程实例,对产品总装试验楼一层9m高大模板工程在材料选用、高支撑架设计验算、模板安装与拆除、合理的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实践检验,模板及其支架安全、可靠,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关键词】高支模;建筑工程;荷载计算;施工工艺
  1. 前言
  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双向发展,建筑高支模在当今建筑施工中越来越普遍,但由于其施工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一些建筑工程中出现了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控制不当或者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的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及财产的损失,危害极大。因此,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在进行高支模施工时,必须预先编制高支模施工方案,对其荷载进行安全分析,并交于专家审核,待审核通过之后才能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对高支模施工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 高支模安全质量控制
  2.1高支模定义。
  高支模是指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m,或搭设跨度超过18m,或施工总荷载大雨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2.2高支模安全质量控制。
  2.2.1科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应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高大模板支撑系统的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撑的荷载及受力进行科学的计算详细阐述了项目的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等方面,保证科学施工。
  2.2.2严格进行方案审核论证。
  在高支模专项方案编制完成后,先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再按照相关规定组织由专家、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参加的论证会,对方案的构造准确性、计算完整性、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符合现场实际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审核,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2.2.3高支模施工的过程控制。
  在高支模支撑系统搭设前,要对现场的地基基础、结构材料等各准备方面进行验收,同时对验收资料留存记录;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或者相关技术人员要根据规范要求对现场管理人员、操作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同时搭设高大模板支撑架体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才可以上岗;高支模搭设完成后,报请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对高支模体系做正式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适时的对架体进行检查,保证架体的安全质量。同时,高支模支撑系统拆除要有专门的方案,确保拆除工作科学合理有序进行。
  3. 产品总装试验楼高支模安全质量控制实例
  3.1工程概况。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7037.17m2,其中地上面积14196.97m2,地下面积2840.2m2;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局部六层,地下一层。建筑平面呈矩形,长87.2m,宽38.5m;一层层高9米,标准层层高4.50m,檐口高度为29.5m。一层的施工,模板及支撑系统属于高支模,必须考虑其施工安全性。
  3.2方案编制。
  根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按照本项目工程的具体情况,由项目经理牵头,会同公司技术部门、生产部门、安全部门等,负责模板搭设、使用及拆除过程中的施工组织和安全论证工作,编制了《产品总装试验楼高支模施工方案》。
  3.2.1编制范围。
  高度大于8m的模板支架:产品总装试验楼一层施工,以上部位梁主要截面为400×800、600×800、600×1000等,计算时取最不利工况梁即截面积、跨度最大梁进行计算,故取600×1000梁进行计算,其他梁按此梁部位做法进行施工。
  3.2.2模板支撑体系布置。
  (1)模板体系、模板支撑架材料选择。
  根据本工程项目实际情况,高支模架子采用扣件式钢管架支撑体系。模板支撑架材料选择见表1(平面图 见图1,立面图见图2)。
  (2)支模架设计及布置基本数据。
  (3)水平加强层的设置。
  满堂模板和共享空间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 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的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
  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由于本工程超高模板支架高度为9m,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在有水平剪刀撑的部位,应在每个剪刀撑中间处增加一道水平剪刀撑,即应在支撑架体底部、中部、顶部设置三道水平剪刀撑。
  3.2.3模板支撑架构造要求。
  3.2.3.1材料要求。
  (1)钢管及扣件进场后应进行送检,对于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允许用于本工程模板体系。
  (2)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来源、数量、质量等情况。
  3.2.3.2基础处理及要求。
  本工程超高超大模板支撑系统设立在底层结构表面,上部结构施工时底部结构砼龄期在7天以上,砼强度满足立杆承载力的要求,但考虑到7天龄期时上部荷载并不能完全通过结构自身传递到基础,可能对立杆支承面产生有害裂缝或超过设计荷载要求,故除应保证支撑架基础的强度、刚度外,并应保持高支模下方一层结构的模板支撑体系不拆除,立杆底部应设置50×200×16mm(a*b*c)的木垫板,应贯通设置。   3.2.3.3其他要求。
  (1)立杆构造要求(见图3)。
  3.2.4支撑架计算参数和设计概况。
  3.2.4.1材料力学性能特征允许值。
  (1)钢材、焊缝、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Q235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与弹性模量见表5、Q235 钢焊缝的强度设计值见表6)。
  (2)扣件、底座的承载力设计值KN(见表7)。
  3.2.4.2受压构件的长细比容许值(见表8)。
  3.3专家技术评审。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在经过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的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人员审核之后,进行了专家论证。评审之后,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专家评审方案整改意见进行了深层次的讨论,对于方案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好整改,并通过了专家复审。
  3.4现场施工。
  3.4.1支模架体搭设施工。
  3.4.1.1搭设进度及劳动力安排。
  本超大、超高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由专业架子工搭设,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进行搭设,并适时调整施工人员,以满足施工需要。
  3.4.1.2搭设要求。
  (1)搭设架体前进行放线,定出每根立杆位置,自下而上搭设,严禁上下同时搭设,搭设相隔高度不大于两步。
  (2)沿高支模板靠近楼层一面必须设置斜撑,支撑在下一层楼板面上。
  (3)当立杆采用对接接长时,立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4)纵横向扫地杆及扫天杆、剪刀撑的搭设应符合相关规范之规定及前述模板支撑架构造要求规定。
  (5)支撑架中全部扣件均须用扭力扳手测试力矩,且符合要求。
  (6)板底及不采用顶托的梁底的水平杆必须采用双扣件,下一个扣件紧贴住上一个扣件的底部,防止上一个扣件的滑移。
  3.4.1.3模板支架验收。
  (1)支模架搭设完毕后,应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工长、质安总监、质量员、安全员、施工班组长参加前往施工现场验收,特别是对立杆间距、步距、扣件拧紧力矩等实测实量,对扫地杆、剪刀撑、立杆的接长方式等严格按本方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责令整改。
  (2)支模架搭设完成并通过项目验收后,公司生产经理、总工程师应共同组织公司工程、安全等部门前往本项目进行核查。
  (3)之后项目部会同监理单位共同验收,验收合格后填写《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报监理单位审批,并按规定及时送相关部门备案。
  3.4.1.4搭设质量控制及验收方法。
  (1)原材料质量控制。
  I 采购、租赁的钢管、扣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和法定检测单位的检测检验报告,生产厂家必须具有技术质量监督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没有质量证明或质量证明材料不齐全的钢管、扣件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II 搭设模板支架用的钢管、扣件,使用前必须进行抽样检测,抽检数量按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
  III 钢管外观质量要求合格。
  IV 扣件外观质量要求合格。
  V 经检验合格的钢管、扣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VI 施工现场应建立钢管、扣件使用台帐,详细记录钢管、扣件的来源、数量和质量检验等情况。
  (2)构件允许偏差。
  I 立杆垂直度。施工中控制立杆垂直度偏差应不大于1/500H(H 为架体总高度),且最大偏差应不大于±50mm。
  II 纵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总长度的1/300,且不大于20MM,横向水平杆水平偏差不大于10MM。
  III 支模架的步距、立杆横距、纵距偏差不大于20MM。
  IV连接点的数量、位置要正确,连接牢固,无松动现象。
  3.4.1.5搭设阶段及使用阶段安全要求。
  (1)模板排架安装和拆除前都应进行技术交底,应有专业操作人员作业,应有专人进行监护,在安装和拆除区域内设置安全警戒线。
  (2)搭设排架所采用的48 钢管和扣件材料,其材质应符合规范要求,并需经过现场材料管理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不适于高空作业者,不得上架施工。
  (4)搭拆脚手架及支模时,必须戴好安全帽,佩带安全带,工具及零配件要放在工具袋内,穿防滑鞋工作、袖口、领口要扎紧。
  (5)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模板支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
  (6)模板支架施工期间,不得任意拆除杆件。
  (7)脚手架高出施工面一排,临边洞口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8)严格控制实际施工荷载不超过设计荷载,对出现的超过最大荷载要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钢筋等材料不能在支架上方堆放;
  (9)在模板支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10)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
  (11)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有跟鞋作业;
  (12)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
  (13)临边防护采用48×3.0 钢管搭设护栏,护栏高1200mm。   (14)外侧施工脚手架必须超过模板支撑架1.5米;架体中部设置一道防护层,采取张设安全平网或满铺竹笆的方法。
  3.4.2混凝土施工方法。
  本工程先浇筑墙柱混凝土,后浇筑梁板混凝土。
  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
  (1)模板支架、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浇筑之前做好技术交底及安全交底。
  (3)混凝土托泵浇筑,其基础底部模板支架应做加固处理。
  (4)先进行柱混凝土浇筑,待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达到70%设计强度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5)在浇筑过程中,专人看护模板体系,如有钢管局部弯曲失稳等异常情况,施工员立即指挥楼面工作人员撤离,经确认在安全威胁解除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3.4.3模板支架拆除方法。
  3.4.3.1拆除前准备工作。
  (1)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拉结杆、支撑体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对不安全或存在隐患的部位与节点应先进行补强处理,然后经项目安全小组一起检查通过后才能开始。
  (2)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拆除顺序,经安全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拆除。
  (3)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应由技术、安全部门逐级进行技术交底。
  3.4.3.2拆除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拆除支模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
  (2)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3)所有拉结杆应随支模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拉结杆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 步,如高差大于2 步,应增设拉结杆加固,端头封堵。
  (4)当支模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拉结杆。
  (5)当支模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
  3.4.3.3支模架拆除顺序。
  (1)拆除顺序自上而下进行,不能上下同时作业。
  (2)脚手架拆除顺序为:安全网 → 挡脚板 → 脚手板、竹笆 → 扶手 → 大横杆 → 立杆 → 斜撑 →拉杆。
  3.5注意事项。
  (1)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达到100%设计强度。
  (2)模板支架拆除前应对拆除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交底书面手续。
  (3)模板支架拆除时,由有专业操作人员作业,并设有专人进行监护,在拆除区域内设置安全警戒线。
  (4)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步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分段拆除的高度差不应大于二步。设有附墙连接件的模板支架,连接件必须随支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接件全部或数步拆除后再拆除支架。
  (5)卸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严禁将钢管、扣件由高处抛掷,应有专人传递至地面,;
  B.运至地面的钢管、扣件应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剔除不合格的钢管、扣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
  (6)拆除模板时不得使用大锤或硬撬杆乱捣,如果拆除困难,可用撬杆从底部轻微撬动,保证砼面及棱角不因拆除受损坏。
  4. 结语
  本文结合产品总装试验楼工程项目实例,介绍了高支模以及其支撑系统设计、施工一般工艺、并详细阐述了本工程模板安装及拆除施工注意事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未能有效运作,一些能发现、整改、消除的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处理,而导致重大的质量事故发生,如"楼倒倒"、"楼歪歪"等现象,在社会上产生了严重不良的影响。因此,实行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就显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质量管理;标准化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期刊
【摘要】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高新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产物,其具有系统技术含量高、管理对象复杂以及综合协调要求高的特点。智能建筑面临弱电工程项目管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对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以期在时间、空间上、对各种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利用,以保证项目的成功建设。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综合管理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
期刊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文化悠久,创造了五千年的文明,建筑史上也涌现出许多典范之作。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地域文化越来越重视。国外新建筑理论不断涌入的同时,国内建筑师也与时俱进,创作了大量有特色的建筑作品,其中不乏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征的优秀作品。但在地域特征的应用上,不能松懈,还应该进一步发掘。下面以山东援疆基层组织阵地工程设计方案(喀什地区)为例, 对建筑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应用进行阐述。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供配电工程规划设计中,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我们多年在建筑电气规划设计的实践,结合供配电气技术基础理论。拟按配电变压器电能输出效率最大化原则选择配电变压器容量,相比其它方法,本方法更加合理,更加节能。  【关键词】变压器;利用因数;输出效率  1.建筑工程供配电工程规划设计,对配电变压器容量的选择是一项重要内容  在我国,受前苏联影响,特别是受当年前苏联派驻国家建
期刊
【摘要】能源问题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办公建筑能耗现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能源消耗的影响因素,重点对办公建筑节能的总体规划及设计方面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营造舒适的办公环境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的目的, 以供设计低耗能建筑参考。  【关键词】办公建筑;节能设计;能耗  1.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市场需求数量日益旺盛,建筑能耗的的总量
期刊
【摘要】随着建筑高度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位移也在不断地增加,对于此项增加并不影响人们的生活舒适度。但大型( 超大型) 高层建筑则不一样,它们不仅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同时也会让建筑物受到影响,使其建筑结构构件及非结构构件损坏。所以,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的时候,首先必须要控制侧移在规定的范围内,由此我们认识到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就是抗侧力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问题;预防措施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中与结构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建筑结构  1. 引言  在工程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因为建筑电气专业所涉及到的管线管径小、数量少、敷设简单以及防雷接地措施要求不高等,所以电气专业与结构专业的配合往往被忽视。其实不然,随着现代电子产业的发展和大规模智能化建筑的兴起,建筑电气设计中所涉及的各类管线将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
期刊
【摘要】本文对桩基检测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桩基;检测技术  1. 引言  我国作为使用桩基相对较早的一个国家,至今保留着很多桩基完整的著名建筑,这些建筑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到了19世纪中后期,由于钢筋水泥以及混凝土的出现,桩基的材料也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后来机械设备的发展和改进,我国的建筑设计对于桩基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
期刊
【摘要】浙江省村庄规划在经过了两个以整治为主题的阶段后,开始进入美丽乡村规划阶段。新的阶段要求规划在村庄整治基础上,注重生态建设;在着眼城乡融合时,注重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在面对乡村社会环境时,注重规划实施。同时要求在规划方法创新上体现乡村问题、村民需求、乡村特色和农村社区组织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美丽乡村规划;性质与要求;规划方法  The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各种钛合金胶接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表面分析技术,评述了各种表面处理方法对胶接耐久性的贡献。  【关键词】钛合金;表面处理  1. 前言  (1)由于钛合金具有比强度高、耐温性好、抗腐蚀性好,特别是与炭纤维复合材料等有良好的电化学相容性和相近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钛合金与钛合金、钛合金与复合材料胶接结构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1]。  (2)胶接结构中,胶接接头的强度及耐久性至关重要,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