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王涛和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200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领导作用是首要,加强培训是基础,全员参与是根本,顾客关注是焦点,过程方法是手段,持续改进是目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有助于参与市场竞争。本文就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持续改进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企业 质量管理体系 现状 改进措施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一套系统、科学、严密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吸纳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为各类组织提供了一套标准的质量管理模式,是以加强质量管理为核心,以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和前提的管理模式。其八项原则为: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全员参与;应用过程方法;不断持续改进;系统性管理;采取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很多企业经过长时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主要生产过程得到稳定控制,产品质量水平得到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得到增强,管理理念得到提升。然而,在看到ISO9001标准给我们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反思体系运行以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也许给大家带来了许多困惑和迷茫,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上还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现状
  1、 基层领导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仅有上层领导的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基层领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基层领导干部带动全体员工认真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体系标准与规范,才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的保障。在安全生产面前,一些基层领导往往忽略对质量提出要求。只追求安全的完成生产任务,不认真思考如何加强质量管理,不能将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溶入到实际生产管理中,缺乏执行质量管理體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质量管理体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项目运作的包袱和阻碍生产的绊脚石。
  2、 全员质量管理培训不扎实ISO9001标准中明确要求"全员参与"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说明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全员参与;需要每一名员工都能自觉地按照体系要求做,做所写的、记所做的,这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保证。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开始,不重视过程和结果;不能只注重内部审核员不注重基层技术骨干和操作人员;不能只关注标准,不关注程序和作业性文件的培训。在这方面很多企业存在培训不到位的问题,培训面窄时间短且涉及问题浅显,造成员工对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感到茫然,甚至理解不了。尤其是一些基层的质量管理工作处于平时不闻不问、临检手忙脚乱、不知如何应对的状态,更有甚者不知平时应当填写哪些基础资料,体系管理如同虚设。
  3、 员工的质量意识需要提高生产质量直接取决于操作者的质量意识,只有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提高了,严格按照作业标准认真执行,产品的质量才有保证。很多企业在对现场进行检查和资料进行评审时经常会发现许多重复性的问题,很多问题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领导层放松了对质量管理的要求,广大职工质量管理意识缺乏,造成质量体系文件手册、程序文件形同虚设,现场操作不规范,检验过程不扎实,资料整理不规范等等状况,操作者的质量意识不高必然直接堵塞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习惯思维与体系运行存在反差在体系运行中,有些单位的管理层却在体系构建之后,仍旧习惯于脱离体系,而仅凭自己的经验和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为获得和保持证书,在迎接外审时不得不搞临时突击来提供"合格有效证据"。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比建立一个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困难,其中最大的难点不在于技术和资源,而是在于思想观念和意识。质量管理体系最大的特点是管理程序化,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工作的依据与法规,需要时常参照,要有效地应用与执行,而"写你要做的、做你写下的、记你已做的"则是ISO9001标准的精辟表达。当前,ISO9001族标准所贯穿的程序化管理思想与有些管理者已经习惯的管理思想和模式仍存在着较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却直接影响着质量体系运行的效果。
  5、体系审核流于形式体系审核的目的是检验体系运行的有效性、符合性、适应性,是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使问题得到纠正和改进,最终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些企业每年组织实施的内审活动、产品质量检查活动以及产品质量抽检复评等质量检查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而内审员由于方方面面原因,通常仅找一些容易整改的一般性质量问题,开出几张不痛不痒的不合格报告来应付各级领导和外审检查。而实际存在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是很严重的,而在内审等活动中又没有被查出来。来自上面的行业检查也不外乎"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作肯定、提希望、下结论",一般都能过关。久而久之也就普遍形成了一种"习惯经验":"没有通不过的检查"。流于形式的检查甚至使广大员工产生了"检查不过如此"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使得纠正、预防措施这一改进工具的作用逐步丧失。
  6、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不够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是一个PDCA的循环。我们往往在计划、实施、检查三个环节下了很大功夫,但在处理环节还不够细化和深入,而处理环节才是最终的收获和目的,也是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关键,是质量管理体系螺旋上升的动力和源泉。许多企业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只实施了现场纠正,而没有采取措施预防问题的再次发生和跟踪验证措施实施的效果。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改进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领导作用是首要,加强培训是基础,全员参与是根本,顾客关注是焦点,过程方法是手段,持续改进是目标。提高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有助于参与市场竞争。
   1、发挥领导作用,推动体系有效运行 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是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关键。各级管理者要明白自己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或其某一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应执行的质量职责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去实现,执行什么程度,才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各级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负责的质量职能及质量活动,并带动各级相关人员完成质量职责。其次,推行质量目标责任制,将组织的质量职能活动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施质量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和奖惩。再次,为有关的过程、部门的质量职能质量活动提供履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指导性文件和评价准则,诸如作业指导书、评价与验证规范等,并配置必要的资源。最后,管理者还要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强化日常的监督管理和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沟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及各部门、各岗位的业绩与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纠正措施与预防措施。
  2.加强质量培训,提高质量意识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与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能力密不可分,若要提升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水平,就要抓好质量管理培训。质量管理培训内容由质量意识、质量知识和质量技能培训组成,是一个要求不断提高的纵向过程;对培训对象而言,是一个从高层领导到质量管理人员,再到一线操作人员的全员培训,这是一个横向过程。由此可见,质量教育培训贯穿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所有人员和所有与质量相关的过程,质量培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质量管理培训的前提是提高企业员工的质量意识,首先要求各级员工理解本岗位工作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和意义,明确并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为实现企业的质量目标做出积极贡献。然后针对所有从事与质量有关的工作的员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对领导培训内容应以质量法律法规、经营理念、决策方法等着重于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内容和人文因素,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传统管理方式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异同,正确处理习惯思维与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的矛盾,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一线员工培训则应以本岗位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所需知识为主。同时抓好技能培训,主要指直接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所需的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对技术人员而言,主要进行专业技术的更新和补充,学习新方法,掌握新技术; 在工作方法和操作技术方面要加强对各类专项人员的培训,如对内审人员、特殊工序人员、操作人员等。只有不断加强对体系文件的学习,才能使人人掌握体系文件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的理解,消除各种误解,把文件化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写到的就要做到"。
  通过扎实的培训使所有员工明白,质量管理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由各部门与各基层单位以及岗位操作者组成质量管理链的各个节点中只要出现一个节点的失控,都会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因此大家都应齐心协力完成其在服务实现过程中所承担的工作职能。每位员工必须清楚了解服务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的重要性,以及不符合质量标准或要求将会造成的损失,进而自觉地去识别和解决服务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 "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减少差错,防微杜渐,才可实现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体系才能有效运行。
  3、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整合各种体系间的关系任何一个企业的管理体系均由多个部分构成,如经营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等,这些体系的运作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将所有的体系整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各自为政,企业文件体系势必越来越大,越来越乱,重复、抵制或矛盾的文件和制度会与日俱增。整合的方法不妨按照标准化原理,以ISO9001族标准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来整合其他体系,整合一定要保持不同体系文件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同时还要满足企业文件管理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对企业所有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简化、统一、协调、优化",达成一致,并尽可能升华为企业标准,这无疑会对企业在管理上带来巨大的效益。企业标准越多,体系就会越完善,体系完善是对"文山会海"最有效的控制。
  4、改善质量投入结构,加强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是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手段,也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提高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必须注重质量的投入,必须克服片面强调眼前经济效益的倾向。要建立健全科学的投入机制,不断改善质量的投入结构,尽力向教育培训和加大工艺、技术科技方面倾斜。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必须对过程进行控制。过程控制的重点要抓工艺管理,工艺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操作规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管理、人力调配、生产环境等都要由操作规程提供基本依据(简称人、机、料、法、环)。工程质量的符合性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实施的。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识别,强调关键过程,对关键过程进行重点控制,定期检查,及时纠正违反规定的行为。过程的监视与测量是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之一,而监视与测量活动的有效性与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了取决于监视和测量方法的适应性。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可以引导我们通过对过程的持续改进达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标。
  5、 强化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力度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自我激励机制,是实现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首先要从时间上、资源上予以保证,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的计划,并务必按计划进行,并把重点放在产品质量的关键过程上。其次是加大审核力度,保证评审质量,内部审核是克服组织的惰性和促使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动力,是质量体系自我约束并通过改进达到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内审方式要不断的改进,要对薄弱的和重要的部门和单位增加审核频次,对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点进行重点审核。对内审出现的不符合项必须抓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落实及效果检查,对潜在的不合格有效预防,通过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促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使质量体系形成自我改善、自我约束、自我改进的机制。管理评审不仅是为了确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的總体是否有效,及时讨论和解决质量管理体系的重大问题,更是保证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不仅要解决好评审输入、还要解决好评审输出,就是要根据技术进步、市场、质量概念、顾客需求等变化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做出评价,以使企业永不落伍。
  6、坚持体系的持续改进为进一步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和适用性,持续改进是组织管理的一个永恒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进行改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持续改进才能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总是处在良性循环发展之中,才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一是企业领导层对质量改进要予以足够重视,创造必要的条件,包括向每一位员工提供有关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二是要鼓励预防性的活动,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寻求和准确把握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着眼于问题的预防,而不是等出了问题、造成了质量损失再去改进; 三是要周期性按照"卓越""标杆"的准则进行评价,识别具有改进潜力的区域,同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和目标,以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并且对任何改进给予规范,以确保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ISO9001族标准描述的质量活动并不涵盖企业所需要的所有质量活动,就需要在运行实践中识别企业特有的质量活动及其过程控制方法,不断改进和不断创新,确保质量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保持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企业的生命在于持续的质量改进与创新。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创新建立自我完善机制、加强过程控制、建设质量文化等途径,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才会具有永恒的活力,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取得成功。
其他文献
摘 要:發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之间在If 条件句用法上是否存在差异,并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if 条件句上所犯的错误进行分类并给予说明。研究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相对于母语使用者而言,过度使用了if条件句。此外,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容易在if 条件句中犯错误。  关键词:中国学习者;if条件句;错误分析    The Error Analysis on if-conditional  Abstr
期刊
摘 要: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货币价值的总体水平是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国内物价上涨通常会导致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进而影响外汇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最终导致汇价下跌。反之亦然。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大幅度上扬,出现了不同于经济学经典理论的特征。本文旨在分析通货膨胀与人民币升值并存的现象及国际、国内双重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美国经济危机;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流动
期刊
摘 要:自古以来统治者视"刑德"为治国之"二柄",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繁荣,为此统治者们都会制订相应的法律制度来加以规范。这样,中国古代市场管理立法便随之而生,并且随着生产的进步,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不断发展完善。在中国历史上,市场管理立法更能反映出当时经济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还代表着政治乃至文化的发展状况。古代市场管理立法也可以说是封建社会的统治者对封建时期商品经济的市场化的管理,它极力
期刊
摘 要:委婉語是一个人类语言和社会中常见且长期存在的语言和文化现象。本文试对两种语言中的死亡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种语言现象下的深层文化底蕴。熟悉了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内涵的目的是使得跨文化交流的通畅。很好的掌握死亡委婉语会帮助人们了解别国的文化且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文化;差异    Abstract: Euphemism is a common and long-
期刊
摘 要:抢劫罪和强奸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手段都是"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但相同的表述,其实质的内容和范围是不一样的。抢劫罪暴力手段的上限可以包括故意杀人,而强奸罪的暴力上限不包括故意杀人;抢劫罪的胁迫只能是暴力胁迫并且具有实施的当场性,而强奸罪的胁迫手段内容多种多样,表现形式既可以是暴力的,也可以是非暴力的,在时间上也具有不确定性;在抢劫罪中,"其他方式"所造成的"不知反抗"的状态,必须是有行为
期刊
摘 要:尽管我国土地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发展和完善,但地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执法方面。本文通过对地方土地法制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地方 土地违法 问题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土地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目前的土地法律、法规及规章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框架,其内容包括宪法中的规定,土地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期刊
摘 要:認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应用非常广泛,并不仅局限于一些文学作品中,还广泛应用于商务与科学领域。本文在基于对英语中隐喻的本质,构成以及解读方法的论述上;进一步探讨了其在文学领域以及商业新闻报道与科技英语中的应用,通过一些具体应用例子的分析,指出并阐明:隐喻在非文学领域的应用,不仅为普通读者在文章与其结构的理解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同时,还
期刊
摘要:亚太地区属于自然灾害频发地区,该地区聚集了美、中、俄、日等世界大国,该地区经济合作及相互依赖日益加深,但救灾合作却层次低、效果不佳、机制不够完善。该地区加强救灾合作,共同应对多发自然灾害已迫在眉睫。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理应在亚太救灾合作机制建构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救灾合作;机制;作用  亚太地区是灾害频发地区,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2008年的中国汶川地震、2011年的日本地震
期刊
摘要:计量是质检部门工作的一部分,本文笔者根据实际来谈谈计量检定的分类、认证、仲裁检定、器具管理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计量管理 计量检定 计量仲裁 器具管理  一、计量管理与计量检定  计量管理是指的国家质量监督行政机关通过专门计量管理机构来组织实施计量法律、法规,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管理和监督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组织制定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检定规程和计量技术规范;组织全国量
期刊
摘要:区域旅游形象策划对于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勐腊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在区域旅游形象概述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括理念基础、宣传口号、整体形象、产品形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勐腊县旅游形象体系。  关键词:旅游形象策划 勐腊  1.区域旅游形象策划概述  旅游形象是指旅游目的地,包括其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体形象。区域旅游形象策划(Touri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