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连欣赏一份敬意的安静都失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站在影院的购票显示屏前,内心有点小失落。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呆在屏幕的角落里,显示的“已购票人数”为个位,离电影开演只剩几分钟。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火热本无比较的必要,不同质的东西怎么比较。只是它们恰好在同一时间段儿上映,迥异的遭遇自说自话,互相看对方一眼,投以互不理解的眼神。它不理解它的热闹,它不理解它的黑白与无声,就像人们不理解片中的艺术家为什么让自己活得那么拧巴——不就张口说句话嘛!
用意似乎不在说故事,只是博大家一笑,且用大幅肢体动作而不是智慧去幽默观众。但一部电影毕竟是有主线的,无非是徐铮扮演的男主角折腾了一圈之后发现还是妻子孩子代表的亲情、同学同事代表的友情重要,以及王宝强不用折腾一开始就知道妈妈代表的亲情最重要,于是,那笔订单——“钱”在结局被秒杀了。
对于观众来说,电影是这么回事,人生事实上也就是这么回事。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物质的对面是亲情、友情等伦理的线,而不是独立人格与不依赖伦理关系的精神世界。
《艺术家》讲了一个默片时代的男演员不愿张口说话的故事,虽是喜剧的结局,但男主角在片中两次想要自杀。为什么自杀?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当明星不好吗?我的意识溜到《海上钢琴师》中那个有着忧郁眼神的1900身上,1900,他为什么不下船呢?支撑着这两位主人公“迂腐”行为的是同一个东西吧,有些人就是能过滤掉外界的声音和召唤,只按自己心安的方式去活,如果不能,情愿去死。值得吗?值不值得只有当事人说了算,愿意便值得。人总是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存在方式,毁灭也是一种选择。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影在岁末年初的中国影院相遇了,迥异的遭遇引得人去思考,因为决定电影票房命运的是观众的品味。中国观众的品味,到底是怎么了?
上海译制片厂导演曹雷说:“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奇怪。这是我们多年不重视进口文艺片的恶果。只盯着票房,进口片文化含量越来越低,培养出来的观众胃口越来越偏,偶尔来一部稍有点文化水准的,都看不懂了,怪谁啊?”
是啊,怪谁呢?也许多年不重视进口文艺片只是一个表层原因,究其根底,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长期处于荒芜状态。
记得多年前,一位老师在课上讲:“中国人是在生存,不是在生活。”当时话到耳边就没再往下走,近年来的所见所闻一次次让我想起这句话,当我走出校园,当我也要求生存,当我也在生存与生活之间摇摆挣扎。
食不果腹的还大有人在,你不能苛责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精神生活贫乏,这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是能买得起一张影票去影院吃爆米花的人,一定已经不再为吃饭发愁了吧,为何,甘心过着如此贫瘠的精神生活,宁愿哈哈大笑也不愿思考,寧愿热闹不愿安静。哲人有言:“一个人吃什么就表明他是什么,至少就精神食粮来说如此。”人用太多食物填饱了胃,却让大脑和心灵空空如也。
一个外国人看完《人再囧途之泰囧》后说:“永远也搞不懂你们中国人的热闹。”是啊,回想起来这电影确实热闹,也发挥出了中国喜剧片的平均水平,好像让人发笑是一件需要很用力的事情,用力摆出夸张的表情,用力发出夸张的声音,用力做出夸张的动作……貌似热热闹闹、拳打脚踢才叫喜剧。
恰好它的对手是一部黑白默片,或者准确一点说,一部黑白默片如何能成为得了它的对手,面对这样一个习惯热闹的、内心中缺失一个安静核心的观众群体。
静下来是难的,我们走得太快了。有人肯花力气去拍一部没有声音的电影,向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致敬,我们却连欣赏这份敬意的安静都失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
站在影院的购票显示屏前,内心有点小失落。奥斯卡最佳影片《艺术家》呆在屏幕的角落里,显示的“已购票人数”为个位,离电影开演只剩几分钟。
《人再囧途之泰囧》的火热本无比较的必要,不同质的东西怎么比较。只是它们恰好在同一时间段儿上映,迥异的遭遇自说自话,互相看对方一眼,投以互不理解的眼神。它不理解它的热闹,它不理解它的黑白与无声,就像人们不理解片中的艺术家为什么让自己活得那么拧巴——不就张口说句话嘛!
用意似乎不在说故事,只是博大家一笑,且用大幅肢体动作而不是智慧去幽默观众。但一部电影毕竟是有主线的,无非是徐铮扮演的男主角折腾了一圈之后发现还是妻子孩子代表的亲情、同学同事代表的友情重要,以及王宝强不用折腾一开始就知道妈妈代表的亲情最重要,于是,那笔订单——“钱”在结局被秒杀了。
对于观众来说,电影是这么回事,人生事实上也就是这么回事。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价值观,物质的对面是亲情、友情等伦理的线,而不是独立人格与不依赖伦理关系的精神世界。
《艺术家》讲了一个默片时代的男演员不愿张口说话的故事,虽是喜剧的结局,但男主角在片中两次想要自杀。为什么自杀?顺应时代潮流继续当明星不好吗?我的意识溜到《海上钢琴师》中那个有着忧郁眼神的1900身上,1900,他为什么不下船呢?支撑着这两位主人公“迂腐”行为的是同一个东西吧,有些人就是能过滤掉外界的声音和召唤,只按自己心安的方式去活,如果不能,情愿去死。值得吗?值不值得只有当事人说了算,愿意便值得。人总是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存在方式,毁灭也是一种选择。
这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电影在岁末年初的中国影院相遇了,迥异的遭遇引得人去思考,因为决定电影票房命运的是观众的品味。中国观众的品味,到底是怎么了?
上海译制片厂导演曹雷说:“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奇怪。这是我们多年不重视进口文艺片的恶果。只盯着票房,进口片文化含量越来越低,培养出来的观众胃口越来越偏,偶尔来一部稍有点文化水准的,都看不懂了,怪谁啊?”
是啊,怪谁呢?也许多年不重视进口文艺片只是一个表层原因,究其根底,是大部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长期处于荒芜状态。
记得多年前,一位老师在课上讲:“中国人是在生存,不是在生活。”当时话到耳边就没再往下走,近年来的所见所闻一次次让我想起这句话,当我走出校园,当我也要求生存,当我也在生存与生活之间摇摆挣扎。
食不果腹的还大有人在,你不能苛责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精神生活贫乏,这多少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但是能买得起一张影票去影院吃爆米花的人,一定已经不再为吃饭发愁了吧,为何,甘心过着如此贫瘠的精神生活,宁愿哈哈大笑也不愿思考,寧愿热闹不愿安静。哲人有言:“一个人吃什么就表明他是什么,至少就精神食粮来说如此。”人用太多食物填饱了胃,却让大脑和心灵空空如也。
一个外国人看完《人再囧途之泰囧》后说:“永远也搞不懂你们中国人的热闹。”是啊,回想起来这电影确实热闹,也发挥出了中国喜剧片的平均水平,好像让人发笑是一件需要很用力的事情,用力摆出夸张的表情,用力发出夸张的声音,用力做出夸张的动作……貌似热热闹闹、拳打脚踢才叫喜剧。
恰好它的对手是一部黑白默片,或者准确一点说,一部黑白默片如何能成为得了它的对手,面对这样一个习惯热闹的、内心中缺失一个安静核心的观众群体。
静下来是难的,我们走得太快了。有人肯花力气去拍一部没有声音的电影,向电影艺术的默片时代致敬,我们却连欣赏这份敬意的安静都失落了,这何尝不是一种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