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园,因为辛勤的园丁而绚丽多彩;课堂,因为有个性飞扬的老师的存在而活力四射。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新课程和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有独立个性的教师,我们要敢于打破模式的束缚,跳出现有的某些貌似正确的观念和程式的束缚。在教学中,要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这个社会,遵循客观规律,用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解读教材中的文本,展现自己的风采,使自己成为一位个性鲜明、特长明显、独树一帜的语文教师,使语文课成为“自己”的语文课。
  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老师的个性化应该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它以教师的独立思考为主要特征,它的外在形式很多,有的老师擅长写作,有的老师擅长诵读,有的老师擅长演讲,有的老师擅长教学,有的以钻研古文见长,有的有现代的创新精神。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它的实质都是建立在形式基础上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无论是哪种个性特征,都不是一朝形成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积淀的过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经验,与大家共享。
  一、个性是建立在共性基础上的个性
  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个性意识强,不肯为各种已有的理念和模式束缚,不人云亦云,能塌下心钻研文本,钻研课堂教学,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
  我们讲究个性,并不是说在任何方面都盲目追求特立独行,而是要在遵守教学共性、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追求个性化。语文教学是实实在在的,如阅读的培养、朗读的感悟、写作的体验、诗歌的熏陶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下工夫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课堂上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和思考。
  二、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教师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阅读是读者的行为,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总是带着自己的观点,对同一主题、同一问题,不同时代,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来说就会有不同的解读,而且越是内涵丰富的作品,人们对它的解读阅读多层次的。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是特殊的读者,应该具备独立的思想和敏锐的判断力,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力求得到独到、深刻而新颖的观点。
  因此,在备课的时候,教师就要突破一些固有的观念的束缚,在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用自己的头脑思维,在借鉴其他人的观念的基础上对文本做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内容,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创新。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学生也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千差万别的区别,理应有他们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教师要因材施教,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
  三、寻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在于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师要激励、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应该是轻松、幽默、愉悦而又充满智慧的,它能够有效地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为教学的深化奠定基础。
  个性化的教学艺术应该具备生动、精彩的特点,让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不同一般的思想境界相辅想成,在教材的美中让学生体会深刻的内涵,用教学的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个性,就是要不但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然后再将这二者相融合,从而形成颇具教师个性特点的独特的教学风格,以便在教学上对学生产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教师独创性的教学风格最在限度地体现在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和生生的交流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产生强列的学习兴趣,而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刚可以自由地发挥个性化教学风格的魅力,充分体现自己的创新能力。
  每个语文教师的脾气、秉性、谈吐习惯和处世行为都不同,而在课堂中,也表现为不的教学风格,而由于个人行为习惯的差异,面对学生也表现为不同的教学形态,同时,由每个人才华的不同,还会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手段。正是这种不一样,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有人说,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正因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教材教具的选用以及教师感情的把握上,每一位教师都应呈现出相应的差异,开放式教学才能展现出真正的魅力。每位教师都应勇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做一个自主自立和真性情的人。只要学生接受、喜欢,对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有利,各种教学手段都应该大胆使用,尽情展示,肆意挥洒,而不必畏首畏尾。另外,教师还要学会扬长避短。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自身素质。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对此,笔者深有体会。笔者字写得很难看,口才也不甚好,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可谓是先天不足。不过,自己在写作上还多少有一些“才能”。于是乎我千方百计避丑藏拙,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写作才能”。每次作文课,我都力求和学生一道同题写作,并与学生“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这样既做到了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同时也加深了师生感情,使得彼此关系更加和谐。
  没有个性就是低劣,没有个性就是平庸。当前,我国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整齐划一,无视学生个性,把学生当作机器零件,把教育看作机床操作,课堂教学变成了流水线生产,而忽视了学生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性情的人。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发掘其潜质,发扬其特长,培育其个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特长明显,个性鲜明的人。做为教学的主导者,语文教师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技能,不断探索个性化教学的新方法新形式,努力创造个性化的语文教学。
  个性化的教学之路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深入实践,在日常中要勇于挑战权威,要俯下身子踏实地学习和钻研教材,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开阔视野。总之,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时刻努力。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除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掌握“活”的识记方法,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教学时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一、二年级要教给识字方法,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典的方法,尤其要掌握利用汉字造字规律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加
摘 要: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要做到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识字教学变成快乐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 识字 兴趣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提高识字教学能力,不仅能为学生以后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实践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非常贴近小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一门重要课程。上好这门
历史是一门学科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事件,需要学生清晰地记忆年代、名称、原因、意义和影响,这就使得历史课堂上好多趣味被这惨重的记忆压力湮没的无影无踪,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极度地下降。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来改变这种枯燥无味的历史教学课堂便成了一件十分紧迫的事情。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多媒体教学的形象化、真实化和具体化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兴趣盎然,更
众所周知,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却是很多教师普遍漠视的。绝大多数教师在备课中所关注的往
小学音乐教学在当前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有二:一是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音乐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门学科,也理所当然地受到重视;二是学校教育中特长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使学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家长和学校都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尽管如此,小学音乐教学和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受重视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现在考查或考试方面。小学音乐教学考查不全面、不到位、不科学、不符
现在的语文界流行着很多的模式,比如魏书生老师的“自学六步法”、到洋思初中的“先学后教”、杜郎口教学模式、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模式等等,这些模式都有一定的影响,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学习模仿的人越来越多,我感觉已经走上了形式化的道路。其实这些模式都是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几代教育者的思想而慢慢积淀而成的,如果学习者不考虑自己本地的教学实际和物质基础,盲目地上模式,只能是丢
摘 要:学校是小学生进行德育最重要的阵地,而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丰富、也是最根本的教育工作之一。本文论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数学教学内容与德育有机结合,很好地发挥数学德育的功能。  关键词:德育 数学课堂 渗透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一个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支撑着整个生命的成长进程而获得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那么人生的其他部分的发展都会受到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学生优点,对学生多加鼓励,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强化学习效果,并取得求知的成功。我们大多数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是批评多于鼓励,甚至用一些刺激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是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效果恰恰适得其反。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引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赏识教育,以适应当代教育的需要。下面先来谈一谈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通过赏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体合一的共同体。学校教育毋庸质疑,绝对是坚持正面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教学,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包括青少年儿童)都是生存在这个社会里的一份子,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对我们的影响。我们都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父母,我们的成长总是在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启蒙下开始的。所以,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形成从很大程度上说是取决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就是说取决于“家庭教育”。  近年来,媒体上